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夏梓晴回去和紀氏一說,紀氏也兩眼放光,頻頻點頭。 “那是,咱們家原本也有一片桑樹。晚些你告訴族長,就說今年咱們要20張蠶種。我估摸著,也盡夠了。” “好,我一會兒去說。” 夏梓晴連連點頭:“祖母,我都沒養過蠶,這蠶該怎么養,我” “嗨,你這孩子還操心這個!” 紀氏還沒來得及說話,旁邊一位嬸兒倒是先接過了話題:“老嬸兒可是出了名的會養蠶呀。每年靠養蠶,都能掙下不少銀子呢。” “那可不,去年也是嬸兒家養蠶掙得最多,蠶繭個個又大又白,生生把咱們全村人的蠶繭都比下去了。” “不但蠶繭好,就連養得五蠶、六蠶,也比咱村所有人的要好。最重要的,是她的蠶極少生病” 一時間,七嘴八舌的夸贊聲不斷響起。 聽得夏梓晴來了精神,趕忙追問。 才知道,原來這里的蠶種,每張花費頗多,一般要00到50文不等。所以,農戶在立春后,買來第一張蠶種后,就會等春蠶結繭,自行培育出原蠶。原蠶即夏蠶,又名二蠶。等二蠶長大吐絲結繭成蛾,再用一蠶的雄蛾和二蠶的雌蛾交配,得三蠶。以此類推。 而紀氏養蠶,可以養到五蠶、六蠶,可以想見她的本事。 而春蠶最怕大蒼蠅! 這大蒼蠅最喜歡在春蠶背上產卵,一旦春蠶感染生了病,不但會造成春蠶死亡,不會吐絲。即便勉強吐絲,蠶絲質量也不好。而紀氏卻有這一手本事,也難怪備受人們推崇。 “嗨,哪有你們說得那么夸張,不就是伺候得精細些而已。” 紀氏分外謙虛。 “伺候得精細,那也是本事!”.. 她一句話,立刻引來一群人贊嘆:“咱們誰不是把那些蠶子當祖宗一樣供起來,可那蠶不吐絲照樣不吐絲,三更大半夜的起來折騰,偏偏沒啥收入。這心里啊,也不是個滋味兒。” “對對對,我也伺候得特別精細,可就是老嬸子家里的蠶繭好” 這話匣子一打開,頓時一屋子的人都分享著各自養蠶的經歷。 夏梓晴聽得津津有味。 她小時候陪著外公在農村住的那兩年,倒是每年都看見外公養那么一兩張蠶種。大致的方法依稀還記得一些。只記得要消毒,要及時清理蠶砂,還有些具體問題,卻不記得太多。 好在有紀氏在,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更何況,覃家可是有兩位老人。 等用了飯,大家這才歡歡喜喜往家走。 回家沿途碰見村里人,大家都紛紛一臉喜氣洋洋,沖彼此道聲“新年好”。 可是很明顯,有些麻煩,不是你想躲開就能躲開的! 幾人正相互攙扶著,歡歡喜喜往家走,迎面走來幾個人和他們一行人打招呼。正要錯身而過時,對方看了眼紀氏。 一臉語重心長:“我說覃嬸兒,母子間哪有隔夜仇。他再怎么不好,也是你兒子不是?這人都快沒了,怎么著也得見見最后一面不是?” 一席話,聽得眾人臉上的笑容都凝固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