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歸入了阿斯塔法財閥后,該城即重新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在得到這些領土后阿斯塔法財閥也選擇投桃報李,向馬其頓財閥免費提供了三十年石油,其后則按照市價的70%供應。對于馬其頓來說這筆交易也不算太吃虧,畢竟主要發展方向還是在歐陸。既然無法繼續向中東發展,小亞細亞也可有可無。因為黑色血液的輸入,成功度過了資源戰爭時期。
基于歐亞石油管道的鋪設,阿斯塔法財力成倍增長,也加大了對北非薩拉丁的支援輸出。時至資源戰爭中期,阿斯塔法旗下的薩拉丁企業漸漸蠶食了北非大部,而南部非洲的蠻王家族還處于部族混戰中,吞并整個非洲看似也只是時間問題。
阿斯塔法財閥所掌握的石油資源占全球的一半,到資源戰爭中期,無論從土地面積還是從資源與財力來判斷,都可以稱得上全球最強大的財閥了。甚至于東歐的馬其頓財閥為了石油與黑海出口的等利益,被算成阿斯塔法財閥的附庸。
當然全球各閥是不愿意看到這種局面發生的。如北美洛菲克一直以霸權自居。西歐的海倫芬因為阿斯塔法向馬其頓提供石油而與其敵對。南非的蠻王正在被阿斯塔法旗下的薩拉丁侵略。南亞甘達地迫切需要中東的石油資源。中亞的帖木爾則看中了阿富汗地區,陳兵于邊境虎視眈眈。他們之間秘密組成了一個反阿斯塔法同盟。
早在西元2370年甘達地財閥為了石油資源曾一度進攻波斯地區,但被阿斯塔法軍擊潰,所以甘軍也打消從陸上進攻阿斯塔法的想法。但由于甘達地強大的海軍已經獨霸了印度洋,封鎖了從亞丁灣到波斯灣的整個阿拉伯海域,使得阿斯塔法財閥的海運路線被堵住。同時甘達地也對蠻王進行了軍事援助,減緩了薩拉丁軍團南下步伐。
光合會則在暗中與薩拉丁企業聯系,希望他背叛阿斯塔法而自立。薩拉丁家族是有野心的,所擔心的主要就是經濟命脈不能自主。在光合會投入大量資金后,薩拉丁也就有了造反的本錢。不過阿斯塔法強大的軍力還是很讓其忌憚,所以還是不敢輕舉妄動。
西元2445年,薩拉丁在一切籌備好后,就開始進攻蠻王集團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在這場戰役中,無往不利的薩拉丁受挫,其向阿斯塔法的報告中所述,部隊受到了重創,幾乎全軍覆沒。蠻王大軍乘勝開始北上,如果攻入埃及則會切斷中東與北非的聯系,希望阿斯塔法派兵支援。
此時阿斯塔法財閥軍的主力正在喀布爾布防,防止帖木爾大軍南下。接到求救后也顧不得喀布爾了,立刻揮軍西征跨過蘇伊士運河,與薩拉丁殘部匯合在北蘇丹。
強大的阿斯塔法機械化部隊所到之處蠻王軍一觸即潰,毫無抵抗之力。一直到大軍再次推進到東非埃塞俄比亞。該地區為山丘地帶,機械化步兵的優勢開始下降,戰爭又一次僵持。
然而薩拉丁所謂已經遭遇重創的部隊,此時卻完好無損的渡過了蘇伊士運河,炸斷了所有運河上的大橋,列陣于西奈半島。
海倫芬的艦隊此時也開赴西奈半島的外海,甘達地的艦隊則進入了紅海。中亞的帖木爾大軍則乘機南下進攻喀布爾。
阿斯塔法財閥發現薩拉丁造反后為時已晚,悲哀的發現所有可以退的道路都被封死了,周邊被他們視作弱小的敵人全都聯合在了一起;蛟S他們低估了光合會的能力,或許他們根本不清楚光合會到底是什么。
但出乎光合會與阿斯塔法意料之外的是馬其頓財閥倒是非常的厚道,采取了兩不相幫的態度。即使反阿斯塔法聯盟向其提出成功后使其收回小亞細亞半島的建議,馬其頓財閥還是不為所動,依然把重心放在了奧地利與丹麥戰場上。
局面已經完全一邊倒有利于薩拉丁,不過大家即不愿意看見一個強大的阿斯塔法,也不愿意看見一個強大的薩拉丁。在阿斯塔法財閥軍主力被薩拉丁所困,阿富汗的喀布爾被帖木爾奪取后,各方又坐下來談判。
