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陣營里的人們只是想不通一件事,為什么白勝到死都沒有出手?幾乎位列前排的人們都看得清楚,在白勝被潮水一樣的騎兵湮沒的那一瞬,他從史進手里借走的青龍棍依然倒曳在身后,并沒有揮向前方。
縱然想不通,此時也無暇多想了,因為人人都知道,金國騎兵發(fā)動沖鋒的目的并不是湮沒白勝,而是要湮沒這片曠野上的所有人。
于是人們便抱著悲壯的心情來迎接這場湮沒,跑是跑不掉的,別說外圍已經(jīng)有金國的輕騎兵實施包圍,即便沒有外層的包圍,幾萬步兵跑得過重裝騎兵么?那簡直就是個笑話。
或許是因為人們的悲壯,這一刻,天地之間仿佛突然靜了下來,人們失去了聽力,再也聽不見萬馬奔騰之聲,眼中的畫面也似乎凝結(jié)住了,潮水一樣的騎兵也停止了奔涌。甚至,好像空氣也都凝結(jié)住了,所有的事物、所有的人,都靜止在這一幅靜態(tài)的畫面之中。
沒有人對此感到奇怪,這畫面將是自己和梁山的兄弟們在人世間看到的最后一個畫面,所以它將永遠留在自己的眼中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想。
又或許有一些人想的更多,他們就會認為,每個人臨死之前就該是這樣的,會把自己看見的最后畫面凝固在記憶里,帶到陰曹地府,再帶到來生。
凌霄寶殿之上,觀音菩薩也在看著這副凝結(jié)的畫面,同時冷笑著,對九天玄女說道“還說白勝不懂法術(shù),他一棍子砸下去,周圍近千名騎兵立斃,都快趕上斗戰(zhàn)勝佛的本事了,斗戰(zhàn)勝佛是憑借三萬六千斤的定海神針鐵才能施展如此威力,他白勝手中這根棍子可不是從悟空的耳朵眼里偷出來的這不是法術(shù)又是什么?你可別告訴我這是武功,這三界之中都不可能存在這樣的武功!”
“怎么不可能?”九天玄女牢牢把持著白勝不懂修真的底線,據(jù)理力爭:“是不是武功,不是你說了算的,你又不是以武證道的,有何資格做出裁定?”
平時兩個何等端莊的美女吵在一起,玉皇大帝都看不下去了,打圓場道:“好啦好啦,你們先不要吵了,咱們把武圣請過來看看,讓武圣說一下這白勝究竟是武功還是妖術(shù),就以武圣的結(jié)論為準(zhǔn)。”
凌霄寶殿本來就是空中樓閣,凌霄寶殿大門外面不是廣場,而是兩座橋,橋下面也不是水,而是虛空。
當(dāng)年美猴王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時候發(fā)出一道金光,就是從這兩座橋中間閃了上來,驚擾了天庭。而即使由于距離遙遠,天庭中的大多數(shù)仙人都看不到凡界的蕓蕓眾生,他們也知道凡俗世界是在橋的下面。
如今在太上老君作法之下,兩座橋上的仙家不論道行高低,都能看得見紅塵中的這一場決戰(zhàn)。
觀看這一戰(zhàn)是老君提出來的主意,觀音菩薩一來凌霄寶殿就把白勝暗殺完顏宗望的事情擺了出來,但是無奈九天玄女隨后趕到,一口咬定白勝是用隔物傳功搜索時殺掉了兩人。雙方各執(zhí)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誰也都拿不出更加確鑿的證據(jù),于是老君就想出來這么個辦法來澄清自己,婉拒佛門。
白勝與金國人之間究竟孰是孰非,大家一起看看,都給評個理,然后再讓玉帝居中裁決,這樣結(jié)果出來了之后就不至于有人不服繼續(xù)鬧騰。
不論當(dāng)初如何喜愛慈航這個師侄女,今天也不能因為個人關(guān)系而拋棄道家的利益,不然他這個道家的始祖就沒人擁護了,道教也就可以在宇宙中取締了。
玉皇大帝最是善于平衡兩家的關(guān)系,當(dāng)即答應(yīng)帶著文臣武將一并來到門外一看究竟。
仙人們看見的景象是這樣的,如同一群螞蟻一樣的金國騎兵漫過了白勝的身影,卻沒能將白勝的身體沖倒,隨后在前半部分騎兵均已掠過白勝身邊的時候,白勝掄起了手中的棍子,砸向他身體周圍的大地。
沒錯,白勝用棍子打得不是人,而是大地,但是問題就在于,白勝這一棍打出之后,幾乎所有的騎兵都靜止了,這是什么手段?顯然不像武功!
如果把白勝當(dāng)做一個仙人來看待,那么這個現(xiàn)象就很容易解釋了,不論是定身法,還是**術(shù),都能夠定住這一萬騎兵,但問題是道家一派死活不肯承認白勝懂得仙法,九天玄女言之鑿鑿:“白勝向來只練武功,從未有過修真之舉。”
其實九天玄女也不知道的是,白勝還真的又一次差點步入修真者的門檻,就是在他得到了林靈素的陰陽雙修秘籍那一次,曾經(jīng)想跟方金芝雙修來著,這陰陽雙修的好處有多少?別的不說,只說長生不老誰不想要?
但是那一次他卻沒能修成,因為龍雀神刀很是厭煩這種所謂的道術(shù),男女之欲就是男女之欲,你把這種人類原始的本能扯進道法中來,就是變相貪淫。
往事暫且不提,只說玉帝拍板,命太白金星去請武圣關(guān)羽,當(dāng)年關(guān)羽敗走麥城并為敵人所害之后靈魂升入天界,巧得一具法身轉(zhuǎn)而成圣,這是經(jīng)過玉皇大帝認可的事情。
玉皇大帝不僅認可這件事,還命人宣揚關(guān)武圣的忠義仁厚,這命令被各路神仙執(zhí)行到位,甚至宣傳到了人間。所以凡界自從唐朝末年開始就已經(jīng)有人為關(guān)武圣立祠修廟,以香火祭品加以供奉,到得宋朝年間就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就連每屆宋朝皇帝都對關(guān)羽不吝追封,大加褒揚。
關(guān)武圣不懂修真,他是以武證道,肉身成圣的代表性人物,在整個天界可算是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如今玉帝把他請來,就是想讓他看看凡間燕京城外這個叫做白勝的少年用得到底是不是武功,這是佛道兩家今番爭執(zhí)的焦點所在。
太白金星也是駕著祥云去請的,所以來回只是轉(zhuǎn)眼之間,其速度快慢取決于關(guān)羽對玉帝的態(tài)度是否尊敬。
事實證明關(guān)羽對玉帝的態(tài)度還是很尊敬的,要是按照凡間的時間計算,他關(guān)二爺在仙界也混了快有一千年了,玉帝對他有知遇之恩,比之當(dāng)初的曹孟德和劉玄德強太多了,玉帝有困難只需打聲招呼,關(guān)某愿往!
眾人矚目之中,關(guān)二爺來到了橋邊一捋頜下長髯,低頭往下一看,果見地面上萬馬軍中一個少年正在使棍,正好向四周砸出,與路上太白金星的描述一樣,這一棍仍然砸在了地上。
見此情景,關(guān)二爺虎目中射出兩道精光,似是極其驚訝于這少年的成就,卻終究沒有什么屬于他個人的評價出口,而是轉(zhuǎn)身向玉帝施禮,“回稟玉帝,這少年所用的乃是武功中的隔物傳功之法,其內(nèi)力乃是從河圖洛書中悟出的河洛神功,關(guān)某絕不會看錯!”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