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南北大唐帝國 正文 第397章 突厥叛亂之因

作者/星辰皇族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前世李煜挺好奇為什么被唐征服近半個世紀的突厥諸部會在父皇晚年時突然發動叛亂,前兩次叛亂均被鎮壓,為首的突厥首領被處斬,可還是止不住突厥諸部叛亂的勢頭。

    到突厥諸部第三次叛亂時,將突厥前兩次叛亂鎮壓下去的名將裴行儉以然去逝,大唐再無人可將突厥叛亂的勢頭壓下去了。

    為何大唐制突厥諸部沒能像滿清一樣將蒙古諸部制的服服貼貼的,李煜甚為疑惑。

    多番查詢后世史學家的研究資料后,對突厥諸部屢叛不止,李煜腦海里有了個清楚的認識。

    突厥自擊敗柔然取得大漠南北以來,并沒有給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帶來像中原王朝那樣的和平盛世。突厥常年不是在對外發動征服掠奪戰爭就是內部爭權奪利相互攻殺,人口始終處在一個波動的穩定界限內,增減起伏很小。

    可當唐太宗攻滅東突厥后,突厥諸部皆降,太宗皇帝便將突厥諸部在漠南大草原上劃地各居其一,使其相互牽制。大部設都督府,小部設州,以各部首領為都督、刺史之職,享朝廷官員薪俸待遇,并于各部內仿內地設立府兵,戰時征調之用。于其上設立以華官為首,華兵為主的單于都護府以統突厥諸都督府、州。

    由此給突厥諸部帶來了難得的長達49年的和平,近半個世紀里,漠南草原風調雨順,各部牛羊馬成群。

    歸降時突厥諸部一百二十余萬口,在近半個世紀安定的社會環境下人口成幾何部數增長。

    突厥諸部的人口增多了,可草原游牧經濟是養活不了太多人口的,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突厥普通牧民生活水平的直線下降。他們又不能像以前一樣隨意,生活差了就騎上馬到南邊去劫掠耕種的漢人財富、掠人為奴,心中對大唐的不滿必然日漸累積,逐漸形成一個火藥桶,就差野心家舉著火把去點燃它。

    對于那些封官的突厥各部貴族和設立的府兵,他們需聽從大唐朝廷的征召作戰,可戰后他們卻不能像以前的突厥汗國時代可以肆意搶掠,受到唐軍的軍規約束顯得不自由。

    胡兵將立下軍功在賞賜和升遷上也是位列華人兵將之下。

    這是初唐時期社會重出身門第的風氣在軍中的體現。

    哪怕是華人兵將,立下同等功勛,在賞賜升遷中,出身于世家門閥富戶的將士比貧寒出身而被列為下姿的將士享有優先權。

    突厥王族的直系后裔仍各自統領著自己的部落,在突厥諸部中仍擁有著巨大的聲望,使突厥諸部不至于像后世的蒙古一樣是一盤散沙。

    雖然唐太宗在平定東突厥之后,對外宣稱無論華夷,其待之如一家。其意只是為了安撫那些投降的突厥諸部,在實際操作中,唐太宗卻是拉一手、防一手并用,突厥諸部被嚴格限制在長城以北。在唐律和社會中對胡人的歧視也沒因唐太宗的一句口號而改變。

    突厥人口增多,各部首領對降唐后的待遇感到不滿,王室直系仍存,不至于出現群狼無首的情況。相反的是大唐的國力卻不斷下降,在青海兩次敗于吐蕃陷入守勢,讓突厥諸部看到了復國的希望。一部舉起反旗,數十部皆響應,短時間內便聚集數十萬騎,由此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叛亂浪潮,一次勝過一次。

    李煜想及此,不禁感嘆:“除非突厥各部間相互結下死仇,否則席卷單于都護府治下的突厥各部聯合叛亂將難以避免。”

    “殿下去年末以安東數萬兵馬平定了新羅的叛亂,為國朝除去東夷之患,當日二圣聞殿下捷報那是喜上眉梢。想必今日上朝必得二圣厚賞,圣眷將日益復加啊!”

    “殿下年少有為,前平高句麗叛亂,后定新羅,為國開疆拓土創下不世之功。殿下近幾年之事跡以通過報紙傳遍天下,以成為我大唐青年才俊之楷模……”

    聊完了長安城內的胡人,與李煜一起的官員們又是對李煜近幾年的累累功績大贊不已,恭賀之聲不絕,言語間傾佩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身在邊地為國分憂,此乃本王分內之責!

    李煜哈哈一笑。

    眼前就要到丹鳳門了,李煜作楫先行一步,眾官員亦作楫回禮。

    望著李煜縱馬離去的背影,眾官員無不感嘆:“人與人的差距咋就這么大呢?燕王十五以征戰沙場三載,早以揚名立萬。他們二三四十好幾,卻只是三省六部中的郞官、主事一類的佐職。雖為京官,除了俸祿比地方高些,也沒啥。在百姓中的名氣?除了鄰居,誰聽說過他們的名頭?”

    “聽說燕王麾下有不少年輕將校,普遍不過二十來歲,這幾年跟著燕王在安東立下不少軍功,個個高升。干脆辭官去安東投軍如何?”

    有人提議道。

    其他人聞言,臉色頓時陷入沉思中,戰場上刀劍無眼,軍功可不是那么好立的。

    很多人搖了搖頭,直呼:“我等未習武藝,只通文墨,還是在京好好屢行本職以待升遷!

    提議的人頓時一臉失望之色。

    ……

    遠遠的丹鳳門漸至眼前,李煜一路行來所見朝武大臣皆騎馬而來,不像幾百年后的宋明,大臣上朝不是坐著轎子去就是坐馬車去,嬌貴的不行。

    李煜搖頭感嘆時事竟遷,不過三百年,同一個民族,風貌儼然不同。一個昂揚上進,一個萎靡偏安。

    李煜啞然一笑,笑自己又想到后世去了,至丹鳳門前未停,縱馬跨進。守門的左右監門衛士見是李煜并未阻攔,隨行的侍衛則停在丹鳳門外等候李煜下朝。

    眾多朝臣未獲李治恩旨是不能騎馬入宮,只能在丹鳳門外下馬步行六百米的御道過含元殿再至平時常朝聽政的宣政殿上朝。

    入得宣政殿時,李煜見到了久別的兩位兄長。

    李弘、李賢見到李煜到來喜不自勝,兄弟妹六人就四弟李煜常年在外鎮守邊疆,一年難得團圓一回。

    “四弟你可總算回京了,諾是沒在大哥成婚前趕回,大父可是說了,必奪你職權,自此好生在京就學。”

    李賢上前一拍李煜肩膀笑道。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焦作市| 博乐市| 当阳市| 新干县| 大连市| 商南县| 郑州市| 奉化市| 攀枝花市| 衡东县| 南靖县| 和政县| 尚志市| 曲水县| 枣强县| 河池市| 银川市| 卓资县| 娄底市| 石阡县| 岑巩县| 尚义县| 寻乌县| 富顺县| 奉化市| 新乐市| 大石桥市| 桐城市| 溧水县| 合肥市| 武平县| 沧州市| 板桥市| 邛崃市| 永和县| 马边| 左贡县| 崇义县| 鄂伦春自治旗| 类乌齐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