最后阿斯塔法財閥被迫簽訂了城下之盟,承諾放棄了蘇伊士運河以東的北非地區,阿富汗地區全部歸屬于帖木爾。免費修建中東至南亞的石油管道,并向甘達地免費提供石油三十五年,此事才得以平息。
后來阿斯塔法為了感謝馬其頓關鍵時候沒有落井下石,又向東歐提供了二十年的免費石油。
雖然經此一役,阿斯塔法財閥實力削弱,但一直到資源戰爭結束之前,依然是全球最富有的財閥。
隨著新能源革命,石油不再作為主要的資源,阿斯塔法財閥也漸漸的開始衰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其與馬其頓財閥的同盟關系并沒有因為這場能源革命而結束。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薩拉丁與海倫芬的同盟以及共同面對日益強大的列夫塔克達的壓力。
直至聯邦政府成立后,阿斯塔法財閥與薩拉丁財閥依然處于敵對狀態。以至于聯邦政府在進行蘇伊士運河拓寬工程中,偶爾能聽到東西兩岸的炮聲。
西元2880年3月31日,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一事件中,穆哈德.阿斯塔法作為當時聯邦內閣首席中樞卿,第一個意識到該事件為帖木爾財閥操縱,如果處理得當會為阿斯塔法財閥帶來巨大利益。
但由于當時的聯邦中央銀行行長是帖木兒人鮑爾.金森,增加了解決該事件的難度。
當看似走投無路的聯邦總統找到穆哈德.阿斯塔法,請求其對聯邦中央銀行注資以穩定貨幣通脹壓力,老謀深算的穆哈德拒絕了該提議。但隨即提出了一個可以使帖木爾財閥覆滅的計劃,由阿斯塔法跳過聯邦央行直接向聯邦政府注資三十萬億聯邦幣,用來補貼投資者2879年、2878年兩期的聯邦國債利益。一聽之下反而會助長貨幣通貨膨脹,但經穆哈德分析,釀成這次通脹的最大因素并非是經濟衰退或資源匱乏,而是人們心中的恐慌,只要平復這種情緒自然可以穩定貨幣體系。總統聽后隨即同意了該方案,并按計劃向市場放出風聲。
但要平復全球市場恐慌情緒,只靠三十萬億的注資是不夠的。再加上要實現阿斯塔法財閥的計劃,絕不可能獨吞帖木爾,不然會成為天下公敵,所以穆哈德連夜找了暮輝財閥與列夫塔克財閥。
4月1日早上,一筆由暮輝財閥、阿斯塔法財閥與列夫塔克財閥三家聯合注資的八十萬億聯邦幣打入了聯邦政府公共賬戶。聯邦政府跳過中央銀行對2879年與2878年兩期國債進行了補貼,而且補貼力度大大超過了之前市場風聲。貨幣期貨市場被強勢干預之下開始了多頭上漲。
始作俑者帖木爾財閥為此損失慘重,狗急跳墻帖木爾財閥在喀布爾市場開盤的一小時內,挪用聯邦中央銀行的龐大資金沽空了2879與2878國債,制造了著名的愚人節交易。但該交易隨后被聯邦內閣開會取消,帖木爾財閥隨之而破產。
聯邦政府隨后宣布討伐違反聯邦憲章的帖木爾財閥,其財閥因破產無法調動軍隊,隨之而覆滅。
阿斯塔法財閥因此伙同暮閥與列閥瓜分了帖木爾的領地,不但收回了因薩拉丁叛變而丟失的阿富汗地區,同時分到了中亞的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地區。名副其實的成為了世界第四大財閥。
西元2944年,伊斯坦布爾發生負產囚徒與平民起義,該起義在西斯托領導下規模達到七十余萬人。但被當地駐扎的三百臺裝甲步兵鎮壓了,起義民眾幾乎被屠殺殆盡。
該事件成為財閥世界的原罪,阿斯塔法財閥至此徹底摒棄了賽因阿斯塔法共存理念。罪不在阿斯塔法,罪于財閥。
自西元2970年勢力情報:
勢力范圍:中東地區,小亞細亞半島,伊斯坦布爾城,阿富汗地區,土庫曼地區,烏茲別克地區,吉爾吉斯地區,塔吉克地區。
人口:2.9億
年均凈利潤:50萬億聯邦幣。
陸軍:7300裝甲步兵。
海軍:總排水量60萬噸。
軍工:世界級生產線一條,財閥級三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