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又是十多天過去了,
令人意外的是,作為這場風潮的始作俑者,周淮安卻并沒有藉此繼續追查,涉及歷年眾多小兒和女子的人口失蹤事件,也沒有參與到對地方上的追索和清算當中;卻是突然開始推動對潮陽城中,在地戶口的普查和登籍。這要是在往常的情況下,無疑有捅了某些人的要害和關鍵,而導致物議紛紛而明里暗中的抵制不斷。
但是在剛剛將城中最后一點上層的殘余一掃而空的情況下,這一次卻是根本沒有什么像樣的勢力,能夠出面和帶頭形成相應的阻力和對抗行為了;因而,這也是他進一步考驗一下自己鍛煉出來的這些隊伍,對于治理和掌控一個城市過程當中,相應的執行能力和基本水準了。
哪怕可能出現各種謬誤和偏差。但也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經歷和體會了。尤其是對這些習慣了流動性作戰而并沒有在在一個地方帶過多久,也嚴重缺乏相應管理和經營一處穩定地盤的義軍來說。
另外通過這件事情的余波和瑣碎的后續工作,周淮安又有新的感觸和心得體會。其實想要發動城邑里的百姓還有一個捷徑,就是通過在城邑里的廢奴行為來實現的;比如在義軍掌握的優勢下進行逐步的釋奴工作,強令那些主人家公開燒毀身契和典賣文書;然后愿意繼續跟隨主人家的,就在義軍的監督下重新簽訂雇傭性質的文書和保障條款。
畢竟,在城邑里的人家往往擁有為數不少的奴婢,只要其中又一部分愿意加入義軍,或是愿意暗中為之出力的話,那也是一股可觀的力量和資源了。就像是這次對魚氏一族及其黨羽的清查當中,那些被順帶釋放了身籍奴婢們,就發揮了不少諸如指認目標和提供消息、線索的作用。
當然了,還有一些則是在失去了可以服務的主家之后,一時缺少了生計來源和存身之所的奴婢們,在能夠吃飽飯的基本保障下,被勸誘和招募進了義軍當中;當然了,他們主要可以去的還是后勤隊伍而不是戰斗序列。
在對嶺南就地投軍的人員成分分類抽查當中,周淮安也發現,除了傳統已經活不下去的農民和城中貧民外,其他的奴婢之屬也占據了相當的比例;
周淮安這才想起來這個時代蓄奴還是一種主流時尚,尤其是在這多少地貧而需要出海才能彌補生計的嶺南之地,給人做奴婢或是荒年賣身幾乎成了一種貧家子的出路;因此,那些豪強大戶家中蓄奴的比例,也是比其他地方要相對高得多。
雖然說唐代的奴婢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最低等幾乎不收任何保障而“律比畜產”的形同兩腳牲口,最高端的乃是與出身顯貴的主人同吃同住形影不離,甚至還可以脫籍出門來謀取一番仕途前程;但是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的奴婢,還是屬于受壓迫和博學之下過的并不好的那個群體;
畢竟大多數富有人家蓄奴,也不是為了善心泛濫做好事,或是象后世歐洲白左圣母一樣,強行拿政治正確來裹挾民意來供養一群綠教大爺。他們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在這種人身依附關系治下,盡可能得剝削和壓榨他們的勞動價值,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世世代代的作為奴籍,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都操持于他人之手而不由自主。
但是,在這個動蕩紛亂和災荒不斷的世道,他們再怎么收到主家的壓迫和屈辱,對比那些流轉于道途,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變成路倒的流民、饑民,也顯然更有保障也更好過一點;因此,才將這些嚴重畸形的關系給繼續維持下來;而義軍的到來在摧毀了他們所寄附的主家的同時,也變相給了他們新的選擇。<a href="http:///book/info/79/79322.html">鳳凰謀之盛世賢后</a>
當然,大多數人還是顯得相當愚氓、懦弱和不知所措,甚至有人會怨恨義軍破壞了他們存身的基礎和生計,尤其是在那些年紀較大而被生活幾乎摧折、消磨光了最后一點銳氣的人群當中;因此,最后也只有部分年紀較小,或是青壯年的奴婢,才有加入到義軍當中的可能性。其他的就只能過裹挾在軍中充作勞役,或是放任于地方自謀生計了。
而在這些就地投軍的奴婢當中,因為長年伴隨主家耳濡目染的緣故,粗懂識字或是掌握一些生活技藝的比例,要比那些一輩子都埋頭在泥土里刨食的農民,高上許多;一旦下定決心立場反過來幫助義軍對付起那些豪強大戶來,比起距離產生美而多少有所畏懼心理的普通農人,有著切身厲害之痛的他們,也更加知根知底和富有經驗、手段;
但是也因為常年為奴的緣故,心理多少留下點問題和毛病,而很容易走極端或是變的情緒偏激起來。具體使用起來的話就像是一把雙刃劍,需要謹慎防止傷害到自己一方。不過,這一點完全可以通過大熔爐式的集體環境,來進行日常潛移默化式的改變和調整。
想到這一處,周淮安在自己的日志上添上這么一條,然后用視野將其掃入自己的數據庫中再涂抹掉。
這時候,突然一個聲音響起來,
“管頭,你真的是出自佛門么。。”
一直默默在身邊充當背景板式書記角色的元靜,終于還是滿臉憂郁和困惑的忍不住開口了
“如今所行諸事,難道不是與佛門宗旨相悖么。!
