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亨元年(公元67年)新年剛過,燕王李煜上奏:安東都護府高句麗遺民不感激我大唐仁德,屢屢襲殺朝廷委派之官吏,相互勾連叛亂不止。兒臣自愿以藩王之身前往鎮之,以安撫高句麗遺民之心。
上佳之,加封燕王李煜為安東都護府大都護,改封冀王李旭輪為單于都護府大都護。安東紛亂,燕王年幼,上許其坐鎮幽州不可擅自前往安東。
三月的江南已是百花爭艷,遼東卻時有大雪紛飛。
幾天的大雪讓遼河兩岸的大地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積雪,在雪原之中行走著一支由西向東的玄甲騎兵。
遠觀這支騎兵就如一條黑色長龍,在雪白的世界中顯得異常突兀。
近看人人黑衣黑甲,連旗幟都是玄底白龍(白龍參考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只見旗幟中央張牙武爪的白龍背部赫然閃爍著圓形金紋底“唐”。
原來這是一支唐軍,令外出打獵看到這支唐軍的遼東各族人很是困惑:唐軍不都是紅色戰袍身披銀甲,高級將領身穿金甲的嗎?怎么這支打著唐軍旗號的軍隊卻是黑衣黑甲黑旗呢?
這支玄甲部隊并沒有理會偶爾碰到疑惑的打量他們的路人,軍肅然的向東行駛。
“這就是遼東,傾注了我華夏先輩無數鮮血的遼東大地。”
從隊伍中走出一身玄甲的少年郞,騎著身漆黑如墨的汗血馬望著這銀裝素裹的遼東大地,難掩神色中的興奮發出感嘆。
這位少年郞會是誰呢?
“殿下,遼東局勢不定,高麗(高麗為唐朝對高句麗的簡稱)叛軍時常出沒于安東各地,咱們帶著幾千人跑著來是不是太危險了?”燕王府親事府副典軍陳宣頗為擔憂地道。
“都來了還怕個屁,總不能剛剛過遼河就當縮頭烏龜縮回去吧。要是這般我們殿下的燕王名號豈不被四夷所恥笑?”
做為典軍的王虎則光棍的很,紅光滿面,對于來到遼東他與前面的少年郞同樣的興奮,對于擔心這擔心那的陳宣嗤之以鼻。
原來少年郞就是前段日子在長安鬧得沸沸揚揚的打殘少女少婦心中俊朗才子、榮國夫人的心肝寶貝武敏之,把自己外祖母得罪得底朝天的燕王李煜。
這會的李煜身穿玄甲英姿勃發,頗有點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氣。
“咔嚓。”
樹枝承受不住積雪斷裂,樹上積累的一坨坨白雪直接砸中正抬頭望天的李煜一身,將剛才那點英姿勃發的氣質砸的蕩然無存。
“呸呸”雪落進了李煜的嘴里,還帶著一絲爛樹葉搞得李煜很是狼狽。
王虎幾人急忙上前拍掉李煜身上的積雪,李煜回過神來對著手下眾將道:“王虎得對,王既然來了就不能一事無成地跑回幽州去,否則不光天下人恥笑王,四夷還會因此輕視我大唐,高麗叛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何懼之有。”
李煜直視身邊跟隨了自己三年的王府諸將,道:“諸位平時不是一直渴望建功立業于邊疆,揚名于四夷嗎?抱怨軍中名將太多壓著你們年輕一輩沒有出頭的之日。怎么,現在來了不會有人慫了吧,慫了的恕王素不遠送。”
“殿下的哪里話,自俺參軍起,`慫'這個字就沒出現在俺的腦子里。既然殿下帶著俺們上遼東打東夷,俺直接去把他們砍瓜切菜了就是。”親事府另一名副典軍張世豪邁地拍著胸脯張口閉口要去和高麗蠻較量較量。
李煜的眼光掃過其他諸將,薛訥、王虎、陳宣等人被李煜一番言語激得氣勢如虹紛紛拱手:“我等愿追隨于殿下,建功于邊陲。”
“好。”李煜滿意地看著諸將道:“就讓咱們去會一會高麗人,拿他們的首級積淀咱們的軍功,也好讓老一輩將軍們瞧瞧,他們后繼有人。”
“出發。”
李煜滿懷激動的心情望著正在向東而行的軍隊,懷揣著自己十三年的夢想。在這一刻,終于踏上了夢想之路。
為了現在的這一支軍隊,李煜歷時三年的苦心經營,以建立鏢局、安保公司招募江湖俠客,明月軒、逍遙醉、馨香殿等產業招募護衛的形式打掩護來暗藏軍力。
更是費盡心思在一年前終于得以到封地幽州去,給了自己大力發展名下產業努力賺錢和暗中打造兵器鎧甲的機會。
三年里砸下重金收羅的工匠,改進制軍械鎧甲工藝,終在一年里打造出了三千軍隊所需的軍械鎧甲,并從產業護衛中抽掉三千人組建成眼前這支玄甲軍。
