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接到新任安東都護燕王使者帶來的召令后,遼東地區凡仍忠于大唐的都督、刺史、縣令馬不停蹄的趕往安市。
李煜第一次召見這么多從沒謀面的臣屬,將之前計劃好的文書再打開看下有沒有什么遺漏。
功曹參軍蕭守業這時走進了李煜的書房,臉色喜悅道:“殿下,張根生那傳來了好消息!”
“莫非他找到鐵礦了?”
張根生是李煜派去找鐵礦的勘探隊隊正,他傳來好消息那肯定鐵礦有著落了。
“正是,這是他派人帶回來的書信。”
蕭守業從袖子中抽出一封信,將里面的信件取出交到李煜手里。
“他在信中其在當地人所的千SX北部的一座數十丈高的山上發現了鐵礦,經他們幾日挖掘勘探,山下實乃一座難得一見的大型鐵礦。建議殿下當立即派人去挖山開礦,建設鐵坊。”
李煜思看后索番了下問道:“我們有多于的奴工嗎?”
“這,某想想!”
蕭守業摸著額頭算著他手里管著的奴工經過一個多月的摧殘還剩下多少,可以從目前的工程中擠出多少人來。
“殿下,之前俘虜的人有一萬多,各有五千人在修安市至泊灼城,安市至青泥浦的東西、南北兩條道路,另外兩千多人則做著伐木修繕城墻。從中到是可以調出兩千人手去挖礦,再過個十來天,兩條道路就可修通,那時就有足夠的人手去挖礦了。”
“兩千人在鐵坊建設的初期算是夠了。”李煜估算了下,沒什么問題,反正就快要再次開戰,到時抓來的俘虜哪里會缺奴工。
“蕭大郞,你立即派人抽調奴工往張根生發現鐵礦處,先不要急著開礦,先在山下把城筑好后再開礦。”李煜吩咐道。
“諾。”
蕭守業出去辦事了,一身青綠襦裙打扮掛著燦爛笑容的馨兒跨門而入。
“郞君,李長史來通知各將與遼東各地鎮守官員以部到來,就等郞君了。”
“吾這就去。”李煜經過馨兒身邊時還不忘捏下馨兒那滑嫩快出水的臉蛋,惹得對方臉頰腮紅一陣嬌羞。
“末將、臣拜見殿下、大王”
李煜走進議事大殿,殿中一眾文武大臣急忙向其行禮。自己從王府帶來的部下公眾場合大多稱他為殿下,稱大王的一看大多是遼東各地鎮守官員。還有幾個高句麗人年齡大了漢語都的不利索,聽在耳朵里感覺怪怪的。
坐于上座之上,望著下座分坐于兩邊的諸多臣子。李煜動了下身子好讓自己坐的舒服些。
雙腿并在一起跪坐于塌上,要是不調整好坐資,那還真坐不了多久腿就受不住了。
“自王年初就任安東都護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召見諸位,各位不妨先自我介紹下,以便王及帶來的部下好認識認識。”
目前來到安市的這些高句麗官員李煜不可能都不認識,早有安排之前都護府的官員來為他介紹過。
平壤被劍牟岑率軍攻破,原都護府的各級官員逃往遼東時就被李煜盤接收,對遼東各都督府、州一級高句麗官員也就有了個大概了解。
“臣建安州都督府都督高緩,石州刺史張合,巖州刺史孫代音見過大王。”
李煜滿含微笑仔細瞧了瞧一個個自報姓名所鎮之城池的高句麗官員,這些人還都是對大唐有功的才獲得此殊榮。
所謂的功大部分人其實是見唐軍勢大,自襯抵擋不了就主動投降了得了大唐封的官罷了。
到是這個孫代音讓李煜多看了兩眼,這位可是自個爺爺親征遼東時主動投降不成還費了番手腳才投成,最后被封為巖州刺史。幾十年過去了居然還沒死,看上去都七老八十了。
安東都護府轄下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
現在來的只有新城、建安、北扶余、遼州四個都督府都督,十六個州刺史,三十個縣的縣令,以及一批同樣數量擔任別駕、長史的漢官。還沒算那丟城失地,只顧自個逃了,現在又跑到安市,前段時間叫著要派兵護送回去的七州刺史及十幾個縣令。
“今日召見諸位前來,想必各位都知道所謂何事!安東自三月起,各地叛亂不止,更是有新羅派大軍深入遼東內地。現整個安東地區竟有大半淪于敵手,若不是王及時帶兵趕來,這局面不知會失控到何地?”
