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迪萊心里大為恐懼,本能地想踢動雙腿進行抗拒,但是發現這位王爺的力氣很大,她的雙腿被他的雙手握住,就好像被一只大鉗子夾住一樣,根本無法動彈,只是一味地哭喊著:“肅王,我求求你了。放過我吧。” 朱楧不是什么好人,尤其是面對敵人的時候,此時這個敵人痛苦的哀嚎不僅絲毫不能讓他生出一點憐憫之心,反而使他更加興奮,根本沒有理會阿迪萊的哭喊,將她的雙手也解開,一把提起來,背對著自己摁在桌子上,實施了一次犯罪行為。 結束之后,朱楧沒有跟她進行過多的溫存,而是提起褲子就走,只留下在那里用衣服捂著前胸,跪坐在地上,瑟瑟發抖,哭哭啼啼的阿迪萊。 朱楧走到屋子外,對守在那里的侍衛道:“將她關起來,什么時候想通了,什么時候再放出來。” 侍衛早就聽到了里面那名女人絕望的哭喊聲,以他們的閱歷,早就知道了朱楧在里面干了什么,偷偷地笑了一下,道:“人遵命!” 朱楧帶著侍衛離開了這個院子,他的將軍們早就為他選好了住址,是黑的兒火者的弟弟的王府,也是目前為止,這座城內保存完好的最大的建筑物。 晚上的時候,朱楧帶著迪麗娜扎入住這座王府,勝利的喜悅讓他十分開懷,摟著迪麗娜扎欣賞了一段黑的兒火者的宗室女子表演的歌舞之后,將他們斥退,只留下迪麗娜扎在房間里道:“愛妃,寡人收到確切消息,父皇已經駕崩了。報喪的使者已經在路上了,將來的局勢變幻莫測,你我們該怎么辦呢?” 這里面沒有其他人,再加上又是在遙遠的異國邊,迪麗娜扎可以盡情地和朱楧一起歪歪,坐在他的腿上,喂了他一口葡萄,笑道:“依臣妾看來,將來下的局勢有三種。” “哦?你是哪三種?”朱楧將葡萄嚼了嚼,吐了出來道。他雖然是穿越過來的,知道明朝今后的歷史走向,但是他不敢保證現在的這段歷史還會原封不動地按照之前的軌跡發展,所以只好聽一聽這個軍師的高見。 迪麗娜扎伸出右手的食指來放在嘴邊咬了咬,然后在空中轉了幾個圈兒,皺著眉頭思索了一下,道:“如果父皇真的駕崩了的話,那依照臣妾來看,太孫肯定是已經登基了。接下來的局勢就完全取決于這個新皇帝的做法了。第一種局勢是,新皇帝不削藩,大家相安無事,這樣大王也不要去惹他,安心地向西發展,當然依照臣妾對允炆的了解,他不大可能會這么做。” “第二種局勢是允炆削藩,然后逼反了其他的藩王,拿大王就可以靜觀其變,看著他們和朝廷一陣龍爭虎斗,到時候在視情況的發展而定。” “第三種局勢對于大王來最為危險,那就是新皇帝一上來就想要削肅國,這樣以來,大王要怎么辦,就要好好地考慮考慮了。” 不得不,迪麗娜扎這個丫頭的腦袋就是很好使,將后來的局勢看的透徹,分析的頭頭是道,她的不錯,依照目前的狀況來看,將來的局勢只有這三種可能。雖然他知道,依照原來的歷史走向,接下來的局勢是第二種,朱允炆削藩逼反了燕王朱棣,他們之間開始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但是現在的歷史跟之前的已經不一樣了,他不敢保證第三種局勢不會發生在他的身上。 朱楧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后一臉惆悵地緩緩吐出來,皺著眉頭,望著屋外黑洞洞地黑夜,緩緩地嘆了口氣道:“愛妃,你真的想當皇貴妃嗎?” 迪麗娜扎不知道他為什么突然這句話,一臉惶恐地從朱楧的身上站了起來,緩緩地跪在地上,用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惶恐地看著朱楧,道:“臣妾記得臣妾曾經過,不管是做大王的王妃,還是做皇貴妃對臣妾都是一樣的,都是一樣地享受榮華富貴。臣妾勸大王更進一步的原因不是為了臣妾的虛榮,而是為了大王的前程與榮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不管是誰當了皇帝,都不會允許自己的國內有一個強藩的存在,請大王明鑒。” 