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恪的腦海里冒出了以前丫頭侍候他沐浴時的場景,那只著片縷的身子卻是凹凸有致,想來不過十三歲,竟然有著不的本錢。 宜蘭不禁奇怪地看了看自家少爺,發現他不但發著呆而且臉還分外的紅,再仔細瞧瞧,少爺這是望著自己呢,順著視線,啊,少爺竟然盯著人家那里!好羞人啊! 趙恪這次是人丟大了,竟然yy人家一個只有十三歲的丫頭,雖然這個丫頭的本錢不,胸前的饅頭已經不“”了,但是這樣的失態讓他這個兩世為人的人不由地臉紅,兩世年齡加在一起都能做人家爹了。 還好趙恪的臉皮算厚的,借著“入鄉隨俗”的由頭硬是享受了一把被人伺候沐浴的感覺。 不過,樂極而生悲,洗完澡之后,趙恪只感覺頭暈目眩,站都站不穩了。 “這身體也太差了吧!洗個澡都快暈了。不行,得趕快鍛煉身體!不然沒享受生活就一命嗚呼了,還有什么意思?”趙恪對于自己這具瘦弱不堪的身體簡直無語了,怪不得從多病多災,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就這身體素質估計也只有早早夭折的命。 所以,以后每早上,太陽還沒出來,普安郡王府的四公子就已經開始跑步鍛煉了,這一度被人以為抽風了,趙恪卻對這些不以為然。 “他們哪里懂得這些鍛煉身體的方法,他可是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鍛煉身體的方法多的數不過來。” 趙恪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套鍛煉計劃。 “早上,繞著郡王府跑三圈,回西閣吃早膳,兩碗粥一顆雞蛋,再打兩套太極拳。” “中午,三十個俯臥撐,午膳肉蔬混搭。” “傍晚,先跑三圈,再做三十個俯臥撐,之后用晚膳。” 三月后,趙恪感到自己的身體明顯好了許多,即使還達不到前世的水準,但是勉強算脫離了體弱的行列。 練身體的同時,趙恪用心閱覽古代書籍,要知道雖然他以前是個歷史系學生,但是對于真正的古代知識卻還是缺乏的,比如讓他如何大儒論四書五經,可能他會被完虐,因此他要惡補古代文化。 自從穿越后,他發現自己的記憶力已經達到了過目不忘的地步,這藏書閣的書他只要翻過的全都記在心里,這具身體以前學習的東西不少,現在都全歸了他。 趙慎此時聽著管家的匯報,卻是有些驚訝,這子幾時如此用功了?聽前一陣子大早上還起來鍛煉身體了,真是和以前大變樣啊。 “好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做事吧。”趙慎揮手讓管家先下去,回過身看著妻子夏氏,“這件事你怎么看?” 夏氏也沒料到以前從不問自己的丈夫會突然問她,愣了片刻,“四郎如此用功總歸是好事,看來身體是大好了,心性也轉變了。”對于趙恪的印象她還是有的,以前一副瘦弱的樣子,前幾來請安時看到卻是壯實了不少。 趙慎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似乎認可了妻子的法。他不僅是個慈父還是個很好的丈夫,即使夏氏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即使他心里還曾懷戀原配郭氏,但是他始終用心相待。雖然是第一次問夏氏,但是卻足以體現他對妻子的尊重。 夏氏回房間照看女兒趙嘉,趙慎便一個人去了藏書閣。 普安郡王府的藏書閣十分大,這里距離西閣不遠,有些偏僻,一般沒什么人過來,只有趙慎時不時地過來看書,而現在這里又多了一個趙恪。 趙恪看著四周高高的書架上排滿了大大的書籍,心中不住感嘆,王府就是王府,這藏書真是如山如海一般,“這里真是不錯,像極了前世的圖書館。”他隨手拿起一本《資治通鑒》,用心地看了起來。 趙慎一進來就看到趙恪正拿著書在讀,自己進來他都未曾察覺,心中暗道,果然如管家所,這孩子看來是用心了。 他悄悄走近,看了看內容居然是《資治通鑒》,驚訝地道:“恪兒,你竟然在看《資治通鑒》。怎么,看得懂嗎?” 趙恪一直沉浸在書里,猛然聽到聲音,下意識地點了點頭道:“自然看得懂。” 忽然又抬起頭,見到趙慎一臉笑意地看著自己,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父王,您怎么來了?