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鴻博問朱亮說:“先生,如何看待出生問題?”
朱亮答道:“遠古時代,儒學入門時有一首詩:朝為田舍郎,暮入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在我們華族,雖然也存在門閥家族的出生優勢,但也絕對不會堵死尋常百姓的晉升之路。
在暮閥歷史上也曾經涌現過很多平民出生的軍隊統帥與大執事!
鄭鴻博又問“那么先生如何看待南亞種制度?”
朱亮沉思后,回答道:“南亞過去的種出生就決定了,這已經被甘閥的先祖給廢黜了。而今天”
甘達地出生于南亞次大陸北方曼尼普爾邦。
南亞語中甘達地的發音雷同圣雄,但可以確認甘達地和圣雄完全是兩回事。
被南亞人稱為圣雄所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只有對尊重生命者才有效。
當環境換成了可以為一個面包的爭奪,就可以打出幾條人命的年代。
那種保持靜坐的不合作行為,不是等死就是找死。
所以后來甘閥領民還是慶幸帶領他們的是甘達地而不是別的什么。
次大陸上的北方諸邦,是南亞大陸多民族混居地。
因為種的存在,成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被歧視之地。
曼尼普爾邦的那加族也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
特別在種等級制度下,那加人大多被視為達利特不可接受的賤民。
因為這種歧視,他們更得不到教育,無法融入主流社會。
甚至于那加人自己都相信了所謂上位者的鬼話,默默祈求梵天賜予其贖罪的機會。
南亞曾經的統治者們,也利用了這一點,以維持其巨大的兩極分化統治。
為了使其本族內,長期受歧視的吠舍與首陀羅這兩個低種人群產生優越感。
南亞統治者認為,要使人民幸福并不用提高這些賤民的物質水平,而是讓他們看見更慘的生活質量。
很遺憾那加人就是這部分更慘的。
甘達地出生在格摩高曼部落酋長的家里,雖然其家族被南亞教視為第一種婆羅門。
但甘達地與其格摩高曼家族從來不在乎這種所謂等級。
他的父親拒絕了統治者送來的高種女人,娶了本族被稱為賤民的達利特女人。
此舉借以告誡其族人以及后來出生的甘達地,在族內人人平等。
雖然南亞教有嚴格的通婚制度,但為了維持曼尼普爾邦的穩定,也只好睜一眼閉一眼。
甘達地就成為南亞大陸上罕有的最高貴與最低賤種的混血兒。
在滅世預言中,南亞教借以梵天的名義,告誡世人,只有教徒才能免于災難。
那些敢于不信教,或者不遵循教義的人都將受到懲罰。
但實際情況卻完全相反。
它們沒能保護任何一個追隨者,無論是婆羅門還是首陀羅。
眾生在這塊土地上終于實現了平等,一樣平等的死去。
梵天可以不在!佛卻說了因果!
曾經處于統治地位的南亞族,占有大片富庶平原。
在災變時卻成為了他們無路可逃的集體墓地。
曾經被驅趕入山區的少數民族卻活下來很多人。
比如丘陵保護了那加族人,也包括了那加族新領袖:甘達地格摩高曼。
甘達地的一生就同很多財閥初代一樣偉大,帶領那加族幸存者們建立了最初的文明圈。
他們本來就處于惡劣的環境下長大,也比那些所謂高貴種更適合在災變后的環境生存。
甘達地掌權后,直接把南亞教的種制度廢除了。
在奪取巴特那后,重建了那爛陀寺,再次樹立了佛教作為人們心中的信仰。
他數次派人到華族尋訪來了多位禪宗高僧住持那爛陀寺弘揚佛法。
以眾生平等的理念消除等級歧視。
甘達地格摩高曼娶了一個前種首陀羅的女孩作為自己唯一的妻子。
為大眾做出了其廢除萬惡等級制度的表率。
這一系行為使南亞次大陸人民都視他為孔雀明王轉世,來拯救水深火熱的世間。
那些腐朽并妄圖以貴族身份來統治賤民,腐朽的婆羅門與剎帝利老爺們,根本無法與甘達地軍團對抗。
他們要么選擇投降,要么家族被屠戮,所以甘達地勢力很快由東向西發展到了孟買。
他執掌甘達地勢力四十三年,一統南亞次大陸,也是那個年代領土擴張速度最快的文明圈。
甘達地格摩高曼死前手里捏著一串佛子的念珠,對繼承者英格拉說:
“我也不希望凌駕于其他民族之上,我的一生努力,就是希望實現眾生平等。
所以即使我不信佛教,但已然對佛子非常敬重!
