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入的人一來,山寨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地方安置,得給大家找地方住。 落梁山的后山在經過前段時間大量的伐木和采集條石之后,已經變成一片光禿禿的山頭。 于是唐溪東讓新上山的人,在后山山頭,重新開墾出一片大場子,然后再在燒磚窯的原有的基礎上,一下子新建十孔燒磚窯。 蓋房子需要大量的磚塊,所以燒磚窯必須擴建。 花費時間開辟出場子之后,新的房子,便開始在山頭建起。 成排的房子,開上去很整齊,這一次房子前沒有了院子,只有窄窄的巷道,鋪上青石板,房間也并不大,但足夠一家四五口人居住,每一家都盤上火炕。 雖然不夠氣派,但是從外面看很是清新整齊,住在里面更是溫暖如春。 的房子,一下子把新上山的鄉民的心抓住了。 房子問題解決之后,唐溪東便思考是時候把鐵礦礦脈找出來了。 劉大狗兩次帶回來的一千多人中竟然有幾個有采煤采礦經驗的礦工,于是唐溪東便給他們安排三十多號人手,開始尋找鐵礦的工作,三十多號人前期已經很多了,人再多地方太也施展不開,后期找到礦脈,再多招人準備開礦。 這一日,鐵匠帶頭的胡夾子托學徒前來稟報,經過多日的制造改進,已經做好了第一把連弩槍,請他過去查看。 唐溪東一聽,趕緊前往。 進了鐵匠鋪,就看著胡夾子端著一把連弩槍,站在原地喜不自禁的擺弄。 一看到唐溪東過來,胡夾子趕緊將手中的連弩槍遞過去。 唐溪東端在手上仔細打量,發現并不是自己預想中的那種全鐵制版的,而是半鐵質版,或者是生鐵和木料合成的。 手柄是木料,槍管是木料,而轉輪部分則是生鐵制成,而且這把連弩槍與自己發明那把還有所不同,以前連弩槍發明的是用拉桿套著牛筋上弦,而這一把,胡夾子直接改成,一道平槽,然后露著一個的鐵把手,牛筋穿過鐵把孔兩者成為一體,鐵把在平槽內做成撞針造型,牛筋彈射撞針隨著平槽內面軌道撞在箭尾,就可發射出去。 看上去,倒更像后世的槍身,唐溪東試了試,發現這樣上弦要比自己之前的拉桿上弦更合理,只要一只胳膊撐著,一只手拉住鐵把往后,就可以把牛筋上弦,而且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能夠保證牛筋每一次彈射撞針都恰到好處的擊在箭尾。 不能低估勞動人的想象力啊。 “先生,老兒試了很多次,發現如果全部采用生鐵,那重量會一下子達到七八十斤,而且生鐵模型不太好雕琢,所以只能改成這樣了。”胡夾子心翼翼的看著唐溪東。 看到唐溪東贊許的點頭,才放下心,露出喜悅。 唐溪東搭上短箭,試射一番,發現眼前的這把連弩槍真是恰到好處,一是重量剛好,在牛筋彈射擊發之后,不像之前的木頭做的,由于槍身較輕,容易握不住老偏。第二就是這把連弩槍的準頭,十分精準,連著擊發三次,都能準確射到一個三公分范圍內的靶子上。第三就是它的射程,被增加不少,至少能射準百步遠。 唐溪東自己很是滿意,雖然比不上火銃的威力,但也差不了多少,更是優點不少。 “好,胡師傅辛苦了,我會在寨主那里為你請功,獎賞我就先給你定下,鐵匠鋪人人有份,每人糧食五十斤,銀子十兩。胡師傅外加糧食五十斤,銀子四十兩。” 唐溪東話音一落,鐵匠鋪的眾人剛忙施禮道謝。 “就依照這把連弩槍的標準,再打造兩百把,鐵料不足,就熔煉山寨庫房里廢舊兵器,牛筋不夠就把之前制作的木質版連弩槍先收回來,一定要精工趕制。做好了,還有重賞。”唐溪東放下手中的連弩槍道。 “另外,胡師傅,還有一件事情需要麻煩你和其他師傅。”唐溪東既然來到鐵匠鋪,自然要把鐵軌的事情給他們交代一下。 大棚既然即將做好,自然鐵軌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再忙也不能耽擱農種。 考慮到山上鐵料不足,唐溪東便讓胡夾子和木匠帶頭的黃老三協作,鐵料和木料搭配制作,先做木料外殼,內嵌薄鋼軌。 交代一番之后,唐溪東便離開了鐵匠鋪。 準備前去看看木匠的進展。 木匠鋪其實不遠,與鐵匠鋪相距只有一百多米。 到達木匠鋪,唐溪東便看到院子里擺著制作好的一排排守城弩。 這東西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只不過是在梯子原有的基礎上改造而成。 唐溪東大概看了下,有三十副,想一想,還是牛筋不夠,但放在城墻上,雖然有些緊張,但暫時只能這樣了。 連弩槍還是要比守城弩重要不少,只能先緊著連弩槍做。 除了守城弩,還有一條條還沒連接的軌道,已經制作好,就等著鐵匠打造出薄鐵皮內嵌,到時候在山道上固定組裝。 同樣獎勵鼓舞一番木匠,唐溪東便在木匠們感激的眼光中離開。 緊接著又過了兩。 劉大狗再次帶著大批人上山,同時傳回消息,洪洞城被反軍日夜圍攻,平陽城也關閉了城門,如今聽正在調集平陽衛衛所的軍士前來救援。 山下流民越發的多了,很多其他地方趕來的鄉民全部聚集在平陽城下。 畢竟是府城,在戰亂來臨之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還是前往平陽府。 另外,礦工也傳來消息,如今大概可以確定鐵礦的方位,但是并不好開采,因為礦脈在山陰一邊,山陰又是連片斷崖,無處落腳,如果想開采,還需要從山陽這邊開始。 唐溪東一聽,心中涼了半截,從山陽打到山陰,得挖到什么時候,豈不成了開隧道,工程量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也不安全。 所以暫時只能先停下來。 除了鐵礦方位搞清,一個新出現的狀況,讓整個山寨沸騰了。 在經過將近半個月的時間之后,第一道梯田中的兩個試驗田里終于露出麥苗了。 這是一個讓整個山寨都沸騰的消息,每個人得到消息的人都第一時間跑到試驗田去查看。 看到麥苗的人,興奮的跳著叫著,那些年紀大的更是跪在地上仰大哭。 這些人,其實都是農民,他們世代耕種,對土地的感情像對待自己的生命。 但突然出現的冰河氣候,讓上蒼無雨降,大地無糧出。 但此刻,在落梁山這個的角落,竟然真的種出了糧食。 種出糧食,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