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劉夫人轉念一想:不行,袁熙如今是單人匹馬,充其量只能在袁譚的身邊做內應,要想消除尚兒的隱患,就必須把外甥高干召回來,利用他手里的兵馬,聯手鏟除袁譚。想到這里,她抬頭望著審配問道:“正南,元才如今在何處?”
正在袁尚低聲說話的審配,聽到劉夫人問起高干,連忙回答說:“回夫人的話,近日公孫瓚有蠢蠢欲動的跡象,元才將軍如今正坐鎮章武,以防公孫瓚大軍南下。”
等審配說完后,劉夫人沉默了片刻,接著又說道:“渤海郡南面的平原,有個叫劉什么的縣令,據說與公孫瓚交情匪淺,若是幽州出兵,你說他會起兵響應嗎?”
“夫人說的是劉備劉玄德吧,此人自稱為中山靖王之后,幼時游學時與公孫瓚一同拜盧植為師。”審配向劉夫人解釋說:“兩人在讀書時結為好友,由于公孫瓚比劉備年長,因此劉備將公孫瓚視為兄長。雖然兩人關系莫逆,但劉備兵微將寡,就算我們與公孫瓚交戰時,他有心起兵響應,也將是有心無力。”
審配也是一個善于察言觀色之輩,他從劉夫人的表情中,看出了對方的擔心,便連忙說道:“夫人請放心,南皮、章武都是兵精糧足,公孫瓚的兵馬一時半刻是攻不下來的。我們當前首先要解決的,是大公子!”說到最后一句話時,他壓低了嗓子,只有他和劉夫人勉強能聽清楚。
“劉詢,”吃完了審配給自己的定心丸之后,劉夫人望著劉詢說:“你能明辨是非,這是非常好的,不過你現在要立即返回袁譚的身邊。”
劉詢聽到劉夫人這么說,慌忙跪倒在地上,他戰戰兢兢地說:“若是夫人要殺末將,請盡管動手,何必要讓末將回大公子處送死的呢。”
“劉將軍多慮了。”審配上前扶起了劉詢,笑著對他說:“夫人讓你暫時回袁譚處,并非是想害你,而是想讓你去做一個耳目。袁譚有什么陰謀和企圖,你都可以向夫人或本官稟報。等鏟除了大公子,自然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勞。”
看到劉詢還是一副遲疑不決的樣子,審配補充說:“放心吧,沒人知道你到此處向太守告密,大公子此刻肯定還把你當成自己人。”
審配不清楚,劉詢之所以站在原地沒動彈,是因為沒有從袁尚或劉夫人這里得到任何的承諾,光憑審配的幾句話,他絕對不敢輕易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好在袁尚也不算太笨,猜到了劉詢的想法,便笑著對他說道:“劉將軍,若是肯回到我大哥身邊,做本太守的耳目。待事成之后,本太守一定不會吝嗇對你的賞賜。”
見袁尚發話了,劉詢知道對方接納了自己的投效,連忙拱手施禮道:“劉詢愿為太守效命!”
袁尚沒有急著讓劉詢回去,而是和審配商議道:“正南,依本太守看來,幽州軍在短期內暫時不會南下,我們不妨將高元才召回來,聯手除掉了袁譚后,再掉頭去對付公孫瓚軍也不遲。”
“正南先生,尚兒的話有道理。”袁尚的話剛說完,劉夫人就幫腔說道:“與其坐視顯思做大,不如先把元才召回來,讓他和尚兒一道穩定了南皮的局面再說。”
研究出對策后,袁尚先是派人趕往章武,招高干率兵返回。隨后,他又沖著劉詢說:“劉將軍,你速速返回我大哥的身邊,若是有什么風吹草動,你就立即前來稟報。”
“屬下遵命!”劉詢說完后,便悄無聲息地退出了議事廳。
袁尚和審配等人已經制定出如何鏟除袁譚的計劃,而在郭圖的府中,眾人還在為如何逼袁尚下臺一事爭論不休。袁譚被大家吵得頭都痛了,他連忙抬起雙手,大聲地說:“諸位,諸位,安靜,請保持安靜!”
