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陽之左,二十里左近便是一個大鄉里。 此鄉名為鄧鄉,全鄉人口不下五千人,是襄陽下轄的一個大鄉。 原本,鄧鄉是鄧氏族人聚族而居的;后來,下動蕩,荊襄相對太平一些,許多逃難之人便涌進了荊襄,這鄧鄉之中,此時便有一半的外來人口。 這日晌午,噪雜的鄧鄉中,便漫步而來三只毛驢。 驢背上,孟公威三人原本言笑晏晏,進入鄧鄉之后,卻很是詫異。 眼下這個時節,正值秋末,也正是百姓們整理田地,準備種下冬麥的時候。中原地區的麥,多是在入冬前種下,然后來年五月便可豐收,這就是所謂的冬種夏收。 孟公威他們從襄陽這一路走來,各鄉里的百姓,莫不是在忙著準備冬種。然而這鄧鄉的百姓,卻鮮少有人在田地里忙碌的,居然都聚集在鄉中的打谷場上,不知所為何事。 “孟師兄,咱們也去瞅瞅這熱鬧?” 看著被百姓圍得水泄不通的打谷場,石韜建議道。 修士從紅塵中經過,多是隨心所欲,紅塵中諸事,他們一般不會插手,但看看卻也無妨。 孟公威看著噪雜的人群,頷首道:“那就看看再吧,反正,此地距離孔明家也不遠。” 在荊山腳下,與師叔司馬徽分開行動之后,孟公威他們反倒沒有急著往隆中趕路。 他們先是騎著毛驢,晃悠到襄陽城歇了一夜,順便一飽口腹之欲。 在山門中修煉,生活倒也不算清苦。 問題是,山門中也不可能備下那么多酒水。孟公威、崔州平、石廣元,他們三人雖算不得嗜酒如命,但多日不曾喝酒,這時沒有師門長輩在側,自然得敞開了喝一頓。 今日一早,三人才離開襄陽城,又晃悠著往隆中而來。 不料距離隆中也不過十來里地,這鄧鄉卻出現了怪事,孟公威他們自然得駐足一瞧究竟。 畢竟,如能為百姓解決一些困難,例如求雨之類的,多少還是能夠收獲一些功德氣運的。 而氣運,沒有哪個修士會嫌多的。 …… 打谷場上,五千多人聚在一起,黑壓壓的一片人頭攢動,外面的人根本就擠不進去。但是百姓們嘴里的議論聲,卻讓孟公威三人摸不著頭腦。 “種下這諸葛痘,真的能預防花?”一青年漢子不敢置信,問著身邊的一位老者。 老者原本拄著拐杖,這時卻用拐杖指了指打谷場中間,問道:“看見那兩位醫者沒?” 青年漢子點頭,打谷場上雖然人頭攢動,但中間位置卻空出好大一片來,那兩位年青醫者正在為數名漢子種痘呢;站在外圍高出,也能看清打谷場中間。 老者摸著白胡須,道:“那兩名醫者,正是神醫張仲景的同族。” “據,仲景神醫被高人授以諸葛痘之法,然后便邀全族醫者,將之推行于下。只要種下這諸葛痘,我等百姓終不必再受花之苦了。” “別的醫者不能相信,神醫張仲景還能不相信么?” “況且,你早上沒聽那兩位醫者么,他們在涅陽縣,已經給上萬人種過這諸葛痘。如今都已痊愈,且還用花病驗證過,那些種過諸葛痘的,都沒有再患上花!” 與其老者是神醫張仲景的腦殘粉,還不如最后一條才最有服力。 昨,這兩位醫者來到鄧鄉,要為全鄉百姓種下諸葛痘,讓他們從此不再受花之苦。 剛開始,兩名醫者這么,自然被當做是招搖撞騙的。 千百年下來,誰不知道,花之疫向來是無法治愈的,也自然是不可能預防的。是以,這兩名醫者,都差點沒被鄉民們給綁起來扭送官府。 后來,這兩名醫者報上名諱,是神醫張仲景的同族醫者,還有著張仲景的親筆柬函,并且還,他們已經在涅陽城外,為數千名百姓種過諸葛痘,鄉民們這才半信半疑。 然后,鄉中亭長和里長就派人,快馬到涅陽城外的張家莊卻求證。 今一早,信使快馬而回,興高采烈的告訴大家,如今整個涅陽縣的百姓,幾乎都在張氏醫者的主導下種著諸葛痘呢。而且,那張家莊還有上萬名百姓,都已經是種痘成功的,沒有一個死亡的個例,從此不再受花之厄。 也不知何故,張家莊三千多百姓,到了信使最終,居然就成了上萬人。 不過,有了神醫張仲景的招牌,又有著涅陽縣整個縣的百姓為實證,鄧鄉的鄉民們終于相信了那兩名醫者的話。雖然疑慮者還有,但今日開始,鄧鄉也開始全民種那所謂的諸葛痘。 …… 孟公威、石廣元、崔州平三人,仔細聽著老者和青年的對話,卻有點云里霧里。 什么諸葛痘? 莫不是此鄉今歲準備種植大都么? 若是種植大豆,也不該是這個時節的呢! 還有,這種植大豆,與花又有何關系? 莫不是神醫張仲景發現,百姓以大豆為主食,就能杜絕患花的可能么? 