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成皋西關爆發了秦齊戰役的時候,又是一則消息由著上將軍鞠信所部的斥候傳遞過來,乃是成皋以東的韓軍正在出兵清剿浮戲山與格氏一帶的戎狄,意思已經是非常明顯了,等到了清除完畢這些疥癬之疾,便是到了韓人真正挪開手的時候了。
這則消息,便是決定了布防在成皋東部的南陽軍絕對不可以輕易亂動,否則韓人必會趁著與齊人交戰的這一間隙,出一支奇兵便是能夠奪得成皋東部,那么秦人苦苦修筑的成皋工事,便皆是白白的為他人做了嫁衣。
正是這種情況下,聚集在成皋西部的只有八千人馬,但是齊國的泰山軍還是在源源不斷的聚集當中,成皋地勢雖然險峻,但若是齊人步步為營,穩扎穩打的步驟繼續走下去,極有可能是失守與齊人手中。
其實,最讓林玧琰糾結的乃是,魏國對此戰究竟是報著什么樣的態度,齊國掌控姬周王畿暴露出來的野心已經是世人皆知,但唯一讓林玧琰沒有猜透的乃是魏國為何默認齊國做下了此事,畢竟攻占姬周王畿的齊國泰山軍,乃是魏國放其穿行大河的。
“魏國的態度啊……”林玧琰也是搖了搖頭,又是喃喃道:“這種仰人鼻息的滋味可真的是不好受啊……”
或許是不遠處傳來的激烈廝殺聲,亦是讓林玧琰靜下心來,低頭看向了桌案上的那一幅地圖,這是姬周王畿周圍的地勢,如今也是插上了黑紅兩色的棋子,以成皋西部沿著一條線展開了犬牙交錯的攻勢。在此之外,還是包括著魏國、韓國等諸多雖是兩國之外,卻是能夠隨時牽入到秦齊之間的戰爭,亦是用著各色棋子標注在地圖邊緣。
“齊將田璋雖然是行兵運兵稍顯剛猛,但也不失為一員良將!”瞧著齊將田璋的運兵路線,乃是分為了六七路沿著成皋秦軍守戍的地方緩慢推進,這也是極為妥善的辦法,這也是保持著齊軍極為穩健的優勢。
齊軍的穩扎穩打也是讓林玧琰頗為高看了齊將田璋的領兵才能,幸虧在公子嬴淵的指揮下,秦齊成皋一戰上近來并無劣勢,但是林玧琰卻是知曉,齊軍的穩扎穩打乃是針對大秦固守成皋之地最為有效的辦法,在大秦兵力糧食皆是有所不足的暫時期,齊軍若是能夠掐好這個時間,成皋遲早會易手。
按照目前齊將田璋的領兵才能,林玧琰也是足以相信田璋絕對能夠掐好這個時間的。
但是這一切的預想,也是在秦軍接受了齊軍乃是戰爭主動方的設定,若是大秦愿意主動出軍,便是林玧琰作出來了決斷,這一切就是未必如同那齊將田璋的想法繼續發展了。
林玧琰的視線,順著地圖一一掃過,最后視線才是向上一看,落到了姬周王畿的范圍的最上處,視線也是定了定,林玧琰的一只手也是拿起來了一個黑色的秦軍棋子落在了上面,隨后也是越發的頭疼起來。
因為林玧琰突然發現,手中居然是拿不出來任何一支兵馬了,遠水救不了近火,齊人的悍然發難,定然是看中了秦國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甚至是韓軍之中的突然策應,極有可能是齊將田璋的手段,目的就是牽制住大秦僅有的兵力。
“唉唉……”
林玧琰嘆息的兩聲,最終還是將棋子抽了下來,然后林玧琰才是看著棋子的方位,略有有一些惋惜。
只見秦軍棋子原先落下的位置,乃是“孟津渡”!
數息之后,林玧琰也是喃喃道:“看來當下的當務之急,乃是擊潰圍攻成皋的齊軍人馬,其一乃是為了擊潰齊軍的首輪攻勢,其二就是……孟津渡了!”
林玧琰叫過來荊翊,亦是吩咐道:“傳令三兄嬴淵和莒罕將軍,明日堅守成皋,后日破曉時分,由莒罕將軍攜帶三千人馬,鑿穿齊軍的主帥營帳!”
破曉時分乃是日夜交換的界點,田璋治軍有道,必然是安排人手夜防的,齊軍士卒最為懈怠的時候,便是在破曉時分。
荊翊接過來的將令之后,便是退下來了,倒是林玧琰卻是頗有一些埋怨的看著地圖下方的穎陰郡,成皋的供養大多數是依靠著穎陰郡的補養,這幾日的軍糧被齊軍派出來的斥候騷擾近乎掐斷,但畢竟大秦在成皋也是修建了一座糧倉,用來作為與魏國交易糧食的水陸兩路交通中轉之地。
最讓林玧琰失望的乃是,整整三日,穎陰郡居然是沒有派遣過來任何一支援軍,雖說是大秦官府裁減了軍隊,將一些士卒遣散到了各自的鄉邑之中,但是穎陰郡作為一所郡府,理應是保持著三千人至五千人的地方守戍軍隊,再加上臨時征召的一些士卒,足以組織起來一支規模不在少數的援軍支持成皋。
三日的時間,乃是林玧琰留給九弟贏如意的及格期限,卻是遲遲沒有見到九弟贏如意的援軍,以至于讓林玧琰略有一些失望,已經是打算此戰過后,便是撤下九弟贏如意的穎陰郡都尉的位置,打發到武關去從行伍之中作為一名小卒歷練去。
但是讓林玧琰沒有想到的是,數日之前,穎陰郡接到了成皋方面的求援書信的時候,彼時在穎陰郡治百無聊奈的贏如意閃出來一絲精光,隨后便是將成皋的求援信移交給了最為郡府和都尉府紐扣作用的魯陽君長子嬴平。
半日之后,贏如意便是點起了都尉府的兩千人馬,且是通知了穎陰郡在熊耳山的兵營,合并一處,計三千秦卒兵出熊耳山,卻是并未朝著東北方向的成皋火速前往支援,似乎是南轅北撤,出了熊耳山,贏如意便是徑直率領三千人馬朝著西北方向奔襲而去。
三日的時間,贏如意帶著三千人馬越過了洛水,又是經過陰成,走宜陽西面,乃是看見一條大河,乃是貫穿洛邑的又一條河流,地圖上名為“糓水”的河流。
糓水發源于澠池周圍,經過谷城山西面匯入到了大河之內,順著大河而下三十里處,便是王畿的北部渡口,亦是孟津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