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防盜章節,待會修改
李煜與馨兒一起動手,以立竿見影的簡單方法測量長安的緯度。
所謂的緯度,就是用太陽高度角或北極星的高度角來求出。利用一根桿子,垂直于水平的地面。在一天里,影子最短的時候,測出影子和桿子的長度,桿長與影長之比就是太陽的高度角。再用90度減或加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再減太陽高度角就可以得出長安的緯度。
但現在測量時卻沒辦法考慮到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所以測量出長安的緯度比實際要大或者小,這是李煜的估計。
因為現在李煜并不能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目前以進入秋季,太陽直射點應該在赤道附近。由于沒有后世那么精準的公歷,現在用的麟德歷也因為技術原因還沒達到一千多年后那么精確。
大唐目前使用的是李淳風于麟德二年(665)編制完成改進自唐初《戊寅元歷》的《麟德歷》,精確度還比不上后世沿用的農歷。
后世沿用的農歷是元朝時期許衡、王恂、郭守敬、楊恭懿在前人的基礎上歷時數年在東亞大陸各地建立天文觀測點實測完成編制的《授時歷》而來,《授時歷》的精確度與后來世界通用的公歷誤差小到可以不計。
前世習慣于公歷的李煜對農歷可以說一竅不通,只記得春節、中秋、七夕這么三個傳統節假日的農歷日期,連端午、清明、元宵的日期都搞不清,平時都是掏出手機看公歷當月哪號是放假。
如今穿越了,十年來努力習慣唐代的歷法,卻因現在《麟德歷》的精確性和天干地支紀年歷法與公歷之間日期的對照問題讓李煜搞不清現在太陽直射點的公歷日期是對應的《麟德歷》哪一號?
如此一來,引用記憶中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與赤道的日期就不準確了,也就會造成測量緯度值的偏差。
從臨近中午到大概下午二點多時,李煜和馨兒終于測出一天中竿影最短值。李煜看著一張寫好了竿長與竿影測量值的紙,皺著眉頭。
靈兒湊了上來看著那一行行竿影值,又瞧郞君看著這些值發愁起來,便問:“郞君,你不是說可以跟據這些值算出長安的緯度嗎。現在難道有什么問題?”
“哎!”
李煜嘆了口氣,十歲男孩老氣橫秋。看到這些測量值要算出度數時才發現,這個竿長與竿影長之比怎么算成度數啊!我了個天,李煜在心中哀嚎。
“怎么了?”測完竿影值后就去書房泡了杯茶的馨兒端著一壺茶放到亭子內的石桌上,瞧李煜坐在石凳上那唉聲嘆氣。
“我只看到拿根竹竿測竿和竿影長之比就以為能算出太陽高度角,可是......”
李煜將竿影之比不知道如何換算成度數,不能換算成度數自然無法求出太陽高度角,也就不能按公式90度減去太陽高度角再加上太陽直射點來求出緯度了。
之前看《地理學指南》有些地方看得有些馬虎,沒注意關于緯度求法的細節,李煜準備回去再翻翻看。
“嘻嘻、嘻嘻!”馨兒一聽李煜發愁的原來是這事,不禁笑了起來。
瞧馨兒嬉笑的神情,讓李煜和靈兒感覺有點莫名其妙,不知所以楞在那。
“郞君,你看書不認真!”馨兒收起笑容正色道。
“為何?”
馨兒悠閑的給茶杯倒上茶,給李煜和靈兒端上一杯,坐定后品了口茶潤潤喉。
“郞君,那個叫什么托勒密的胡人在書中不是說.....”
“是羅馬人!”李煜無奈糾正道。
“好吧,那個羅馬人不是將圓周分為360份嗎?”
“等等,吾知道你說什么了。”聽馨兒這么一說,李煜頓時有拍腦袋的沖動,前世數學都白學了。
一個圓的度數是360度,半圓自然就是180度,就是小學上數學時學角度要用到的量角器啊!
做個量角器,在竿上綁條繩子拉到竿影的一端,拿著量角器量下不就知道太陽高角了嗎?居然傻不垃圾的想著正切函數來求這個竿影之比,李煜臉上滿是懊惱之色。
隨后李煜和馨兒一起動手用硬紙片做出一個簡易的量角器,照之前記錄的竿影數值,在竹竿上端拉了根線,用量角器測量了下。李煜猜測現在太陽直射點應該在赤道附近,畢近中秋快到了,所有在計算長安緯度時可以忽略下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這么一算長安緯度是30度,雖然不太精確但應該差別不太大吧,李煜心里也只能如此了。
在隨后的幾天里,李煜和馨兒在長安東南西北中都測了一回緯度,測量的值之間有些偏差,但還在可接受的程度,不過也只能如此了。
但經度的測量問題卻困惑著李煜和馨兒,最后將梅兒、杏兒、靈兒也拉來探討了下,李煜這么干也只是讓她們增長增長見識,并不指望她們能有個好辦法。
李煜更在重的是找來自己的老師劉景先和王府長史李元素及各曹參軍,提比利烏斯帶來的羅馬學者中通曉地理的人來一起探討。
那個蒂圖斯神父一心想向李煜傳播基督教義,借此機會也跑來參一腳,畢竟他的漢語還是關中腔學得可是這群羅馬人中除了提比利烏斯之外最好的了,可以充當下其他羅馬人的翻譯。
其結局對他自然挺受打擊的,李煜對他愛搭不理,他又對地理學一竅不通,只能輪為一個翻譯的角色存在了,最近在王府里一直郁郁寡歡。
這幫人探討了個數日連根毛都沒探討出來,李煜原本還想通過此舉挖掘出王府里一些學富五車,涉獵寬廣之人。除了一個羅馬學者精通地理學外,其他幾個羅馬學者也只是涉獵這方面,見他們沒啥用,就把他們幾個打發去翻譯那堆羅馬書籍去了。
老師劉景先就不提了,就一文人,去當一地方官也是一好官也是一個好老師,但人家對地理術業不專攻。長史李元素和王府內其他幾位官員懂些地理,但人家對《地理學指南》中的理論思想或不理解只能在那個羅馬人的講解下當起了學生,或大呼妙論,歪理邪說,李煜聽到后直接把這幾人趕回去該干嘛干嘛。
哎!李煜長吁短嘆!多么想有一幅這個時代人制作的接近現代的地圖出現在自己面前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