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富羅縣秋高氣爽,云淡風輕,江安義的心情也像這天氣般舒爽。奏請“合稅為一”的奏折已經發出去了,但要政事堂的正式批文方能行事。江安義準備在明年上元節后正式推行“合稅為一”,時間還有三個多月,有些事情要做在前面。
等待天子的旨意的空閑,江安義每天依舊往鄉下跑,這段時間游獵他跑遍了富羅縣的山山水水,對縣內的地理有了大致的了解。富羅縣多山多水,道路難行,以往的縣令除了問案或者催稅才偶爾會下鄉,即使是下鄉也前呼后擁地坐在轎中,對治下的縣情依舊是兩眼一摸黑,了解不深。
江安義志存高遠,當然不會把自己的仕途局限在縣令或者刺史上,拜相封侯才是平生所愿,才不負妖師所授,富羅縣是起點,如何邁出堅實的一步至關重要。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今的富羅縣正朝著良性的道路前行,秋糧入庫進展順利,有了招收衙役和吏員這把寶劍懸在上方,縣衙的衙役和吏員變得勤快配合起來,誰都不愿意在十一月中旬的招考中被刷出隊伍。
百姓們很歡喜,今年的糧耗只收三升,這意味著家里要多出一兩石糧食來,過年時能吃頓像樣的年夜飯了。富羅縣是個產藥地,對藥材的放開讓藥商和藥農都喜笑顏開,縣城北門外的空場形成了一個自發的藥市。藥稅五取其一,藥商和藥農各出一半,這稅賦不算輕,但沒有了徐明遠的兩頭壓價,利潤依舊可觀,甚至有附近縣的藥農帶著藥材來富羅縣交易的情況。
青霧茶隨著江安義的那首《品青霧有感》迅速地在士林中流行開來,讀書之人泡上杯青霧茶,林蔭之下搖頭晃腦地念句“一樹蟬聲片影斜”,實在是雅致得很。青霧茶以春茶為上品,但夏秋亦可采摘,雖然已是十月,富羅縣中依然可以看到前來買茶的茶商。百姓見茶利增大,已經自發地平整山田,補種茶樹,想來幾年后青霧茶的產量將會十倍增長,百姓因茶而富。
江安義安然地端起手邊的茶盅,滿是陶醉聞了聞茶香,呷了一口清香四溢的茶水,青霧茶是他帶給富羅縣的禮物。
東街新開了三家藥鋪,西街多了棟茶樓,連帶著青樓的生意也紅火起來,茶館酒樓人滿為患,生意好做,人流從四方聚攏而來。商業的興隆帶來了實際的效益,眼下縣里收到的稅賦已收到了五千多貫,比上年接近翻了一翻,到年底時估計還能增加個千把貫,這些明面上稅賦,要與州府分成,年終考績的話,“上上”是逃不脫的。
如今的富羅縣稅庫、倉庫中堆滿了物資,糧倉也是滿的,算得上是財大氣粗了。江安義喜孜孜地算著賬:趕跑徐明遠時沒收了金銀物資,百姓認領了部分,縣里將其余的發賣后得銀八千多貫,加上徐府的宅子、店面發賣得錢一萬五千多貫,賠付苦主和受欺壓的百姓后,縣里又留存了四千多貫;交接時顏開辰和衙門眾人補虧空,又進賬了四千多貫錢物,加上剿滅黃羊寨的零頭一千多貫和糧食等物資,光錢就多達一萬六千貫,縣衙的稅庫、庫房都被堆滿了。
難怪自己被人說成“江財神”,還真不是沒有原因,江安義得意地喝了口茶,長長地出了口氣。有了錢就要用,要不然就成了守財奴,江安義心中籌劃著縣里的支出。首先是縣衙要重新修修,顏開辰任職六年,自己的住處都舍不得花錢修繕,更不用說公堂、吏房、監獄和驛館了。衙門是一個縣的顏面,這張臉還是得打扮得精致些。
其次是縣學,上次修繕了一次,縣學中的秀才也給了錢糧,但還不夠,縣里要加大對讀書人的投入,江安義打算給家境困難的童生補貼部分糧食,想當年自己是童生的時候,凄苦度日,如今有了能力,當為寒士略盡薄力。江安義私心里想著不光要讓富羅縣的稅賦翻翻,百姓安居樂業,都說文治武功,如果能在任期內出幾個秀才,甚至考中一兩位舉人,必然能贏來士林美譽。
還有便是道路,打獵騎馬走過鄉鄉村村,道路多是羊腸小道,兩輛馬車相會都要挑寬闊處,百姓出行極不方便。徐明遠的手下加上黃羊寨的山匪有近五百人,要把這些人分散四鄉修整道路,雖然這些人是苦力,但在吃食上也不能虧待,只有吃飽穿暖才有力氣干活,也要給他們一些盼頭。