剛才我……我看太入迷了。” 趙慎哪里會怪他,兒子如此用功他應該高興才是,所以哈哈一笑道,“恪兒真是長大了,以前父王是瞧你了。”當即坐在一旁,繼續問道:“既然看得懂,就,有什么體會?” 趙恪自然明白,這是趙慎要考校他的學問,心中一喜,這明趙慎已經開始重視自己了,如果自己能夠答得好,自然在他心里的分量就重了。 趙恪思索了片刻后答道:“《資治通鑒》是本朝司馬公所著,此書內容嚴謹詳實,雖然止于五代,但卻包羅萬象。世人只道它是史書,其實這書最大之作用在于為君之道。” 趙慎眼前一亮,繼而點了點頭,似是承認了他的法,又似讓他繼續下去。 “對于為君之道,此書雖然講解了不少真知灼見,但是卻是不夠完善。君王為一國之主,一國之柱石,肩負下重責,豈能僅用儒家之言以治萬民?必須儒法并重,兼之御人權衡,才能圣明圣德,富國強民,不負生民所望,不負地所托。”趙恪可是經歷過現代思想洗禮的四有青年,對于這些自然侃侃而談。 趙慎在一旁聽得兩眼冒光,心中滿是震驚,自己這個兒子真是了不得,這一番為君之道卻是讓自己都受益匪淺,這豈不是明自己的學問都不如他? 趙恪見到自己的父親一臉震驚,便知自己要的效果已經達到了,“父王,孩兒淺薄之見,還請您指正。” “咳咳~” 趙慎輕咳了兩聲,有些尷尬,這他如何能指正,趕緊搪塞過去,“恪兒的體會甚妙,為父也從中有所悟,待下次你我父子再討論。這次我來是來告訴你件事。” “不知是何事?只要是恪兒力所能及的定不負父王所托。”趙恪俯身行禮,順從而恭敬。 趙慎看的欣喜,心中贊嘆道,這孩子果然恭謹早慧。 “我們家地處劍州,身在川北重鎮,一直以來兵事重,金國人雖然與我大宋議和卻依然賊心不死,想奪我川蜀重地。你兩個哥哥已經分任地方,我看你雖人卻是有些聰明,這次你就隨我去趟劍門關見見世面吧。”趙慎緩緩道來,趙恪也是聽明白了,原來是讓他跟著見世面,混資歷。看來這個便宜老爹已經開始重視自己了,這是要培養自己的節奏這哪能不答應啊,急忙應聲,“恪兒遵命。” 其實他一直以為自己的三哥才是父王心里的那個培養人選,沒想到這次他會讓自己去。 畢竟人家趙惇才是歷史上當了皇帝的那個啊,自己的老爸對這個三哥才真是疼愛呢,甚至把他定為了皇位的繼承人。 趙恪其實剛開始對于歷史上趙慎選擇趙惇為繼承人是不解的,最后經過調查后發現,原來趙慎實在是沒辦法。趙慎的大兒子本來是最佳的繼承人,聰明睿智有王者之風,然而不幸早逝,兒子如果不是趙恪穿越而來,靈魂附體,這個也是死的,二兒子憨厚被他認為是懦弱,只有三兒子雄健長得最像他,所以這一比較自然就選了趙惇。可是任誰也想不到,就是如此疼愛三兒子的趙慎,最后竟然也是被自己最疼愛的三兒子和兒媳氣死的。 這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息。 最離譜的是,父親是一代明君,一名大孝子,兒子卻是恰恰相反。 這一世,他既然穿越而來自然要改變這一切。 在他看來,南宋既然在他三哥手里會被敗壞,還不如交到他手里,這樣宋也不至于走到后來滅亡的道路,漢人也不會被蒙古人奴役上百年。 趙慎不知道,他從藏書閣走后,他頗為欣賞的兒子竟然一直在盤算著奪他三兒子的皇位,如果他知道他肯定會大驚失色,因為連他自己都還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坐上皇帝的寶座。 趙恪在家休閑了幾日后便跟著老爸趙慎去了劍門關。 歷史上的劍門關一直以險要著稱,蜀漢劉禪派姜維守劍門,魏國十萬大軍被阻,畏懼關口險峻,退回漢中郡,最后若不是鄧艾走羊腸道從江油進入蜀國腹地,那三國還要持續不知道多少年呢,由此可想而知,這劍門關是有多重要了。 宋在富平之戰后丟失了對于關中地區的掌握,金人兵鋒直抵興元府,這嚴重威脅到了蜀地的安全。 蜀地富庶,千里沃野,鹽鐵豐盛,是不可多得的寶地,宋自然不容有失,所以作為蜀地門戶的劍門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到了。我們先去漸漸劍門守將吳大將軍。”趙慎下了馬,將馬遞給守門的士卒,然后帶著趙恪去了將軍府。 路上趙慎一再囑咐,“一會兒見了,不可對吳大將軍無禮,聽到沒有。他老人家可是我都崇敬的英雄。”趙恪連忙點頭應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