“難道你以為佛門中人應當是怎樣。。”
周淮安卻是冷不禁宛然一笑,認真看著他眼睛道;心中卻想這呆子總算是憋不住問出來了。
“只會對著泥塑木像頂禮膜拜,而從來不問世事也不做改變的一群死呆子么。!
“至于你所說相悖的佛門宗旨,又是哪個為準。。”
“是古天竺時但求超脫的初代宗旨,還是傳到中土來而加入了各家之言,而變成不同源流的宗旨呢。!
“我。。我。。只是。。”
聽到這話,元靜不由在臉上閃過一些猶豫和掙扎來。
“或許那只是你眼中的佛門弟子和個人眼界的認知而已吧。!
然后暫時進入角色扮演模式的周淮安,擺擺手示意他一起坐下,而拋出早就準備好的理由和說辭來。
“當這個世道再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嗯,也容不下一個可誦經禮佛的草廬之時。”
“你覺得所謂的出家人,還真的能夠繼續不問世事么。!
“出家人修的出世解脫之道,但是這身皮囊卻是始終身在紅塵業火之中的。!
“時時要飽受五災六欲之困厄,萬萬難以獨善其身的。!
說到這里,周淮安故作矜持而高深莫測的笑了起來;偶爾裝神弄鬼的賣弄高大上嘴炮忽悠下古人,以后世鍵盤政治局黨人的知識量還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有人在天下將傾之時,出來歷練紅塵,”
“以凡俗之罪業來磨礪己身,又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么。!<a href="http:///book/info/57/57319.html">癡戀,魅惑情奴</a>
聽了這些之后,元靜臉上已經滿是動搖和混亂之顏色了。
“于士人而言,正所謂是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的道理而已。!
“于佛門言,既要有包容眾人的慈悲心懷,自然也有除魔衛道的金剛法手段了。!
然后,周淮安又故作恨鐵不成鋼的當頭棒喝式的厲聲道。
“不然光靠誦經念法坐以待斃的消極應對,佛門各派還能屢經喪亂而沿襲至今么。。”
“兼濟天下。。。除魔衛道么。!
好吧,接下來元靜似乎被這幾句話給震住了,而在往復幾個字句的喃喃自語聲中,似乎就此陷入某種自我認定上的懷疑與糾結思緒當中。
相比靜下來發呆時有點陰郁氣質的半大少年小七,或又是相當沒心沒肺很容易接受現狀的小沙彌廖遠,這個有點文藝和理想情節的前僧人元靜,顯然要更有想法和心思的多。所以,有個高大上的理由敲打一下,顯然可以就此消停上一陣子。
“說的好。。。”
一個頗為突兀的大嗓門吆喝道,也將周淮安給嚇了一跳
“說的太好哩。。!
“和尚吶,俺誰都不服,就服氣你了。!
“這種道理,也就你這般的學問人,才能講究的明白啊。。”
卻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將頭王蟠帶著一群人站在外間,似乎把這些話大都給聽取了去。
“咱們就一齊合力打翻這狗日的世道。!
只見他兩眼放光的繼續自言自的道
“保扶黃王得了大勢之后,你我也是一起比肩堂上,享受福祿的功臣了。!
“大伙兒也能分他幾百畝田地,就此世代吃喝不愁了吧!
“然后請黃王轉給你修個大寺廟。。重新收上老多的徒弟”
“把你的學問和本事,還有慈悲心懷給傳揚開來。!
“豈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美滋滋的事情哩。。”
“是是,將頭所言甚是。!
聽了這些話語,周淮安不由的有些哭笑不得起來,這就是他們這些古代人所能想到的極限和最樸素的追求了吧;
不過還好,至少沒有什么就此可言騎在別人頭上作威作福,或是讓別人做牛做馬來服侍自己之類的,隨著地位和環境變化而扭曲和變質掉的愿望。至少還沒有過于偏離他們起來造反和本心,光是這一點就讓他有點感動和親切起來。
“就讓我們一起努力,打出個讓大多窮苦人都能安身立命的世道吧。!
“還請讓我繼續追隨左右。。”
然后,元靜也比周淮安預料的還快走出來,而突然露出某種顯而易見堅定而莊重的表情道。
“就此見證您的宏愿與偉業吧。。”
然后,他看著周淮安的灼灼眼神讓人有些微微發毛,心想,不會是就此給開發出了什么奇怪的屬性來吧。
“話說和尚啊。。!
王蟠重新屏退了左右之后,有些鄭重其事的對他道
“接下來尚有件事情,須得你多家擔待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