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騎奔急,身后萬余后金緊咬,雙方距離只剩三百米。 后金箭雨不斷。 往往拖在后方的唐騎回身射擊,便會被對方趁機拉近距離。 短短一里地,唐騎損失近百。 多是中箭倒地。 洪承疇率領明軍已攻入大營,此刻正亂哄哄中整飭隊列。 眼看唐騎已奔進百步。 那白旗上斗大“唐”字十分顯眼。 洪承疇眼露喜悅,未想對方竟然自投羅。 就在唐騎距營二百步外,明軍陣中,紛紛下令射箭。 頓時空箭雨遮。 但就在箭起瞬間,唐溪東已帶著身后唐騎,一分為二,繞著大營,向著兩側而去。 恰恰將箭雨避過。 唐騎分列兩股而來。 瞬間,身后萬余后金顯露出來。 洪承疇臉色一僵,心中宛如五雷轟頂,僵立營中。 唐賊竟將后金引來了。 唐溪東率軍分股,繞營而過,不理營中明軍,只是一味奔逃。 唐溪東繞營在露出身后后金騎兵的同時,恰好讓先頭的后金斥候也見到營中那黑壓壓排布明軍。 還有那不斷在空射下的箭雨。 頓時紛紛剎馬。 恰在此時。 奔馳的唐騎,再次齊聲大喝:洪大人,后金已被我等引來,就此別過。 而后再呼:多爾袞,阿濟格尸首就在營中。 多爾袞,阿濟格尸首就在營中。 多爾袞,阿濟格尸首就在營中。 一連三呼。 而后便紛紛打馬繞道營后,向遠處平野而去。 聽聞唐騎呼聲。 洪承疇再次一驚,心道不好,中了唐賊詭計。 而遠處,多爾袞趕馬奔來,乍一看黑壓壓明軍,先是一驚。 再聞遠處呼聲,下意識抬眼去看,看到被分尸掛在桿上的阿濟格尸首,心頭一震,頓時淚溢眼眶。 一母同胞,一起長大,如何認不住自己兄長尸首? 頓時,多爾袞悲痛難抑、怒火難息。 此刻逃離的唐賊哪里有自己兄長的尸首重要。 憤恨的看著唐騎離開的方向。 多爾袞咬牙忍住心頭想要追擊下去的念頭。 “全軍出擊,殺入營中,奪回兄長尸首!” 瞬間。 后金騎兵打馬沖向大營。 而此刻,洪承疇尚未在猝然驚變中醒神。 手下將領一看后金殺來,自然是下令射擊。 頓時箭雨再起。 雙方瞬間接戰。 等到洪承疇醒神,一切已晚。 大軍已廝殺在一起,那下意識升起撤退逃跑的念頭也化作空白。 大軍廝殺,此刻再撤離,瞬間就是一場兵敗,屆時怕是漫山遍野都是逃兵。 洪承疇一屆文官,實在不敢堵自己能夠比手下士兵逃得快。 大戰已起,如今唯有迎擊。 許久之后。 唐溪東已率領騎兵奔赴兩里之外。 遠處喊殺聲依舊激烈。 剎馬站在坡上。 唐溪東看著遠處大營,那黑壓壓人群。 而后放聲大笑:哈哈哈…… 你算計我、我算計你。 最后還是被唐某算中了。 這便是唐溪東帶著阿濟格尸首的原因。 一個貝勒的尸首,對于唐溪東來講一文不值,拿著換不來錢,升不了官,占不了地盤。 但這個尸首,可以讓十萬明軍與后金死拼一場,無論誰贏誰輸。 最后的勝家,都是他。 “兒郎們,我們回家!” 這一場大戰下來,明軍哪怕再是無能,也足以用人命換取數千后金的性命。 后金肆虐之勢可解。 帶著騎兵,唐溪東繞道南下。 在清源匯合了之前帶著步兵先行一步的張良子,而后浩浩蕩蕩返回平陽。 出兵將近一月,繞過汾州,唐溪東終于自益龍關返回平陽界內。 大軍終于可以松口氣,休整一日。 此次出征,損失兩千人馬。 但戰果非凡。 斬首阿濟格,全殲后金騎兵。 還讓明軍與多爾袞大戰一場。 當日離開之時,唐溪東留下一百騎兵,就是為了偵查明軍與后金之間的大戰。 那場大戰,整整持續一日。 明軍依仗人多,后金依仗馬快。 有阿濟格尸首在營,雙方皆想得到。 最終,明軍還是敗了。 十萬明軍在大戰一日之后,死傷兩萬,后金死傷四千。 形勢對于明軍還是有利。 