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趁著夜色進攻,東南軍也沒有任何的優勢。
因為叛軍早就將覆蓋華族大陸的天機系統一部分控制權,出賣給了南云財閥。
正因如此,毛利元雄才敢大膽的實行登陸,他此刻只是靜靜的看著對手的軍隊自投羅網。
實際上,在鄭鴻博身后的軍隊,就只有憨牛所率領的一半的虎林衛。
另一半進入吳淞地區后,在搜索掩護平民撤退。
所以,鄭鴻博發動反擊的軍隊,加起來也只有六個大隊三百臺戰爭裝甲步兵。
這支由鄭常洛與萬俟空一起創立的部隊,是此刻鄭鴻博唯一的依仗。
部隊成軍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經歷了薩芬叛亂與第二次長夜戰爭,他們都頑強的生存下來。
在黑光虎賁覆滅之后,暮輝財閥的真正強軍,也只剩下他們與新崛起的山德拉重甲軍團。
毛利元雄非常自信,因為他手下的三個軍團,是不輸島津家薩摩軍團的長州軍團。
毛利元雄認為,在南云財閥內部,長州軍團的戰斗力是僅次于奧羽衛的存在。
所以當他看見,天機系統上出現了三百臺敵人發起的反擊時,毛利元雄產生了輕敵的心思。
以三個軍團,對六個大隊,軍力比是101,所以毛利元雄就采用了反弧拉網式結陣應對。
毛利元雄也通讀了華族的孫子兵法,因為兵圣孫武曾經說過:十則圍之,五則分之,倍則擊之。
現在長州軍團十倍于敵人,正應孫武所說的“十則圍之”的說法。
采用這種方式,就是為了更好的將敵人全殲,他也急需一個勝仗來證明和族第一名將是他,而不是叛徒島津聰。
當然毛利元雄也不是未卜先知的圣人,所以他也沒有預料到反擊的部隊是鄭鴻博親自指揮的。
因為毛利元雄總認為華族的貴族相對于膽小。根據他所了解的華族文化: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個閥主,怎么可能混跡在士兵之中,進行這樣冒險的軍事行動。
也正是因為毛利元雄的這種想法,才給了鄭鴻博可乘之機。
關于天機系統,已經被南云得到一部分控制權,這點完全在鄭鴻博的預料之中。
所以鄭鴻博很清楚,他以多少的部隊進攻,對手就會以多少的部隊應對。
鄭鴻博所讀的兵法中,有一本叫司馬法的,曾這樣寫道:凡戰,以輕行輕則危,以重行重則無功,以輕行重則敗,以重行輕則戰。
這一點,任何一個合格的指揮官都知道,要以戰力強擊敗戰力弱,所以當這副牌攤在明面上的時候。幾乎任何一個指揮官,都知道應該怎么打。
如果鄭鴻博,直接帶著山德拉重甲軍團過去。雖然可以起到對目前三個軍團戰力碾壓的作用,但毛利元雄一定會重視這一次反擊。肯定要從艦隊中,調集更多的部隊參與這次軍事行動。
以山德拉重甲軍團的機動力,想要脫離戰斗,就會變得相當困難。
而鄭鴻博這一次的反擊,將虎林衛的編制進行了分散隱藏。
雖然虎林衛三百臺戰爭裝甲步兵的戰斗力,是無法和長州三軍團正面抗衡的,但絕非毛利元雄所預料的十倍戰力差,而這種判斷的錯誤,有時候是致命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