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主與龐統,最早相識于童年。 那時,諸葛亮全家剛剛隨著叔父遷徙到隆中;然后,在師父司馬徽的引薦下,諸葛亮進入鹿門書院求學。當時,原主也只是外門弟子,還并沒有拜在水鏡先生座下。 而龐統,卻是近水樓臺,仗著智商碾壓,掃遍鹿門書院無敵手。 然后,龐統一頭就撞到了諸葛亮這塊鐵板上。 從文地理,到易經八卦;從琴棋書畫,到陰謀算計;從古今人物,到下大勢;龐統仗之橫行鹿門書院的才學,在原主諸葛亮面前,終于是棋逢對手,針尖兒遇上了麥芒。 剛開始的時候,原主自然不占上風。 畢竟,龐統可以自就在鹿門書院長大,而他諸葛亮只在瑯琊郡讀了幾年家中藏書。無論是見識,還是各種知識,都比不得龐統。 不過,隨著原主在鹿門書院求學一兩年,龐統就再也無法在諸葛亮面前自得。 稍有不慎,龐統還經常會被諸葛亮駁斥得體無完膚。 當然,在鹿門書院的那段歲月中,原主諸葛亮與龐統之間,也從一開始的相互不服,從針尖相對,到后來的就成了惺惺相惜,如今更是成為損友。 損友,在后世的解釋,就是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與良師益友相對。 其實,諸葛亮與龐統之間,更多的還是良師益友。只不過,兩人平日里互動的時候,嘴巴多是很毒的,不損對方幾句,貌似心里就不大舒服。 是以,諸葛亮認為,他與普通之間,便是損友。 經常損對方幾乎的好朋友! …… 隆中,臥龍崗,諸葛家的草堂中。 此時,晚食已經用過,其他人都被攆去休息,諸葛亮卻親自煮茶,準備與龐統促膝長談。 話,他與龐統確實是好友,但要關系很鐵,卻到底不及孟公威他們鐵。 這不是利益驅使。 “士元兄,自去歲開春一別,咱們也有快兩年未曾謀面了吧?” 諸葛亮一邊著,一邊將煮沸的茶水,倒了一杯遞給龐統。“聽姐夫,士元兄游學去了,現在才回轉荊襄,不知士元兄可有什么收獲?” 這個時代煮茶,多會放一些調料,例如生姜、蔗糖,或者其它什么的東東,味道相較后世的茶飲,總是感覺怪怪的。何況,這個時代的茶葉,也多是陰干、曬干的,并沒有炒茶之。 這種味道怪怪的茶飲,諸葛亮自然是喝不慣的。 于是,沒有添加劑的純茶飲,便應時而生。 只可惜,現在是冬季,無法采摘到新鮮茶葉,諸葛亮也就無法炒茶。 現在煮著喝的,也就只能是市面上賣的,那些曬干的茶葉。 即便如此,沒有各種添加劑的茶葉,煮沸之后,倒底還是有著一絲茶葉的清香。 龐統雖然是首次見到,煮茶居然不加任何輔料的,卻到底沒有多問。接過茶杯,龐統輕輕啜飲一口,眉頭就是輕微一皺,卻倒底沒有吐出來。 迥異于這個時代的煮茶,又是沒有經過炒制的,茶水剛入口時,多少都有些苦澀。 若是茶葉太差,苦味兒就更濃。 不過,很快,龐統的眉頭就松開,似乎回味了一下,這才笑道:“先苦后甘,苦盡甘來,確實讓人回味無窮。兼且,這般煮茶,茶水中還帶著一絲清香。” “我龐統空活二十年,今日方知,這原汁原味的茶飲,才是最好喝的!” 感慨罷,龐統又是輕輕地喝了幾口茶,這才回答著孔明剛才的問題,又嘆道:“這近兩年的時間,我走遍了大江南北,看遍了這下的諸侯,嘿嘿!” 著,龐統便搖搖頭,又輕啜了一口茶。 對于自己未來的道路,龐統是知道的。 他修道的資質太差,別陰神境的長生之道了,就是修士的門檻兒,開辟識海那一步,他龐統也無法邁入。經過師門的眾多長輩,還有叔父親自鑒定,他龐統與修士絕緣。 既然長生之道無望,退而求其次,或逍遙于地之間,或像其他儒生一般,追求青史留名,這兩種選擇對于龐統來,也貌似不錯。 一身才學,一顆大好頭顱,龐統自然不想浪費。 更何況,師門也有任務,他龐統最好能出山輔佐某位明主,為師門爭奪氣運。 這一點,龐統也隱隱有所耳聞。 只不過,師門選定的明主為誰,龐統尚且不知。但他卻覺得,若是不能符合他龐統的心意,即便是師門選定的那位明主,也不值得他龐士元出山輔佐的。 