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反對就是同意,這是張少師的理解,他灰頭土臉地站起身,膽怯地倒退出龍虎山正一教的大門,他的兩個哥哥自始自終沒有和他過一句話。
修道也好,做一個簡簡單單的普通人也罷,良知一旦失去再想被人承認就會非常非常的艱難。他現在不再是那個手搖紙扇、逍遙自在的大男孩兒,也不是人前人后都對他畢恭畢敬拱手行禮的那個少師了。
他走了,他還會回來嗎?或者,他回來之后是否會變成一個好人,不得而知,沒有哪一條規則規定浪子一定要回頭,也沒有人聽過犯了一次錯誤就永遠不會改正了。他就那么走了,可能永遠消失在《子閱齊齋》這本書當中,但這就是人生,主角可能淪為配角,配角可能變成觀眾。
祝春元和曾偉深思久別,自然要好好團聚一段時間。張少可和張少延最為龍虎山的少師,尤其是自己的弟弟做了那樣有背人倫和修道者底線的惡事,自然懷著歉意和愧疚好好招待各位。
他們師教在此此一役中損失最為慘重,有近百名教眾被陽鼎元和琳兒先后害死后替換為紙人。但張少可和張少延志氣不減,力爭要勤修道法,早日匡復門楣。
祝春元將前者張師和馬大力失落在幽冥界的事情詳細地了一遍,更增加了張氏兩兄弟和各道者的憂慮。他們顯然是被陽鼎元和琳兒施法術困在那沼澤之內,而今琳兒手握乾坤無敵大葫蘆,看他行事比他師父還心狠手辣,一旦要到幽冥界中對師和馬大力兩個修為玄功極深的兩個人發難,恐怕兇多吉少。
祝春元道:“我有兩個陰差朋友,給我過,要想師和馬大力得救,一定要有一位大徳之士,念誦安土地真言,才能解開封印。琳兒哪里算是大徳之士,因此兩位少師不必擔心,暫時師他老人家應該還是平安無事的,只是人身自由上不方便罷了!”
又聽狐英俊道:“據幽冥界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我們狐家除了修道法也有修佛法的,曾聽人言,每過若干年就會有菩薩降臨幽冥界,灑甘露解救眾生,那時節菩薩就會念誦安土地真言。這個真言是釋家持經文之前的一套儀軌里面的一部分經咒!
狐一刀修行不深,且常年在泰山羽化登臺修煉道家法術,對于其他門派的掌故了解甚少,見他二大爺起這個安土地真言,急忙問道:“二大爺,您不妨將真言一,我們都記下來,萬一下個月我修煉成大徳之士了,不就可以去救張師他們了嗎?”
一句話把大堂中的眾人逗的捧腹大笑,氣氛為之一變。
狐英俊瞪了他一眼道:“你就別跟著添亂;顚毩。那好,我你們聽聽。這一套安土地真言是要結合凈口業、凈身業、凈意業真言聯合使用,意在持經前能夠清凈三業。當然這是釋家的東西,我也理解不深,有時間你們跟和尚尼姑去請教吧。凈土地真言短短十八個字,乃是,南無三蠻多,母馱南,唵,嘟嚕嘟嚕,帝偉娑婆訶!”
狐一刀道:“這跟我們持道家經咒之前的“志心歸命禮”也差不多嘛!好了,我腦子靈光,已經記下了,兩位少師也速速記下來吧!”
早有師教的門人拿紙筆將這安土地真言記錄在冊,以便后續解救師。孫半月道:“春元,你下一步怎么安排,為師現在句實話,論道法修為,你都要勝過我們師兄弟幾位,但是道法不是一朝一夕就算修成的,要做功夫,就如吃飯一樣,一個人是不可能一頓飯把一輩子的都吃了的。你是否隨為師和你師伯回泰山蓬萊觀,繼續修行?”
祝春元口打唉聲,道:“恩師、兩位師伯,按師父有命弟子不敢不從,奶盒您也看到了,琳兒攜那個葫蘆遠遁他鄉,不知道又要掀起怎樣的血雨腥風,東岳神姑王絮銘挾持翠翠,也不知道是否會對其下毒手,反正落到她手里肯定沒有好果子吃!我打算繼續訪查一番,待事情有了眉目之后,再回山見恩師!”
孫道爺道:“奈何我們都失去了元功,也不便跟著你,幫不上忙還成了累贅,我看這樣吧,曾偉和忠華和你一向較厚,并且曾偉現在修煉成無上元功,不如你們師兄弟三個一同結伴前往,為師喝兩位師兄帶大家回山!”
曾偉和劉忠華自然是歡心雀躍。三手派眾人自此回山。李培賢思女心切,執意要獨自出行尋訪,想來他也是心中煩悶,不想跟眾人在一起。大家思來想去,也只得依他的性子由他自去。
再全真教賈夢奇和孫不十二,執意邀請祝春元作為掌門師叔帶著全真教一起,也被祝春元一口回絕。孫不十二撅著嘴兒道:“師叔偏心,三手派的兩位道友你就帶著,全真教的你就不理不問!”
她見長了十歲的祝春元身材偉岸、氣度不凡,心中不經意間流露出難舍之態。祝春元心,這丫頭是個不定時炸彈,前者一個李翠翠都搞出來這么大麻煩,要是被她粘上那肯定至少掉一層皮!他自從太行山古洞中得清靈真人李元傳授三清道法,早已經絕了七情六欲之想,一心想成仙了道,完此一生,哪敢再惹禍端!
因此顧左右而言他,想要將此篇章回避過去。卻未曾想孫不十二與李翠翠明爭暗斗幾場下來,已經大有不成功就自殺的大無畏氣概,加上那日在關帝廟后河畔被祝春元看見了身子,自始至終已經再無他想。
湘秀派、茅山派、武當派、二仙觀等等道者也是紛紛作別,張氏兩兄弟便以龍虎山正一教所藏玄門妙法秘籍數冊慷慨相贈。
當夜,祝春元、曾偉、劉忠華、狐氏叔侄就住在老君殿旁邊此前的臥房中,幾個人相談甚歡,計劃著明日就離開龍虎山,第一站先去關外,看視一下關東一刀門的掌門人修利平,也就是狐英俊的的出馬弟子。
下半夜,祝春元回到房中,正要就寢,忽見桌案上放著一個錦盒,他運神通查看沒有機關和毒煙等,這才掌燭光過來查看。見那錦盒上寫著幾個娟娟字:她有我沒有,君在我心頭!落款是,十二。
祝春元看著這沒頭沒腦的幾句話,索性展開錦盒,內有一張錦帕,跟前者李翠翠身上帶著的那個大相似。只見上面居然是殷紅的斑斑血跡,寫著一首情詩,顯然是對照李翠翠手里那首而寫的,上書:
待我長發及腰,與你修道可好,高挽青絲成髻,不教紅塵相擾。醉時棹龍泛海,醒卻跨鶴沖霄。彈鋏北溟蒼梧,采藥十洲三島。聊看塵劫有盡,偕子同生不老。
祝春元看著手中絹帕,長久不語。
正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子閱齊齋》第一部之《龍虎風云會》,至此擱筆完結。預知后事如何,且看第二部,《煙雨終南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