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熹三年,又名初平元年。
七月十七日。
這一天,天氣很好,早上的霧水散盡,一輪朝陽冉冉生氣,朝陽的光芒映照,雒陽東門,關(guān)東聯(lián)軍已經(jīng)兵臨城下,數(shù)十萬大軍屯兵城下。而在雒陽西門,西涼軍的主力也緩緩的壓上,大軍如狼似虎般的壓上。
面對東西兩面兵力的夾擊之下,雒陽城頓時有一股風(fēng)雨欲來的氣息。
然而,此時此刻的雒陽城中,氣氛確是喜慶一片。
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
這是從宮城里面?zhèn)鞒鰜淼溺娐曧懫穑@鐘聲很是響亮,長長短短的蕩然在整個雒陽城的天空之中,一陣陣的回音如同海面上的波浪起伏。
“九響鐘聲,太廟會客!”
雒陽東門之下,聯(lián)軍之中,袁紹抬頭,目光看著的雒陽城,瞇著眼,有些諷刺的說道:“他是想要在太廟戴冠,太廟乃是皇室宗廟,他以為他是皇親國戚嗎?”
“牧山相國之位來之不正,此可質(zhì)疑,但是他生前為明侯,此爵位乃是靈帝陛下御旨親封,天下皆認(rèn)可,明侯已位列朝廷一等列侯,等同王族地位,世代襲之,牧景戴冠之后,便可繼此爵位,他選擇在太廟戴冠,亦無不可!”曹操卻沒有太多的不平,淡然如斯的說道。
漢室之規(guī)矩,非劉姓而不封王。
一等列侯,為爵位之巔,有皇親國戚之地位。
本來行冠禮必須在宗族廟堂之上的舉行,但是牧氏宗廟,遠(yuǎn)在南陽,今牧景行觀禮之京城,選擇在太廟舉行,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這個爵位是當(dāng)年漢靈帝親自封賞的。
漢靈帝與少帝之間的,在天下的認(rèn)可力度可不一樣,少帝乃是牧山扶持上位,雖也算是名正言順,但是在天下人之中,無疑為傀儡之帝,他的封賞,認(rèn)亦可,不認(rèn)也有道理,而漢靈帝不一樣,他的圣旨一下,那就是不可更改,不認(rèn)這個封賞,就等于不認(rèn)漢室朝廷。
“我們什么時候進(jìn)攻?”
袁術(shù)冷冷的道。
“不急!”
袁紹搖搖頭:“西涼軍都沒有動,我們要是動了太早,無疑就給他們漁人得利的機(jī)會,雒陽是一定要打的,但是未必是我們主動去打!”
牧景已經(jīng)插翅難飛了。
他現(xiàn)在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把冀州軍的主力收歸自己的麾下。
數(shù)戰(zhàn)下來,冀州軍傷亡不少,而且韓馥遭受連番打擊,也精神不振,是他奪權(quán)的好時候,在這雒陽的戰(zhàn)役上拖得越久,他就越是有利。
……
雒陽西城,兩座城門,上西門,廣陽門。
上西門之外,西涼軍列陣。
“主公,宮鐘九響,太廟會客!”李儒站在董卓旁邊,躬身的說道:“牧景這是準(zhǔn)備在太廟戴冠!”
“太廟?”
董卓眸光獵獵如虎狼,凝視這雒陽城:“他倒是有膽子啊!”
他想了想,道:“如果我們現(xiàn)在進(jìn)攻,可不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殺了牧景父親,要說現(xiàn)在誰最不想讓牧景活著離開雒陽,那就是董卓了。
所以他明明可以座山觀虎斗,他還是率兵來了雒陽,哪怕一絲絲的機(jī)會,他都不想留給牧景,必須要親自殺了此人,他才能吃得下睡得著覺。
“恐怕沒有機(jī)會!”
李儒搖搖頭,道:“主公,這時候誰先動手,誰就吃虧,別忘記了,我們對面還有關(guān)東聯(lián)軍,我們雖以討伐牧賊而出兵,但是未必會被關(guān)東聯(lián)盟所接手,最重要的是,我們現(xiàn)在挾持天子,他們勢必會讓我們把天子交出來,最后說不定還是會和我們翻臉的!”
“那就等等!”
董卓深呼吸一口氣:“奉先!”
“在!”
呂布手握戰(zhàn)戟而上來,拱手待命。
“把騎兵斥候都放出去!”
董卓沉聲的道:“我要整個西面所有路都封死,決不能留給牧景任何一絲從西面突圍的機(jī)會。“
“諾!”