李煜一番痛心疾首講述現安東糟糕局勢,讓坐下一幫高句麗臣工也不是,不也不是。叛亂的是高句麗遺民,他們也是,在這場叛亂之中,可是有不少大唐任命的高句麗地方官參與了進去。
他們之所以不參與,一個根原因就是他們所鎮守的地方位于遼河以東,直面大唐兵鋒。在數年前的戰爭中受創最大,沒有那個實力,對反唐的前景不看好才不敢反叛。
至于李煜帶來的原燕王府文武官員,現在升為安東都護府各級屬官,這會安坐于大殿左邊打量著對面的高句麗同僚們。
李煜面無表情掃視坐于右邊高句麗官員一遍。麥谷、心岳數州刺史心里一時發慌。不過轉念一想,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毛孩子而以,幾場勝仗明顯是其臣子指揮才打贏的,自己手里還有著大唐皇帝敕封詔書,只要不被抓住之前投降新羅的證據還擔心個毛。
“吾大唐寬厚仁德,有恩必報,有功必賞。諸位原是高句麗臣民,能在高句麗滅亡后世襲擔任一地之主官,不是有功于吾大唐就是吾大唐念其忠義才有此殊榮。可當中一些人表面上忠義有加,背后卻干著吃里扒外里通叛逆,勾結新羅賊子的勾當。”
李煜惡狠狠的將眼前的案幾啪的一聲震響,面色難看道:“還有一些人更是無絲毫報國之心,當叛軍打來時,竟不戰而逃。”
此話讓那些逃跑的高句麗官員聽在耳朵里極其刺耳,心中不快卻也不敢什么,一聲不吭的坐于座位上。
年邁的孫代音這時站了出來道:“大王,此等無君無父的賊子當立即發兵將其絞殺,以警那些居心否策之徒。巖州兵馬隨時聽候大王調遣,出征剿賊!”
自動忽略了李煜所的那些逃跑官員,對于孫代音來,安東地區經歷這次大叛亂之后仍希望維持之前的局面。除都護官員外,都督府、州、縣主政官員仍由高句麗人世襲。
老狐貍,高緩等高句麗官員心中暗罵一聲,不得以紛紛站出來表忠心道:“我建安州、新州都督府等兵馬隨時聽候大王調令出征剿賊!”
“可大殿之中就有賊當剿。”
“啊?”孫代音、高緩等人頓時愣住,大殿之中就有賊?難道是他們?莫非朝廷見高句麗遺民掀起叛亂,一些被任命的高句麗官員參與其中就認定了咱們也不可信任了嗎?在收拾那些叛亂者之前先收拾咱們不可?
“啪。”
李煜從案幾上朝大殿中扔下六個文書大聲喝道:“麥谷、心岳、蒼巖、木底、藪口、南蘇六州刺史何在?”
被念到名字的六個刺史神情緊張的從人群中站了出來:“臣等在此!”
“你們幾個把地上的文書撿起來看看,看看上面寫的是什么?”
聽李煜這么一,六個人神情忐忑的走過去撿起地上的文書,各自撿的還是自己看著熟悉的那一份。撿起來打開,霎那,六人臉色發黑,自燕王出那一番話后就擔心的事竟成了現實。
這分明不就是自己一個多月前發給占據烏骨的新羅大將沙湌的投城文書嗎?這混蛋應該把它上承到新羅王或者看后就燒掉才對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