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和尚三俗摸了摸瓦光锃亮的腦袋,擦掉還略顯稚嫩的面龐上的汗水,他踮起腳尖遙望靈山圣境,不禁雙眼放光。
講道理,自打當了行腳僧,他與師父走南行北,徐徐七八年有余,每次聽師父起靈山大雷音寺,佛門圣地,他就神往不已。
如今,愿望終于實現了。
他和師父跋山涉水,到了靈山腳下。
但見,靈峰疏杰,疊嶂清佳,仙岳頂巔摩碧漢。
師父過,靈山是西天極樂,形勢壓天,可了不得。三俗這一看,深以為然。
元氣流通天地遠,威風飛徹滿臺花。
遠聽有瑤瑤鐘磬聲,近聞明朗誦經濤。
三俗和師父走到山腳,整理衣裝,然后三步一叩首,往那山巔緩緩前進,形容十分虔誠。
途中,三俗看到青松之下有優婆講經,翠柏之間有羅漢穿行,祥和寧靜,寶光處處,引來白鶴落地,青鸞駐足,玄猴獻果,壽鹿銜花,一派融融恰恰。
三俗忍不住感慨,果然是極樂世界,人人面帶笑容,幸福康樂。
見過無數叫不出名字的幽鳥和奇花,路過一個個回巒和古道,三俗和師父終于到了雷音寶剎前。
正是清虛靈秀地,莊嚴大覺佛家風。
三俗有些緊張,扯了扯師父的衣角,低聲問道:“師父,我的法號三俗,是不是太磕磣了點,萬一被佛祖笑話了怎么辦?”
三俗的師父喚作了塵,須發花白,眉毛垂耳,聞言,捋須呵呵笑道:“俗,從人從谷。凡人皆有三俗,人之常情,為師特意給你起名三俗,是有深意的,這叫接地氣,懂么?”
三俗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想了想,忍不住撅著嘴道:“可是,上次咱們在舍衛國趙家,你不是大談做人要高大上么?哄得趙家長者喜笑顏開,送了你好多金葉子!
了塵和尚差點扯斷了一個胡須,急忙豎起手指,噓了一聲,心這個糊涂蛋,怎么這么死心眼呢,也不看這是什么地方就亂話。
咳嗽一聲道:“那叫入鄉隨俗。趙家是名門望族,靈山的比丘圣僧曾下山到他家里誦經,使他家祖宅遍地佛光,可不是高大上?”
三俗哦了一聲,知道自己不過師父,便沒了下文。
尼者迎了出來,問起來意。
了塵和尚立刻挺直身板,神情嚴肅地道:“貧僧了塵,自東土大唐而來,攜弟子到靈山問佛求經,普度眾生!
尼者點頭,面無表情地道:“請隨我來!
然后,了塵和尚和弟子三俗,走進寶剎,很快見到了阿儺和迦葉。
了塵和尚畢恭畢敬。
三俗聽師父起過,阿儺和迦葉是如來佛祖身邊的高級侍者,掌管靈山珍樓寶閣,無數經文佛典。
阿儺看了看了塵和尚,奇道:“你真是從東土大唐而來?”
了塵和尚答道:“弟子乘大船度大洋,方才到西牛賀洲,后周游列國,跋千山涉萬水,方才抵達靈山!
點了點三俗,“這位是我在西牛賀洲救下的孤兒,與我佛有緣,收為弟子!
三俗見到阿儺看向自己,心中涌現莫大的自豪,靦腆而乖巧地笑了笑。
阿儺與迦葉對視一眼,阿儺道:“我佛造經無數,普度眾生,我見你師徒二人萬里迢迢而來,誠心可鑒,與我佛有緣,許你千步之外聽講一日!
千步之外?
三俗一呆,他雖然不知道千步到底是多遠,但直覺告訴他,可能啥也聽不到。
三俗想起,上次師父爬到一戶人家的墻頭上,偷看新婚倆口洞房時,伸長脖子側耳傾聽了半天,十分抱怨那個娘子嗓門太,聽不到她的呻吟聲。
果然。
了塵和尚臉色難看起來,叩首道:“弟子誠心而來。”
阿儺和迦葉無動于衷。
了塵和尚眨了眨眼,忽然明白了什么,從袖口里掏出一片金葉子,奉上,道:“弟子誠心向佛,愿兩位尊者成。”
阿儺和迦葉笑了。
阿儺收了金葉子,道:“白手傳經濟世,后人當餓死矣!我佛曾過,佛不可輕傳,亦不可輕取。過去,比丘圣僧下山,在舍衛國趙家,誦經一遍,保他家生者安,亡者超脫,無量功德,卻只討得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之后,我佛教訓比丘圣僧,把佛經賣得忒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
聞言,了塵和尚神色一變,咬了咬牙,再次掏出一片金葉子。
阿儺笑道:“許你近前百步聽講!
了塵和尚想吐血,把手伸進褲襠,折騰半響,才掏出一片金葉子,奉上去。
阿儺玩轉三片金葉子,喜悅道:“許你近前三十步聽講,附贈寶光袈裟一件!