為了掩藏這支玄甲軍,以免他人起疑。李煜更是颯費苦心,在決定前往遼東之前,這支軍隊一直以軍屯開荒種地給幽州軍提供軍糧的形式存在。
名為軍屯,實則操練六天才休一天假。
至于玄甲軍名義軍屯所產的糧食,李煜早已通過自己所屬產業從各地購來糧食屯于玄甲軍駐地。
反正李煜是幽州都督府大都督,幽州這個河北最大的軍事重鎮的駐軍歸其所統管。心點,不被那些文官發現則沒有絲毫問題。
再加上玄甲軍中有不少其實還是遼東戰場上因各種各樣的原因當了逃兵,回不了家鄉只能在各地流浪,或給商隊當護衛謀生的人。
諾沒有李煜派人到處收尋這些從遼東戰場逃回來的逃兵,他們中不少人恐怕還會被各地官府抓住,以軍法或處死或為奴,連家人都會被連累貶為奴婢。
他們這些待罪之人被李煜搜尋來,就注定了只能為李煜賣命才能在李煜的幫助下洗脫逃兵的罪名。
他們當逃兵,大部分并不是怕死。
李煜親自尋問過他們,之所以做了逃兵是唐軍軍法太嚴,因雨雪導致行軍延遲,作戰時走散沒能及時回隊都可能被斬。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真正令他們當起了逃兵的原由是唐軍中的軍紀早已不復太宗時期。
不少軍官為了手下士兵的財產常常讓士兵去送死得以貪墨士兵攜帶的私財,軍功賞罰不明讓他們對當兵打仗失去了向往。
何況常年戰爭卻得不到與之匹配的實利,使他們生了厭戰情緒,不少人就開起了差當了逃兵。
可對于擁有一千多年見識的李煜來,有的是方法讓士兵在戰爭中獲利,再加上照搬唐軍軍紀,他們還會樂意當逃兵嗎?
有了這些原就是軍人的士兵,加上那些招來的江湖游俠,訓練之后也算是步履整齊,軍風嚴整的威武之師。
為了提高這支新軍的實戰能力,李煜還拉著他們在幽州各地剿匪,襲擊北部常常襲擾漢民的奚人和突厥人的部落,這才有了今日這支行軍嚴整充滿殺氣的虎狼之師。
“哎,其實我心里也很忐忑!”李煜乘人不注意悄聲嘀咕道。
玄甲軍訓練得再能打可也只有三千人。
據自己那點可憐的歷史知識所知,今年可是高句麗大叛亂,叛軍可不少,自己手上這三千人開上去,還真擔心夢想沒實現,自己就先掛在遼東了。
父皇明令禁止自己前往安東,身為幽州都督府都督卻不能調動幽州駐軍,李煜只能帶著這支暗里組建的私軍前往遼東。
遼東原兩萬駐軍一部卻隨薛仁貴已調往隴右防備吐蕃,現在安東駐軍少之又少,要李煜不擔心那才叫怪了。
“期望崔玄能盡快帶著人趕到遼東,不然我最好的結局也只能困守遼東一地,無力進攻。”
李煜將視線從嚴整的軍隊移向蒼茫大地,遙想當年燕將秦開遠征東胡拓遼東千里之地,正式將遼東大地納入我華夏之下。后有前隋、太宗、父皇數征遼東,歷時數十年終于奪回祖宗之地。
可惜,遼東自西晉末年后為高句麗逐漸侵占,早以遠離中華數百年,不復我華夏之民,不復我華夏之風貌。
雖滅高句麗,但高句麗遺民叛亂不斷妄圖復國,新羅虎視眈眈背后支持高句麗遺民叛亂。以至兩年已過,遼東大地卻仍不能真正地重歸華夏。
唉,李煜嘆了口氣,遼東局勢已經愈發嚴峻,西邊吐蕃崛起屢屢入寇河西、隴右、劍南,真是多事之秋。
李煜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率軍渡過遼河時,新羅派沙湌與高句麗舊將高延武各率精兵1萬渡過鴨綠江,進至烏骨城。打算將安東都護府切為南北兩部,即可阻擊唐朝援軍又可圍殲駐于安東南部平壤一帶的唐軍。
安東都護府把安東巨變以飛馬快報長安,可惜李煜是秘密行軍而來,并沒有得到此軍情。
同一時間,吐蕃大舉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個羈縻州,又和于闐聯手陷龜茲撥換城。
消息傳來朝野震動,大唐被迫罷安西四鎮。
圣上隨即任命右威衛大將軍,平陽郡公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總管以伐吐蕃。
在前方等待李煜的不僅是新羅高句麗聯軍,還有高句麗遺臣劍牟岑在載寧郡正準備擁立高句麗寶藏王的外孫安舜為高句麗國王,以聚眾反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