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王允離開了執金吾衙門的時候,已經是天亮,一輪紅日,沿著天邊的海平線,冉冉升起來,晨曦的陽光,驅散了天地的濃霧,照耀了雒陽的天空。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已經得到一些消息的呂布,張遼,張楊三大并州軍將領返回執金吾衙門的后院,面見丁原。 “義父,聽說朝廷要迎牧山入京,放棄我們并州軍,而且以你為替罪羊,消除牧山怒氣,是嗎?” 呂布匆匆而來,眼眸之中透著一抹煞氣。 “奉先,如此慌亂,成何體統,難道為父教你的東西,你都已經忘記了嗎?” 丁原正在喝一碗小清粥,那一日他被氣的溢血昏迷,身體還很虛弱,如今不過只是勉強支持而已,他看著呂布氣沖沖的樣子,微微皺眉,冷然的道。 “義父從小教導某,但凡成大事者,非莽夫,而是勇夫,勇可行,莽撞不可要,遇事要冷靜,上了戰場更要冷靜,做人不可狂妄,做事不可沖動!” 呂布連忙低下頭,喃喃的說道。 他從少年時期獨自在草原上生活,心靈有些孤獨,養成了天生天養的傲氣,但是自從拜入丁原門下之后,一直被丁原器重,更是開堂收為螟蛉義子。 丁原教導他,也壓制過他,打過他,也為他上過藥,從不曾夸張他半句,卻無數次在人前引他為驕傲,罷免過他的兵權,也壓迫他讀書認字,這些年怨過,恨過,但是那是對父親的一種怨恨。 他對丁原,心中一直很尊重,從不敢有絲毫不敬之心。 他出生草原,自由自在,狂野成性,天不怕地不怕,連匈奴王庭他都敢獨闖,誰也不曾讓他有半點畏懼,唯獨丁原,丁原一發怒,他總感覺心慌意亂,那是一種奇怪的感覺。 “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自此尚不能學會冷靜,日后如何能托付大事,你若有文遠半分穩重,某就算自此合上眼,也算是瞑目了!”丁原乃是一個縱橫沙場的統帥,并州軍的主將,一怒之下,氣焰之中煞氣爆發,整個大堂之中都有些冷寂。 “義父,奉先只是擔心你!” 張遼這時候站出來,拱手說道。 “哼!” 丁原冷哼一聲,這才消消氣,淡然的道“為父有何可擔心,爾等不過只是聽了一些市井流言,怎可揣摩朝中重臣的心意,為父為朝廷而戰,又豈會被朝廷所棄,你們多想了,都回軍營吧!” “義父,雖為市井流言,可不可不防,王允司徒深夜來訪,必有所圖,義父不說,吾等也能猜的一二,吾等戰敗至此,朝廷必不為引為依靠,若是城外有人咄咄逼人,恐怕這朝廷,要吾等并州兒郎為其扛罪而已!” 張遼站前一步,沉聲的說道。 丁原聞言,面容有些驚異,他微微抬頭,眸光復雜,看著張遼,半響才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沉聲說“吾之門下,奉先勇而不思,謀而不斷,稚叔沉而不穩,定而無銳,東明堅如磐石,卻個性執著,唯你而聰慧不失自我,沉穩不失進取,最為期望!” 他麾下有三營四將,武猛營,朔方營,飛騎營,張楊,呂布,張遼,高順。 呂布是他最為愛惜和器重的,這才是他引為兒子的繼承人,所以用心更多。 張楊是文吏,是謀士,是他的副將。 而高順,高東明,一個悶葫蘆,是武猛營的副將,卻不顯山,不顯水,是整個并州軍最容易忽略的一個人,即使連張楊平時也有些忽略他。 可是此子卻是他身邊性格最堅韌的一個,可為盾而用,夕陽亭之戰,他雖沒有力挽狂瀾之厲,可也因為他,才讓武猛營保存了實力。 三人各有長短,唯張遼一人,乃是全才,他年少聰慧,與呂布乃是八拜之交,他收呂布為義子之時,同把張遼收歸門下,細心教導,卻越發感覺張遼的可造型,這是一個全能型的戰場人才。 “義父厚愛,遼有愧也!” 張遼一聽,立刻俯跪而下,行子之禮。 “為父器重你,乃是你的本事所致,你若能繼續歷練數年,足以擔當重任也,成朝廷棟梁,平天下動蕩,惜,為父已無時間為你護航了!”丁原幽幽的道。 他這一句話,讓三人神容變色。 