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功蓋三分國 功蓋三分國 正文 第43章 送別

作者/陽懿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襄陽城外,漢水邊,一艘百料大船停靠在碼頭邊等著。    寒風呼嘯,碼頭上并沒有多少商旅往來,唯有百十人正在話別。    時值大漢建安三年十一月丙寅日,正是寒冬欺人之時,諸葛瑾卻于此時租船南下,即將前往江東完婚,這碼頭上話別的,就正是諸葛亮等兄弟數人。    當然,大姐夫蒯祺和二姐夫龐岷,此時也在碼頭。    大姐和二姐這時都有孕在身,此時又是寒冬,她們不便驅車百余里前來送行。    十月底的孝期滿后,諸葛瑾便租了一條大船,準備沿江而下,前往江東。    漢江發源于漢中平原,沿途還有沔水等支流匯入,在襄陽繞城而過,就連襄陽城的護城河,都是引用的漢江水。最終,漢江在武昌之左,匯入長江。    是以,順著漢江直下,在武昌又可以沿著長江而下,一帆風順,就能抵達吳郡。    走水路,沿途不僅少了顛簸之苦,匪患也相對少很多。    當然,江夏太守黃祖,還有江東水師,并那長江上的大大的水賊,也不是好相與的。    不過,這點隱患,相對于陸地上多如牛毛的山匪路霸來,確實不算多。    更何況,大姐夫蒯祺也會隨船前往江夏。荊襄第二大世家的三公子出面,黃祖多少還是會給些面子的,就連沿江的各路水匪,也會安分不少。    “大哥此去,一路珍重!”諸葛亮帶著兩位弟弟,給諸葛瑾躬身拜道。    有道是長兄如父,這個時代,最講究孝悌。    如今,大哥諸葛瑾為了他們幾位弟弟著想,孤身前往江東成家立業,隆中的家業幾乎盡皆留給了諸葛亮他們,即便是后世來客,諸葛亮也極為感動。    在后世,兄友弟恭或許有,但更多的卻是兄弟姐妹之間爭家產、打出狗腦子的傳聞。    諸葛瑾扶起諸葛亮,又摸摸諸葛均和諸葛誕的腦袋,笑道:“又不是生離死別,搞得這么悲愴干什么?”    “放心,為兄到了吳郡,便會著人送書信回來。”    “倒是二弟,家中的重擔,三弟和誕弟的撫養,從今往后可就由你擔當了。任重而道遠,二弟今后也得多多費心才是。”    囑咐罷二弟諸葛亮,諸葛瑾又拉著諸葛均和諸葛誕,囑咐道:“我諸葛氏本是瑯琊郡世家大戶,只可惜家道中落,今后振興我諸葛氏的眾人,就靠咱們兄弟四人了。”    “如今,為兄需遠赴江東,兩位弟弟今后當多讀書,多向你們二哥請教。”    “你們二哥之才,當世少有,言傳身教,你們今后也會受益無窮。”    諸葛均和諸葛誕躬身拱手道:“謹遵大哥教誨!”    囑咐罷兄弟,諸葛均又向兩位妹婿拱手道:“為兄此去,不知何年才能再回荊襄。二弟孔明尚未成家,三弟和誕弟也還年幼,萬望兩位妹婿今后照看一二。”    著,諸葛均對蒯祺和龐岷就躬身禮拜。    蒯祺和龐岷趕緊回禮,然后汗顏道:“大哥此話,可就羞煞我兄弟二人了。”    “孔明之才,荊襄誰人不知?如今更是有諸葛痘惠及下,豈是我二人能夠比肩的,與其是我等照看孔明,還不如是我等向孔明請益。”    蒯祺此話,倒也不是推脫。    如今荊襄最頂尖的才俊,就數諸葛孔明和鳳雛龐統。這不僅是師門在背后自吹自擂,他們二人也有真才實學,這才是令荊襄眾多青年一輩佩服的。    更何況,眼下諸葛痘正在中原推及開來,荊襄七郡首先受惠。百姓自是感念諸葛孔明和神醫張仲景的,而荊襄的青年才俊們,更是對諸葛孔明佩服得五體投地。    倉頡造字,驚地泣鬼神;神農嘗百草,始有今日之五谷和醫藥。    諸葛孔明發現的這諸葛痘,雖然功不及倉頡和神農,卻也倒底為下蒼生杜絕了一大瘟疫。    這注定是必將名垂青史的!    諸葛孔明尚未二十,便注定名垂青史,而那些所謂的荊襄才俊,看似是才俊,卻多是碌碌無為之輩。如此鮮明對比,又是自家內兄弟,蒯祺和龐岷自是佩服諸葛亮的。    聽著兩位姐夫的褒獎,諸葛亮羞赧道:“兩位姐夫廖贊了!”    “愚弟這是半桶水到處晃,今后還得多多向姐夫們討教才是。”    大姐夫蒯祺,二姐夫龐岷,他們的才學和能力是有的。    雖然在某些方面,或許不及他諸葛亮,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在詩詞歌賦方面,即便有后世的唐詩宋詞兜底,他諸葛亮也不及龐岷在這方面的造詣。    畢竟,龐家是詩書禮儀之家,其父又是鹿門書院的山長,是修士門派的外門長老,自耳濡目染,龐岷隨便遣詞造句,就足夠他諸葛亮想破腦殼兒的。    ……    相互一番謙虛,諸葛瑾笑道:“好了,時候也不早了,為兄這就去罷!”    完,諸葛瑾在棧橋上,對著眾人幾乎一輯到地。    