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等諸葛亮接著,龐統就擊掌笑道:“倘若整片田地中,都是這種粗壯的稻穗,糧食產量翻倍也不是問題。” 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龐統瞬間發現,這還真是提高糧食產量的關鍵。 試想,現在的一株稻穗,多在百八十粒谷子的,這一株多出三五十粒、甚至百十粒的,一畝田的產量總計下來,最少都是提高五成的產量,甚至產量翻倍都有可能。 若是再加上諸葛肥的增城,一般良田畝產五石不成問題! 這就不只是奇跡了,用降祥瑞來形容都不為過。 而且,這個思路還是確實可行的。 在稻谷抽穗的時候,將那些顆粒較多、植株粗壯的稻穗,都移植到同一片良田中,施以最好的肥料,輔以最好的人工照料,等收獲的時候,這塊良田中的稻谷,就是最好的稻種了。 甚至,龐統還想到,一年又一年的這么優選下去,最終長出五六百粒、乃至上千粒谷子的稻穗,貌似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總之,最粗壯的植株,都移植到同一塊良田中,秋收時的稻種肯定是最好的。 而且,龐統還想到,這已經不止是稻谷可以這么選種了,就連大豆、麥子等等,只要是五谷之類,只要是糧食之類的,好像都是可以這么選種的。 思路很明確,只要投入人工,最多兩年,就能看到糧食的增產。 至于,想要達到他龐統預想中的畝產十來石,這就不是三五年之功了。 …… 民以食為。 別是糧食產量翻倍了,就是增產三五成,就足以走上神壇,與神農氏比肩。 更重要的是,糧食產量增加了,老百姓就都能吃飽飯,誰特么還愿意去造反呢? 下從此太平不敢,但最起碼,減少了那么幾分下大亂的因素不是? 大青石旁,沉默了半晌。 龐統在發散思維,諸葛亮卻在等著龐統回過神來。 良久,龐統回過神來,嘆道:“優選稻種如此簡單,此前卻為何無人發現呢?” 諸葛亮笑笑:“世間,從來不缺少美麗,只是缺少發現美麗的那一雙眼睛。” “田地之中,從來就不缺少那些長勢最好的稻谷植株,農夫們或許有發現,但那他們整日都在為生計發愁,哪里還有多余心思和精力,去想著優化稻種什么的?” “而咱們這些所謂才智之輩,一向自視甚高,偶爾在農田中轉轉,就已經是親民之舉了,又何曾真正的正視過農耕這個問題,又何曾想過使糧食增產這個問題?” “最優良的稻種,其實一直在田地之中,就缺少咱們去發現罷了!” “這便是我所的,世事洞明皆學問。” “只要咱們沉下心來,用心去發現這些無處不在的學問,什么豐功偉績,什么名留青史,只若等閑爾!”諸葛亮拍著龐統的肩膀,總結道。 其實,這個時代的儒生也好,那些自命清高的謀士也罷,大多都是夸夸其談之輩。或許輔佐諸侯治理一縣,或者治軍,都有些才能,真要是讓他們發展民生,只怕是為難了他們。 民生,那是什么東東? 老百姓只要按時繳納賦稅,就是下太平了,誰又會去關注田地中的糧食如何增產! 就連原主前世,雖然將蜀漢治理得僅僅有條,卻也倒底沒有什么真正的惠民之舉,沒有什么真正惠及千秋萬代的發明,流傳下來。唯獨一個諸葛饅頭,還是因為南征孟獲的需要,才勉力發明出來的;其中,或許還有妻子黃月英的功勞呢。 如今,他諸葛亮早已非原主,追求長生之道是最高目標。 但在達到最高目標之前,他諸葛亮還需得出山輔佐劉備。 至少,得輔佐劉備成就三分下的霸業,他諸葛亮才能了卻大部分因果,有望長生之道。 想要輔助劉皇叔更快成就霸業,后世那許多提高生產力的知識,諸葛亮不得就要用上那么一星半點兒的。但這還不夠,僅靠他諸葛亮一人,即便是抄襲后世,也終究是忙不過來的。 于是,已經被他動,也準備投效劉皇叔的龐統,就是最好的助手了。 龐統的智商不差,只要稍微旁敲側擊,都不需要他諸葛亮去引導的,龐統就能發現、發明很多東西。就像這稻種的優選問題,諸葛亮僅僅只是提了一嘴,龐統就知道該如何優選稻種。 如此聰明的助手,諸葛亮可不想放過。 再者,他諸葛亮已經是修士,那些惠民之舉,那些功德無量的發明,例如諸葛痘、諸葛肥,還有這稻種的優選等等,他搞一搞還無所謂,正好為他積累氣運呢。 但是,諸如諸葛弩這等大殺器,還有黑火藥等等,諸葛亮是不準備再沾手的。 