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3000年11月12日,自由軍主力集結在南極高原上。
以赫克托夫陣亡為代價,自由軍成功從威爾斯克雪原撤回來的了13個軍團。
加之巴濤中將從自由城帶來的近衛集團軍的8個軍團。
自由軍集結了21個軍團對陣聯邦軍格納多馬龍的45個軍團。
考慮到南極高原地形優勢,面對占據地利的自由軍,格納多也很清楚,兵力優勢并不是絕對優勢,就沒有冒然發動進攻。
雙方對峙了三天,聯邦軍在肅清外圍城鎮據點的抵抗后,謹慎的阿姆斯特朗,終于可以抽出三十個軍團來支援前線。
所以11月16日下午,前線指揮官格納多馬龍可以調動的總兵力,達到七十五個軍團。
而與此同時,自由軍也沒有浪費這些時間:
11月13日鄭常達部,七個軍團整編完成,抵達前線。
11月14日薩達特部,五個軍團整編完成,抵達前線。
11月15日亞爾斯蘭部,十一個軍團抵達前線。
11月16日上午,國防部長拉布拉多與內政部長奧布,掏空了國力,又完成了八個軍團的整編,并及時送上了前線。
這樣,自由軍也在短短三天,于南極高原上集結了五十二個軍團。
當薩達特看到拉布拉多與奧布也出現在大軍中,就很清楚,這五十二個軍團,是自由軍的全部兵力。
自由軍總指揮官,并不是亞爾斯蘭,也不是之前呼聲很高的鄭常達。
因為西斯托在昏迷前,指定了巴卡薩達特指揮全軍。
雖然有人會疑慮,但西斯托的命令,必須服從。這是幾十年來,洛卡斯共和國深入骨髓的鐵律。
自由軍五十二個軍團,對陣聯邦軍七十五個軍團。看似自由軍兵力還是不足。
可聯邦軍并沒有立即發起進攻,格納多馬龍躊躇不前,因為他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
七十五個軍團,已經超過格納多指揮的極限,還是等善于大兵團作戰的阿姆斯特朗,集結好部隊,親自來指揮比較好。
阿姆斯特朗給格納多增兵,其實也是震懾的用意。所以這次派來的援軍,基本上都是戰斗力偏弱的蠻王財閥軍與羅德里戈財閥軍的部隊。
阿姆斯特朗相信格納多馬龍不是一個沖動的人。阿姆斯特朗也認為,自由軍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不會主動發起進攻。
阿姆斯特朗會產生的判斷,就是西斯托安排巴卡薩達特擔任自由軍指揮官的原因。
亞爾斯蘭會因為自由城的牽掛而瞻前顧后,鄭常達穩重的性格會因為兵力對比而猶豫不決。
只有巴卡薩達特才會毫不猶豫的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西斯托昔日分別與白聰和奧布溝通過,從對手和上司的角度,完全分析過薩達特的用兵方式,對巴卡薩達特有了充分肯定。
能立在戰場的全局之上,此時在巴卡薩達特心中有了大致的判斷。
如果等阿姆斯特朗帶著主力,與格納多馬龍會師高原,這仗就沒的打了。
巴卡薩達特沒有和阿姆斯特朗交過手,但阿姆斯特朗當年打敗了與他齊名的北非之虎卡扎菲。
隔空一個比較,巴卡薩達特也認為,在阿姆斯特朗掌握絕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打敗聯邦軍幾乎不太可能。
喜歡長夜年代記請大家收藏:長夜年代記更新速度最快。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