罷,恭恭敬敬地在地上磕了一個頭,表情十分嚴肅。 朱楧微微一笑,將她輕輕地扶了起來,真是著無心,聽著有意,他本來不是想迪麗娜扎虛不虛榮,只是不經意間有感而發,沒想到對方竟然往心里去了,笑著安慰道:“愛妃不必如此,趕快起來吧。寡人沒有別的意思,寡人的意思是,現在能做這一國之主寡人已經很滿足了,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寡人真的不想看見一家人刀兵相見,如果允炆不逼我,我是絕對不會威脅他的皇位的。” 迪麗娜扎心里這才釋懷,慢慢地站了起來,亭亭玉立在朱楧的身邊,道:“臣妾作為朱家的媳婦兒,自然也是希望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但是,如果有人威脅到大王,那不管他是什么人,臣妾都不會與他善罷甘休。” “好,好。寡人知道你對寡人的心意,國家大事就討論到這里吧,接下來咱們是不是該做點有利于肅國長久發展的大事了?”朱楧一把摟住迪麗娜扎,壞壞地笑道。 迪麗娜扎自然知道利于肅國長久發展的大事是什么,句良心話,自從跟了肅王之后,肅王對她相當不錯,對她的寵愛也是良多的,甚至隱隱地超越了之前的三位姐姐,可以她已經沒有什么遺憾了,唯一的遺憾就是這么長時間了,她一直沒有孩子。 王后和黛昱竹都已經生了二胎了,藍幼澄也懷孕了,只有她的肚子一直沒有動靜,這令她十分地失落,王上對她這么好,她卻不能為王上生下一男半女來延續王上的血脈,這使得她的心里感到非常的愧疚。 她其實很喜歡孩子,每次見到王后和淑妃生的寶貝之后,都會拿糕點逗他們,每次跟他們玩完之后,心里又十分地失落,她很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寶貝,見到朱楧這么之后,心里帶著一絲愧疚的低頭道:“臣妾慚愧,都是臣妾的肚子不爭氣。” 朱楧將自己的愛妃一把抱起來,放到軟軟地大床上,道:“愛妃,不要妄自菲薄,今,寡人就讓你爭一次氣。” 明軍攻入亦力把里已經三了,這三的時間對于明軍來是堂,對于亦力把里城內的人來則是地獄,但這能怪誰呢?誰讓你們抵抗的這么努力,讓明軍在外面足足打了一個月才攻進來,不拿你們撒氣拿誰撒氣?再加上,你們抵抗的這么得力,不給你們一些懲罰,那之后的城市就會紛紛效仿,反正最后一投降就沒事了,等到自己打不過了在投降,不僅可以殺傷大量的明軍,還可以保住性命,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樣的話,明軍得付出多大的傷亡?得受多少窩囊氣?朱楧認為,男人立于地之間,最重要的就是義氣二字,弟兄們提著腦袋跟著他打下為的就是榮華富貴,為的就是勝利之后的享受,他不能因為自己的虛名而不讓弟兄們圖實惠,這樣做是十分不講義氣的,將來也會失去眾位弟兄的心。 但是,今不行了,先不城里能搶的財寶女人基本都被他們搶了,搶不了的也被他們燒了個差不多,更重要的是,朱楧接到了快馬報信,報喪的使者在今應該就能到達亦力把里了,他不想讓朝廷的官員看到自己的軍隊這副德性,畢竟家丑不可外揚。 況且,皇帝都駕崩了你還在縱情享樂搶劫,那不管怎么著都不過去,最起碼一個大不敬的罪名是跑不了的,于是將瞿能叫過來,下令道:“從現在開始,城內禁止一切搶掠行為,必須將秩序恢復,違令者,殺無赦!” 瞿能也感覺到了這個份上火候也差不多了,要是再放縱他們,估計就沒有人能治得了他們了,他們就不再是兵,而全都都變成土匪了,向朱楧行了一個軍禮之后,慷慨地答道:“末將領命,請王上放心。半個時辰之后,城內一定會恢復秩序井然的狀態。” 