只要再度堅持,便可令多爾袞無果而返,畢竟兄長尸體再重要,手中騎兵打光也是重創。 但當日夜半。 因為唐溪東引誘后金騎兵來的匆忙而未來得及入營的張宗衡,在大戰一日之后,半夜率軍悄然離開。 丟下了洪承疇的五萬多明軍。 后金半夜偷營,洪承疇尚不知張宗衡離去。 一場大戰,打退后金。 黎明之后。 當色漸亮,后金再來。 洪承疇才發現,駐扎東邊的張宗衡的三邊精銳,竟然留下一座空營就此離去。 怒火沖、惱羞成怒、 恰在此時,后金再次進攻。 得知友軍撤離的軍中將領,紛紛士氣大落。 之后大戰半日,后金再次傷亡三千。 但無心再戰的明軍終于還是選擇逃命四散。 雖不知是哪一股先逃, 但逃跑的事態剛一出現,便如烈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 洪承疇雖極力阻止,可惜已經沒了士氣的明軍人心早就散了。 無奈只能裹挾軍中,隨著騎兵逃離。 多爾袞趁勢殺入營中,奪下兄長的尸體。 而后怒火難泄的多爾袞自然不會讓明軍就此輕易逃離。 緊隨逃離的明軍身后,不斷分兵追殺。 因大營地處原野,兵卒無馬,難以跑過后金騎兵的追擊。 于是,有人抵抗反擊,有人就地投降。 追擊一直持續到傍晚,在損失千騎之后,這一場大戰終于落下了帷幕。 最后除了洪承疇跟著的騎兵,還有兩萬明軍步兵,剩下的人不是投降便是被殺。 但哪怕是跪地投降,最后還是被多爾袞集中在大營所在之地,一個個被俘明軍被后金騎兵殘忍斬首,將頭顱堆成京觀,以祭阿濟格在之靈。 等到洪承疇逃離戰場,再度點兵,瞬間面如死灰。 七萬大軍,如今只剩一萬,其中一半騎兵一半步卒。 剩下的不是被殺,就是在逃跑中四散周邊。 雖有心收攏殘兵,但又怕后金追擊,無奈,洪承疇只能率領這一萬明軍,直接往西。 而后渡黃河回陜西。 一萬明軍,留在山西也是遲早被吞,還是回老家安全。 而半夜逃離的張宗衡,干脆也不返回汾州,而是直接帶兵北上,回到自己的老巢,三邊總督所在駐地,陽和。 大戰之后。 尸體遍野。 多爾袞雖然搶下了自己兄長的尸體,但一場大戰也損失八千后金女真騎兵。 雖一心想要南下平陽,殺了唐溪東為兄長報仇。 但隨軍的濟爾哈朗、德格類、岳托卻齊齊反對。 還剩不到八千的后金騎兵,此刻深入大明,一著不慎,所有人都再回不了遼東。 此時入關時間已被拖久,大明必然早已有了準備,不定此刻正有大股明軍向著他們殺來。 種種原因之下,多爾袞終于還是在不甘和憤恨中打消了繼續停留在太原府的決定。 第二日,便帶領剩下的騎兵一路北上,也顧不得再去劫掠,一心想著出關。 因為之前在張家口劫掠,而張家口靠近京師,多爾袞害怕明軍已經云集在那里,于是便準備自來時的大同鎮出關。 可等到多爾袞北上大同鎮之時,張宗衡也已到達陽和。 得知多爾袞北上。 原本擔憂自己性命的張宗衡反倒改了性子。 一來后金騎兵不多,二來此地乃是他的地盤,三來張宗衡還奢望能夠留下千條女真首級,以保自己官位。 于是張宗衡開始不斷調集三邊邊軍。 設下阻擊,一心想要將多爾袞拖住,來個包餃子。 于是三邊五萬邊軍與多爾袞在大同鎮的懷仁縣外再次大戰一場。 可惜張宗衡本就是無能之輩,手下將士如何能悍勇? 一場大戰,倒是留下了千余后金騎兵,但五萬明軍再次上演一場龜兔賽跑。 被斬首萬余,其余逃入懷仁城。 至此,張宗衡終于收斂了自己想要功勞的心理,龜縮在陽和城不敢冒頭。 眼睜睜看著多爾袞帶著六千多后金騎兵在大同鎮外,破長城而出關。 崇禎五年的一場后金與大明之間的戰爭就此落下帷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