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魏征傳》。
大唐設立三丞位,殷開山,諸遂良,魏征,同為當朝宰相。
殷開山重在福運,諸遂良重在妙筆,魏征重在直諫。
論治國之才,殷開山中規中矩,諸遂良書生意氣,魏征深謀遠慮,功在千秋。
魏丞相府,泥墻土瓦,簡陋之極。
深夜微涼,魏征坐于案前,奮筆疾書。
他在寫《諫太宗十思疏》。
隨著大唐蒸蒸日上,國泰民安,糧倉蓄滿,太宗皇帝龍顏大悅,干什么都是豪情萬丈,大手大腳。
魏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國之君,須得時刻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怎能帶頭奢侈。
前段時日,荊州都督帶次女覲見,太宗皇帝居然與那個武媚娘打賭玩馬,此等兒戲豈是明君所為。
上行下效,長安城最近興起賭馬之風,有人專找烈馬,賭誰能馴服,一擲千金大有人在,弄得不少百姓傾家蕩產,滿城烏煙瘴氣。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皇上的一舉一動,天下人看在眼里,極容易形成跟風之勢。
明君治國不過六字:慎重,慎重,慎重。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豈望流之遠,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
魏征字字重于千斤,寫到激烈處,他轉頭看了一眼院子里,一口黑棺,常年擺放于此。
滿朝和天下,魏征是直腸子,有什么什么,就是在太宗皇帝面前,他也是直言不諱,一言不合就死磕到底。
伴君如伴虎,魏征每次直諫,都是豁出命跟皇上死懟,這口黑棺就是他提早為自己準備的。
魏征放下筆,走到院子里,撫摸黑棺,嘆道:“想我魏征前半生,先陪元寶藏起兵反隋,后效忠瓦崗李密,我為李密獻逐鹿十策,李密不用,兵敗王世允。而后,李密帶我投了李唐,熬了多年,終于遇見李建成,他肯重用我,我知他不如李世民,勸他先下手為強,殺了李世民,他不聽我的,最后死于玄武門之變。”
魏征仰望星空,暗運元神,“我魏征先后效忠數人,每一次都是忠心耿耿,為他們殫精竭慮,這是忠臣的分,無怨無悔,榮辱不驚。”
魏征忽然落淚,低語道:“皇上,微臣在人間是您的宰相,在天庭,我是斬殺邪逆的曹官,偶然一次,結識酆都判官崔吧……誰?”
魏征虎軀一震,低下頭,目光如火炬,徒然大喝一聲。
慧劍應聲而出,斬向黑棺。
轟!
巨響過后,黑棺一分為二,有個鬼魅的黑影從黑棺里竄出。
魏征瞳孔一縮,只見那個黑影站了起來,輪廓是個人影,披頭散發,然而細看卻又不是人,身上長著獸毛,嗓子里發出野獸的低吼,頭上也長著尖銳的觸角,像是短牛角。
怪物!
“何方妖孽,膽敢到我府里撒野?”
魏征凜威不懼,勃然大怒,手中慧劍凝聚寒光,由實變虛,透明如蟬翼一般。
那怪物怒吼連連,什么也沒,如野狼撲食般,縱身一躍。
魏征腳步畫圓,斗轉星移,與那怪物一錯而過。
看也不看,慧劍脫手甩出。
頓時,夜色里爆發出一陣銀白的亮光,宛若天上打了一個閃電。
那怪物踉踉蹌蹌向前跑了幾步,忽然倒地,抽搐幾下便沒了動靜。
一道可怖的傷口沿著怪物胸膛的中線撕裂開來。
猩紅的腸子流出外面。
魏征把慧劍負在身后,走到怪物身前,仔細檢查了一番,站起身時,他的臉色無比凝重。
“那個傳聞,居然是真地!”魏征臉色難看地自言自語。
……
霍寶在巨闕學館住了下來。
巨闕學館極大,空房間也是多到浪費的地步,饒是一下子搬進來四個人,依然是冷冷清清。
武媚娘打定主意后,立刻招呼下人幫她搬家,堂而皇之住進巨闕學館。
狄仁杰沒有什么行禮,回到客棧,簡單地收拾一下,去結賬的時候,才發現房錢早就被人結掉了。
狄仁杰以為是宰相府的殷大海付的錢,一打聽,卻是大皇子李承乾。
狄仁杰驚訝了一會兒,剛要與老奴一起搬東西,殷大海滿臉堆笑地就來了,招呼四五個家丁,“搶”走那些行禮,直送到巨闕學館門前。
狄仁杰推辭不下,當他回到了學館門前時,猛然發現自己的行禮變多了,新被褥,新枕頭,新的生活用品,琳瑯滿目,多得嚇人。
被褥下面,居然蓋著五百兩橙燦燦的黃金。
狄仁杰震驚了。
想想真是不可思議,昨天他還是沒人要的落魄,今日搖身一變,成了人人都想巴結的新貴。
狄仁杰想了想,收下了那些生活用品,然后將那些黃金部捐贈出去。
男兒志嬌,色不改,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面對潮水般的阿諛奉承,多少俊彥都墮落沉淪,狄仁杰也是心神搖晃一陣,然而他很快堅定下來,淡然若水。
比起武媚娘和狄仁杰,魚兒的家當就太寒磣了,不羨慕那是騙人。
于是,魚兒住在巨闕學館的第一晚,是睡在武媚娘房里的。
是夜。
正在打坐中的袁守城驀然睜開眼,心神不寧,急忙袖傳一課,不禁神色大變,匆忙走出院落,遙望某個方向。
巧的很,霍寶也正站在月下,遙望同一個方向。
霍寶微微一笑,淡淡地道:“放心,魏征大人沒事。”
袁守城舒了口氣。
霍寶笑道:“袁先生掌管大唐國運,而魏征則掌管大唐慧劍,斬盡天下邪魔。”
袁守城點頭道:“我倒不是很擔心魏征,讓我擔心的是襲擊他的那個怪物。”
霍寶挑眉道:“那怪物的氣息非常古怪,與虛無界的惡魔,有幾分相似。”
袁守城赫然道:“你見過虛無界的惡魔!”
霍寶輕輕點了點頭:“殺過一頭。”
袁守城深深動容。
想了想,袁守城一咬牙,看向巨闕大門,道:“你可知道,為什么國運缺了一角?”
霍寶搖頭,表示不知。
袁守城靠著臺階坐了下來,道:“封神浩劫過后,關于國運傳承一事,闡教門人爭論了很久,最后決定將國運顯化為一塊玉璧埋葬地下深處。
到了戰國,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中發現了一塊美麗的玉璧,將其獻給厲王,厲王找人鑒別,得出結論是石頭,厲王大怒,砍去卞和的左腳。
厲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璧,結果是武王砍去了他的右腳。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玉璧在楚山下痛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盡,哭出了血,文王聽,就派人去詢問,卞和再次獻璧,文王命人剖開玉璧,得到一塊寶玉,其名喚作和氏璧。”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