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變臣 變臣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二章彪出帝京

作者/宇十六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大鄭朝最讓天下官民聞風喪膽的機構莫過于龍衛,四十六年前宣帝組建龍衛搜尋元天教漏網之魚,經過三代帝王,龍衛已經成為巡察緝捕不法之徒,兼可監察百官的怪獸,天下人無不談之色變。</p>

    龍衛的府公向來由帝王親信執掌,現在的龍衛府公是天子之弟,寧王石方壽。相較龍衛的滔天權勢,龍衛府的衙門毫不起眼,京城龍衛總部就在寧王府的西側,離永昌北面的芳林門不遠。</p>

    龍衛府府門開在一條深巷中,其實說巷并不恰當,這條巷寬并行八匹馬,長近五十丈,自巷口開始每隔五步便站立著一個身著火云彪服,腰挎彎刀的漢子。整條巷子幽深肅殺,被人稱做“不歸巷”,京城的官民有事寧愿遠遠地繞開,實在要往旁邊過,也是腳步匆匆,如同后面有人追趕。</p>

    十余匹快馬疾馳而入,在龍衛府前下馬,為首的三十來歲的年紀,面如白玉,微有胡須,頭戴三梁冠,犀管簪發,紫色的武弁服,腰纏玉帶,腳蹬牛皮靴,身披黑色大氅,顯得英姿颯爽,氣宇不凡。</p>

    門前侍立的護衛趕緊上前見禮,“參見府公。”石方壽將韁繩隨手一丟,大踏步往里走,身旁的護衛緊緊地跟在后面。</p>

    寧王千歲親至,龍衛府大小官員都被驚動,龍衛府都統韓志帶著在家的鎮撫、鎮衛們趕緊迎了出來。石方壽臉沉似水,看也不看韓志等人一眼,徑自進了正堂,居中落座。韓志等人面面相覤,看來府公心情不好,大家小心點,不要觸了霉頭。</p>

    韓志帶著府衛上下齊齊拜倒,“參見府公”。</p>

    看著堂下火紅一片的云彪服,石方壽冷哼一聲,也不讓眾人起身,沉聲喝道:“孤王從皇兄那里過來,挨了皇兄一頓訓斥,皇兄罵孤素餐尸位,龍衛只配去街頭抓抓小偷,孤的顏面都讓你們丟盡了。”</p>

    韓志被罵得頭都不敢抬,只敢大聲應道:“愿為府公分憂。”</p>

    “罷了,起來吧。”事還得靠手下人去做,石方壽擺手示意韓志等人起來。韓志叩了個頭,才敢起身。</p>

    喝退眾人,石方壽問垂手而立站在一旁的韓志:“并州發來的急報你打算怎么處理?”</p>

    昨日并州發來急報,黑水河上水匪劫持賑災錢糧,擄走左威衛將士,并州各縣有元天教眾活動,鼓動災民造反。龍衛成立的就是針對元天教,清剿了四十多年,元天教一直躲躲藏藏,雖然清剿不盡,倒不敢明面聲張。這次倒好,公然跳出來又想造反了。</p>

    這是龍衛府的頭等要事,韓志連夜求見寧王,而寧王打破不早朝的慣例,一早就急沖沖地進了宮。今日不是大朝,天子在紫辰殿議事,聽說寧王求見,石方真頓時涌起一種不祥的預感。</p>

    令群臣暫退,寧王將并州發來的急報呈于天子。石方真本就是急脾氣,看到賑災的糧船都被劫了,元天教居然敢大舉活動,哪忍耐住火氣,將石方壽罵得狗血淋頭,令他迅速剿滅匪患,抓捕元天教眾。</p>

    待天子的火氣消了些,寧王苦笑道:“皇兄,剿滅匪患有朱質樸在,一道圣旨令他出兵便是,至于元天教徒,別看他們跳得歡,臣弟保證他們跑不掉。不過,元天教兩年前德州已經抓捕一批,如今在并州又現,這些逆賊數十年不滅,恐怕根基已深,臣弟以為不妨晚些收網,看看能不能將他們連根拔起。”</p>

    石方真罵得口干舌燥,喝了口茶潤潤喉嚨道:“你說的不錯,這伙癬疥之疾著實讓人生厭,你派人查查,這些水匪是不是元天教的,如果元天教在并州有數千兵馬,那才是大患,指不定哪里還藏著元天教的兵馬呢,龍衛監察天下,怎么這么大的事都打探不到。”</p>

    說著,石方真的火氣又開始往上冒。</p>

    “是,是臣弟失職,請萬歲責罰。”</p>

    見寧王誠惶誠恐地答應,石方真放緩語氣道:“方壽,朕剛才氣急,一時沒忍住,你不要往心里去。”</p>

    石方壽心道,你是天子,我敢不往心里去吧,都說天家無私情,我還是小心點好。</p>

    拿起奏報,石方真重新細看了一遍,道:“段次宗處事果斷,消彌了一場大禍,回京后朕要嘉獎他。江安義這小子居然鉆到水匪的水寨中去了,好,膽大機敏,實為干材。派出龍衛與江安義盡快聯絡,摸清水匪的情況,務必保全江安義的性命。”</p>

    待寧王退下,石方真沉思片刻,召韋義深又商量了多半個時辰,政事堂傳旨,命工部、少府監派員前往并州督造戰船。最后,石方真召見掌印太監馮忠面授機宜,馮忠領命而去。</p>