這就代表了流言不假。 “義父,我去拿下他們的頭顱!”呂布一臉蕭殺“義父為他們血戰無數,他們居要義父之命,實屬可惡,吾倒是看看,誰敢傷義父分毫!” “你站住!” “義父?” “奉先,不是他們要吾死,雒陽城中,吾手握數萬并州兒郎,最為強大,他們能要我的性命嗎?”丁原淡淡的道“要我命的是我自己,是這雒陽城之中無奈的局勢,這是已經穩不住的一個僵局,是這雒陽城之中萬萬千千人想要安穩,就算你去殺了他們又能如何?” “最少某能護義父殺出雒陽,大不了我們返回并州!”呂布停下腳步,咬著牙說道。 “然后呢?” 丁原再問。 “然后……”呂布有些答不上來了,臉頰漲紅。 “文遠,你說,然后呢?”丁原轉頭,看著張遼,再問。 “然后……”張遼低下頭,喃喃的道“我們并州軍會成為通傳天下的朝廷叛軍,朝廷聲討之下,必有勤王之師追殺,屆時即使逃回并州,亦難有安生之日,而且……天下會亂!” 這才是丁原寧可死,不愿走的最重要原因。 “哼!” 呂布咬著牙,自信的道“只要返回并州,某必可保義父太平,并州兒郎,可戰萬軍!” “奉先,為父之你勇武不可擋,可你知道嗎,若是逃了,為父這一生的清名就毀在你手中了,自此之后,為父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遺臭萬年在歷史之上,列祖列宗引為羞恥,祖廟不得立!” 丁原斜睨他一眼,眸光復雜,多少帶著一點點恨鐵不成鋼的眼神。 呂布之勇,堪比霸王,有萬夫莫敵之猛,可終究少一份擔當,少一份眼光,日后……恐怕波折難免,能否成熟起來,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自己求的是什么,他看不清楚,但是張遼看的清楚。 相對生死。 他更在意名聲,生前身后名,青史有記載,他決不能因一己之私,得萬世罵名。 “可是義父留在雒陽,乃是死路一條!”呂布雙眸赤紅。 “司馬公曾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何為泰山,何為鴻毛,漢室之重,就重于泰山,吾之生命,輕于鴻毛,吾可為漢室,奉獻一切!” 丁原神色平靜,生死早已經在他南下的時候,已經置之度外,此戰既已敗,他愿意承擔一切,而不是讓朝廷來擔當,他為漢臣,就得為漢室而忠,這個忠字,他必須背負起。 這是他的大義。 他可以舍生取義。 從他夕陽亭的戰敗開始,他就已經有了這個心里準備,所以即使逃回來了,他也沒有太過于高興,老天爺終究負了他,負了他的忠義之心,不能平雒陽之亂,實為遺憾。 “義父!” “府君!” 呂布張遼張楊三人跪膝而下,神色悲憤。 “此事吾心已決!”丁原揮揮手,道“汝等不用多言!” “義父,遼有一策!” 張遼跪膝上前,抹去眼角之淚“吾等戰敗于牧山之手,牧山不依不饒,無非就是就是顯露他的強硬,要一個臺階而已,要我并州軍的一條性命,遼可認出兵奇襲之責任,可保義父之命……” 他還沒有說完,丁原就打斷了他“文遠,你雖聰慧,可不是所有人都愚笨,你能想到了,王子師早已想到,他與為父乃是之交,他何嘗不想如此,保為父一命,穩并州軍心,可為父不行,吾丁原,一生光明磊落,豈能讓爾等為吾而頂罪,出兵是吾的決定,漢室安穩是我的執著,吾自當一力承受!” 言畢,他揮揮手,道“吾已說了,此事不可再議論!” 三人跪膝,沉默不語。 “稚叔!” “在!” “你回上黨吧!”丁原仿佛在交代后事,道“京中皆為虎狼,你若是留下,唯恐性命堪憂,上黨你為太守,可保性命!” “府君?” “去吧!”丁原道“吾已護不了你了,武猛營僅存六千士兵,你帶走一半,回到上黨,亦可保命,日后若有機緣,或還有名揚天下之日!” “屬下遵命!” 張楊含淚而應,行三跪九叩之禮,然后起身離去。 廂房之中,丁原面前,就剩下呂布張遼,兩大義子。 “奉先,文遠!” “在!” “自并州起兵,南下而來,吾并不在意生死,只是憂這數百年漢室的未來!” 