精彩东方文学

張居正 正文 第二十九回 乞生還宮中傳急折 彌留際首輔訴深憂

作者/熊召政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二十九回 乞生還宮中傳急折 彌留際首輔訴深憂

    四月中旬,久病不愈的張居正自感肌體贏疲,已無法履行首輔職責(zé),遂向皇上遞了《乞骸歸里疏》,言及“伏望圣慈垂憫,諒臣素?zé)o矯飾,知臣情非獲已,早賜骸骨,生還鄉(xiāng)里。倘不即填溝壑,猶可效用于將來,臣不勝哀鳴懇切,戰(zhàn)栗隕之至。qut;語極悲涼哀切。萬歷皇帝看過之后,親頒手敕,命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張鯨送到張府.敕日:

    諭太師張?zhí)溃弘拮詻_齡登極,賴先生啟沃佐理,心無所不盡,迄今十載,四海升平。朕垂拱受成,先生真足以光先帝顧命。朕方切倚賴,先生乃屢以疾辭,忍離朕耶?朕知先生竭力國事,致此勞瘁,然不妨在京調(diào)理,閣務(wù)且總大綱,著次輔等辦理。先生專養(yǎng)精神,省思慮,自然康復(fù),庶慰朕朝夕倦倦之意。欽賜元輔銀元寶四十兩、甜食二盒、干點心二盒、燒割一分。欽此。

    來,對于張居正的病情,李太后已下過懿旨,要嚴(yán)格保密,但朱翊鈞聽信張鯨的建議,諭旨通政司,將張居正的《乞骸歸里疏》和以上這道圣敕一同在邸報上刊登。這樣一來,天下官員都知道張居正病情嚴(yán)重,似乎患的是不治之癥,而皇上對這位師相的寵信,也是一如既往注念有加≠場上的人最會見風(fēng)使舵,早在一個多月前,京城里就有官員設(shè)道場為首輔祈福。像那個工部右侍郎錢普,硬是在昭寧寺設(shè)下觀音壇,懸幛揚(yáng)崦鐘擊磬地折騰了三天。那時候,雖有同道中人夸贊錢普心眼兒通透,對首輔一往情深。但更多的官員卻認(rèn)為他這是馬屁精的虛套,有譏他紙糊燈籠當(dāng)菩薩的,有笑他螺絲殼里做道場的,總之是三人嘴闊一尺,什么的都有。如今看到皇上的這道敕諭,大家又都覺得還是錢普有先見之明。于是,當(dāng)初風(fēng)涼話的,現(xiàn)在又都想爭著插一手沾得利市。一時間,京城大大數(shù)百座寺廟宮觀,盡數(shù)兒都被各衙門官員包下來替首輔祈福,有起壇會的,有做道場的,長天白日不去衙門點卯,卻脫了官袍換上青衣角帶戴著瓦楞帽兒趕往廟觀里唱經(jīng)頌偈。這里頭既有二品堂官,也有拈不上筷子的典吏,一個個忙得唿噓噓的,都在發(fā)昏章里翻筋斗。常言道福至心靈,禍來神昧。京城里混官面兒的人,到此時已不探究禍福災(zāi)咎,他們要的是這種足以表現(xiàn)忠心的形式。很快,這股子祈福風(fēng)吹到了南京,留都的官員雖然清流多一些,但忌憚雞蛋里尋骨頭的言官,更怕一心要往上爬的人打報告。因此,也都一窩蜂地照搬北京的模式,或獨自出資或湊份子為首輔祈更災(zāi),來清靜無為的街市,突然間躁動非常。點綴在鐘山后湖白下山川的那些個清涼寺、雞鳴寺、永慶寺、金陵寺、盧龍觀、報恩寺、天界寺、祖堂殿等等,到處都起了法帳鼓吹,香燈咒語;朝朝暮暮之間,滿街上跑的,都是祈求首輔病去復(fù)的輻車轎馬:

    兩京如此,各個地方上的高官豈肯落后?先是通邑大都,后來漫延到邊鄙縣,無不都建立道場。那些時,秦、晉、楚、豫、浙、贛、滇、黔等國各地的奏表馳傳進(jìn)京,十之**都是向首輔問安。但佛龕上的酒果之獻(xiàn)、楮柏之焚,雖然堆得滿滿的,卻一丁點也不能緩解張居正的病情。看看到了六月中旬,大約是六月十九日,萬歷皇帝朱翊鈞又收到了張居正火速傳進(jìn)宮來的《再懇生還疏》:

    昨該臣具疏乞休,奉圣旨:“朕久不見卿,朝夕殊

    念,方計日待出,如何遽有此奏?朕覽之,惕然不寧,仍準(zhǔn)給假調(diào)理。卿宜安心靜攝,痊可即出輔理,用慰朕懷◆部知道,欽此。”縷縷之衷,未回天聽;憂愁抑郁,病勢轉(zhuǎn)增。竊謂人之欲有為于世,賴精神鼓舞,今日精力已竭,強(qiáng)留于此,不過行尸走肉耳,將焉用之?有如一日溘先朝露,將使臣有客死之痛,而皇上亦虧保終之仁。此臣之所以跼蹐哀鳴,而不能己於言也。

    伏望皇上憐臣十年盡瘁之苦,早賜骸骨,生還鄉(xiāng)里。如不即死,將來效用,尚有日也。

    這道急折是馮保親自送到乾清宮西暖閣的,他念給朱翊鈞聽后,朱翊鈞又接過去再認(rèn)真看了一遍,良久才放下問道:

    “大伴,這是張先生第幾道乞休的折子?”

    “第八道。”

    朱翊鈞若有所思,沉吟言道:“兩個月來,寫了八道折子,而且一道比一道哀切。張先生在這道折子里,他害怕客死京城,叫朕聽了,心里委實難過。”

    馮保捉摸皇上的心情,難過是難過,但更多的是惶恐,便言道:

    “聽人,張先生現(xiàn)在已是瘦脫了人形,脾胃太弱吃不進(jìn)東西,常常一昏迷就是大半天。”

    “天底下文武官員,多少人都在為他祈禱,怎地就不起半點作用?”

    “唉,這就叫人生一世,命由天定……”

    “張先生今年貴庚多少?”

    “他是甲申年生人,今年五十八歲。”

    “大伴,您今年六十五歲了吧。”

    “是。”

    “張先生比你還七歲哩,按理,他不該這樣一病不起啊!”

    “唉,他當(dāng)十年宰輔,操勞國事,已是心力交瘁。”馮保著眼圈兒紅了。

    “大伴,你沒有為張先生建個道場?”朱翊鈞冷不丁又問了一句。

    “我……”馮保一抬眼,發(fā)覺朱翊鈞投向他的眼光有些異樣,忙身子一哈,謹(jǐn)慎言道,“老奴畢竟是萬歲爺跟前的人,哪敢隨便造次?”

    “建道場怎么是造次?”

    “老奴一建道場,就等于是向世人明,張先生得的是不治之癥,這不悖了您萬歲爺?shù)闹家饷?”

    “這倒是,還是大伴想得周,”朱翊鈞點點頭,又道,“朕看張先生的這道折子,倒有了訣別的意味,您現(xiàn)在去張先生府上看一看,若張先生真的不行了,朝廷還得為他預(yù)辦后事。對于朝廷政務(wù),內(nèi)閣輔臣人選,他有什么交待的,也一并要問一問。”

    朱翊鈞的態(tài)度出奇的冷靜,完不像是悲痛中人。馮保察覺到這一點,也就不寒而栗。當(dāng)下告辭出來,噙了兩泡熱淚,登轎前往紗帽胡同。

    進(jìn)入六月份之后,張大學(xué)士府的氣氛就顯得特別緊張,進(jìn)進(jìn)出出的人,臉上都顯出哀戚之容。張居正的六個兒子,最的允修也已二十歲了。他們都輪番守值,日日夜夜侍候在父親病榻之前,須臾不敢離開。盡管他們在外人面前對父親的病情秘而不宣,但已在暗暗地準(zhǔn)備后事。馮保一到張府,張居正的六個兒子聞訊,一起趕到轎廳迎接。馮保一下轎,就急匆匆地問張居正的大兒子敬修:

    “令尊大人現(xiàn)在如何?”

