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場的北面,分北東西三個方向,分別坐著大理寺、御史臺和刑部三方的官員,布置成了宋代的最高法庭。
蔡京和鄭皇后坐在東西兩側的旁聽席上,身后皆有各自的親友團站場助威。
場子正中陳放著鄭肅的“尸體”。而白勝則站在三方會審的焦點位置,由趙楷親率兩名三代弟子負責看押。
鄭皇后喝止安道全,安道全就不敢再動。白勝卻轉頭說道:“皇后娘娘,不知道你來這里的目的是想讓我白勝死呢?還是想讓你弟弟活,你能否給個明白話?”
鄭皇后恨不能當場把白勝咬死,根本不給白勝對話的機會,恨聲道:“你有什么資格跟本宮說話?你就等死吧!”
大理寺卿見狀一拍驚堂木,瞪著白勝喝道:“大膽白勝,你只能向本官進行辯述,不可與他人交談,否則休怪本官對你用刑!”
說罷沖著白勝眨了眨眼睛,然后給了蔡京一個眼神。
白勝當然認識這位大理寺卿,因為此人正是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白勝初來汴京之時就曾跟著李清照在李格非的家里住了一夜。
李格非本為禮部侍郎,被蔡京搞下去之后,又通過白勝的協調重新出仕,被調任大理寺卿,就相當于后世的最高法院院長。品級雖然沒變,都是正二品,但是實權卻更重了一些。
自己人啊,有自己人審案,還怕什么?不過他明白李格非的意思,這當口不論他對鄭皇后說什么都是沒用的。
蔡京比白勝更明白,所以在李格非示意之后,就向鄭皇后說道:“娘娘千歲休要著惱,這位安神醫是天下第一神醫,有起死回生之能,讓他診斷一下,興許就能救回國舅一條命呢,何妨一試?”
蔡京這話大有道理,其實就是死馬當做活馬醫,最壞的結果無非是救不活罷了,可萬一救活了呢?豈不是賺大了?
鄭皇后半信半疑,也就不再阻攔安道全,只對蔡京哼了一聲說道:“哀家姑且信你,可是如果救不活,哀家還要與太師理論!”
于是安道全開始在“尸體”上針灸,這邊李格非主審白勝,審理的過程中,首先由趙楷將事情經過詳細地說了一遍,然后是白勝自辯,最后是證人作證,最后是三堂合議。
綜合多方供述,案情大體是這樣的,今日寅時三牌許,鄭國舅突然到了四代弟子居住的院落之中,指名讓白勝出來,當時四代弟子皆被驚醒,卻沒有人聽見白勝出門。
總共九十七名四代弟子居住在院子里的八間房屋之中,與白勝同室的十二名弟子均供認白勝昨夜并未回到這里睡覺。
卯時初,四代弟子起身練功時,發現鄭肅撲倒在院落正中,背后插著一支羽箭,根據該羽箭的規格可以認定,此箭來自西前院,也就是四代弟子練習箭術的院落之中。
四代弟子因之大嘩,又引來了三代弟子進入院落,隨后是曹正帶著荀四和白勝趕到現場,白勝當場給鄭肅喂了一顆丸藥,并守在鄭肅身邊不許任何人靠近。
這種情況下,人們已經認定白勝必是殺人兇手,必將受到國法制裁,反而沒人上前與白勝爭執了,即便是一向針對白勝的三代弟子也選擇了靜觀其變。
再后來就是趙楷聞訊趕來,對本案做出了初步調查取證。
如果根據上述事實來分析,那么殺鄭肅的兇手就該另有其人,但是唯一不能確定的是曹正和荀四是否作了偽證。
所以三堂首腦同樣統一不了意見,以李格非為代表的一方認為應該仔細勘察現場去尋找真兇,而另一方則認為應該給白勝、曹正以及荀四上大刑,看看他們是否是在串供撒謊。
這場辯論逐漸擴大到了蔡京和鄭皇后之間。蔡京認為上大刑必定會把此案辦成屈打成招的冤假錯案,而鄭皇后當然認為打死白勝也不為過。
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蔡京和李格非一派的短板在于,你說勘察現場尋找真兇,這現場早已被三四兩代近二百名弟子破壞殆盡,如何勘察?沒人能夠勘察得了!