我的繼承者們!比起血脈,我更希望能繼承我的遺志!”
這短短的三句話,被鐫刻在立于那爛陀寺的甘達地格摩高曼的塑像前。
其死后,英格拉放棄了格摩高曼的姓,該用其父的名字甘達地為家族姓氏。
并告訴南亞諸民族,他繼承的不是格摩高曼血脈,而是甘達地的遺志!
從此以后,甘達地這個姓氏傳承至今。
甘達地格摩高曼留給二代繼任者英格拉甘達地一塊很大的版圖。
但也因為要解決幾百萬幸存者的溫飽,成了這個新生集團最大的難題。
周邊沒有了強大的對手,英格拉對高原對沙漠也沒有太大的興趣。
英格拉更正了初代擴張的路線,將重心放在經濟發展上。
為了遠洋貿易需要,重建了孟買造船廠。
開始籌建海軍,這也是新紀元最早成規模的海軍。
至第五代曼摩汗甘達地統治時期,由于甘達地集團在南亞次大陸上沒有天敵,人口也在野蠻的生長。
所以南亞次大陸人口造成的溫飽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由于海軍的建立,使得海上貿易發展迅速。
在同摩根與洛菲克進行的遠洋貿易中,甘達地領悟了財閥制度的高效,曼摩汗隨即進行了制度改革。
這之后后困擾甘達地數代的溫飽問題得以解決。
曼摩汗隨后就有余力把重心完全放在了海軍建設上。
至二十四世紀的資源戰爭爆發之前,甘達地建立了當時世界最強大的海軍艦隊。
其后整整一個多世紀都沒有任何勢力可與之在海上抗衡。
自信心膨脹的甘達地財閥以無敵艦隊命名其海軍。
資源戰爭爆發后,甘達地憑著海上資源運輸優勢,想擴大其陸地領土。
可進入高原的計劃,被華族萬俟氏阻擋。
由于高原處于亂流層,無法使用電磁炮。
甘達地就發揮了人海戰術,力圖壓垮這個小小家族。
不曾想,華族人居然團結起來,先有唐門介入,后又來了暮閥軍隊。
甘達地非但沒能拿下高原,反而丟了克什米爾。
最后還是甘達地還是發揮了外交能力,把克什米爾贖了回來。
這也是那個年代,甘達地自以為輸給華族是最丟面的事情。
接下來想進軍喀布爾,不曾想被阿斯塔法打的找不著北。
這也讓甘達地財閥清醒的認識到,這不是面子不面子的問題。
財閥的優勢在海上,所以戰爭就應該從海上開始。
這一思路使得甘達地接下來的發展順利了很多。
甘閥由海路迅速占領了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等所有印度洋諸島嶼。
無敵艦隊控制了印度洋全境,封鎖了亞丁灣。
阿斯塔法的海上貿易,很大程度只能依賴于甘達地。
其后甘達地財閥海陸并進,占領了中南半島、菲律賓群島、南洋馬來群島。
一只腳已經伸進了太平洋。
甘閥又南下進攻澳洲,但陸戰并非甘達地強項,受到了當地軍閥的頑強抵抗。
其后十幾年也只能在海軍幫助下控制了沿海小半部分地區。
在西元2435年夏季攻勢中,甘閥無敵艦隊再次從南洋群島全體出動。
打算繞過澳洲大陸,攻擊塔斯馬尼亞與新西蘭。
順利奪取了塔斯馬尼亞,使得樹袋熊臣服。
之后在前往新西蘭航程中,傳來了南云財閥襲擊新幾內亞的消息。
這是進二百年來,甘達地海軍第一次在海上遭到挑戰。
甘閥無敵艦隊立刻轉向直撲南洋群島,當趕到時南閥聯合艦隊已經撤離。
其后則又傳來菲律賓群島被襲擊的消息。
甘閥無敵艦隊不顧已經被南閥占領的新幾內亞島,直撲聯合艦隊而去。
無敵艦隊開赴菲律賓海域,終于在呂宋島沿海捕捉到了南閥聯合艦隊主力。
關于呂宋海戰的傳說,并不如后世記錄的十倍那么夸張。
甘閥戰前為了夸耀其無敵艦隊的強大,虛張聲勢而已。