等廳內恢復了平靜之后,他開口說道:“若是可以直接率兵沖進太守府,奪取顯甫的兵權,并將他軟禁起來,那么本公子早就這么做了。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假如在兵圍太守府時,我家娘親出面制止,我們又該如何處置?難道你們打算讓本公子背一個不忠不孝的名聲嗎?”
袁譚的話,讓眾人清醒了過來。大家這才想到,雖說袁譚被袁紹過繼給了兄長袁基,但劉夫人依舊是大公子袁譚的生母。如果在率兵奪權之時,劉夫人出來制止,大公子還真有可能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就在廳內陷入了一片沉寂之時,剛從太守府返回的劉詢,躡手躡腳地走進了廳內,回到自己剛剛的位置坐下。坐在旁邊的人,只是用奇怪的目光看了一眼劉詢,心說他如廁的時間可真長啊,居然用了差不多半個時辰。
劉詢見自己的歸來,沒有引起大家的懷疑,便低聲地問旁邊的人:“不知有沒有商議出如何奪取太守之權啊?”
被問到的官員搖搖頭,低聲地對劉詢說:“沒有,正為此事爭論不休呢。吵了半個多時辰,一點結果都沒有,把我的頭都炒疼了。”
得知袁譚、郭圖等人還沒制定出對付袁尚的計劃,劉詢不禁在心中暗松一口氣。他在腦子里想:從現在開始,我要雖說和他們保持接觸,這樣才能及時地了解他們最新的行動計劃,便可以迅速地向太守稟報。若是我的情報能派上大用途,想必太守一定會不吝賞賜的,除了金珠美玉外,最好再來幾位絕色美女,就再好不錯。
袁譚等廳內安靜后,繼續說道:“不管怎么說,劉氏都是本公子的生母,我們不管采取任何手段奪取袁尚手中的大權,都不可傷她一根毫毛。”
“請大公子放心。”袁譚的話一說完,辛毗就搶先代表眾人說道:“別說是劉夫人,就算是顯思公子,我等也不會傷害的。我們無非是想擁立大公子,擔任渤海太守而已。”
但劉夫人轉念一想:不行,袁熙如今是單人匹馬,充其量只能在袁譚的身邊做內應,要想消除尚兒的隱患,就必須把外甥高干召回來,利用他手里的兵馬,聯手鏟除袁譚。想到這里,她抬頭望著審配問道:“正南,元才如今在何處?”
正在袁尚低聲說話的審配,聽到劉夫人問起高干,連忙回答說:“回夫人的話,近日公孫瓚有蠢蠢欲動的跡象,元才將軍如今正坐鎮章武,以防公孫瓚大軍南下。”
等審配說完后,劉夫人沉默了片刻,接著又說道:“渤海郡南面的平原,有個叫劉什么的縣令,據說與公孫瓚交情匪淺,若是幽州出兵,你說他會起兵響應嗎?”
“夫人說的是劉備劉玄德吧,此人自稱為中山靖王之后,幼時游學時與公孫瓚一同拜盧植為師。”審配向劉夫人解釋說:“兩人在讀書時結為好友,由于公孫瓚比劉備年長,因此劉備將公孫瓚視為兄長。雖然兩人關系莫逆,但劉備兵微將寡,就算我們與公孫瓚交戰時,他有心起兵響應,也將是有心無力。”
審配也是一個善于察言觀色之輩,他從劉夫人的表情中,看出了對方的擔心,便連忙說道:“夫人請放心,南皮、章武都是兵精糧足,公孫瓚的兵馬一時半刻是攻不下來的。我們當前首先要解決的,是大公子!”說到最后一句話時,他壓低了嗓子,只有他和劉夫人勉強能聽清楚。
“劉詢,”吃完了審配給自己的定心丸之后,劉夫人望著劉詢說:“你能明辨是非,這是非常好的,不過你現在要立即返回袁譚的身邊。”
劉詢聽到劉夫人這么說,慌忙跪倒在地上,他戰戰兢兢地說:“若是夫人要殺末將,請盡管動手,何必要讓末將回大公子處送死的呢。”
“劉將軍多慮了。”審配上前扶起了劉詢,笑著對他說:“夫人讓你暫時回袁譚處,并非是想害你,而是想讓你去做一個耳目。袁譚有什么陰謀和企圖,你都可以向夫人或本官稟報。等鏟除了大公子,自然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勞。”
看到劉詢還是一副遲疑不決的樣子,審配補充說:“放心吧,沒人知道你到此處向太守告密,大公子此刻肯定還把你當成自己人。”
審配不清楚,劉詢之所以站在原地沒動彈,是因為沒有從袁尚或劉夫人這里得到任何的承諾,光憑審配的幾句話,他絕對不敢輕易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好在袁尚也不算太笨,猜到了劉詢的想法,便笑著對他說道:“劉將軍,若是肯回到我大哥身邊,做本太守的耳目。待事成之后,本太守一定不會吝嗇對你的賞賜。”
見袁尚發話了,劉詢知道對方接納了自己的投效,連忙拱手施禮道:“劉詢愿為太守效命!”
