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的河南。
戰(zhàn)亂如野火,自東北而燎原。
反軍數(shù)十萬,明軍十余萬。
左良玉戰(zhàn)敗武安城,兩萬昌平軍只余兩千,茍延殘喘南下找支援。
川軍鄧玘攜馬家夫婦日夜奉詔北上河南。
但路途遙遠,時間拉長,對于反軍越發(fā)有利。
一邊打掃戰(zhàn)場,搜刮城池,一邊裹脅百姓,威逼從軍。
死了五萬,轉(zhuǎn)眼再搶掠五萬。
洪災(zāi)退卻,百姓無家可歸,無田可耕,反軍一番,自發(fā)從軍的已然不少。
十月中旬,反軍棄武安,開始南下。
河南北地多山,南地平原,南北地形差異,故南部人口多于北部。
反軍想要壯大聲勢,往南是必行之路。
就在川軍馬不停蹄北上途中,反軍已一路攻城掠地,攻磁州占安陽,轉(zhuǎn)眼間已占領(lǐng)河南東北彰德府大半地域。
于是再次裹挾百姓,搜刮大戶。
六月底。
反軍再次往南。
這一次在進攻衛(wèi)輝府中,被河南參將楊遇春狠狠收拾一番。
楊遇春此人與明朝開國明將常遇春只一姓之差。
其人也算是有幾分悍勇,幾分謀略,但與左良玉相差無幾,愛貪功好酒色。
反軍至衛(wèi)輝府,楊遇春率領(lǐng)明軍守城大戰(zhàn)。
關(guān)鍵時刻此人也有幾分膽魄。
一邊脅迫城中大戶支援財物家丁,一邊擺放數(shù)箱金銀財寶在城頭。
城中大戶知道反軍一旦入城必然首當(dāng)其害便是自己,于是非常配合。
而城中明軍,常年被克扣糧餉,囊中羞澀,此刻看著金銀就敢把命舍。
于是反軍大戰(zhàn)數(shù)日,數(shù)次攻上城墻,都被明軍打退。
死傷兩萬之后。
眼看明軍依舊士氣大振。
闖王、王嘉胤、張獻忠等人商量一番,覺得繞過衛(wèi)輝府繼續(xù)南下。
一味被衛(wèi)輝府拖著,對于反軍來講便是將天時拱手讓人。
反軍退去,楊遇春自然是大功一件。
但此人很是沒有誠信,說好的殺敵有賞,大戰(zhàn)之后,賞是賞了,但在原本的每人十兩白銀的基礎(chǔ)上直接克扣一半,此外對于戰(zhàn)死城上的明軍更是只字不提。
于是楊遇春在自己手下的明軍中埋伏了一個仇恨的影子。
人都是如此,你說給三兩,一樣會為了銀子而殺敵,但你說給十兩結(jié)果卻減去一半,自然會惹得兵卒心中記仇。
反軍剛一南下。
楊遇春就又做出一個決定,那就是主動出兵,追擊反軍,他是知道此事川軍正在北上途中的,自己手里只有一萬多明軍自然難以相抗數(shù)十萬反軍。
但他可以撿便宜啊,等著川軍與反軍大戰(zhàn),自己哪怕在一旁偷襲幾次,也能賺的不少功勞。
參將的位子也能往上升一升。
加上連左良玉都敗了,自己卻守住衛(wèi)輝還殺敵不少。
如此一來,自然驕縱不少,加上他的貪功。
便有了跟隨反軍南下,伺機偷襲的念頭。
但此時楊遇春忽視了軍中對于他的敵視心理。
反軍繞過衛(wèi)輝南下。
這一次沒有選擇向東,而是沿著山西澤州邊境,不斷南下。
為的就是繞過幾個屯兵城池,萬一在遇到一個楊遇春,豈不是還要傷亡不少青壯?