這樣的發明,正好交給龐統去完成。 反正,龐統又不需要氣運的,也不在乎氣運多寡的。 …… 又過半晌,龐統有些躊躇,有些不好意思,吭哧了好一會兒才道:“這優化糧種,確實能提高糧食產量,也是功垂千古之善舉,孔明兄,你看?” 言下之意,卻是想讓諸葛亮將這事兒交給他來做。 后世之人,各種竊取商業機密,竊取科技成果的事例,不勝枚舉。 但這個時代,哪怕是敵對,也是要講究名譽,講究臉皮的。 譬如原主前世,因為祁山道不好運糧,于是諸葛亮的木馬流牛應運而生。 但是,是司馬懿搶劫了一批木馬流牛之后,他可以使用,也可以研究,但他卻不會昧著良心,這木馬流牛是他司馬懿發明的。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節操。 龐統想要優化糧種之功,但這個方法卻是諸葛孔明提出來的。 而且,龐統推測,只怕諸葛孔明已經在著手優化糧種的布置。 這個時候,他龐統想要參與,甚至還想單干,這未免就有點奪他人之功的嫌疑。 雖然,龐統也可以拋開諸葛亮自己干,但他的節操還沒有如此無下限。更何況,諸葛孔明還是他龐統的好友,他就更不能這么干了。 諸葛亮搖頭失笑:“士元兄,按,這優化糧種的大功,讓給士元兄本也無妨。” “只是,這優化糧種,與諸葛肥,卻是相輔相成的。” “士元兄也知道,弟如今已是修士,最需要的就是氣運加身。” “如今,這優化糧種與諸葛肥合在一起,少也能令糧食產量翻倍。如此大功,功在千秋,功德無量,氣運又是何等龐大,弟實在無法相讓。” 看著龐統明顯失望的眼神,諸葛亮苦笑。 他都這么點撥了,龐統居然還沒有想開,還在沉浸于優化糧種之中。 “士元兄,我剛才就過,世事洞明皆學問。” “士元兄又何必糾結于,區區一個優化糧種呢?” “須知,咱們都將出山輔佐真龍,士元兄難道就沒有想著其它發明,能輔助劉皇叔成就霸業的發明么?”諸葛亮再次點撥道。 這回,他就不能像優化糧種那般點明了。 因為,一旦他諸葛亮點明,他龐統應該在兵器、甲胄這方面想辦法,將來龐統真的發明出戰場利器來,他諸葛亮也是脫不了干系的。 戰場利器,都帶著殺伐,普通人將之發明出來,倒還沒有大礙。 但修士沾染了此發明,必然要削減氣運的。 他諸葛亮現在凝聚氣運都嫌少,怎么還會沾染這些。 只有龐統自己想到這方面,才不會與他諸葛亮有多大牽涉。 …… 輔助真龍成就霸業的發明? 龐統不傻,很快就想到該怎么做了。 真龍想要成就霸業,最需要的是什么? 錢糧、兵馬、城池、人才,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現在,城池和人才這兩個方面,他龐統想不出還有什么好的、與之有關的發明來。錢糧方面,有著諸葛孔明的糧食增產計劃,也不用他龐統操心。如此,剩下的,可供他龐統大展身手的,就只有兵馬這方面了。 兵馬又主要分兩個方面,士卒和兵器。 至于訓練什么的,這是武將們該操心的事兒,與他龐統何干? 士卒也不是他龐統的發展方向。 畢竟,士卒都是通過招募來的,又是數量龐大,他龐統又不可能憑空變出許多將士來。 如是,能夠讓他龐統挖掘潛力的,就只有兵器了。 刀槍劍戟什么的,也沒有多大潛力可挖掘。 但是攻城器械,和守城器械,卻有著很大道的。 投石機,大黃弩,弩車,沖車等等,這些都是有著發覺余地的。 這一刻,龐統想起了兒時的一些玩具。 …… 朝食過后,龐統迫不及待告辭,準備回去就展開研究。 這時的龐統,腦子中裝滿了各種機械原理。 雖然,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諸子百家就隱逸鮮有聞。 但立志成為謀士的讀書人,絕大多數對諸子百家都有涉獵。 像諸葛亮和龐統他們,兵家、墨家什么的,自然更是精通。 所以,機械什么的,原主精通,龐統自然也不陌生。 “士元兄且慢!”諸葛亮拉住急匆匆就準備離去的龐統,道:“待我收拾一番之后,咱們一同前往鹿門山吧,我要去拜見龐師叔,有件事情還得請龐師叔出面做主呢。” “何事?”龐統難得分心,好奇問道。 “親事!”諸葛亮也不隱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