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 陜西反軍屯軍真定、順德二府,大肆劫掠。 明軍有了喘息時間,京師周邊明軍與大名府明軍奉詔剿賊。 開始云集真定順德兩府。 兩股明軍鎮守京師,裝備算得上精良,而后再次抽調精銳。 此時陜西反軍遇到了一個強力的對手那便是鎮守大名府的盧象升。 崇禎二年年,后金兵圍京師,各地明軍紛紛勤王,此時盧象升組建“雄軍”北上,連戰后金,自此威名大震。 而后勝任右參政兼副使,整飭大名、廣平、順德三地軍政。 此刻反軍占據真定、順德,南邊緊鄰大名。 皇帝下詔,盧象升率軍北上剿賊。 盧象升協總兵梁莆、參議寇從華率軍北上。 抵達臨城西山地帶。 此時反軍四處劫掠往往是股人馬四處奔波,大營坐鎮城池。 盧象升率軍抵達西山之時,大軍遇到反軍股人馬。 盧象升單槍匹馬,打馬殺入敵軍,以一人之力竟然殺傷十余反軍賊眾,而后親兵殺至,頓時反軍大敗而逃。 大軍再北上,至西山,開始分兵清剿各股反軍。 此時盧象升遇到的反軍乃是老回回與曹操羅汝才帳下人馬。 二人率五萬反軍坐鎮臨城。 聞明軍北上,各地外放人馬被紛紛殺傷,頓時出城迎戰。 臨城外,游擊董濰坤率軍趕赴臨城,卻被恰好出城迎敵的大營斥候所探,于是在城外冷水村設伏。 本來反軍就沒有正式制服,皆是鄉民裝扮,此刻入村設伏,連掩飾都不用就變成了冷水村的村民。 董濰坤率軍而來,正好撞進反軍設下的包圍圈,頓時四面八方都是奔出的反軍。 三千明軍就此落入囊中,一方激戰,明軍被反軍全殲。 而此時,盧象升已率雄軍趕赴臨城城南。 聞之前方大戰,明軍大敗,盧象升并未一味前去救援,而是設伏山后,沉默等待。 擊殺明軍的反軍氣勢如虹,再次南下。 于是盧象升還擊反軍一個伏擊。 兩萬雄軍伏擊五萬反軍。 雙方大戰一個時辰。 盧象升帶手下騎兵身先士卒殺入反軍,三進三出,連斬老回回手下三大賊首。 兩萬雄軍更是紀律嚴明,配合嫻熟。 戰至中午,反軍終于抵擋不住,四散而逃,連臨城都不敢回,一路北上,尋找王嘉胤大隊人馬。 此戰,雄軍殺敵八千,俘虜老弱一萬。 與此同時北面真定府,明軍也開始與王嘉胤闖王手下數十萬反軍激戰不休。 此次剿賊,崇禎皇帝下了大力氣,反軍都打到家門口了,自然不能不重視。 調集京師周邊明軍十萬南下。 雙方在真定府大戰五日,大戰斗近百場。 反軍輸多勝少,在損失三萬之后,開始向南轉移。 而與此同時,老回回帶回了盧象升帶雄軍北上的軍情。 眼看就要被明軍兩股夾擊,王嘉胤開始沉不住氣,率軍不打招呼開始南下轉移。 此時王嘉胤、闖王、八大王之間的矛盾在爭奪財物之中被更加激化。 王嘉胤不告而逃,留下了闖王與八大王支撐真定。 等待闖王發現時,王嘉胤已經率領部眾南下贊皇。 闖王、八大王急忙調軍追趕,靠著二人實力對戰十余萬精銳明軍,還是對對方南北夾擊,很可能損失殫盡。 但如果與王嘉胤相隔不遠,依靠手下多數青壯就能把王嘉胤甩在后方,丟下去喂明軍。 因為王嘉胤手下人馬與他們不同,王嘉胤手下不斷有青壯還有大量的婦孺老人。 于是闖王、八大王開始率軍南下追趕王嘉胤。 但身后緊跟著率軍一萬的明軍。 于是闖王與八大王在元氏設伏,伏擊急功冒進明軍,兩股大軍一出,殺死領軍大將,而后大敗明軍,斬敵五千。 此戰之后,明軍頓時謹慎,再不敢追的太緊。 于是闖王、八大王加速南下,半月之后,在真定府南部終于追上了王嘉胤。 再次匯合,雙方還是極力忍耐,不愿撕破臉皮。 反軍合成一股。 開始奔赴河南地界。 此時盧象升與反軍擦肩而過,奔赴北地明軍盤踞之地。 明軍被吸引在真定府,正是大軍回師攻入河南的最佳時期。 于是反軍直入武安。 此時武安城附近,正有一股明軍,來頭還不,那便是左良玉。 左良玉之前一直在遼地與后金作戰,三月反軍入河北,四月崇禎急招左良玉率昌平軍南下河南,旨意中有令其防御河南總督軍事的意思。 左良玉此人貪功,與洪承疇相仿,但此人與洪承疇最大的不同便是,左良玉能上陣殺敵,靠的是自己一手殺下來的,洪承疇卻更多依仗自己的智謀,好設詭計,統籌謀劃。 此時已是六月。 京師畢竟重地,反軍雖然南下河南,但崇禎皇帝并未下旨京師明軍追擊,而是鎮守臨近河南的各個重要關口,防止反軍再次北上。 此時就看得出崇禎皇帝的窘迫,一邊是后金、一邊是反軍。 自從后金于崇禎二年兵圍京師,崇禎就日日提心吊膽,以二年所發生戰事為戒,在京師周圍布置重兵,防止后金再次入關兵進京師。 但眼睜睜看著反軍就此殺入河南,崇禎也是十分痛苦和難受,一個套子,三面收緊,卻留下一面成了反軍迂回的縱深。 反軍殺入河南,于是著戰爭的重心由河北轉入河南。 崇禎皇帝一邊令河南明軍放下手頭賑災一事,一邊調集川軍入豫,協助河南明軍清剿反軍。 反軍起勢五年,大明是越剿賊越多。 此刻,崇禎皇帝將希望寄托在了河南一概官兵身上。 在遼東立下不少功勞的左良玉,連后金都能扛得住,相信打反軍應該不成問題。 川軍鄧玘,土司馬祥麟馬鳳儀夫婦帶領的白桿軍。 鄧玘乃是當年平叛安邦彥造反首功大將,勇冠三軍,打得安邦彥聞其名而驚懼,相信圍剿反軍同樣不成問題。 而馬家夫婦所率白桿軍,乃是明朝三大盛軍之一的白桿軍,齊名與戚家軍、俞家軍。 在戚家軍葬身遼地之后,白桿軍可謂是明朝最能打仗的軍隊之一,另外一只便是關寧鐵騎,當然此時的雄軍也算半只。 馬家夫婦雖是土司,但忠于大明,馬祥麟之妻,乃是尚書張銓之女,入嫁馬家,隨夫從軍四處征戰,故改馬姓,以男裝入營領軍。 有這三人帶領精銳入豫剿賊,崇禎皇帝可謂松心不少。 此時,信心大增,一心等待捷報頻傳。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