于是六月底,反軍抵達,緊鄰澤州的濟源縣城。
而就在此時,川軍終于北上。
雙方即將在濟源城相遇。
五萬川軍鄧玘主將,五萬白桿軍馬家夫婦率領(lǐng),加上河南本省明軍五萬,對陣數(shù)十萬反軍。
早在崇禎下令川軍北上之時,朝中有大臣便言,川軍、白桿軍占三,毛軍占一,十五萬大軍剿賊可保萬無一失。
十五萬大軍,是大明多年來在剿賊戰(zhàn)爭中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
難免朝中不一片松心。
明軍堵反軍于濟源城外。
此地多山。
城外恰好平野一片。
反軍聞十余萬明軍圍堵而來,不敢松懈,也不敢分兵突圍。
無奈只能在城外擺下陣勢,做出一副一決勝負的姿態(tài)。
此刻反軍人數(shù)眾多,但拖家?guī)Э谙胍直D(zhuǎn)移只會被明軍一一蠶食。
無奈只有硬抗一路可行。
明軍斥候探查得知反軍在城外安營扎寨,頓時不再著急。
一邊調(diào)度周邊軍隊集合,一邊稍作休整。
六月底,去年的大雨已一去不返。
天氣炎熱,大地炙烤。
明軍穿著制服,好在常年如此已然適應(yīng),但反軍卻紛紛脫去衣物。
這一日,即將進入七月。
明軍進軍與反軍對峙城外。
兩邊大營連綿數(shù)十里。
大營中帳,幾位將軍議事。
左良玉提議讓過中午,待午后近傍晚再行進攻。
楊遇春等一概人紛紛附議。
但左良玉的提議被鄧玘連同馬氏夫婦極力否決。
依兩方所見,他們來自四川,四川炎熱酷于此地,川軍多是能耐高溫。
如自上午廝殺,待中午酷熱,一來體力耗費,二來反軍難以忍受炎熱,必然心生怠戰(zhàn),而此時川軍相對反軍更為耐熱,便可趁機加大攻勢,一舉擊破反軍賊眾,大殺四方。
左良玉提議便是有心奪權(quán),可惜他手下兵力被打得西吧碎。
手中無兵,說話不硬氣。
而河南明軍則是隨大溜,川軍往東他們往東,川軍指西他們指西。
于是便按照鄧玘及馬氏夫婦所說而行。
七月初一。
上午,日頭上頂,烈日出頭。
明軍開始出營整隊。
反軍一看自然是相應(yīng)而為,雙方相距一里,各自整隊相向。
而后一聲炮響。
明軍的炮彈率先落入反軍軍中。
炮彈一出,便拉開的大戰(zhàn)序幕。
大軍開始相對奔赴而來。
萬人疾馳,大地震動。
三百米一近,便是箭雨升空,遮掩天日,喊殺震天。
自天空看去,浩蕩大軍如潮,混入一起。
雙方廝殺開始。
鮮血飛濺,殘體拋飛,慘叫連連,尸首踐踏成泥。
明軍依仗軍陣,反軍依仗人多。
騎兵外圍廝殺,弓箭手各射對方后陣。
廝殺宛如泥潭,將雙方陷入其中,越陷越深。
明軍依仗鎧甲戰(zhàn)刀,不斷突入反軍之中,而反軍多是依仗木盾不斷擋著明軍進攻路線,兩翼廝殺最為激烈。
戰(zhàn)之初,明軍上風(fēng),依仗裝備及戰(zhàn)陣,殺傷反軍如殺雞宰羊,戰(zhàn)至一個時辰之后,反軍依仗人多,將明軍陷入包圍之中,開始挽回頹勢。
雙方廝殺,轉(zhuǎn)眼便過了中午,最最炎熱的午后已至。
大軍廝殺,本就耗費體力,烈日當(dāng)頭汗流浹背卻無法補充水分及食物。
戰(zhàn)爭進入午后,烈日更加酷曬。
形勢果然如鄧玘及馬氏夫婦所言一般。
鄧玘率親軍與馬氏夫婦相伴殺入反軍深處,大戰(zhàn)反軍之中幾大賊首。
短短半個時辰,已經(jīng)陣斬賊首十余個。
川軍發(fā)力,明軍軍陣忽然更加深入,一鼓作氣向著反軍大營而去。
反軍之中不少人已氣力消減,難以堅持。
待川軍殺入反軍中軍大陣。
鄧玘與馬氏夫婦連斬十多大將。
王嘉胤率先開始鳴金收兵。
反軍開始向失敗走去。
大戰(zhàn)至此,決定了勝負!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