呂布領(lǐng)命。
……
……
太廟。
這里供奉東漢歷代帝王的靈位和畫像,點(diǎn)有長明燈,歷來歸宗人府管理,但是現(xiàn)在宗人府的人都已經(jīng)被挾持南下,這里也開始荒廢,到處一片狼藉。
不過打掃之后,太廟還是太廟,供奉祖先的廟宇,長年檀香味氤氳,始終帶著一片肅穆的氣氛。
今日是牧景加冠之日。
冠禮就在太廟而行。
加冠之禮,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很莊嚴(yán)的禮數(shù)。
流程繁瑣。
第一,筮日、戒(告)賓、筮賓、宿(請)賓及贊冠者。其實(shí)就是前面的籌備工作,選日子,請賓客等等。
第二,為期。意思就是確定加冠之日。
第三,冠日陳設(shè)服器、主人及以下即位。簡單一句話概括,布置加冠的現(xiàn)場。
第四,迎賓及贊冠者入。主持加冠禮的長輩,以及助手進(jìn)場。
第五,始加、再加、三加。這是最繁瑣的,也是最核心的。
第六,賓醴冠者。就是戴冠之后,一個敬酒儀式。
第七,冠者見母。加冠之后,去見母親,拜母行禮。
第八,賓字冠者。德高望重的長輩,為加冠者取一字。
第九,冠者見兄弟、贊者、姑姊、君、卿大夫和鄉(xiāng)先生。
第十,醴賓、送賓歸俎。
冠禮至此,就結(jié)束了。
流程雖復(fù)雜,卻呈現(xiàn)了這個時代的禮。
不過牧景的冠禮有些特別,在重重包圍之中的舉行,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yàn),在加上牧氏宗族都被殺了七七八八了,父母皆亡,所以有些流程能省則省過了。
廟前,兵將集合,左右列陣。
戲志才,黃忠,黃劭,趙平,成羅,張谷,雷虎,陳到,張遼,李嚴(yán),霍余,霍紹……將近一百余人,皆為牧氏大將,他們將會是這一場冠禮的見證賓客。
“巳時兩刻!”
今日主持牧景戴冠之禮的是當(dāng)今士林之中,登高望中的蔡邕,也是牧景如今唯一的長輩,他身穿黑色朝服,頭戴士冠,站太廟之上,神情莊嚴(yán),聲音嘶啞低沉:“吉時已到,綬冠者,牧氏子孫,景!”
“牧氏子孫,景,請入宗廟!”
旁邊的是這一次冠禮的贊冠者,是胡昭。
胡昭也是當(dāng)世士林的大儒之一,雖名聲不如蔡邕,但是當(dāng)一個贊冠者,足可。
所謂贊冠者,就是加冠主持人的助手。
牧景一襲素白長袍,披頭散發(fā),他穿的是童子服,不曾冠禮之前的服裝,披頭散發(fā),是等待髻發(fā),他從臺階上一步步的走上來,然后跪坐在了蔡邕之前:“牧氏子孫,景,年十六!”
“冠者始加!”
蔡邕低沉的聲音響起。
胡昭跪坐而過,為牧景髻發(fā),旁邊已經(jīng)有人把冠禮物品遞上來,幅巾、深衣、大帶、納履,這是始加之物品,他一樣一樣的為牧景帶上。
“冠者在加!”
又是四件套,帽子、襕衫、革帶、系鞋。
“冠者三加!”
這是最后的冠服最后的物品,幞頭、公服、腰帶、納靴。
牧景起身,此時此刻的他,身穿冠服,頭戴士冠,對著周圍所有人的賓客,作揖行禮,然后周圍所有人回禮。
此禮已成。
到了取字了。
牧景有字,但是在沒有及冠之前,他的字不算堂堂正正的字,不過他牧龍圖之名已傳天下,字是不好變的,所以取字不過是蔡邕以長輩的身份,把這字在賜一次而已。
這個流程也很簡單。
冠禮的流程基本上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接下來就是擺宴席,送賓客等等。
但是今天注定是不可能做這些事情了。
今日既是牧景的加冠之日,也將會是的牧景突圍的日子。
但是他們最后還有一個流程。
繼承明侯的爵位。
明侯,一等列侯,漢靈帝所封賞,大漢宗人府登名造冊,賜蟒袍,賜金印紫綬,乃是當(dāng)今天下,最為著手可熱的一個爵位。
牧景在此跪坐在了蔡邕面前。
蔡邕站立,他左右兩人,一人手托蟒袍,一手托金印。
“牧氏龍圖,可愿繼父之爵位?”蔡邕平靜的問。
“愿!”
牧景沉聲回答。
“漢室列祖列宗請保佑,今有牧氏龍圖,年少英豪,文韜武略……承先父之爵位,擊先父之遺愿,護(hù)衛(wèi)我大漢之周全,守衛(wèi)江山之太平……”
蔡邕賜下蟒袍。
牧景當(dāng)場換上。
然后再賜下一方金印,為之明侯的標(biāo)志。
這時候,印鑒就是一個人的代表,明侯印,就是明侯的代表,這些印鑒獨(dú)一無二,若有人冒用,以漢律而言,那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吾等拜見君侯!”
眾將左右單膝俯跪,拜跪繼承爵位的牧景。
禮成。
自今日開始,牧氏,景,字龍圖,為大漢明侯。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