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變臣 變臣 正文 第六百一十八章山中圖謀(一)

作者/宇十六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山道崎嶇,馬行得不快,江安義起初還暗中留意入山的路徑,不到一柱香功夫便放棄了。山道隱沒在從林荒草中,有的時候看似有路,帶隊的常清卻領(lǐng)著他們從一叢雜草中穿過,時而踏入山間溪水走上一段,時而在老林之中艱難穿行,便是頭頂?shù)奶栆脖幻苊艿臉淙~遮擋住了。

    伸手拂開低垂的藤條,俯身讓過橫空的枝條,不時地可以聽到哨聲和鳥鳴聲,分不清哪處是真鳥叫哪處是暗哨在示警,江安義暗暗心驚,這樣的深山老林不識路徑,就算派出萬余官兵清剿也找不到山賊的老窩,除非一把火將山林燒光。

    馬進(jìn)山快一個時辰,前面看到兩座高高的哨樓,哨樓上有人揮舞旗幟,總算看到了人影。等穿過密林,江安義看到哨樓后面是處山坳,里面搭著十多間木屋,有人迎了出來。

    眾人下馬,有人接過韁繩,常清道:“前面不遠(yuǎn)就是山寨了,山路不適合馬行,眾位跟著我進(jìn)山吧。”

    從木屋后的一道小徑進(jìn)山,一段長約半里的狹長山縫,只能讓一個人側(cè)著身子前行,江安義小心地從石縫中鉆出,回望身后有如一線天的所在,這樣的險地,只要數(shù)名高手看守,再多的人也難沖進(jìn)來。

    過了石縫眼前豁然開朗起來,站立處是塊十余畝的谷地,錯落地有數(shù)百戶人家,兒童在屋前嬉戲,雞犬之聲相聞,四周的山被墾成梯田,田中有人勞作,偶爾一聲呼喚在山谷中回蕩,聲音幽長而空靈,真好似世外桃園。

    江安義眼尖,發(fā)現(xiàn)對面山頂處有旗幟飄揚(yáng),隱約能看到房屋、箭樓、關(guān)卡隱在蒼山之中。常清帶著眾人沿著石階盤旋上山,望山跑死馬,等到山頂旗幟處又是半個時辰,沿路經(jīng)過了三道石砌的關(guān)卡,一路上都有手持刀槍的嘍叨匠迨斃耪瀉簟八牡奔搖保蠢闖迨巧秸乃耐妨臁p&;

    山頂被平整過,鋪上條石,看上去整潔氣派。畝許大小的平臺正中豎著江安義在山下看到的旗幟,丈許見方的杏黃旗面用黑線繡著“替天行道”四個字。廣場上有數(shù)十名嘍舞刀弄槍地操練,呼喝之聲響亮,聽得出士氣高昂。

    廣場盡頭的一排石屋大概是所謂的聚義廳了,一群人迎候在那里。江安義聽著葉彥光寒喧,說話的那個墩實如莊稼漢的中年男子是山寨大寨主常若松,他左側(cè)面容枯槁的人是山寨的軍師郭德,右側(cè)兩人一壯一瘦,壯漢身材魁梧,肌肉賁起,孔舞有力,瘦小的有如猿猴,眼珠亂轉(zhuǎn),精光四射,壯漢是山寨的二寨主饒強(qiáng)鋒,瘦猴則是三寨主齊知圖。

    到聚義廳分賓主落坐,葉彥光為表示親近,讓江安義坐在他的下首,高水田等幾名親信反坐在了江安義之下。

    齊知圖的目光落在江安義身上,尖聲笑道:“久仰馮老弟的大名,江湖上傳言馮老弟精通易容之術(shù),面容千變?nèi)f化,不知能否讓齊某見識一下?”

    剛才介紹時江安義得知此人是江湖上有名的“無影手”馮國安,文人相輕武人也不例外,齊知圖回入山寨前也是個獨(dú)行盜,與馮國安是同行,有個匪號叫“長臂猿”,四年前失風(fēng)躲到鐘山寨避禍,成了山上的三寨主。

    江安義心道:這個真不會,敷衍道:“雕蟲小計無足掛齒,齊當(dāng)家謬贊了。”

    饒強(qiáng)鋒嘴角露出一絲哂笑,他既笑馮國安過于謙和又笑齊知圖心眼太齊知圖是山上的三寨主,經(jīng)常喬裝下山替寨中探聽消息、打聽情報。葉彥光流露出上山落伙之意,此人手下有人有錢,又與山寨多年生意往來,按常理會給他安個二寨主或三寨主的位置,齊知圖的三寨主位置鐵定要往下挪。

    馮國安跟在葉彥光身邊,他的江湖名氣比齊知圖大,兩人都善長打探消息,兩相比較齊知圖落了下風(fēng),這四寨主的位置可能都保不住,難怪他心急,馮國安的屁股剛落登,就急不可耐地跳出來挑釁。

    常若松和葉彥光寒喧幾句后,問道:“葉爺,我讓常清下山請您幫忙籌糧之事,不知可有著落。”

    身為大當(dāng)家,整個山寨的吃喝拉撒都壓在常若松身上。今年大水,四處都是逃難之人,郭軍師命人下山收攏災(zāi)民,山寨人口一下子突破千數(shù),糧食顯得吃緊,寨中往年積下的存糧眼見一天比一天少,今年的新稻才剛種下去,算算時日估計存糧支撐不到新糧出來。派出去購糧的人紛紛空手而歸,官府對糧食控制加緊不許私人販運(yùn),常若松無計可施這才派常清去向葉彥光籌糧。

    葉彥光當(dāng)然不會告訴常若松他現(xiàn)在是喪家之犬,道:“元華江潰堤,官府到我家中要糧,我家中屯的二百余石糧食被官府拉去二百石,也沒有多余的糧食。現(xiàn)在林華縣四門被災(zāi)民團(tuán)團(tuán)圍住,就算有糧恐怕也出不了城。”

    常若松嘆了口氣,道:“天災(zāi),世道不平啊。”

    “常寨主,福禍莫測,對于山寨來說此次元華江泛濫未嘗不是件好事。”

    站在常若松身后的郭德面皮一抽,目光頗含深意地落在葉彥光身上。

    葉彥光侃侃言道:“山中缺糧,那些災(zāi)民更加缺糧,葉某從林華縣出城時,林華縣外有近二十萬災(zāi)民饑腸漉漉,瀕臨餓死。為了活命,這些人可以鋌而走險,殺官造反也在所不惜。常寨主,可有意乎?”