丁原眸光幽幽,沉聲的道“吾敗,吾死,吾認命,可吾不甘心,不甘心看不到天下安穩,看不到漢室未來,所以吾需要爾為吾做一事!” “請義父吩咐!” 兩人雙手拱起,放在額頭,行禮叩首而下,畢恭畢敬的道,聲音之中還帶著一絲絲的哽咽。 “局勢已經到了這一步,吾要是去了,那么并州軍也是不可能立足京城之上,必會被分崩瓦裂,這京城之上,唯二人擁兵,一乃是牧山,二乃是董卓!” 丁原分析當前局勢“可我不相信他們,無論是牧山,還是董卓,我都不相信他們能為漢室忠臣,所以我要你們帶著我的頭顱,挾并州之軍,降與他們,盯著他們,若他們能為漢室振興,為天下安定,汝等可效忠,可若是他們亂我漢室,圖謀天下,汝等必殺之后快!” “義父,吾為人子,怎可如此?” 兩人聞言,很是驚慌。 “吾這一點的執念,難道你們都不愿意為吾完成嗎?”丁原道。 呂布張遼聞言,已經是淚流滿面。 終究拗不過丁原,兩人跪膝叩首之后,含著淚應了下來“義父吩咐,粉身碎骨,必完成!” “很好!” 丁原笑了,笑的燦爛,道“一夜執勤,防備城外之兵,必然疲勞,爾等去休息半日,午膳我們一起進,這些日不必去軍營,就在府中陪伴為父數日吧!” “諾!” 兩人繃不住情緒,拱手離開。 “他們走了,你出來吧!” 半響之后,丁原轉過頭,看著窗臺上的一道人影,開口說道。 “府君!”這是一個高大的身影,高順,高東明。 他聲名不顯,存在感薄弱,不引人矚目,卻始終是丁原身邊最堅固的一面盾,所以他始終在。 “該聽到的,你都聽到了!”丁原道“日后你可隨了奉先,亦可隨了文遠,他們都是我的兒子,吾一生無后,唯二人可托付!” “府君,沒有第二條路嗎?”高順問道。 “沒有!”丁原搖頭。 “文遠乃是府君義子,不可頂罪,可某行……” “我說了,沒有!” 丁原果決的打斷了他的話“他們是我看著長大了,你也是,雖無父子之名,亦有父子之義,在我心中,你們都一樣!” “府君!” 高順虎眸含淚,這是第一次丁原承認,他也可以成為丁原的義子。 “是奉先,還是文遠,你自己拿主意吧!” “我愿意跟隨奉先!” “為何?” “府君心中雖認為文遠更加有未來,可放不下的人始終是奉先!”高順道。 “唯你知吾心!” 丁原長嘆一生,道“奉先性格如此,不可能冷寂天下,這戰場才是他的歸屬,可猛如霸王,也會自刎烏江,他日后難免波折,始終不如文遠之穩重,吾之心,難安也!” “有某在,某不死,決不讓呂奉先傷得分毫!”高順堅決的說道。 “那我就放心了!” 丁原站起來了,他的目光仰視天空,從窗臺上看,天空一片蔚藍,他的神情很是平然,喃喃自語的道“若吾一人之頭顱,可讓雒陽安穩,吾亦無憾也!” …… …… 雒陽城被圍城的第四日,中午。 牧山軍營。 營中大帳,暴熊眾將與南陽眾將皆然匯聚一堂,看著案牘之上,擺著的一顆人頭,久久不言。 “牧太傅,不知道這個交代,可以嗎?”種劭冷著眼,盯著牧山。 “丁建陽!” 牧山嘆了一口氣,喃喃的叫出了這顆人頭的名字,然后問“誰殺的?” 他是沒想到事情會如此順利。 “他乃是自刎而死!” 種劭回答道。 “自刎?” 牧景站在旁邊,眸光栩栩,面容有些蒼白“怎么會這樣?” 他突然有一絲罪惡感。 如果是袁逢他們下的手,或許他還不會有這種感覺,可自刎,那需要多大的信念和勇氣啊! 是為了大漢朝廷而舍生取義嗎? 好一個丁原! “好一個壯士!” 牧山聞言,對著人頭,行鞠躬之禮,道“送回去,讓他們并州軍的將領厚葬!” 他不可惜,畢竟丁原想要他死。 但是他敬佩,能有人居為大義走到這一步,不得不讓他敬佩。 丁原可逃,亦可戰,可他偏偏選擇了,死! “諾!” 左右親衛,走上來,拿走這一顆人頭。 “牧太傅,太子可歸朝?”種劭冷聲的問。 “傳令,一個時辰之后,眾將奉太子而歸朝堂,入雒陽而平天下之亂!”牧山站起來,道“如今陛下駕崩多日,太子也該登基了!” 丁原一死,這雒陽之亂,也算是有了一個定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