    張敬修話未出口先自哽咽:“家父已三天水米不進(jìn),上午還掙扎著給皇上寫了一道《再乞生還疏》,這會兒又在昏睡。”

    “守值的太醫(yī)呢?”

    “在。”太醫(yī)從人群后頭擠上前來。

    馮保瞅了他一眼,問道:“你,首輔的病情……”

    太醫(yī)稟道:“卑職方才還給首輔把過脈,已經(jīng)非常微弱。使勁兒按下去,才感到寸脈似有似無,關(guān)脈浮滑,尺脈如檐前滴水,這已是殘燈之象。”

    馮保聽罷,連忙在張敬修的導(dǎo)引下來到后院張居正的病榻前。此時張居正眼窩深陷,面色焦黑,往日那般偉岸的身軀,竟萎縮成一塊片兒柴似的,躺在寬大的病床上,像是飄在池沼中的一根蘆葦。一看這副樣子,馮保抑忍了多時的熱淚禁不住奪眶而出。算起來也才一個多月沒有見面,卻沒想到張居正五形改。六月已是溽暑,張居正卻還蓋著一床大被子,可見身上的元氣已是喪失殆盡。馮保伸出雙手緊緊握住張居正露在被窩外的右手,競像攥著一塊冰。大約是受到了擾動,昏睡中的張居正眼皮子動了一下,敬修見狀,忙俯下身去輕輕喊道:

    “父親大人,馮公公看你來了。”

    張居正的眼皮子又動了一下,但仍然睜不開。兩片失血的嘴唇在艱難地翕動著,嘴角滾下了一滴涎水,馮保接過敬修遞上的手絹,親自替他揩了臉上的水漬。瞧他這副樣子,馮保實在不忍心打擾,但一來“圣命”在身,二來自己也裝了一肚子話要,今日若不交言,恐日后再無機(jī)會。因此,他只得狠下心來,伸手搖了搖張居正的肩頭,輕輕喊了一聲:

    “張先生。”

    也許是這聲音太熟悉的緣故,張居正身子一震,竟一下子睜開了眼睛,只是滿眼的眵目糊,遮得他什么都看不清。敬修讓丫環(huán)揪了一條熱面巾,心給父親擦了一把臉。張居正兩只枯澀的眼珠子艱難地轉(zhuǎn)動了幾下,最后,他游移不定的目光終于落在馮保身上,只見他的嘴角浮出一絲笑意,嘴巴張了幾下,好不容易吐出一個字來:

    “湯。”

    敬修以為是要藥湯,忙命丫環(huán)提過藥罐子潷了一碗端上,張居正搖搖頭。馮保畢竟有經(jīng)驗,猜想張居正是想提蓄精神同他談話,便問:

    “張先生是不是要喝參湯?”

    張居正點點頭。敬修又張羅著煎了一碗釅釅的參湯奉上,扶起張居正喂了幾口。溫?zé)岬膮饛埦诱魂噯芸龋灰粫䞍海K于掙扎著開口話了,只是聲音微弱:

    “馮公公,多謝您來看我。”

    馮保抑淚回答:“是皇上命老夫來的,皇上收到了您的《再懇生還疏》。”

    一到皇上,張居正失神的眼眶里頓時顯露出一些生氣,他木然問道:“皇上準(zhǔn)奏了嗎?”

