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章國家萌芽
西元2880年,隕石災變后的第868年,天空的屏障依舊保護著幸存人類的后裔,也同樣如一道不可逾越之墻,隔絕著人類對宇宙的探索。
世界不可避免的內卷,越卷越蜷,民眾在這種折卷中被財閥榨取,被財閥壓迫。
財閥!財閥!財閥!全世界都是財閥的財閥的,每一寸土地、呼吸的空氣
隨著中亞財閥帖木兒的轟然倒塌。全世界的財閥們,都加入了這場瓜分的盛宴。
只要有利益,分配就從來不公平,這也導致了財閥之間的矛盾激化。
那一年,也是世界聯邦政府成立后的第三十年。
世界聯邦政府,一個很強大的名字,它也作為人類文明史上第一個在法理上完全統一的國家而存在。
財閥們為了達到更虛偽的政治目的,世界聯邦政府還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以民選總統為國家法理上的元首。
然而,本該作為最高領袖的國家總統,卻被一個名為中樞卿會議的組織凌駕其上。
七位世界中樞卿的人選,都是由各財閥的閥主輪值擔任,他們才是世界真正的主宰。
因為有中樞卿會議的存在,實際參與其中的政客們都很清楚,所謂政府工作人員,從總統開始都是工具人。
世界聯邦政府其本質就是個丑陋的傀儡,它不過是將十三家財閥強行撮合在一起的縫合怪而已。
對了,如今只剩下了十二家
當這只縫合怪的一個組成部分崩壞了,利益也就失去了平衡,財閥們爭吵不休,世界聯邦政府面臨解體的危機。
如果政府解體,也就意味著財閥們之間的對話結束,戰爭也將再次爆發。
可戰爭對財閥們來說,并不是獲取利益的最好手段,在和平中通過剝削與貿易攫取才是。
所以,即使只為了和平,作為傀儡的世界聯邦政府,也有它存在的價值。
就如三十年前年成立世界聯邦政府時,套用了一句華族人的老話:和氣生財。
事實也是如此,世界聯邦政府的總統在西元2880年之前,就是個擺設。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是執行自己的否決權,否決中樞卿會議通過的協議,然后總統就會遭到中樞卿會議的彈劾,再然后財閥媒體會包裝宣傳,選出新一任更聽話的傀儡。
只是當統治世界財閥的內部出現了裂隙,為了避免破壞現有貿易體系的戰爭爆發,也為了各自更長遠的利益,財閥們只好做出讓步,暫時擱置爭議,共同支持世界聯邦政府的延續,以安撫動蕩的人心。
已經覆滅的帖木兒財閥在喀布爾市場制造的金融海嘯,迅速波及了全世界,提前引爆了財閥主義的社會危機。
為了防止再出出現類似惡**件,世界銀行也不能再由各財閥輪流掌控了,必須尋找一個中立于十二財閥的勢力接管,世界聯邦政府也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在這場多方博弈后,世界聯邦政府得到了國家財政主導權,從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前12章黃金時代
世界的本質還是財閥,財閥也是最最現實的,有錢就等于有了話語權。
政府有錢也同樣如此,掌控了世界銀行,也就得到了聯邦幣的債券發行權,政治家們對于國家的夢想就不再只停留夢中。
自西元2880年6月開始,世界聯邦政府也進入了其最輝煌的年代。
雖然這段歲月對財閥們并不算太友好,但歷史書上依舊以黃金年代記,來記錄下了這一時期。
當聯邦政府有錢后,各項國家制度的改革逐一啟動。
教育改革、醫療改革、養老改革、公共設施改革、國家軍隊改革等等,這些都作為國家應盡的義務,一項項的被聯邦政府提上了日程規劃。
政府逐漸消除了所有聯邦公民的后顧之憂,很好的抵消了財閥主義制度下的經濟蕭條。
居民消費開始逐漸增加,市場經濟開始繁榮,財閥壟斷之外的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一樣的萌發,整個聯邦呈現欣欣向榮之態。
前13章胡安卡洛斯
洛卡斯胡安,家鄉羅德里戈財閥統治下的海港城市利馬,出生于一個普普通通的西班牙后裔家庭。
青年時代的洛卡斯正值聯邦政府的成立初期,對于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歷史系畢業的他來說,早已看透了國家的真相,自然也沒有一絲從政的熱情。
那年頭,好人誰愿意給財閥去當工具人?
