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飯后,夏老在向剛的陪同下,上山慰問戰(zhàn)士。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蕭老爺子帶著小李去后山舀溪魚。 “又去抓溪魚?不是前兩天才吃過嗎?”老爺子走后,姜心柔納悶問了句。家里菜不是沒有,養(yǎng)在水缸里的大魚,就有七八條呢。 “你曉得啥。老頭子這是給夏老舀的。夏老喜歡炸酥魚下酒。”蕭三爺剔著牙,了然一笑,“要是天不這么冷,老頭子還想去地里挖泥鰍呢。就因為夏老喜歡。” “所以,以后他倆吵得再兇,我也不搭腔了。”姜心柔想通了之后起身和福嫂一起收拾飯桌,“分明是白擔(dān)心么。” 蕭三爺笑笑。老一輩的革命感情啊,哪是嘴上吵幾句就能磨滅的。 其實那不叫吵嘴,叫斗嘴。越斗感情越好。 夏老成了向剛的干爺爺,那也就是盈芳的干爺爺。 過年禮需要再備一份了。因為本來準(zhǔn)備過年送的千層底布鞋,在剛剛的干親儀式上送出去了。 盈芳不由糾結(jié)過年送夏老什么好。 姜心柔收拾干凈堂屋、灶房,進來看三胞胎醒來沒有。 “寶貝蛋們這一覺睡得挺長,晚上怕是又要晚睡了。你怎么不睡會兒午覺,坐窗前發(fā)呆干啥?” 盈芳早上起得遲,這會兒讓她睡她也睡不著啊。索性拉著她娘在床沿坐下,疊著曬干的尿布商討過年給夏老備什么年節(jié)比較好。 姜心柔思考了一下,說:“要不給他做身衣裳?書記不是準(zhǔn)備過幾天請彈棉匠來公社彈棉花么,咱家棉花沒有,但可以拿票和有棉花的人家換啊。今年棉花產(chǎn)量還算高,家家戶戶應(yīng)該會有多的,這家換一點、那家換一點,收攏來的也有不少了。再不就是,托你堂嫂寄幾兩毛線回來,給夏老織條毛褲?” 盈芳眼睛一亮。說到毛線,她突然想起美麗山谷里見到的野蠶,小聲問娘親:“媽,蠶繭繅絲麻不麻煩?” “自己繅絲?那肯定麻煩啊。”姜心柔有個小學(xué)同學(xué)家里以前就是養(yǎng)蠶的,小時候跟著去玩過幾次,看過同學(xué)父母繅絲的工序,不是一般的麻煩。 更何況現(xiàn)在不允許私人買賣。 “你咋突然想到蠶繭繅絲了?就算不麻煩,咱們這也發(fā)不出這么多蠶繭啊。再說,這都快臘月了,哪來的蠶吐絲結(jié)繭?你別想一出是一出的。” 盈芳摸摸鼻子。忘了時下已經(jīng)入冬了,就算山谷里的氣溫要比外面來得暖和,也等不及野蠶吐絲做繭。 那就只好送點中規(guī)中矩的禮物了。就像她娘提議的,做身棉襖或是織條毛褲送夏老。 冬月下旬,外埠公社的彈棉匠再一次來到雁棲公社彈棉花。 與此同時,雁棲公社也組織了一撥懂手藝的社員,由各自生產(chǎn)隊長帶頭,走街串巷地去別個公社掙外快。 等這撥隊伍回來,彈棉匠也完成彈棉任務(wù)了。 不出姜心柔所料,因今年年景好,棉花產(chǎn)量高,家家戶戶分到的棉花,夠給家里老小換床新被、裁件新襖。還剩一些,節(jié)儉慣了的主婦們,仔細地拿編織袋裝起來,打算等明年的新棉花下來,摻著給自己或丈夫做身新棉襖。 姜心柔和福嫂就在這時候登門了。 其實她手里有錢、有票,買糧買棉花直接上縣城糧站、棉站就行了。 抬出蕭老爺子的名頭,糧站、棉站的負責(zé)人,巴結(jié)都來不及,怎么可能會不賣給她。 但姜心柔想著一來去縣城買總歸不如在村里買方便;二來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起初幾家,是姜心柔主動問上門的。 許是一、兩家成交后,歡天喜地地告訴了要好的鄰居,說向剛的丈母娘,拿票問他們換棉花。那可不是沒什么用的棉花票,而是肉票、布票、煤球票……好多種類的票,換早了還能由他們挑。 這么一來,哪里還用姜心柔上門,附近的主婦們抱著棉花袋子自己找來了。 盈芳家再一次體驗了何謂“門庭若市”。 棉花換到手,盈芳開始裁布做棉襖。 趁著夏老還沒走,把尺寸量準(zhǔn)確了。 夏老得知盈芳要給他做新棉襖當(dāng)過年禮物,高興得見眉不見眼。 蕭老爺子莫名有些吃醋:“乖囡,爺爺?shù)拿抟\也舊了,是不是給爺爺也做一身?” 蕭三爺狐疑道:“老頭子,你的棉襖不是去年冬天才做的嗎?去年冷的日子少,看你都沒穿幾天。拿出來曬和新的沒區(qū)別啊。” 蕭老吹吹胡子:“……”蠢貨!你瞎說什么大實話! 盈芳倒是看懂老爺子為什么吹胡子瞪眼了,笑著湊到老爺子耳畔說:“爺爺,棉襖咱今年不做了,過陣子天暖了,我給你做件春衫,涼快透氣的那種。” “這還差不多。”老爺子給了夏老一記挑釁的眼神,好似在說:瞧見沒?我孫女兒最關(guān)心的還是我。 夏老老神在在喝著茶,心里噴笑:蕭老頭這個幼稚鬼! 夏老待了五天,就回省城了。 他倒是想長住這兒和蕭老頭斗嘴,可春節(jié)還有一個月就到了,京都的不孝子、不孝女非要接他回去過年,不回去說是要被左鄰右舍、單位里同事戳脊梁骨非議的。 行吧,回去一趟也好,把認了個能干又出息的干孫子的事和他們當(dāng)面宣布一下。他們這些當(dāng)長輩的,也該備點見面禮,要不然好意思? “我說老蕭,你在京都好歹也有兩個兒子,過年都不回去看看?” “不回。”老爺子下巴一昂,傲嬌地說,“他們要是孝順,就來這兒看望我。” “聽我那不孝子說,你家老大最近的動作,瞅著像是打算提前退下來?”夏老前陣子在京都待了毛兩個月,和軍中相關(guān)的消息,也聽家里的小子們說了個七七八八。 蕭家老大自從媳婦兒、閨女雙雙勞改,兒子又自請調(diào)去了大西北,這一年多,聽說居然連封信都沒來過,大院里知情的人,不禁同情蕭老大。娶妻娶賢,娶個不賢惠的回來,生雙不孝順的兒女,倒不如娶只不會下蛋的母雞。瞧瞧,好好的家被折騰成啥樣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