諸葛亮和姐夫、兄弟們,趕緊回禮:“恭送大哥,一路順風!”    起身,諸葛瑾也不看眾兄弟了,直接轉身,就上了船。    這時,蒯祺也緊跟著上了船。江夏黃祖,還得大姐夫蒯祺去打通關節呢。    船家解開了纜繩,升起了風帆,順著西北風,順著江水之流,大船飄然而去。    太陽這時正在東南方向,迎著陽光,船影倒映著江水。起身后,看著大哥的坐船遠去,諸葛亮很有一番“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感慨。    “綺玲妹子,把琴拿來,我要撫琴一曲,為大哥壯行。”諸葛亮吩咐道。    聞言,本已登上馬車,在眾多家丁護衛下準備離去的龐岷,這時反倒不急了,坐在車轅處笑道:“早就聽聞,琴棋書畫,二弟孔孟是樣樣精通,今日為兄倒是能一飽耳福了。”    諸葛亮向這位二姐夫抱拳示禮,也不廢話。    琴棋書畫,原主確實樣樣精通。    穿越而來的靈魂,這方面的造詣雖然不能再進一步,卻也能完美的演繹原主的水準。    起碼,用原主在這方面的造詣,演繹后世的那些經典好歌曲,還是能夠辦到的。    在隆中的這一個多月,閑得蛋疼的時候,他諸葛亮就不止一次彈琴,演繹后世的那些名曲,吸引得少女和一只蘿卜頭,很是有追星族的架勢。    稍傾,呂綺玲從牛車上搬來一張案幾,將諸葛亮的那張七弦琴放在案幾上。    用順手的七弦琴,也不需要調音,諸葛瑾直接撥動琴弦,還是邊彈邊唱: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    琴音在碼頭上緩緩流淌,諸葛亮的吟唱也很動聽,無論是龐岷,還是那些家丁,就連經常聽此去的少女,這時都沉浸在這首《送別》的意境里。    后世,有許多關羽送別的經典歌曲,也有許多有關送別的古詩詞歌賦。但符合這個時代欣賞的,又應景的,就唯有這曲《送別》了。    當然,嚴格來,這曲《送別》,還是稍微有點不應景的。只是在眾多送別的詞曲中,矮個子拔將軍,諸葛亮才彈奏這首《送別》而已。    一曲彈罷,眾人如癡如醉,就連諸葛亮自己,也雙手撫琴,靜坐不動,似乎正在體悟。    良久,龐岷感慨道:“昔日,世人都諸葛孔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有人卻不以為然,今日為兄卻是有幸,能親耳聽得二弟如此妙曲。”    “此曲只應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原主諸葛亮本就琴技精湛,這時雖然不能像原主那般創新、進取,但將一首好歌曲演繹出來,對諸葛亮來還是沒有難度的。    所以,龐岷的感慨雖然有點夸大,卻也算是出在場許多人的心聲。    但是,恰恰此時,卻有一個啞嗓子的聲音道:“此曲雖然好聽,用在此處卻是狗屁不通!”    “你諸葛孔明現在性別的,是你自家兄長;而此曲之中,卻更像是好友之間的離別之意,更有一股濃重的懷戀鄉情。此曲與此景不合,不是狗屁不通是什么?!”    聽到這個聲音,龐岷便一拍額頭,只有苦笑。    諸葛亮被人點破短處,卻也沒有惱怒。    畢竟,這個聲音所的,也恰好是此曲的缺點。    《送別》用在這里,確實有那么點不應景。    只可惜,這時的諸葛亮沒有原主那么高的才情,無法修改,也無法另外譜寫一曲。    聲音很熟悉,諸葛亮轉首,果然就看到了那人,坐在碼頭不遠處的一個酒樓窗口。    “士元兄,果然是你,這么久沒見,你的這一張嘴,還是那么毒!”    諸葛亮拱手,朗聲笑道。    這時,龐岷鉆進他家的馬車中,對諸葛亮拱手,苦笑道:“他是特意跟來會你諸葛孔明的,我就不去見他了,免得你們神仙打架,我這凡人反而遭殃。”    龐岷也是自負才俊,但在眼前的這兩位面前,他自己都感覺跟不上他們的節奏。    更何況,這兩位只要見面,肯定是針鋒相對的。    倒也不是相互有著敵意,而是純粹的好友之間的相互吐槽、損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六枝特区| 永新县| 绩溪县| 壤塘县| 吉隆县| 龙山县| 福安市| 清水河县| 积石山| 大渡口区| 常山县| 礼泉县| 南昌县| 基隆市| 大宁县| 通城县| 吉木萨尔县| 万山特区| 大石桥市| 崇州市| 明星| 辉县市| 辰溪县| 博乐市| 红桥区| 儋州市| 元朗区| 广灵县| 五台县| 康保县| 嘉荫县| 河东区| 陇南市| 金塔县| 民丰县| 甘谷县| 尚义县| 沧源| 车致|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