洛卡斯后來成為了大學教授,從事研究近古時代國家政治制度,他也特別著迷于某個東方大國在當時的崛起,及其文明的偉大復興之路,如果沒有后來的那場滅世災難
柏拉圖的理想國,現實是不存在的,但在洛卡斯心中的理想國卻存在于人類的歷史之中。
這期間,洛卡斯寫了很多影響深遠的研究著作,雖然在當時財閥壓制的大環境下,那些稱頌國家體制,以及反財閥壟斷的著作都會遭到封禁。
但寫下來的文字終究是寫下來了,不會因為禁止其流通而就不存在了。
現存于世的洛卡斯胡安的大量著作,大都是在后來的黃金年代中被流傳開來。
直至西元2880年6月之后,洛卡斯以其研究領域的專業,敏銳感知到了國家產生的變化,也使他看到了制衡財閥的希望。
洛卡斯果斷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大學教授職務,也不再寫書,投筆從政。
那年,洛卡斯胡安已經五十二歲了,這樣的高齡以一個新人的身份,擠入了以此謀利的政客世界,被當時的學術界所鄙夷。
然而洛卡斯胡安卻不以此為恥,老老實實的從一個地方基層公務員干起。
事實證明,洛卡斯是有真才實學的。政府由于官僚制度的傳承斷絕已近千年,誰也不知道如何去執行權力。
洛卡斯胡安卻能以他寬泛的知識進而轉換成了強大執行力,很快得到了底層民眾和上級領導的賞識,以一介清流而得以步步高升。
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洛卡斯無懼責任給他帶來的壓力,迎難而上,實現了更加斐然的政績,也進一步在民眾間贏得了更高的聲望。
洛卡斯胡安的理想就是重建位于他心中最偉大的國家,此時的他對整個人類社會未來的美好非常向往,并且為了他的理想不斷的上進。
可隨著洛卡斯胡安的地位越來越靠近中樞,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開始困擾了洛卡斯,國家突然很有錢了,但錢又是從哪來的?
前14章民主政客的本質
正如洛卡斯胡安所考慮的那個問題,黃金年代真的是遍地黃金的美好歲月么?錢從哪來?
正常情況下,國家福利必須與國家收入呈比例才能增長,可自打世界聯邦政府擁有自主決定權發行國債后,這種平衡也就被打破了。
美名其曰,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只有提高社會福利保障,使公民再無后顧之憂后,市場消費才能得到促進。就這樣,以促進經濟為名來打破福利與收入之間形成的平衡。
其實增加點社會福利沒問題,政府也可以同步增加稅收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本來也沒什么錯。
但對于民主政客來說,選舉時誰提出要增加賦稅,誰就會被媒體口誅筆伐。
這這很好理解,一旦要加稅,誰收入更多,加稅也就更多。那到底誰收入最多呢?財閥啊!
現實哪一家主流媒體,不是財閥們開的?哪位候選總統要動財閥家的奶酪,財閥媒體還會有那人的好話?
所以,要在這場民主游戲中獲勝,既要討好民眾,也不能得罪財閥。
于是,民主政客為了拉選票,一次次的擴大對公民福利的許諾,而財閥的媒體一定會讓候選總統做出許諾,絕不加稅!
這就是民主政治最大的弊端,越是善于表演的小丑政客,更容易被人口基數最大的社會底層認可。
小丑政客當選總統后,在執政期間也不會考慮國家長遠利益,只要在五年任期內不出大問題,國家財政赤字擴大根本不在他們考慮范圍內,靠著舉債就能兌現選舉承諾了。
這樣一來,民主制度下的聯邦總統,這個工作就成為了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了。
前105章財政赤字貨幣化
政府職能部門龐大的維持費用,外加上每一項福利改革的背后,都伴隨著非常驚人財政支出。
連續幾任總統,都是靠著增發新國債來填平舊賬,在他們任期內,世界聯邦政府歌舞升平,欣欣向榮。
可欠債總要還錢,隨著債券發行量不停加大,債券利息不斷增長,財政窟窿也越來越大。
黃金年代所帶來的社會繁榮,其主要利潤還是流到了財閥口袋里,政府收入卻沒有太多的增長。
連續兩任的小丑政客所擔任的總統,都是這場擊鼓傳花游戲的贏家。成功的完成了各自五年的任期,時間也已經到了西元2894年。
新上任的總統甘博,還算是一個有點擔當的人,他看到的就是前任們留下的一堆爛賬!他沒辦法繼續這樣下去,因為這些賬目在他任期內就沒法平了,可這又該怎么辦呢?
甘博也在媒體上許諾過,絕不加稅,但財政赤字總不能就這樣下去逐年擴大吧。
于是,總統打起了收割一波韭菜的主意。
他試圖以世界銀行的執行權,繞過中樞卿會議,推行財政赤字貨幣化,通過發行超量的新貨幣而產生無本利差,用來填補虧空。
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印錢,后果將會造成聯邦幣發生一定幅度的貶值。
可如果甘博總統只把普通老百姓當韭菜割了也就算了,而聯邦幣的貶值,就是要將作為最大持幣者的財閥們當韭菜割了。
甘博事情做的并沒有他自己想象中的那般隱秘,還是吃了學識淺薄的苦。他似乎并不理解世界銀行的本質就是一家財閥銀行,聯邦政府只有執行權,而董事會卻是由財閥們組成的。帖木兒財閥當初之所以能夠利用世界銀行實施陰謀,也因為帖木兒財閥本身就是世界銀行的股東之一。
而世界聯邦政府卻不是股東,總統的執行權也只是股東們雇傭來的打工仔而已。
甘博想要利用世界銀行的權力,繞過中樞卿會議,簡直就是掩耳盜鈴,其結果也可想而知。
這個動了歪念頭,上任不到一年的總統甘博,立刻被中樞卿會議彈劾下臺,不久之后死于一場車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