朱楧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對他的這個時間還是比較滿意的,揮了揮手,示意他退下,然后整了整衣冠,就和城內的文武官員一齊出去迎接朝廷的使者。 朱楧帶人來到了城東的三十里外,這在古代是最高的迎接禮節,已經是給足了那個使者面子了,使者白車白馬,從遠處緩緩而來,看到朱楧等人的旌旗之后,立即加快了速度。 來到朱楧跟前之后,使者從馬車上下來,穿著一身孝服,快步走到朱楧跟前,哭道:“臣叩見肅王殿下,皇上他老人家……” 話還沒有完,朱楧就十分悲痛的仰長嘆道:“父皇……”隨后,身子向后一仰,竟然摔了過去。 朱楧的悲痛倒不是完全裝出來的,坦白來,朱元璋這個人雖然有些心眼兒,對待大臣有些苛責,但是對他們兄弟幾個是真的好,好到無以復加。他本來只是個庶子,要是在之前的朝代,肯定是要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的,被圈養在京城里,無尺寸之地,只不過是一個富家翁而已。 但是,朱元璋卻給了他四個郡的封地,讓他南面稱君,又給了他很大的支持,讓他可以從容地開疆拓土數千里,成為了一個世界級的大國,可以站在世界的舞臺上,與帖木兒等人一起角逐。 句良心話,朱元璋這個父親當得很合格,他對每個孩子的愛都做到了最大,沒有虧欠任何一個孩子,包括燕王和肅王。 朱楧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在太監的服侍之下穿上了一身孝服,在亦力把里的城內為朱元璋設立靈位開始祭奠這位歷史上最為傳奇的皇帝,也是他的這個身體的父親。 肅國的大官員,后妃等人也都換上了孝服,一片哀嚎地哭祭這位大明朝的第一個皇帝。 由于朱元璋的遺詔早有明確規定——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而且這個遺詔已經公布下,人人皆知,朱楧也就沒有想著去京城奔喪,轉而在國中祭奠老朱。 但是,他不想去京城,不代表有人不想去京城。 南京城北邊的長江邊上,一大隊身穿孝服的人馬正在疾馳而來,領頭的是一個中年男子,他生的身材魁梧,面容英武,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顯得氣勢十足。 實際上,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 朱棣明知道朱元璋的遺詔是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但是他還是來了。因為,他覺得,他的老子死了,他不來祭拜一下實在是不過去,況且他前往京城還有其他的目的。 絕大多數藩王也是這么想的,他們接到朱元璋駕崩的消息之后,都想著去京城祭拜,這倒不是他們人人都有野心,老子死了,做兒子的居然看都不去看一眼,那豈不是要被下人罵死了? 只不過,他們的勢力都比較弱,在接到朱允炆發出的遺詔之后,就都不敢去了,一個個的在自己的封地上發脾氣。 朱棣可沒有這么多顧忌,他的實力很強,北平是中國北方的門戶,也是當年元朝的都城,元朝逃到蒙古之后,還時不時地叫囂要重新奪取元大都,以再現大元的風光,因此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對這里的軍事方位是最為重視的,投入的資源也是最多的。 在全國之后十萬匹戰馬的條件之下,在北平就放了兩萬匹,可見他對這里的重視程度。 燕王朱棣坐鎮北平后,就可以理所當然地節制北平行都指揮使司的全部兵力,朱棣就藩燕王后,手里面可以指揮多少軍隊史料中沒有記載,這大概是朱棣做了皇帝之后將他們抹去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