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天,回到宮中放松下來石重偉不免呵欠連天,熊執仁原本還想跟他細議一下擴大聲譽之事,見狀站起身道:“殿下好生歇息,明日朝會后早些返回東宮,老臣和江大人還有事情與殿下商議!
第二天朝會,左相孔省問及宿西縣一事,太子將經過簡單描述一遍,最后的處理結果要等大理寺問清案情后再奏報天子處理,眾臣皆稱善。
右相馬遂真問大理寺卿呂良真,道:“呂大人,不知大理寺辦案之人可以回報!
“稟馬相,案情復雜,聞訊前來訴冤的百姓太多,短時間內怕難有結果。”呂良真恭聲道。
其實大理寺的官員已經送來一份密報,里面羅列的案件密密麻麻寫滿了數十張紙,呂良真準備散朝后將這份密報附在自己的密奏中向天子稟報,石慎一案關系重大,該如何結案要等天子圣裁。
石重偉記著昨夜熊執仁讓他早些回東宮有事商議,站起身看了一眼靜坐在一側的楚安王,道:“孤王還有事先走一步。石慎一案父皇十分重視,三法司要商量出個處治辦法來,皇弟眼下兼著刑部的差事,不妨多花點心思,有了結果會同三法司告訴孤,孤再向父親奏報!
石重杰心中暗罵,自己是來看熱鬧的,太子卻要將自己拖下水,可是太子找的理由不容反駁,只得起身恭聲道:“是。”
東宮,詹事府,熊執仁和江安義談笑風聲。
一大早熊執仁便來到東宮,見到江安義笑道:“江大人,昨天做的一篇好文章,熊某佩服得五體投地。太子忠孝、仁義、禮智、勇讓之說發聾振聵,讓那些心懷不軌的宵小膽寒,熊某欽佩之余,一夜細思以為還可為太子添上溫良之名,急著來與安義商量商量。”
石重偉回到東宮時,熊執仁和江安義已有定計。熊執仁道:“殿下在宿西縣所為可圈可點,天子嘉許、群臣稱善,太子在百姓中的聲譽也定會高漲。太子在朝會之時,老臣和江大人擬了個奏折,太子奏上或許能添些彩頭!
接過熊執仁和江安義兩大智囊的聯手之作,石重偉展開觀看,片刻覽罷,喜笑顏開,拿起筆在奏折的尾處簽上自己的名字,取出隨身所帶的印章蓋上,然后吩咐道:“速將此折送往政事堂,讓政事堂與今日的奏章一起送給父皇!
雁山別苑,石方真心事重重,午膳隨便吃了兩口就來到書房等待朝中送來的奏折。雖如江安義所說,是石慎一案是他辜負皇恩在先,屬于自作孽,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當年落水獲救的場景時常在腦海中浮現,讓石方真感到心煩意亂。太子命大理寺審案、龍衛查抄家產,應該有回報了,自己要看看石慎一家到底犯了哪些罪,能否從輕發落。
劉維國也感到不安,他生恐石慎老來糊涂,手上染上人命就難逃干系了。心中患得患失,小太監驚
訝地發現一向穩如泰山的劉公公不時伸長脖子往書房門口張望。
腳步聲終于響起,小太監抱來政事堂送來的奏章,劉維國取過放在桌案上。石方真把政事堂的奏章先放在一旁,示意劉維國將兩份暗奏打開。劉維國保管著暗奏皮匣的鑰匙,開鎖時他看到這兩份奏折一份是龍衛所奏,另一份是大理寺卿呂良真所奏,不用問這兩份暗奏都是關于石慎一案的。
石方真先拿起呂良真的奏折,看了片刻便拍案怒道:“罄竹難書,可惡至極。”一把抓起桌上厚厚的奏折,在手中抖動著,對劉維國吼道:“劉維國,這就是你所說的謹慎人,你拿去看看,石慎一家都做些什么,省得說朕不顧念舊情,忘恩負義!
劉維國連忙跪倒在地,此時不便分辯,索性接過呂良真的暗奏看起來,看到呂良真在奏折中羅列的罪行,劉維國眼前發花,心中發涼,若這些罪行查實,石家夠抄家滅門好幾次了。
“石慎倒是個人才,替朕當的好家,早知道朕的戶部尚書就該讓他來做了。”耳邊傳來石方真殊無笑意的“呵呵”聲,劉維國頭皮發麻,這是萬歲氣極的表現,不知道龍衛的那份暗奏中又說了什么觸目驚心的話。
“劉維國,你來看看龍衛查抄出石慎的家財,此等無君無父的東西,殺了都臟了朕的刀!笔秸鎸埿l的奏折“啪”的一下丟在劉維國面前,突地一下站起,像只暴怒的公牛在書房內橫沖直撞起來。
“萬歲息怒,石慎有罪自有國家王法處治他,既是爛肉忍痛挖掉就是,屆時將其公諸于眾,百姓只會交口稱頌,絕不會損萬歲半分威名。”劉維國勸道:“老奴糊涂,還誤會太子聽信饞言,請萬歲降罪!
