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過去在讀這段的時候,總覺得有些巧合。從范金克開始尋找的尼斯特魯伊后裔,經過了上百年后,卻在范德特最虛弱的時候出現。”鄭鴻博還是很為范德特惋惜的。
“但即使我們忽略其有光合會的支持下,以及杰克拉德為克隆人后裔的事實,即使在杰克拉德完全自主的條件下,依然不能提早回到海倫芬。你能想明白其中的理由么”朱亮也想讓鄭鴻博自己思考一下。
鄭鴻博思慮后,嘗試回答道:“我大概能明白一些,因為提早回來只能成為學院派的傀儡,而在學院派衰落時回來,就能接掌權力。”
朱亮滿意的點頭,說道:“不錯,這一點作為一個上位者必須看透,并能掌握時機。華族古代,借尸還魂的例子不少。比如楚懷王熊心,在錯誤的時候被立稱王,最后結局也可想而知。”
聽到熊心,鴻博把遠古與近古歷史聯系起來,問道:“那么杰克拉德就不會徹底成為光合會的傀儡么”
朱亮答道:“不得不說,杰克拉德尼斯特魯伊確實是個有水平的人,而光合會更重利益與勢力。”
在各方勢力的支持下杰克拉德尼斯特魯伊也正式更名為杰克拉德海倫芬,成為了海倫芬財閥閥主。
從此海倫芬財閥進入了血親派領袖時期,本來徹底財閥化的海倫芬,也不可避免的退化成半門閥,半財閥。
隨著杰克拉德親自領軍南征,叛軍馬德里同盟企業的資金鏈突然斷裂,原本光合會承諾的援助也戛然而止。
杰克拉德在平叛戰爭中猶如神助般,在光合會的秘密情報輸送下,每每都能料敵于先機,伊比利亞叛亂短短幾個月就平息了下來。
為了徹底解決伊比利亞的隱患,馬德里同盟高層被屠戮一空,其領地大多歸入了海倫芬財閥直轄。
馬德里平叛戰爭使得杰克拉德在海倫芬閥內擁有了更高的聲望,而其殺伐的果斷,也震懾了閥內其他勢力。
接下來的杰克拉德在光合會的人員與洛菲克的資金支持下,對海倫芬財閥進行了集權化改革。
由于學院派從范金克時代就開始的縱容,六大支系與五大企業漸漸做強,呈尾大不掉之勢。
杰克拉德掌權后,這些貴胄與企業自覺有擁立功勞,而杰克拉德又立足未穩,想對權力與利益重新分配。
杰克拉德海倫芬確實也想重分權利,但他卻想收回這些貴胄與企業的權利,成為獨裁者。
杰克拉德不是范金克這種厚道人,在他看來所謂擁立的功勞,就是那群人的野心。而杰克拉德的海倫芬最不需要就是除他以外的野心家。
杰克拉德也不是那種直來直去的人,其處事隱秘,講求策略,善用借力打力的方式。
學院派扶持建立的韋爾夫家族企業,成為了杰克拉德第一目標。他很快挑唆了其他支派的野心,杰克拉德也就順了那些野心家的意。
西元2174年,海牙派與鹿特丹派告發韋爾夫企業曾與范德特合謀,參與了暗殺行動,杰克拉德因而派人展開了調查,逼迫韋爾夫企業造反。
早有準備的杰克拉德親自帶兵突襲慕尼黑平叛,使韋爾夫家族覆滅。其領地大多歸入海倫芬財閥直轄。
學院派殘黨在驚恐之余,大部分逃亡摩根財閥的阿拉斯加,重建格羅寧根學院。
但也有少量學院派成員宣誓向杰克拉德效忠。杰克拉德同時也得到了六支派之一,親尼斯特魯伊家族的海倫芬本派支持。
依靠這股力量完成了對諸如阿姆斯特丹等支派的壓制。經過他與后代的努力,六大支派在斗爭中名存實亡。
對于法蘭西企業,杰克拉德扶植了綏靖派與法蘭西民族派對立。綏靖派奪權后,將法蘭西企業大量利益都讓給了財閥直轄。
對于英吉利企業,杰克拉德又成功挑起蘇蘭族派和愛蘭族派同英吉利本派對立,最后將英吉利企業一分為三。
就這樣,海倫芬財閥在杰克拉德海倫芬的帶領下,完成了財閥集權制。
西元2186年,杰克拉德海倫芬率軍奪取了因斯布魯克與西奧地利地區,使亞平寧半島與巴伐利亞地區有了相對安全的屏障。
西元2187年,三十八歲的杰克拉德海倫芬在閥內聲望已經達到了最高峰。他打算再度東征潘德夫,擊敗腐朽的馬其頓王國。
但一場莫名的疾病使他突然衰老,并在當年年底去世,死時如同一個**十歲的老頭。后來這個怪病成為了尼斯特魯伊一族的遺傳病。
杰克拉德海倫芬死后,其后海倫芬血親派再也沒有出過如他這樣的雄主。
但由于杰克拉德為血親派打下的基礎,其后世很多代海倫芬血親派短命閥主們就算都不思進取,但收成綽綽有余。
直至進入二十五世紀后,資源戰爭在全球范圍內爆發。海倫芬財閥因坐擁北海大油田,相對于已經改制的馬其頓財閥處于絕對優勢。
西元2475年海倫芬在奧地利地區發起攻勢,一度逼近了薩爾茲堡。卻不曾想馬其頓壯士斷腕,割讓了小亞細亞以及君士坦丁堡,從阿斯塔法財閥處換取了石油支持。
馬其頓財閥軍開始了在奧地利戰場的反擊,戰線從西部的因斯布魯克到東部的薩爾茨堡之間來回拉鋸。
西元2515年,馬其頓在南線佯攻后,從北線德意志發起了雷神行動。幾天內就席卷了整個德意志北部,攻克了丹麥地區,并掌握了波羅的海出海口。