    馮保答:“皇上要你安心養(yǎng)病。”

    “養(yǎng)病?”張居正露出一絲苦笑,斷斷續(xù)續(xù)言道,“不谷養(yǎng)了半年,終不見好轉(zhuǎn)。我現(xiàn)在是來日無多了,只要一閉上眼睛,就看見家父,唉,不谷生前不能盡孝,只望死后能奉侍他老人家于九泉之下。”

    馮保聽著這些游魂之語,心下悲傷,背過臉去偷偷拭了一把眼淚,趕緊切人正題言道:

    “張先生,皇上知道您病情嚴(yán)重,所以特派老夫前來慰問,皇上有心準(zhǔn)您辭去首輔之職,讓您回歸故里。只是您這副樣兒,哪里還受得了旅途顛簸?看來你只能在府中靜養(yǎng),等病情有了好轉(zhuǎn),再作歸計不遲。”

    “不谷自己知道,這病是好不了的。看來,不谷真是要客死京城了。”

    張居正拼了好大的力氣,才出這幾句話,馮保擔(dān)心他撐不住,又讓敬修拿了參湯喂他幾口,接著:“張先生,瞧你這樣兒,一時半會兒還不能主持閣務(wù),你看要不要增加閣臣?”

    張居正沒有答話,他又開始暈眩起來,敬修又要來一塊熱毛巾敷在他的額上,附著他的耳朵大聲喊道:“父親,馮公公問你,要不要增加閣臣?”

    張居正又暫時清醒過來,他努力思索著,死死地盯著馮保,怔怔地問:

    “增加閣臣,是你的意思,還是皇上的意思?”

    “當(dāng)然是皇上的意思。”馮保立即回答。

    張居正在敬修的幫助下,欠起身子咳了一口痰出來,再躺下時,頭腦忽然變得清晰。他揣摩著皇上已經(jīng)開始為他安排后事了,心里頭感到凄涼。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病痛的折磨,他對自己的生死已經(jīng)漠然,但最讓他放心不下的,正是閣臣的遴選。如果接替首輔的人沒有選好,自己花了十年心血推行的萬歷新政,就有可能毀于一旦。病重期間,他一再思考這個問題,也想趁自己尚能控制局勢的時候,完成閣臣的選拔與首輔的交接,但他三番五次向皇上提出要求,皇上就是不予批準(zhǔn)。直至今日,他連吞咽的力氣都沒有的時候皇上才主動問起,但他明白,此時自己能夠起到的作用已經(jīng)微乎其微了。他看中的那些改革派官員,大都因資歷太淺而不能人閣,即使有幾個資歷夠了,也因為平常得罪人多而頻遭攻訐,加之自己的生命很快就走到了盡頭,想力排眾議按自己的要求選拔閣臣,恐怕已不可能。盡管這樣,仍有幾個大臣的名字像走馬燈一樣在他腦子里旋轉(zhuǎn),他舔了舔干燥的嘴唇,盡量振作精神言道:

    “現(xiàn)在內(nèi)閣張四維與申時行兩位輔臣,論沉穩(wěn)練達(dá),申時行強(qiáng)過張四維,但張四維資格老,已在次輔位置上,不谷一旦撒手塵寰,肯定由他來接替宰揆之職……”

    趁張居正喘氣的當(dāng)兒,馮保插話:“老夫看這位張鳳盤,在張先生面前頗為謙恭。”

    “那是不谷在柄政之時,往后他怎么樣,不谷不敢保證。”到這里,張居正又補(bǔ)了一句,“此人過于圓滑。”

    張四維擔(dān)任閣臣期間,常常背著張居正偷偷給馮保行賄,兩人私下里已打得火熱。馮保一直以為張四維是張居正的心腹股肱,卻沒想到張居正對他存有戒心,不免驚詫地問:

    “你怕張鳳盤更改你的改革主張?”

    “是啊,這是不谷最擔(dān)心的事,”張居正著喘起了粗氣,半晌,才又痛苦地,“倘若萬歷新政不能繼續(xù),不谷在九泉之下,也誓難瞑目啊!”