    語出四座皆驚,江安義也倒吸口涼氣,沒想到這個葉彥光“雄心”不居然把主意打到了災(zāi)民身上,準(zhǔn)備用糧食誘惑災(zāi)民造反。

    葉彥光一臉振奮地看著常若松,常若松淡淡地笑道:“葉爺遠(yuǎn)道而來辛苦了,常某已經(jīng)備下酒菜,咱們先吃飯,有話等飯后再談。”

    顯然,常若松對葉彥光的雄心壯志并不贊同,只是他沒有看到身后的軍師郭德雙眼之中放出光來,藏在衣袖中的拳頭緊緊地握起。而坐在左側(cè)的二寨主饒強(qiáng)鋒和三寨主齊知圖起身時目光一撞,各有所思。

    酒席間葉彥光數(shù)次要把話題轉(zhuǎn)到災(zāi)民上來,都被常若松用敬酒的方式擋開,接連試了三次之后,葉彥光有些喪氣,已經(jīng)明了常若松的立場,不再多言。

    飯后常若松將葉彥光等人讓到聚義廳右側(cè)的客房中歇息,自己則召集山寨的大小頭目議事,議的內(nèi)容就是葉彥光所說的趁災(zāi)而起造反之事。

    說是議事,其實是常若松一錘定音:“葉彥光畫的好大一張餅,看著著實誘人,諸位別忘了,鐘山寨不過是幾百人的小寨,靠著山深林密才得以茍全性命,如果按葉彥光的謀劃下山劫糧,殺官奪城,我們山寨才多少人,我估計餅沒吃到,咱手里的碗先打碎了,能否保全性命都難說。”

    常清是他的侄子,趁著常若松喝水的功夫接口道:“我這次下山,姓艾的刺史正好來了林華縣,帶了一些糧食,隨行還有二百名府兵。林華縣的災(zāi)民倒是有十五六萬,林華縣那姓袁的縣令有些手段,勉強(qiáng)維持著賑災(zāi),雖然有人在暗中挑動,連袁縣令都差點(diǎn)讓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宰了,可惜龍衛(wèi)的狗爪來了,將事情壓了下去,沒有生亂。”

    郭德若有所思地用折扇敲著掌心,問道:“可知道是什么人動的手?”

    常清搖搖頭,道:“我在林華縣呆了不到半天,多是從葉彥光嘴里聽到的消息。”

    “常某立起鐘山寨只為了不受官府的盤剝,接納一些無路可投的百姓,并無意對抗朝庭,插旗造反。”常若松道:“葉彥光想做皇帝夢,把我們架在火上烤,他也不想想,就算能挑動十多萬災(zāi)民造反,拿下三兩個縣城,安東都護(hù)府十余萬大軍駐扎在魏州,過江平亂要幾天,到時大軍一到十幾萬人無刀無槍無馬,又沒有經(jīng)過訓(xùn)練,只不過是些牛羊讓人砍頭立功,到時就算我們能脫身逃回山中,官府必然要派大軍清剿,我們又能逃到哪里去?”

    齊知圖干笑道:“大當(dāng)家何必滅自家威風(fēng),進(jìn)了這大山就是咱們的天下,這小鐘山連綿千余里,橫跨兩州六縣,官府就算派個三五萬大軍進(jìn)山也休想找到咱們。”

    “齊當(dāng)家太高看咱們鐘山寨了,官府真要派大軍前來圍剿,只要四面一阻放山燒山,咱們就是熱鍋上的螞蟻,不被抓住也被燒死。”

    饒強(qiáng)鋒沉聲道:“常大當(dāng)家說的在理,當(dāng)年饒某在平州銀嶺山聚眾二千余人,手下強(qiáng)將數(shù)十人,規(guī)模比鐘山寨還要強(qiáng)。不是饒某自夸,銀嶺山比小鐘山還要廣袤險峻,平州、方州、登州三府合兵清剿都被饒某殺得大敗,饒某有些得意忘形。豐樂十五年,方州州衙押運(yùn)賦銀進(jìn)京,饒某帶人給劫了下來,得銀近二百萬兩。”

    在座眾都聽饒強(qiáng)鋒說過這段往事,但每次聽來眾人仍感到心情激蕩,二百萬兩銀子,能將聚議廳外的廣場鋪滿,堆起來就是真正的銀山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元谋县| 北辰区| 邓州市| 朝阳县| 渭南市| 武穴市| 宁武县| 青海省| 平顶山市| 安平县| 连平县| 黄骅市| 新乡市| 武定县| 舒兰市| 无棣县| 彭州市| 余干县| 万源市| 金昌市| 精河县| 盘山县| 莲花县| 南城县| 卫辉市| 成武县| 江永县| 从化市| 海门市| 朝阳区| 大埔区| 新田县| 称多县| 忻城县| 金溪县| 邢台县| 晋宁县| 金门县| 杭锦后旗|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