要盡快疏通道路,光靠這些苦力還不夠,江安義籌謀著征發徭役。眼下正是農閑時分,征徭役不傷農時,來年“合稅為一”后不再征發徭役,而是將徭役所出折入稅賦,但縣里的水利、道路等工程還是要人干,江安義打算立個規矩,花錢請人干活,每日一百文的薪水,應該會很有吸引力。庫房里有錢有糧,江安義心中有底。
接下來的大事便是十一月中旬招考吏員和衙役,這件事至關重要,做得好壞關系到來年“合稅為一”的推行結果。按照江安義的意思,縣里的衙役和吏員多不可用,但劉九思和秦子雄都勸他,縣衙運轉離不開熟手,多數人是隨波逐流,如果風氣糾正過來便不敢為非作歹。商議后,江安義妥協了,決定只換掉四分之一左右的衙役和吏員,第二年看情況再換掉部分。
吏員和衙役之所以橫行于鄉里、不法于府縣,跟他們的收入和地位有關,這是篇大文章,江安義皺起了眉頭。還好,觀察使石清樂在縣中幫他整治吏治,已初見成效,自己依其所請已經革去了數名民憤極大的吏員和衙役,應該說富羅縣的吏治比以前好了許多。
不過,光靠重壓只能有一時的效果,提升吏員的地位和薪酬才是關鍵。石觀察使已經向吏員們宣導朝庭有意讓廉潔自律的吏員晉升為九品小官,踏入官員的體系,不過效果并不大,畢竟九品小官的吸引力比不過一家老小要吃飯穿衣來得直接。
江安義與劉、秦兩人商議后,決定將普通衙役的年薪提到十兩,班頭十二兩,都頭十五兩,普通小吏十兩,經年老吏十二兩,房頭十五兩,年終考績合格每人還加薪五至八兩,這銀子超過九品官俸了。高 薪養廉,如果這些人還要營私斂財,那就別怪自己手黑了,破家縣令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水漲船高,江安義自然不會虧待劉九思、秦子雄、任教諭這些官員,目前這些人緊密地團結他周圍,聽從指揮,自己人要照顧,年終發個大紅包,按品階八十兩至一百五十兩不等。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走鄉竄村時與鄉正村老們談心交流,大家都對“合稅為一”之政表示了歡迎。半年來自己已經在富羅縣百姓心中樹立起愛民親政、鐵血無情的形象,相信政策推行的阻力不大,明年的“合稅為一”之政應該很快便能見成效。
只是這樣一來,縣里的糧食便成問題了,會不會糧價上漲,如果是豐年,又會不會谷賤傷農呢?這個問題江安義還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谷賤時官府以三年均價收購,糧貴時只有從外面販運了。
能用錢解決的事都是小事,江安義沒有去細想,他考慮要為富羅縣做幾件大事,將來離任了也要讓富羅百姓時時念及!昂隙悶橐弧笔菄,富羅縣是試點,如借助此政除去百姓身上的層層盤剝,此為其一;青霧茶,因其而聞名天下,將來是穩定的財源,此為其二;暢通縣鄉道路,方便百姓出行,此為其三;至于四和五,江安義已經有了主意。
起身來到書桌,江安義開始寫信,旁邊有幾封寫好的信,一封是給娘的,一封是給欣菲的,江安義已經養成習慣每旬寫一封家書。這封信是寫給安龍寺方丈洪信大師的,洪信大師在江南德州、仁州、晃州、魏州一帶聲望日隆,信眾無數,安龍寺香火鼎盛,官府在背后暗中傳揚,洪信大師在百姓心中就是羅漢轉世,菩薩再生。
麗州在江南的東南一隅,受道教影響頗深,信佛的人不多,江安義想到當初洪信大師為弘法而來,越是信眾不多的地方應該越能引起他的重視。因而,江安義在信中鄭重相約,請洪信大師派遣弟子來富羅縣弘法,他在信中答應修建一座寺廟,地址就選在原來的黃羊寨。那里基礎設施完善,只要將聚義廳改建成佛堂就行,其他彌勒殿、山門、經樓等都有現成的建筑,只需改建就行。
佛寺的興建必然引來香客,黃羊山一帶風景優美,有了寺廟同樣會引來游客,就像文平府昆華山老君廟一樣,江安義考慮是不是要像仁州林陽縣的杏花嶺那樣種些什么花樹,到時也算是麗州一景,屆時自己再寫點詩賦,以自己的名望,相信會引得文人墨客前來游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