    聽著這洞穿七札的肺腑之言,馮保大受感動,大限臨頭心里還想著國事,滿朝大臣,除了眼前的張居正.還有誰能夠這樣?但馮保此時一腦門心思想的不是“萬歷新政”能否繼續(xù),而是擔(dān)心張居正一旦撒手而去,他從此一個人在朝中孤掌難鳴。往常,每當(dāng)皇上在他面前耍脾氣的時候,他隱隱約約就感到了危機(jī)感。此刻,這種危機(jī)感突然放大,他覺得嗓子眼干得冒煙,拼命咽了一口,迫不及待地:

    “張先生,依老夫看,你得夾塞兒!”

    “不是夾塞兒,”張居正嫌這個詞齷齪,有陰謀之嫌,糾正道,“是要挑幾個正直可靠的大臣,充實內(nèi)閣。”

    馮保連連點頭,回道:“老夫就是這個意思,張先生,您選好了人么?”

    張居正的身體已虛弱到極點,一席對話雖費(fèi)時不多,但仍讓他堅持不住。這時候,他又主動要了參湯啜吸幾口,一邊喘息一邊艱難言道:

    “當(dāng)年,不谷曾為皇上挑了六位經(jīng)筵講臣,他們中張四維、申時行已經(jīng)人閣,另有許國、于慎行、余有丁等都是閣臣人選。不谷曾不止一次向皇上推薦他們,現(xiàn)在看來,能立即入閣擔(dān)任重任的,當(dāng)是吏部左侍郎余有丁。”

    馮保一聽這個名字,立刻就想到了吏部尚書王國光。卻張居正于隆慶六年出掌內(nèi)閣,任命的第一批六部尚書,如今只剩下一個王國光了。十年時間里,六部九卿十八大衙門的堂官,換了一茬又一茬,像楊博、葛守禮、譚綸、王之誥、殷正茂、李義河、王崇古這樣一些素有名望的大臣,有的作古有的致仕。惟獨這個王國光,自始至終陪伴著張居正走過~程又一程風(fēng)雨。若論張居正的私心,他巴不得王國光能接替他的首輔之職,但這事兒決計辦不成:一是王國光已年過六旬;第二,大明開國以來,從沒有讓吏部尚書擔(dān)任首輔的先例。首輔上任后可以兼任吏部尚書,但當(dāng)了吏部尚書之后卻再也不能當(dāng)首輔,皆因吏部尚書是六部之首,名為天官,事權(quán)重大。洪武皇帝當(dāng)初制訂這項用人措施,意在讓天官與宰輔互相牽制。發(fā)展到后來,天官也在宰輔領(lǐng)導(dǎo)之下,其牽制作用已化為烏有。但不從吏部尚書中選用首輔的制度卻保留了下來。馮保猜想拔擢余有丁進(jìn)內(nèi)閣是王國光的主意,自萬歷五年,王國光接替張瀚執(zhí)掌吏部后,就薦了他的門生余有丁出任吏部左侍郎。此前,余有丁已被張居正薦拔為皇上的講臣,同時得到兩位權(quán)重大臣的賞識,余有丁可謂春風(fēng)得意。自人部之后,王國光對余有丁的倚重,猶如當(dāng)年高拱之于魏學(xué)曾。余有丁辦事干練,幾年來在官場博得一致好評,連皇上對他都有幾分青睞。此時張居正將余有丁列為增補(bǔ)閣臣的首選,顯然是王國光推薦的結(jié)果。馮保揣度王國光推薦余有丁人閣是為了自保,但他也承認(rèn)余有丁的確是理想的人選。不過,馮保也想在閣臣中培植自己的勢力,于是繞彎兒道:

    “余有丁近年來政聲鵲起,當(dāng)是合格人選,但人選閣臣,應(yīng)不止他一個吧?”

    張居正聽出話風(fēng),遲疑了一下,道:“當(dāng)然不止一個,老公公若有人選,也可推薦。”

    馮保略頓了頓,回道:“外臣選拔,老夫無權(quán)過問,但為先生著想,倒想起一個人,還比較合適。”

    “誰?”