了塵和尚大喜。
次日,恰值孟秋望日。
三俗一早起來,見那三千諸佛,五百羅漢,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手持幢幡寶蓋,異寶鮮花,擺列靈山仙境,美不勝收。
三俗看得目眩神迷,恍惚間,忽然明白為什么師父非要敢在這天前登上靈山了。
如來佛祖降臨,登上上品寶蓮臺,端然坐下。
金光萬丈,快晃瞎了三俗的雙眼。
如來佛祖頭戴法冠,鑲嵌一枚舍利,隨著他坐下,立刻迸發出舍利之光,滿空出現四十二道白虹,通連南北。
三俗想起,師父,這就是甚深法力,甚深般若。
眾人皈身禮拜,三俗和師父畢恭畢敬,大氣不敢喘。
了塵和尚用眼角余光瞥著如來佛祖法冠上的舍利,吞咽了一下口水,低呼道:“聽,一年前,無天佛祖重出江湖,如來佛祖專門煉了一件法寶對付他,想必這個就是了!
了塵和尚沐浴在舍利之光下,渾身暖洋洋的,無邊舒坦,感覺一下子年輕了十歲,身輕體健。
三俗也是通體溫暖,像是睡在娘親的懷里一樣。
三俗忘了師父的教導,肆意看了看那些諸佛,羅漢,菩薩,比丘僧等,發現他們如自己一樣,也是神情舒坦,渾身洋溢著瑞瑞寶光,來神圣了。
如來佛祖笑道:“自收伏潑猴安天,靈山不知多少歲月,但人間已有半千年過去。今日恰好是孟秋望日,我有一個寶盆,盆中有百樣奇花,千般異果,與你們共享此盂蘭盆會,如何?”
眾人齊齊合掌,禮佛三匝。
了塵和尚大喜,口水直流。
三俗不解,聲問:“師父啊,一盆花而已,又不是娘子的呻吟,你激動什么?”
了塵和尚差點咬斷了舌頭,瞪眼道:“你個傻瓜,沒看到那盆花奇香無比,寶光陣陣么!師父猜啊,這盆花是用佛祖頭上那個舍利照射長成,吃了有無比好處,增福、增祿、增壽!
只可惜,三俗吃不到。
那盆花傳到他附近時,他學著師父的樣子,狠狠吸氣,聞到陣陣花果香氣,頓時五臟六腑蠢蠢欲動,有黑色的汗漬排出體外。
三俗只感覺靈光大開,以往不明白,想不通的事情和道理,忽然明白了。
原來這就是佛法無邊!
三俗徹底震撼了。
接下來,如來佛祖宣講三乘妙法,五蘊莊嚴,一開口,滿世界霓虹飛舞,花雨繽紛,眾人聽得如癡如醉,心性躍升。
了塵和尚感慨萬千,道:“我聽從一年開始,如來佛祖隔三五日便開講一次,每次都是敷衍**,宣揚正果,但凡聽他禪的僧人一個個佛法提升,法力暴漲,獲得無邊般若,唉,我來晚了。”
三俗點頭道:“師父要是不去偷看那個娘子呻吟,我們能早到半個月!
了塵和尚瞪眼道:“為師那是去教化百姓,接地氣,懂不懂?”
三俗呵呵。
如來佛祖講罷,突然道:“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殺手,只因糊口,性濁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瞻部洲者,貪淫樂禍,好殺不仁,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聽到這兒,三俗漸漸走神了,不對呀,師父過,南部瞻洲有昆侖山,道門圣境,有大唐國,繁華之極,萬國來朝,怎么如來佛祖那兒是是非惡海?!
三俗陷入莫大的疑惑中。
又想到,唉,不對啊,西牛賀洲者怎么是不貪不殺,養氣潛靈了?!
西牛賀洲到處是妖魔,我娘親就是讓妖魔給害死的,要不是師父,我也被妖魔害死了。
師父也過,西牛賀洲就是個妖精窩,十里一妖,一山一魔,千萬別往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去,去了必然遇到妖魔。
還有,什么叫“雖無上真”?
師父過,他剛到西牛賀洲時,就聽人提起,萬壽山五莊觀里住著地仙之祖,這還不叫上真?!
三俗想心口悶,他看向如來佛祖,眼里滿滿是懷疑之色。
忽然,一個非常美的菩薩走了出來,禮佛三匝道:“弟子不才,愿去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
如來佛祖大笑道:“好好好,取經是大事,別人未必去的,須得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能成事。”
三俗的下巴掉了下來,拉扯師父的衣角,道:“師父,你不就是東土來的和尚么,快去跟佛祖,我們能幫上忙!
哪想到,了塵和尚旋即捂住了他的嘴,第一次對他發怒,道:“你一個孩子懂什么,不許亂!
傍晚,了塵和尚欣喜萬分地從阿儺那兒領到了寶光袈裟。
三俗發現,這件所謂的寶光袈裟就是一件普通的袈裟,不過開了光加了些金線,穿上之后,顯得有些神圣莊嚴,純粹是唬人而已。
了塵和尚大喜不已,嘿嘿嘿,有了這件寶光袈裟,以后我就是得道高僧,再不用去偷看娘子洞房了,直接能把娘子洞了。
三俗表示無語,下山后,他:“師父,我想好了!
“想好了什么?”
“我的新法號。”
“啥?”
“法力無邊,海裂山崩。從今往后,我叫法海!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