但這個數據,在戰后也成功為南云財閥海軍戰斗力敲上了背書。
同時也成就了和族名將岡村龍三的威名。
即使不用夸張,甘閥的無敵艦隊也是南閥聯合艦隊的三到四倍。
本來世界公認,海軍比的就是艦炮實力,被南云財閥打破。
后來被證實,岡村龍三盜取了華族名陣:卻月,完成了以少勝多的壯舉。
雖然這個陣型在后來的歷史上經常出現,但當時不明所以,甘達地輸的莫名其妙。
無敵艦隊就此成為歷史,大洋上的霸主變成了聯合艦隊。
其后菲律賓群島丟失,南洋群島眼看也守不住了。
失去海軍依靠甘閥的澳洲計劃難以實現,但甘閥最擔心的還是印度洋。
甘閥為了保全印度洋的利益,只能同南云財閥談判。
愿意割讓澳洲領土給南云財閥,也同意將余下的南洋馬來諸島一并割讓。
南云財閥同意了這個條件,接受了南洋諸島,并承諾不踏入印度洋。
當時甘閥并不清楚,南云一戰賭的是其閥運。
所有財力,所有能源都投入了這支聯合艦隊。
和族列島上,南云閥主晚上辦公也舍不得多開一盞燈。
相比與自以為是的甘達地貴族,已經忘記了祖先甘達地格摩高曼的創業艱辛。
紙醉金迷的生活,使得無敵艦隊很多年沒有更換裝備。
只不過從此得到澳洲領土的南云財閥,就此被陷在了澳洲戰場。
使得合約上不踏入印度洋的承諾,變成了現實。
為了擴張領土,甘達地加入了反阿斯塔法聯盟。
甘閥艦隊一度駛入紅海,最終迫使阿斯塔法承認薩拉丁獨立,并割讓領土。
但在實際分配戰果時,阿斯塔法承諾割讓給甘閥的喀布爾,卻被帖木爾占去。
甘閥陸軍第二次北上喀布爾,又被帖木爾打了回來。
帖木爾大軍一度南下,嚇得甘達地財閥急忙求和。
每年繳納一部分利潤作為帖木爾的和平費用,同時為帖木爾開放港口與海上運輸線。
從此甘達地財閥一直在帖木爾的軍事威脅之下。
接下來的幾百年,甘閥處于很尷尬的境地。
在擴張無望,內部人口增長的巨大壓力下,民族矛盾與貧富差距矛盾激化。
這很難以依靠只有高尚思想而實際空乏的佛教來化解。
南亞教勢力又開始以改頭換面的姿態出現,它們吸收了佛教因果輪回。
又披上了佛教眾生平等的外衣,在一些新貴們的推波助瀾下,迅速傳播整開來。
他們所宣傳財富的多寡與前世的因果有關系,而今生的地位是天上諸神根據前世所決定的。
以教派核心元老與傳教者為婆羅門,
以財產多寡授予財閥貴族與富有者為剎帝利。
平民中產階級與小資產階級為吠舍。
無產階級為首陀羅。
破產者為達利特。
并加入了吠舍和首陀羅如果得到傳教者身份就能成為婆羅門的設定。
使得低種也接受了現實,并爭相去傳播這種教義。
新南亞教勢力再次抬頭,迅速在南亞次大陸上取代佛教地位。
面對這樣的局面,甘閥高層確實很想制止。
但無力解決貧富差距,也無法化解民族矛盾,現實面前閥主也只好聽之任之。
歷代甘閥閥主唯一能做的就是跑去那爛陀寺,跪在先祖甘達地格摩高曼佛像面前痛哭懺悔。
朱亮總結道:“今天的南亞的種教雖然看似不由出生決定,但社會就此分為等級,人類自相開始歧視。
“低種人得不到教育,得不到好的工作,就更無法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
“這樣的惡果就將一代代的傳下去,實際上甘達地閥內,比的就是出生。
“沒有上進的道路,財閥治理與部隊戰斗能力都打了很大的折扣。
鴻博!將來可學魏武,唯才是舉,莫要學那甘閥自毀前途!
“學生受教!”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