所以,去歲開春,請求叔父為之提前加冠之后,龐統便開始游學。 更主要的是,去看看這亂世的那幾位諸侯,倒底誰才值得他龐統輔佐的! 只是結果,卻有點差強人意。 …… “可惜我龐統生得一顆大好頭顱,這下卻沒有合適的買主!” 心情不佳,品茶不過癮,龐統拿出酒葫蘆,又大口大口的喝著。 這回,他的酒葫蘆中裝的,可就不在是那些馬溺了,而是諸葛酒。 是以,三五口酒下肚,龐統已然微醉。 諸葛亮繼續喝著茶。他雖然也好這一口,卻不是嗜酒如命,況且,剛才晚飯的時候,就已經喝過,這時喝點茶也不錯。 “士元兄此言差矣!”諸葛亮笑道。 “如今正值亂世,下諸侯眾多,你這顆腦袋,怎么可能找不到買主?” 對于龐統的未來,諸葛亮是深知的,這時這么,也不過是試探。 龐統雖是他諸葛亮的損友,但有一件事,卻令穿越+重生后的諸葛亮耿耿于懷。 原主前世時,龐統幾經挫頓,最終還是投奔到了劉皇叔旗下,這本是皆大歡喜的局面。畢竟臥龍鳳雛一起輔佐,劉備再興漢室也不是難事兒。 問題是,在攻略西川時,龐統好好的卻為何死在落鳳坡? 而且,還是龐統自個兒主動尋死的! 僅僅只是為了給劉皇叔一個攻略西川的借口? 前世的原主信不信不知道,但穿越+重生后的諸葛亮,卻是絕逼不信的! 龐統的謀略,雖然充滿了不擇手段,但為了一個借口,就送上自己的命,誰信? 今生,龐統還會不會有這么一個結果,諸葛亮也不知道。但是,某些蛛絲馬跡,卻是可以提前試探一下的。 …… 龐統一邊灌著酒,一邊回道:“河北袁紹,坐擁青、并、冀三州,幽州也指日可下。” “可以,當今下的這么多諸侯中,就數他袁本初的實力最強。兼且,他們老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下。若誰能改朝換代,這袁本初的希望最大。” “只可惜,我在鄴城呆了只半個月,就看破了袁紹之短。” “袁紹此人,膽識是有的,更多的卻是優柔寡斷,鼠目寸光。況且,袁紹如今五十有五,卻還沒有立下世子,其膝下三位年長的公子,明爭暗斗,遲早為他人所敗。” “如此庸主,豈是我龐統的買主?” 著,龐統就是一口酒。 接著,龐統又道:“至于與袁本初同宗的袁術,雖稱帝,如今只在壽春城中茍延殘喘,活不了幾日。似這等行將覆滅的庸主,如何值得我龐士元輔佐?” “還有幽州的公孫瓚,以及遼東的公孫度等等。他們勇猛有余,權謀不足;只適合當一位將軍,想做人主,必然是身死族滅的結果。我龐統即便沒有買家,也不會上趕著去殉葬。” “西北馬騰、韓遂,內斗有余,外擴不足,遲早也會為他人所并。” “只知內斗的莽夫,我龐統就是沒有買主,也不會選擇他們!” “西川劉璋,子承父業,卻暗弱無能,連旗下張魯裂土而侯,他都無法剿滅。益州這府之國在他手中,也是遲早為他人做嫁衣。” “原本,西川的這種情況,正是我輩大展才華的好去處。但可惜的是,西川安穩多年,其中的各種勢力早已固定,安有我等插足之地?” “這等暗主,本就很難扶起來,其麾下有沒有插足之地,西川不想也罷。” “再江東孫策,子承父業,如今正在攻略江東。但他為人殘暴好殺,結下的死仇太多,又自恃武者實力不弱,不怎么在乎身邊的護衛事宜,遲早也會被人尋機暗殺。” “何況,周公瑾如今正在孫策身邊,我龐統豈會去屈居第二。” 到這里,龐統又搖頭苦笑道:“至于咱們荊襄的這位,呵呵。” “江夏的黃祖,南郡的蔡氏,再加上這荊襄的大大的士家,當初是劉景升臂助,如今卻成了他的掣肘。劉景升,劉荊州,有名無實,更是像袁紹那般,年高卻又不立世子;內憂外患,遲早也是為他人所并。” “這下雖大,諸侯雖多,卻都是暗主、庸主、碌碌之輩,何人能成為我龐統的買主?!” 這最后一聲感慨,龐統幾乎是嘶吼出來的,語氣中,盡是失落。 人不能盡其才,這對才來,確實是一種悲哀。 只是,聽著龐統的這番話,怎么總感覺,與后世演義中的“青梅煮酒”,何其相似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