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錚上輩子除了追過郭保昌老爺子的《大宅門》,還真沒有追劇的習(xí)慣,一直到這部《與青春有關(guān)的日子》出現(xiàn),才勾得他心癢難耐,連著兩天,將劇看完還不過癮,又從頭看了一遍。
不了解那個年代的人,或許會覺得這部戲拖拖拉拉,情節(jié)混亂不堪,尤其是里面那些人物的關(guān)系更是糊里糊涂,捋不清楚到底是個什么狀況。
其實真要這么看的話,倒也并無不妥,這部電視劇雖然長,可是在情節(jié)上,其實特別簡單,主要講的就是七個上世紀(jì)5末6初出生的伙伴,都是部隊高干子弟,一起在部隊大院里長大,經(jīng)歷了文革中的無憂無慮的童年,然后逢改革開放,一起下羊城淘金,最終挫敗而歸回了燕京。
故事其實很單薄,尤其是到后來,所謂的搗騰石頭生意,十幾集演過去,根沒明白到底是誰在騙誰,不知是開放初期人們實在的有點兒傻,還是故意把人拍的那么幼稚,在那個年代,一塊破石頭竟然值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可是這幫兄弟竟然在一竅不通情況下就敢買,而且根不去管有沒有客戶買。
有時一集劇4分鐘,竟然兩三個場景就完了,常常是兩個人物在無何止的談話聊天,其實也就是聊你對我的感覺、我對你的感覺、在七個朋友之間以及女性朋友之間的感覺。
關(guān)于劇中的愛情和友誼,愛情錯蹤復(fù)雜,如果要理清所有男女主角的關(guān)系,那需要用箭頭在紙上畫很久線路圖的。
如此放縱自己的感情,由濫情最終常常變作傷情,而且常常傷得很深,方言和李白玲分分合合的吵吵鬧鬧,幾乎把所有絕情的,傷人的事都做夠了,最終是永失我愛。
友誼,不分你我,甚至女友都可以用來接管的共產(chǎn)主義友情,最終沒能經(jīng)歷起時間和變化的考驗,一干人等分崩離析,再回憶時只能淚流滿面。
不了解的人或許會覺得不靠譜,可是真正從那個年代走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那一切,都是他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
宋錚并沒有從那個年代走過,不過卻對那個年代充滿了向往,在他看來,那個年代殘存著中國社會最后的一點浪漫,像現(xiàn)在,都是濫情。
關(guān)于這部戲,吸引人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經(jīng)典的臺詞是該劇吸引人的一個亮點,語言的最大特點就是京味十足,劇集一開篇就是一通猛侃,帶點兒韻味十足的京腔兒,加之流氓語氣,一副照死了侃的勁頭。
而且戲里常常有大斷的聊天的逗嘴皮子,像相聲段子一樣的場景,那就一個過癮,就像在看品,侃暈了為止,估計很多人看下來,至少學(xué)會倆詞“沒勁”,“踩乎”。
劇中的細(xì)節(jié)是另一個亮點,最感人的不是大起大落的變化,而是不經(jīng)意間,時間流逝,朋友不再是過去的朋友、愛人也發(fā)生了變化。
方言和李白玲的感情,雖然不是那么完美,然而最后還是會深深打動到內(nèi)心里,為什么,因為他們許多年經(jīng)歷了太多的事,而他們卻始終放不下彼此,走不到一起,給人一種缺憾的心痛。
再有就是懷舊,這也是整部戲的主題,戲里那代人跟許多年輕人的父輩是一個年代的,可是卻并不影響年輕人在看的時候,引起共鳴。
像戲里的李江云的:懷舊是不分年齡的。
王碩懷舊了,寫很多,就是他自己的生活,馮曉剛也懷舊,寫書《我把青春獻給你》,同樣,作為導(dǎo)演的葉敬也懷舊了,他用這部戲,給他和他的朋友,甚至那代人做了一次完整的懷舊。
懷舊的東西總是很親切,那些不在的場景、物品重又以影像形式再現(xiàn),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可是又確確實實是回不去了。
一身綠軍裝、寬大的褲子、笨重的木箱,老舊的紅木家具,甚至后來舉國上下?lián)尣孰姡@些事物,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沒有經(jīng)歷過。
懷舊總免不了的有眼淚,其實很多情況下未必是感傷,只是對過去時光,過去美好或者并不太美好的時光感嘆,因為不管怎么樣,都回不去了,想要駐足從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像劇中許遜唱的那首歌: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憶童年時竹馬青梅, 倆無猜日夜相隨。春風(fēng)又吹紅了花蕊,你已經(jīng)也添了新歲,你就要變心像時光難倒回,我只有在夢里相依偎。春風(fēng)又吹紅了花蕊,你已經(jīng)也添了新歲,你就要變心像時光難倒回,我只有在夢里相依偎。
原版《與青春有關(guān)的日子》里,唱歌是陳宇凡對該劇最大的貢獻了。
歷經(jīng)世事之后,許遜很淡然,只是自己給個酒吧,供朋友聚,自己彈琴唱歌,不賺什么錢,只是沒有太多的紛擾,平靜、淡定。木吉悠揚的伴奏下,許遜的聲音非常有穿透力,高亢、明亮帶點兒時光逝去的憂傷,再回想曾經(jīng)的過往,時光難倒回,往事只能回味。
作為觀眾,往往會在許遜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在不經(jīng)意間就被感染了。
宋錚不用懷舊,可是他向往那個年代,這也是為什么,當(dāng)初王碩一個電話找到他的時候,他二話不就立刻拍板要拍這部戲的原因。
為了這部戲,葉敬整整準(zhǔn)備了一年的時間,到如今,總算是可以開拍了。
酒店的客房里,宋錚和劇組的主創(chuàng)見過面之后,就被葉敬拉到了他的房間,兩個人關(guān)起門來,一瓶白酒,一袋花生米,自斟自飲。
“真的,宋總!”