這怎么感覺都很扯淡呢? 再者,既然是種大豆,那打谷場中間的兩名醫者,又所為何來? 即便站在打谷場外圍,孟公威他們還是看得很清楚的。 那兩名醫者,在每一位鄉民的胳膊上都劃了一刀,接著就用某種藥水清洗傷口,然后又從某個瓷瓶中子中,挑出一點什么,某在鄉民胳膊上的傷口處,最后再用布帛包扎傷口。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很是簡單。 就這么短短的一會兒,那兩名醫者已經為數十名鄉民這么做過。 “敢問老哥,你們所的諸葛痘,是為何物?為何又能預防花呢?” 不知就要不恥下問,孟公威湊到老者身邊,拱手問著。 以孟公威他們的實際歲數,只怕這老者比他們還要十幾二十歲的。只是修煉有所成的緣故,孟公威他們看著才四五十歲而已。 聽到問話,老者和青年轉首,打量了孟公威他們一番。 三人都是一襲長衫,不同于莊稼人的穿戴,也不是大戶人家的錦衣裝扮,顯得與眾不同,遺世而脫俗。三人身上都偶有幾點風塵,身邊又各牽著一只毛驢,稍微上了歲數的、有點見識的老者就心有揣測,這必是世外高人,即便不是神仙中人,也定是閑云野鶴般的隱士。 “三位先生有禮了!”老者也拱手回禮道。 對世外之人,不管是修士也好,還是隱世的讀書人,百姓們一般都稱之為先生。唯有世外之人中,那些看起來七八旬的老者,才會被百姓們尊稱一聲“老神仙”。 而孟公威他們,現在看起來也不過四五十二罷了。 老者見禮之后,便回道:“這諸葛痘老漢不知其詳,總之,肯定不是咱們種莊稼的豆子。不過,據那兩位醫者,只要在咱們胳膊上種下那諸葛痘,就終生不會再患花了。” 老者這么一,孟公威他們反倒是好奇了。 十歲兒都知道,花這種瘟疫,是無藥可醫,無藥可以防治的。 是以,等老者罷,孟公威他們便在打谷場邊等著,準備等那兩位醫者空閑下來,再與之詳談一番,打探一下,為何諸葛痘就能防治花。 …… 正午過后,鄉民們大多是都挨過了那一刀,兩名醫者也算是空閑下來。 這時,里長帶著人,給那兩位醫者送來吃食。 當然,一并被送上吃食的,自然也有孟公威他們的那一份。 吃罷了午飯,孟公威向兩名醫者道:“兩位哥請了!” 二人趕緊起身,向三人躬身行禮道:“涅陽**、張源,見過三位先生。” 身為醫者,他們二人的眼光自然與普通百姓不同,孟公威他們三人的言行舉止,還有那一副出塵脫俗的樣子,大約就是傳中遁世潛修的神仙中人。 所以,二人不敢怠慢。 孟公威也不啰嗦,直接問道:“敢問二位哥,這諸葛痘是為何物?” “為何給百姓種了諸葛痘,就能預防花呢?” 兩位醫者雖然都很年輕,但那位叫做**的輩分長一輩。 只聽**自豪笑道:“三位先生所問,算是問對人了。” “這諸葛痘,其實就是牛痘,更確切的,是患著花病的牛身上的膿液。只因此法是南陽諸葛孔明所傳授,是以稱之為諸葛痘。” “眾所周知,只有痊愈后的花患者,才會對此病終身免疫。” “這種下諸葛痘,防治花,便正是利用此特點。” “諸葛痘的毒性,比咱們人類的花毒性,弱很多。種下諸葛痘之后,雖然會出現花病的各種癥狀,患者卻沒有性命之危,最多十就能痊愈。” “在涅陽縣,我張家莊三千多人,都已種過諸葛痘,也都已痊愈,不再懼怕花病了。” “如今,我涅陽張氏舉全族之力,出動一百三十七位醫者,將此法推行于下。此時此刻,整個南陽郡五十六縣,基本都有我張氏醫者,在推行這種痘之法。” 孟公威三人聞言,就是一驚。 居然是孔明師弟傳授的此法?只是,牛身上也會患有花么? 再,將牛的花種在人身上,這不是要讓百姓都被傳染此病么? 三人也只是有點驚訝、好奇,倒是沒有想著諸葛孔明亂彈琴的。畢竟,與諸葛亮相較這么幾年,他的聰明才智,還有他的創新能力,孟公威他們是有目共睹的。 在他們想來,孔明師弟既然將此法惠及世人,只怕這諸葛痘,還真就是防治花的! 若這諸葛痘,真的能在全下普及開來,便是功德無量,孔明師弟所收獲的氣運,也將是無量的,甚至,比之扶龍庭,都不見得少多少。 有了這么多氣運眷顧,孔明師弟在修行路上,基本是無往而不利的。 “只是,終究還是可惜了!”三人心中,都有著這么一句嘆息。 至于可惜了什么,唯有修士能夠明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