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斯布托特雙重間諜的身份,以及阿列克斯的姓氏。斯布托特在被西斯托救起的第一時間,就向西斯托坦白了一切,這也是斯布托特可以獲得西斯托信任的很重要的理由。
當然,斯布托特有自己的立場選擇,而西斯托則最大程度的尊重了這種選擇,并且允許斯布托特在不出賣南極最高利益為原則,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這也是斯布托特愿意把余生都付出在西斯托事業(yè)上的原因之一。
從此以后,斯布托特的任何行為,不管西斯托主觀意愿如何,只是客觀的去實現(xiàn)西斯托的理想與目標。
所以,西斯托感受到了斯布托特的自信,就沒有再去問斯布托特如何執(zhí)行。在西斯托看來,繼續(xù)問下去就是對斯布托特的一種不尊重與不信任。
斯布托特的自信,是有根據(jù)的,西斯托很快也想明白了。
財閥們并不如南極重視他們一樣重視南極。所以起碼在中樞卿層面上,不會考慮的那么細致。
如參謀羅伯特的分析,上策是最費錢的,所以很可能會被否定而中策是最費時間的,也可能會被否決至于下策,雖然從軍事上是最糟糕的選擇,但對于不團結的財閥中樞會議,可能是最理想的。
所以斯布托特的運作,只是讓這種最大可能性得意實現(xiàn)。
事實也是如此,斯布托特未讓西斯托失望……
……
第一次組成聯(lián)邦遠征軍,需要一個重量級的統(tǒng)帥,這就要在各閥閥主或者第一繼承人之間做出選擇。
對付流民,讓某財閥閥主或者中樞卿親自去,在貴胄眼里肯定是掉身價的。
派一個有軍職的財閥第一繼承人去,既可以刷下聲望,也可以為繼承人在未來中樞卿排序上撈到較好的席位。
篩選到最后,呼聲最高的還是暮閥閥主鄭崇光的嫡子,暮輝財閥的第一繼承人鄭常達少將。
而鄭常達的實力已經被財閥世界所認同,他與小野東三郎以及赫克托夫并稱為聯(lián)邦陸軍三杰。
如果讓鄭常達率領聯(lián)邦遠征軍,熟悉軍事的鄭常達很可能選擇阿蒙森海熊島進軍路線,再不濟也會選擇從奧茲海岸進行登陸。
所以斯布托特首先就是要把鄭常達排除在聯(lián)邦遠征計劃之外。
各閥第一繼承人中,軍銜最高者卻是海倫芬的第一繼承人希爾達海倫芬中將。
此人是個紈绔子弟,但仗著他在摩根財閥長大,有摩根財閥撐腰,為了拔高其在家族內的影響力,摩根操縱了聯(lián)邦軍部,不停的拔高他的軍銜。
也使得希爾達力壓海倫芬另一個繼承人博格海倫芬,成為海倫芬第一繼承人。
希爾達也在爭取聯(lián)邦遠征軍統(tǒng)帥的頭銜,以戰(zhàn)功來為自己刷聲望,進一步鞏固第一繼承人的地位。
所以,讓希爾達取代鄭常達成為聯(lián)邦遠征軍最高統(tǒng)帥,幾乎是躺著就能完成的任務。
當然也為此付出了一些代價,比如讓勞倫克虜伯出手,以一些廉價的電磁炮彈,換取中樞卿會議對希爾達的支持。
雖然這點電磁炮彈不足以收買中樞卿會議,但自從鄭崇光因為伊斯坦布爾之夜事件退出內閣后,在中樞卿會議上,誰也不愿意得罪長期霸占首席的摩根財閥。
可以為戰(zhàn)爭節(jié)約一部分預算,也是一個選擇希爾達海倫芬的理由。
即使這個理由看似兒戲,但這場戰(zhàn)爭在財閥們眼里,本身就是一場妄人西斯托整出來的兒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