    “潘晟。”

    “你推薦他?”張居正雙眸浮光一閃。別看他命若游絲神情恍惚,其實心里頭一點也不糊涂,他閉目凝神了一會兒,才幽幽言道,“這個潘晟是我的門生,我也曾對他寄予厚望。但他到南京后,為人做事頗遭非議,且又有貪墨之嫌,南京方面曾對他多次彈劾,他不得已才申請致仕。這次再推薦他,是否妥當(dāng)?”

    馮保靜靜聽完,這些事他也早有耳聞,但他仍一心要替潘晟情,這不僅因為他收了潘晟的三萬兩銀子,更讓他看中的是潘晟這個人他完可以左右,只聽他言道:

    “張先生,潘晟雖然有毛病,但他是自己人啊。讓他人閣,怎么著他也不會過河拆橋。”

    “唔……”

    張居正實在沒有氣力爭辯,但臉上的表情卻是猶豫不決,馮保也不管張居正愛聽不愛聽,只顧自勸道:

    “張先生,到了這時候,你總得想一想身后的事∠夫今年六十五歲的人了,也是墻頭上跑馬,路徑不長,如今能撐一天就撐一天,有咱在司禮監(jiān)坐著,你的萬歷新政,就是有人想改,也得先過咱這道關(guān),但內(nèi)閣里頭,你總得有放心的人在那里把持。倘若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那里,一天到晚在皇上的耳朵邊聒噪,把黑成白,把白成黑,皇上畢竟才二十歲,你能保他耳朵根子不軟?”

    “馮公公所的道理,不谷都懂,只是推薦潘晟,恐難孚眾望……”張居正話的聲音已是含糊不清,敬修不停地?fù)Q熱毛巾替他敷額頭刺激著他,這多少起了一點作用,張居正停了一會兒,復(fù)又不情愿地喃喃言道,“既然找不著更好的人,恐怕只有推薦他了,但不谷擔(dān)心,皇上不會同意。”

    “這個你放心,”馮保把腦袋湊過去,對著張居正的耳邊聲,“你現(xiàn)在提任何要求,皇上都會答應(yīng)。”

    張居正沒什么,只瞪大驚詫的眼睛。

    馮保繼續(xù)言道:“你既是皇上的顧命大臣,又是師相,對你最后的建言,皇上就算不真心接受,哪怕做個樣子給天下人看,他也得如數(shù)采納。”

    “皇上!”

    張居正終于顫抖著喊出了一聲,馮保的話刺痛了他的心,許多往事一齊涌到心頭。此時他表面上平平靜靜,但內(nèi)心深處已倒海翻江。只見他凸起的喉節(jié)滑動了幾下,他想,“我這個顧命大臣,已是當(dāng)?shù)筋^了。執(zhí)政十年,我為朝廷社稷,天下蒼生,不知得罪了多少簪纓世胄,勢豪大戶。如今我已是油干燈盡,也許要不了幾天,我就人土為安了,那些仇視我的人,便會伺機(jī)反撲,但我已是毀譽(yù)不計……”

    這席話雖沒有出,但馮保已從張居正愈來愈黯淡的眼神中“讀”懂了意思,他止不住哽咽起來,安慰道:“張先生,你不要胡思亂想,有皇上在,那些泥溝里的蝦子,怎么翻得起浪來。”

    誰知這平平常常幾句撫慰的話,競引得張居正的身子劇烈抖動起來,他大張著嘴,想“惟愿如此”四個字,卻吐不出一個字來。屋子里的人,只聽得見他喉嚨里一片痰響。眼看他雙目凸起,嘴唇發(fā)烏,雙手十指彎曲抖動——一根弦就要斷了。馮保忙喚太醫(yī)進(jìn)來,又是敷心口又是掐人中,手忙腳亂施救了半晌,張居正終于安靜下來,但睜著眼睛再也不能話。馮保慮著再呆下去對張居正刺激太大,便起身告辭。張居正卻用乞求的眼神看著他,那意思是要他留下來多坐一會兒。馮保想著這是訣別,鼻子一酸,眼淚簌簌往下掉。張居正嘴唇顫抖,馮保看出他似乎還有話要,便命再給他灌參湯,太醫(yī)看著張居正痛苦不堪的樣子,聲提醒道:

    “現(xiàn)在灌參湯已沒有用了。”

    “哪還有什么方法,能讓他開口話?”馮保急切地問。

    “只能給他的命門、涌泉、合谷等穴位扎針,刺激他興奮,但這樣一來,等于抽盡了他身上尚存的一息元氣。”

    馮保聽懂太醫(yī)的意思,恐怕幾針下去,會加速張居正的死亡,但此時已顧不得那么多,他想聽的是張居正在生命的最后關(guān)頭,還想什么,便命太醫(yī)趕快扎針。

    銀針入穴,果然有奇效,張居正身子挺了挺,終于又能開口話了,只是聲音得幾乎聽不清:

    “馮公公,還有一件事,煩你轉(zhuǎn)告皇上。”

    “請張先生講。”馮保耳朵幾乎貼在張居正的嘴巴上。

    “三月問叫花子鬧事,戶部賑濟(jì)京畿各府州縣,災(zāi)民是否都安置妥當(dāng)?”

    “早就妥當(dāng)了。”

    太醫(yī)不停地轉(zhuǎn)動著銀針,生怕張居正斷氣兒。許是回光返照,張居正吐字竟清晰起來,也能成篇講話,他道:“告訴皇上,不能只聽各府衙門的奏折,如今的官員,弄虛頭假話的太多,應(yīng)該讓吏部與戶部,會同通政司三個衙門,委派官員下去查訪。”

    “張先生放心,老夫一回去就稟告皇上。”

    “還有,大名、真定等府的官員隱匿災(zāi)情不報,皇上曾有旨意,要都察院派員嚴(yán)查。半個月前我曾見過督查御史的奏章,彈劾這兩個府的知府欺瞞朝廷壓榨百姓,建議將他們拘讞問罪。我因病重不能擬票,只口頭表達(dá)同意,責(zé)令有司立即將這兩名知府押解來京專案審理,不知此事是否已辦理妥當(dāng)。”

    “好像皇上準(zhǔn)奏了。”

    “不能好像,我希望知道確切的消息。”

    張居正這時候還如此較真兒,馮保心下駭異,他原想支吾,現(xiàn)在卻不得不據(jù)實相告:

    “大名、真定兩個知府,人是弄到北京來了,但沒有進(jìn)刑部大牢,而是軟禁在滄州會館:”

    “這是為何?”

    “有人替他們情唄,”馮保頓了一頓,揶揄道,“據(jù)前幾日東廠的訪單報告,這兩位府臺大人還湊份子,為你張先生做道場祈福呢。”

    “真是豈有此理,這等諛官,更要嚴(yán)懲。”張居正一激動,呼吸再一次迫促起來,“馮公公,你……轉(zhuǎn)告皇上,要把這兩名諛官、迅速收、收監(jiān)……”

    再下面的話,馮保就聽不清了。看著他瞳孔慢慢地擴(kuò)散,半握著的拳頭緩緩地松開,敬修再也壓抑不住,一下子跪到在床前,握著父親的手,發(fā)出了撕肝裂膽的嚎哭。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汝阳县| 梁平县| 英吉沙县| 阳高县| 梓潼县| 万载县| 娱乐| 上饶县| 岳普湖县| 铜陵市| 荣昌县| 定兴县| 府谷县| 英超| 博客| 沈阳市| 寿光市| 腾冲县| 百色市| 墨脱县| 新竹市| 吉林省| 启东市| 东平县| 庆云县| 襄樊市| 沅江市| 蓬莱市| 福清市| 双辽市| 临汾市| 九龙城区| 麟游县| 左云县| 澎湖县| 泸定县| 冷水江市| 佳木斯市| 和田县|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