劉維國一番連打帶消果然讓石方真的怒氣平息下來,石方真停下腳步長嘆一聲:“他要自作孽,朕也沒有辦法,只是當年的情分不能不念,他年歲已大,總不能讓他挨上一刀,他的罪過朕替他擔了,天下臣民要罵就罵朕吧!
劉維國松了口氣,揀起石方真扔在地上的奏折細看,龍衛的奏報中細列著抄沒石慎家的財產:金一萬八千兩,銀三十四萬余兩,銅錢五萬六千余貫,宅院四處,商鋪十三家,地契六百四十余頃,字畫、珍玩等若干……
長長的名錄與大理寺所列的罪名可相媲美,劉維國暗暗心驚,拿自己的私產與之相比,恐怕十分之一都不如,這么多財富積累里面有多少血腥、腐臭可想而知,難怪萬歲氣成這樣。
“朕賜給太子的皇莊是一千頃,石慎的兒子石逢恩十年間將皇莊變成了三千四百頃,果然是生財有道,余知節跟他比差得遠呢!笔秸孀匾巫,繼續憤憤地道:“可是他給東宮的進獻還是按著一千頃來給,其他的錢都進了他的腰包。拿著皇家的好處卻讓百姓們罵太子貪得無厭,刁奴欺主膽大的很呢!
劉維國默不作聲地起身,將兩份奏折整理好擺在書案上,萬歲正在氣頭上他不敢替石逢恩求情,只能等石方真消了氣再想辦法。劉維國沒想到,自己眼中乖巧、可愛的小胖球會如此膽大妄為,這一劫怕是難躲過去了。
石方真發了通火,拿起政事堂送來的奏折開始批閱,頭一本便是太子奏請《中秋普天同慶疏》。石方真疑慮立生,宿西縣查抄石慎家產所得甚巨,莫非太子想用這些銀兩大肆慶祝。
對于太子奢華的性子石方真向來不喜,他看到宣、昭兩帝時期的奢糜致使國力耗盡、民怨沸騰、江山不穩,所以即位以來克勤克斂苦心操持,才使社稷中興,而太子好游冶的表現讓石方真深為憂慮,生恐他走上宣、昭的老路,江山所托非人。
皺著眉頭往下看,石方真的眉頭舒展開來,臉上露出笑容,等奏折看完,提起朱筆在上面寫下“準奏”兩個字。
轉頭看見劉維國一臉戚容,笑道:“老東西,朕都不愁了你苦著臉做甚,太子這篇奏章甚合朕意,攝政以來偉兒確實讓朕刮目相看了!
劉維國知道輪到自己湊趣發問了,笑問道:“太子爺奏請了什么事讓萬歲如此高興?”
“偉兒說這段時日東宮和楚安王府暗中比試中秋節賞誰發的多,杰兒的楚安王府據說節賞將近十兩了!笔秸婷碱^微蹙了一下,杰兒向來節斂,怎么這次跟東宮攀比上了,黃家是不是該敲打敲打。
念頭閃過,石方真繼續道:“偉兒經過宿西縣一事,發現天下窮苦人不在少數,眼看中秋將至,準備不與楚安王府攀比,節賞仍按往年舊例發放,多出的銀兩湊成一萬兩,捐給各州縣的撫幼養慈院,讓院中的老人小孩能吃上月餅!
劉維國贊道:“太子一片溫良之心,著實讓奴才感佩。說實話,這一萬兩銀子不算什么,難得的是這份心意。恭喜萬歲,殿下能體會萬歲克勤克斂之意,再多的銀子也換不來。”
石方真開懷大笑,劉維國的話總能說到他的心里去,提起筆在奏折上繼續寫道:“太子有此心意,朕甚慰。著戶部撥銀二十萬兩,由各州縣先行購買月餅送予撫幼養慈院中,中秋月圓之夜普天同慶,為朕即將出世的皇孫祈福。”
寫完后,石方真重新看了一遍奏章,笑道:“這筆字是熊執仁所書,朕估摸是他和江安義兩人合計出來的主意,太子能從善如流,也不枉朕的一片苦心!
想了想,石方真道:“傳旨,今年中秋佳節由太子替朕主持中秋賜宴,著東宮臣屬一并與宴!
圣旨傳回京中,天子嘉許太子溫良的消息很快傳得沸沸揚揚,據說天子還夸過太子忠孝、仁義、禮智、勇讓,如果太子妃再產下皇孫,儲君之位越發穩如磐石,這個時候不抓緊討好更待何時。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