    寧王在天子處挨了訓斥,回到龍衛府自然要將火氣向屬下發泄,壓力層層向下傳導之后,開始商議正事。</p>

    永昌帝都八十一坊,居住著二百多萬人口,每天進出帝都的流動人口數以十萬計,給帝都帶來了勃勃生機。前朝名士顧回曾嘲笑尚未出名的大詩人白天易“京都居,大不易”,表明京都的吃穿住行處處要花錢,要想在京都活下去,大不易。</p>

    八十一坊向來有“北貴南賤,東貴西賤”之說,北面靠近皇城,多是文武百官貴人所住,這里上朝方便。稍遠一些便是王公貴族的豪宅,裝飾華麗,街道整潔,晚上還有兵丁巡邏。越往南走,房屋漸漸變得低矮,顏色變灰暗,裝飾變破舊,除了主街道,小街小巷變得臟亂,搭建的窩棚在角落里如同雜草般地生長出來,頑強而努力。</p>

    安樂坊在永昌的最南邊,清明渠由北海而下,貫穿整個京都,因為有水渠的便利,安樂門成為進出京城的重要通道。</p>

    蘇老頭四十三年前跟著父親來到安樂坊,墻根上用樹枝撐起個小窩棚便是家。四十三年過去了,窩棚變成了一棟兩進的小吃鋪,當年的小后生已經變成了蘇老頭,有了兒孫。</p>

    小吃鋪賣包子饅頭燒餅之類的早點,講究薄利多銷,數十年創下的好口碑,不少大官當初進京趕考都吃過蘇老頭做的饅頭,小店的招牌就是刑部尚書吳大人的親筆,“七里香”三個字經風瀝雨依舊清晰。</p>

    有了這招牌,不少人慕名前來吃個燒餅,只為看看“七里香”三個字,特別是逢到京都會試,小店十多張桌子那是坐得滿滿當當,誰不知道吳尚書當年就是吃了蘇老頭的包子燒餅才高中的榜眼。其實只有老京都才知道,“七里香”是指蘇老頭做的鹵驢肉,七里飄香,讓人吃過之后回味彌長。</p>

    如今,蘇老頭已經六十有五,背彎了,腿腳也不靈便了,天氣一涼,就咳得喘不上氣來。店鋪已經交由大兒子打理,蘇老頭趁著陽光正艷,搬把躺椅坐在城門根處曬太陽,勞苦了一輩子,也該享幾天清福了。</p>

    馬蹄聲如雷,驚醒蘇老頭的瞌睡。二十多匹快馬在小吃鋪前停住,蘇老頭認出前面的熟人,龍衛府的張典史。張典史跳下馬,沖著蘇老頭道:“老蘇頭,給切十斤鹵驢肉,拿一百個火燒,錢在這里。”</p>

    蘇老頭笑著答應,蹣跚地上前接錢,張典史見沒人注意,壓低聲音吐出兩個字“并州”。很快,騎隊消失在城門外,蘇老頭叮囑了兒子兩句,自己背著手,慢慢向昌明坊走去,那里賣雞禽的趙老頭是他的棋友,兩人有空總要對上幾盤。</p>

    下午時分,一群鴿子從昌明坊的民宅騰空而起,悠揚地鴿哨在藍天下劃出自由自在的弧線。誰也沒有注意到,有一只鴿子隨著眾鴿飛行了一陣,轉而向北,一去不回。</p>

    第二天申時,青山水寨的鴿舍落下一只信鴿,守舍的嘍啰從信腳下取下竹管,匆匆送往聚義堂。王天剛取出竹管中的密信,八個字:“彪出永昌,劍指青山”。</p>

    “看來朝庭是欲置我等于死地,一場血戰是免不了了。”王天剛把信交給李清。</p>

    李清笑道:“我教太久沒有發聲,是時候讓天下人看看元天教的威風了,那些狗官兵剛來,我定叫他們喂了魚鱉。天剛,隨我一同前往后寨,要對付龍衛這些爪牙,還需老叔他們這批供奉們出手。”</p>

    江安義已經在混水寨呆了十多天了,整天和“粗人”們呆在一起,讓江安義感覺像回到了少年時的故鄉,親切而溫暖。身邊這些水匪其實就像故鄉的那些鄰居,對自己既有善良淳樸的關心,又有欺軟怕硬的狡黠,還有那廚娘馬嬸的二丫頭,總用那水汪汪的眼睛瞄自己,看得多了,心中總有些萌動。</p>

    浪濤聲徐徐地傳來,身邊的洪春早已鼾然入夢。水寨中認識的人越多,江安義的心就越不安,這些名為水匪的普通人,其實就是樸實的鄉人。官兵進剿之時,他們恐怕都要在刀槍下化為亡魂,眼前閃過二丫頭那清亮的眼神和甜甜的笑容,江安義怎么也難以入夢。</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城| 保亭| 海口市| 新沂市| 九龙县| 黄冈市| 大城县| 石楼县| 正蓝旗| 古蔺县| 平阳县| 上思县| 都兰县| 博野县| 安宁市| 谢通门县| 蚌埠市| 黄大仙区| 浏阳市| 株洲县| 正阳县| 荔浦县| 富源县| 建平县| 深州市| 临洮县| 疏附县| 罗城| 南溪县| 台州市| 沙雅县| 常宁市| 延津县| 克什克腾旗| 郧西县| 广西| 永州市| 阿拉善右旗| 同德县| 明水县|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