反應過來的海倫芬財閥軍把緊急征兵發動反擊,與馬其頓決戰在德意志北部,補給線更短的海倫芬很快收復了絕大部分失地。
但海倫芬軍始終無法攻克被馬其頓財閥占領的丹麥地區,馬其頓人利用日德蘭半島與西蘭島阻擋了海倫芬財閥強大的艦隊進入波羅的海,也利用海上運輸給丹麥提供補給。
日德蘭半島就此成為馬其頓財閥插入西歐的一塊飛地,戰略意義非常重大。丹麥地區可以成為馬其頓陸軍攻擊西歐的跳板,也可以成為阻擋海倫芬海軍進入波羅的海的防御屏障。
這之后海倫芬財閥在對馬其頓的戰爭就一直處于劣勢。奧地利戰場雙方打得火熱,德意志北部又戰火不絕。還要防備馬其頓人從丹麥偷襲西歐。
西元2524年,海倫芬軍所有主力軍團突然從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出兵,一路向西攻破了薩爾茨堡。逼迫馬其頓軍主力至南線防御。
海倫芬暗中勾結了拉特財閥,希望拉特趁馬其頓軍主力南下之際偷襲丹麥。并承諾日德蘭半島交于拉特財閥,兩閥同盟一起對抗馬其頓。
拉特財閥度過海峽,輕松從馬其頓軍手中奪取了丹麥地區,但接下來同海倫芬聯合卻不太符合拉特財閥的利益。所以就撕毀協議,攻取了海倫芬領地:德意志北部的基爾與呂貝克。大有南下席卷歐洲大陸的趨勢。
此時海倫芬財閥血親派閥主也因為拉特的背盟,誘發其家族遺傳病而死去。整個西歐都在拉特財閥軍的攻擊范圍之內。
新任海倫芬閥主當機立斷的向馬其頓人求和,答應歸還薩爾茨堡,一并將因斯布魯克以西的奧地利都割讓給馬其頓人,同時許諾,呂貝克以西的德意志歸屬于馬其頓。
這份合約使得海倫芬得以在南線戰場茍合,又丟失了德意志地區東北。看似對海倫芬是喪權辱閥,但實際上海倫芬卻高明的把馬其頓也拉入了丹麥戰場。
南線停戰之后,海倫芬軍北上奪回了基爾港,而馬其頓軍在隨后也攻入了呂貝克。歐洲三大財閥在小小的日德蘭半島與西蘭島,上演了三閥演義,戰火百年不息。
當資源戰爭結束后,新任海倫芬血親派閥主,與新任拉特閥主簽訂了停戰協議。馬其頓擔心自己被兩軍夾擊,也向拉特財閥伸出橄欖枝,將呂貝克送給了拉特,換取了波羅的海的商貿免費通行權。丹麥百年戰爭一夜之間隨著資源戰爭的結束而結束。
丹麥停戰后,歐亞非大陸組成了兩個軍事集團,薩拉丁與海倫芬財閥同盟,即薩芬同盟。阿斯塔法、拉特與馬其頓同盟,即阿拉馬同盟。
之后海倫芬與馬其頓在奧地利又開始了打打停停,直到后來聯邦政府成立才簽訂了停戰協議。
當北美光合會被洛菲克鏟除后,洛菲克與光合會的斗爭又發展到了歐洲。而海倫芬血親派則利用雙方的斗爭而逐漸擺脫了光合會的控制。
西元2735年,黎明會戰之后,隨著洛菲克家族覆滅,光合會與洛菲克在歐洲的斗爭也隨之而結束。不曾想摩根財閥卻沒有打算放過歐洲光合會。
摩根派出了已經移居阿拉斯加的格羅寧根學院派精英回到了歐洲,調查并狙殺光合會成員。執掌海倫芬財閥的血親派,一方面也想徹底擺脫光合會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想抱摩根的大腿,就默認了旅居阿拉斯加格羅寧根學院派成員的回歸。
但這種行為并沒有贏來摩根財閥的任何好感,從后來閥聯到聯邦政府的成立,海倫芬血親派無論如何向摩根財閥示好,都沒辦法得到善意的回報。
西元2935年拉特財閥覆滅后,在摩根的暗中操縱下,海倫芬財閥只收回了打成廢墟的丹麥,以及破壞嚴重的挪威南部地區,這也使得海倫芬財閥徹底對緩和摩根關系失去信心。
西元2978年,身兼光合會會長與洛菲克族長雙重身份的娜塔莎洛菲克找到了時任海倫芬財閥閥主博格海倫芬。并以公布其克隆人身份的威脅,迫使其加入陣營,并參與計劃。
博格海倫芬加入了娜塔莎的陣營后,當年就開始秘密清洗從阿拉斯加回來的學院派成員。
西元2983年,薩芬政變爆發。博格海倫芬同尤彌爾薩拉丁一起聯合了娜塔莎洛菲克。三方妄圖消滅摩根財閥,顛覆世界聯邦政權,重建世界財閥新秩序。
最終政變失敗,博格海倫芬自殺,海倫芬血親派也就此族滅。
海倫芬財閥卻沒有因此而滅亡。在摩根財閥的扶持下,海倫芬學院派復辟,范金克的后裔范金克二海倫芬擔任了海倫芬財閥新閥主,海倫芬財閥進入了新的時代,即:傀儡時代。
“確實如先生所說,范金克二回到海倫芬也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為。海倫芬財閥內的各大勢力早已被杰克拉德削弱,而唯一的希望學院派又被博格清洗,博格最后的瘋狂也是幫了摩根一個大忙。”鄭鴻博聽完朱亮的講解后唏噓不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