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前世,有關楊松的記憶并不是很多,唯有的一條記憶,也不敢是原主利用了楊松的貪得無厭,從而離間了張魯和馬超的君臣關系,然后為劉皇叔招來日后的五虎上將之一。
至于之后有關楊松的一切,原主也不過是知道了,楊松最后被曹操斬首。
倒是后世的史料中,關于楊松的記載還算詳盡。
楊松成也貪得無厭,敗也貪得無厭,最終確實被看他不順眼的曹操,給一刀卡擦掉了。
不過,目前來說,楊松倒還是有些用處的。最起碼,他曾經(jīng)是張魯身邊的得力住手,有他當帶路黨,漢中郡那些未被奪取的城池,招降也會容易不少。
翌日,李嚴奉令趕到了漢中城,接手漢中城的政務工作。
諸葛亮帶著魏延,五千輕騎,直奔葭萌關。
有主公坐鎮(zhèn)漢中城,政務有李嚴幫著處理,防務方面則有張飛、文碩等人,還有三萬大軍駐防,諸葛亮并不擔心漢中城會再出紕漏。倒是葭萌關,確實形勢萬急。
其實,想要奪取葭萌關,并將張任擋在葭萌關之外,僅憑這五千輕騎是遠遠不夠的。
何況,這五千輕騎,也只不過是騎著戰(zhàn)馬的步軍罷了。
不過,據(jù)諸葛亮所知,葭萌關此時的守將好像是廖化。
諸葛亮有把握說服廖化歸降。
是以,帶多少兵力前往葭萌關,對諸葛亮而言其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兵貴神速。
諸葛亮必須趕在葭萌關告破之前,抵達葭萌關,并說服廖化歸降,這才是正經(jīng)。
至于帶著五千輕騎,不過是為了以往萬一罷了。
……
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后世的這句調(diào)侃,雖然說的是蜀漢后期沒有大將之才,卻也不無吐突出廖化的才干來。
須知,原主前世直到星落五丈原之前,麾下也還是有魏延俯首聽命的。在有著魏延堪當大任的時代,廖化都能擔任先鋒,豈不能說明廖化確實是先鋒之才?
前世,廖化是什么時候投奔劉皇叔陣營來著,諸葛亮已經(jīng)不大記得了。
今生,諸葛亮遇到廖化的時候,卻還是在去歲中秋之后。
諸葛亮從徐州趕回隆中的時候,在芒碭山遭遇了廖化。
那時的廖化,正在芒碭山打家劫舍,然后遭遇了回家途中的諸葛亮。再然后,廖化被諸葛亮身邊的一個小丫頭,給猛打了一頓。
當時,廖化被打得失去了做土匪的信心,恰逢諸葛亮忠言相告,在中原做土匪是沒有前途的。于是,廖化當時就棄了芒碭山這個土匪窩,向西而走。
因為不想再遇上諸葛亮,廖化只能向西,進入漢中地界。
其實,廖化最想去的是川蜀。
不過,進入漢中之后,廖化被張魯給招攬了。
更確切的說,廖化是在路過葭萌關的時候,被閻圃給招攬的。
接下來,廖化就效力于張魯,跟隨著閻圃駐防葭萌關。
當閻圃被張魯抽調(diào)回漢中城之后,接手葭萌關防務的就是廖化。
葭萌關,關墻上,廖化滿身狼狽。
剛剛打退了蜀郡的再一次攻關,廖化都親自上陣殺敵了,雖然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但他卻是一身鮮血,都是被敵人濺的鮮血,樣子就顯得十分狼狽了。
接手葭萌關的防御,已經(jīng)有一段時日了。
除了兵力捉襟見肘,對于守住葭萌關,廖化還是信心十足的。
其實,按照廖化的本意,他是不愿意與蜀郡作戰(zhàn)的。
最早時,他廖化一路向西,本就想著投奔西川劉季玉的,若不是被駐守葭萌關的守將閻圃招攬,他廖化此時只怕也是劉西川麾下的一員虎將吧?
他是一心想要投奔西川,所以才不愿與蜀郡作戰(zhàn)。
但是奈何,閻圃對他廖化有知遇之恩,對他廖化也頗為看顧,以至于他廖化跟隨閻圃才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已經(jīng)勝任葭萌關副將這個職務。
知遇之恩,他廖化也不能枉顧。
所以,廖化也就只能盡心竭力,守住葭萌關。
……
剛剛獲得喘息之機,只見親兵快速跑上關墻,稟報道:“將軍,關內(nèi)來了一支騎兵!”
廖化所屬是為漢中,所以漢中方向在葭萌關而言,就是關內(nèi)。若葭萌關屬于西川的話,那么駐守葭萌關的蜀郡就可以說,西川就是關內(nèi)。這并不算親兵的言語錯漏。
聞言,廖化精神大震。
葭萌關的兵力被抽調(diào)多次,早就捉襟見肘了。若不是此關雄偉,加上還有民夫可以一用,只怕在張任猛攻葭萌關的前一段時間,此關就已經(jīng)陷落了。
當然,能夠守住葭萌關,他廖化也是居功至偉。
不過,不管怎額說,葭萌關的兵力真心不足了。
是以,前幾天,廖化早就向漢中城,發(fā)出了八百里加急的求援文書。
若再不向葭萌關增兵,他廖化最多也就只能再守三五日了。那時,葭萌關將會無兵可守,蜀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攻下葭萌關的。
現(xiàn)在,好不容易從漢中城發(fā)來一支騎兵,難不成主公張魯真的發(fā)來了援兵?
廖化欣喜著,快步跑到了另一面關墻上。
通常,關隘都是有兩面關墻的,一面對內(nèi),一面對外。
面向漢中方向的那面關墻上,廖化遠遠眺望著,只見一支騎兵,果然已經(jīng)抵達葭萌關下。
“果然是援兵!”廖化心道。
援兵終于來了,大喜過望之下,廖化向值守關門的士卒下令道:“開關,迎援兵入關!”
守衛(wèi)正要打開關門時,廖化身邊的親兵卻發(fā)現(xiàn)了不妥。
“將軍,不妥,來的似乎不是援軍!”親兵驚駭欲絕呼道。
順著親兵所指,廖化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不妥在哪里。
兵臨關下的這支騎兵,大纛之上的那幾個碩大的字體,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居然是“劉”字。
眾所周知,大纛,一般是諸侯專用。
諸侯麾下的將領奉命出征,都會打著主公的大纛,然后再加上一面將旗。
現(xiàn)在,這面大纛上既然有著一個“劉”字,豈不就是說,關下的這些騎兵,是某位劉姓諸侯麾下的士卒?
“劉姓諸侯?”
“是劉荊州,還是劉西川?”
“幸好沒有打開城關,否則葭萌關只怕易手了吧?”
廖化不無慶幸的想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