宋錚打斷了葉敬的話:“錚子,宋,隨便叫,叫宋總就生分了!”
宋錚以前也經(jīng)常在馮曉剛那里和葉敬見面,倆人的關(guān)系不算有多近,可是也絕對不疏遠(yuǎn)。
只是后來,馮曉剛和葉敬也不知道因為什么鬧掰了,倆人才漸漸少了聯(lián)系,這次宋錚愿意投資葉敬的這部戲,心里話,葉敬也非常驚訝。
倒不是,葉敬的這部戲拉不到投資,作為京圈兒里的中堅力量,王碩的鐵哥們兒,他想要拍戲找投資的話,很多人都會上趕著拿著支票等葉敬臨幸。
不過,宋錚能投資,葉敬還是很意外,圈兒里人都知道,宋錚跟著馮曉剛是鐵磁,而馮曉剛和葉敬鬧掰這件事,也并不是什么新聞,很多人都一清二楚。
“好!錚子!”葉敬也不推辭,“我這心里一直有個疑問!”
“不用問,這是兩碼事,你們怎么著,我不管!”宋錚自然知道葉敬要的是什么,“這是咱們倆的事兒,他也管不著,往高里,我喜歡這個故事,在這方面,咱們達(dá)成了共識,要一起做件事,往俗里,這是生意。”
葉敬笑了,他喜歡宋錚這種話方式,一點兒都不虛:“就沖你這句話,我干了!”
葉敬完,真的仰頭把一杯白酒給悶了下去,一張干瘦的臉立刻就紅了,歪著腦袋看著宋錚,道:“你就真的一點兒都不覺得奇怪?”
宋錚往嘴里丟了幾粒花生米,道:“奇怪什么,你和馮曉剛的事兒!?”
其實關(guān)于葉敬和馮曉剛的恩怨,宋錚多少也知道一點兒,真要是起來,這件事,馮曉剛做的有點兒不地道。
當(dāng)初,葉敬和王碩混的風(fēng)生水起的時候,馮曉剛剛進隸屬央視旗下電視劇制作中心,還是個實習(xí)的美工。
那個時候,王碩和葉敬對馮曉剛而言都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一個偶然的機會,馮曉剛認(rèn)識了王碩,還是在王碩的引薦之下認(rèn)識了葉敬。
“那個時候,老馮在我面前也就只配裝孫子的。”
宋錚笑了,他能想象得到那個畫面,一個使盡了渾身解數(shù)才混進影視圈兒的美工,在京圈兒兩位大佬面前,的確只有裝孫子的份兒。
葉敬醉酒之后了很多,中心思想只有一個,馮曉剛混出來之后,不夠朋友了,這也是事實,以前馮曉剛是死飆著王碩,可是真的出名了之后,他就開始和劉震蕓合作,漸漸的疏遠(yuǎn)了王碩。
王碩是葉敬的鐵哥們兒,見此豈能不生氣,倆人明里暗里的針鋒相對了幾次,關(guān)系自然也就疏遠(yuǎn)了。
這里面的事兒,宋錚是局外人,不好什么,也不愿意什么,這個圈子里,分分合合的事兒太多了,夫妻還有鬧掰的時候呢,更別是朋友了,兩肋插刀式的友誼,只存在于書或者歷史當(dāng)中,眼下的社會,是絕對不會存在的,倒不是人情冷暖,而是人就是如此,來自我了。
倆人聊了很久,到最后,葉敬的酒都醒了,看著宋錚,想到自己剛才的那些話,不禁有些索然。
宋錚見狀,起身道:“葉導(dǎo)!你也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拍好這部戲,對得起你自己,也對得起你們那一代人!”
葉敬沒話,只是用力的點頭,等宋錚離開之后,不禁發(fā)出了一聲長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