袁尚沒有急著讓劉詢回去,而是和審配商議道:“正南,依本太守看來,幽州軍在短期內暫時不會南下,我們不妨將高元才召回來,聯手除掉了袁譚后,再掉頭去對付公孫瓚軍也不遲。”
“正南先生,尚兒的話有道理。”袁尚的話剛說完,劉夫人就幫腔說道:“與其坐視顯思做大,不如先把元才召回來,讓他和尚兒一道穩定了南皮的局面再說。”
研究出對策后,袁尚先是派人趕往章武,招高干率兵返回。隨后,他又沖著劉詢說:“劉將軍,你速速返回我大哥的身邊,若是有什么風吹草動,你就立即前來稟報。”
“屬下遵命!”劉詢說完后,便悄無聲息地退出了議事廳。
袁尚和審配等人已經制定出如何鏟除袁譚的計劃,而在郭圖的府中,眾人還在為如何逼袁尚下臺一事爭論不休。袁譚被大家吵得頭都痛了,他連忙抬起雙手,大聲地說:“諸位,諸位,安靜,請保持安靜!”
等廳內恢復了平靜之后,他開口說道:“若是可以直接率兵沖進太守府,奪取顯甫的兵權,并將他軟禁起來,那么本公子早就這么做了。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假如在兵圍太守府時,我家娘親出面制止,我們又該如何處置?難道你們打算讓本公子背一個不忠不孝的名聲嗎?”
袁譚的話,讓眾人清醒了過來。大家這才想到,雖說袁譚被袁紹過繼給了兄長袁基,但劉夫人依舊是大公子袁譚的生母。如果在率兵奪權之時,劉夫人出來制止,大公子還真有可能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就在廳內陷入了一片沉寂之時,剛從太守府返回的劉詢,躡手躡腳地走進了廳內,回到自己剛剛的位置坐下。坐在旁邊的人,只是用奇怪的目光看了一眼劉詢,心說他如廁的時間可真長啊,居然用了差不多半個時辰。
劉詢見自己的歸來,沒有引起大家的懷疑,便低聲地問旁邊的人:“不知有沒有商議出如何奪取太守之權啊?”
被問到的官員搖搖頭,低聲地對劉詢說:“沒有,他們正為此事爭論不休呢。都吵吵了半個多時辰,一點結果都沒有,把我的頭都炒疼了。”
得知袁譚、郭圖等人還沒制定出對付袁尚的計劃,劉詢不禁在心中暗松一口氣。他在腦子里想:從現在開始,我要雖說和他們保持接觸,這樣才能及時地了解他們最新的行動計劃,便可以迅速地向太守稟報。若是我的情報能派上大用途,想必太守一定會不吝賞賜的,除了金珠美玉外,最好再來幾位絕色美女,就再好不錯。
袁譚等廳內安靜后,繼續說道:“不管怎么說,劉氏都是本公子的生母,我們不管采取任何手段奪取袁尚手中的大權,都不可傷她一根毫毛。”
“請大公子放心。”袁譚的話一說完,辛毗就搶先代表眾人說道:“別說是劉夫人,就算是顯思公子,我等也不會傷害的。我們無非是想擁立大公子,擔任渤海太守而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