況且從另一方面來說,你說另有真兇,那么真兇謀殺鄭國舅的動機是什么?如果真兇抱有謀殺鄭國舅的動機,為何在此前的漫長歲月里隱忍不發,直到白勝進入御拳館才選擇動手?
雖然蔡京和李格非等人頗富智慧,也對三代弟子展開了逐一訊問,只問今晨鄭肅是不是一個人出的門,但是因為鄭肅的特殊地位,在三代弟子的院落中是住單間的,所以這個問題沒人能夠回答出來。
但是蔡京和李格非并未就此灰心放棄。他們隨即就把替白勝辯護的重點放在了白勝的武功上面。白勝的武功高低是破案的關鍵線索。
都說白勝不會武功,那么,白勝作為剛剛進入御拳館的第四代弟子,如何能夠打得過第三代弟子中的鄭肅?如果兩人對打起來,豈不是只有白勝被殺的份?
你說他是用弓箭遠程偷襲鄭肅,那好,試問一個剛剛進入御拳館的學徒如何能夠掌握如此精準的射術?
能在漆黑如墨的夜幕中準確射中鄭肅的后心,而且現場并無其它箭矢遺落,顯然是一箭命中,白勝有這個本事么?
別說白勝沒有這個本事,就是御拳館的其他弟子也未必有個這個本事。李格非當場就問了趙楷:“鄆王殿下,不知你們三代弟子里面是否有人能夠做到?”
趙楷當然搖頭,這樣的箭術就是他本人都做不到。
白勝聽到這里時卻在暗暗叫苦,心說我還真有這個本事,但是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夠承認?只能咬死了自己不會武功,也不懂射箭。
既然不會武功也不懂射箭,那么殺死鄭肅的人就肯定另有其人了,最多只能指控白勝雇兇殺人,卻不能定下白勝親手殺人的罪名。
雙方辯論至此,蔡京一派已經略占上風,但是三代弟子之中卻站出來一個人,“我能證明白勝懂得武功,而且箭術超群!”
站出來的人正是小韋國舅,此人名叫韋賢達。
鄭皇后一派當即大喜過望,就請韋賢達講出詳細,韋賢達自稱他與高俅的兒子高寶恩是發小,前些日子高寶恩曾經來找過他,并且告訴他關于白勝在樊樓吃霸王餐又打人的事情。
韋賢達說,八十萬禁軍教頭王文斌可以作證,證明白勝箭術超群,而且善于夜間施射。
小韋國舅這份供詞如同石破天驚,三堂首腦立即派人去找王文斌。沒過多久,王文斌就被傳喚至此,如實說出了他的所見所聞。
在這種高規格的庭審場合,王文斌不敢撒謊,只能如實陳述,他說白勝或許不會武功,因為他沒有見過白勝與人動手,但是白勝的箭術的確是厲害之極,他還給眾人描述了白勝在芒碭山中箭射青燈的過程。
王文斌這么一說,蔡京和李格非包括白勝本人,連帶著李碧云等白勝這一邊的人,心都已經涼了,會不會武功都無所謂,只要事實證明白勝會射箭,那么先前己方的辯詞就成了自己扇自己的臉。
非但白勝百口莫辯,就連曹正和荀四也受到了牽連。
“大刑伺候!”鄭皇后咬碎了銀牙,越俎代庖宣布了命令。
蔡京等人一時之間想不出辦法,眼睜睜地看著公差衙役把荀四按到了地上,大刑先從荀四身上開始,只要荀四招認他是作偽證,那么下一個就是曹正,最后才是白勝。
這個順序是給蔡京面子。
當然,想不受刑也可以,立馬招認就是了,然后三命償一命,即可結案。
白勝看著被人按倒在地的荀四那副欲哭無淚的臉,忽然覺得自己很蠢很蠢。荀四何辜?曹正何辜?他們為啥要陪著自己受這個罪?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