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炎之披著新買的桐油雨披,騎馬來到皇城東門外。然后把馬交于張泰,給了他五文錢,讓他中午自己買吃的!
進得皇城宣仁門,文昌臺(尚書省)就在宣仁門旁邊,其對面就是司刑寺、尚方監,他問了路,快步來到文昌臺官司(吏部司)。
官在六部排第一,官司又在六部二十四司當中排第一檔次!因為他管下官員!
武炎之今日來取“告身”!所謂“告身”,就是對官員的任命文件,上面蓋著“官告身之印”六個字!
他來得比較晚,前面已經來了十來個人。
他登了記,然后就找地方坐下!
緊挨著他的是一位四十來歲的黑瘦漢子,一身青衣,看樣子官階不高。他沖武炎之點點頭,道:“郎來得卻剛好!這里的主事才剛回來,我們都等了一個上午了!”
他搖搖頭,有些不太高興,似乎都城衙門風氣太差了!
他身邊一位五十余歲的胖子道:“我剛才打聽了!今日當值張主事的父親突然病故,他丁憂了!
這劉主事還是臨時從家里叫來的呢!郎中和員外郎都參加朝會沒有回來!”
武炎之一聽,這里事務如此繁忙,人少了倒是忙不過來!
“郎是剛釋褐的吧!如此年輕,沒有候選,就放了官,真的難得!是中了官試嗎?放在哪里做官呀?”那黑瘦漢子問武炎之道。
武炎之一看,他卻認為自己通過了吏部的單獨考試,才立即放官,沒有候選。那官科目試每年錄取人比進士還少,參加考試的人怕是有八九千,哪里能夠輕易考中?
“我是制舉及第!這次就在都城任職!”武炎之淡淡道。
“哦?難得!難得!肯定是當的麟臺正字或者校書郎吧?子門生,前途無量!我就是一個明經出身,很難混的呢!
釋褐十八年,這次也才授了一個河東蒲州的司戶參軍而已!跟我一年進士及第的,都有當上刺史、郎中的了!”他一臉無奈道!
武炎之搖搖頭!人與人豈能相比?有的人生下來就是王子呢!
“大兄怎么稱呼?”武炎之問道。
“在下蔣士鵬!還沒有請教郎貴姓呢!”
“在下武炎之!”
蔣士鵬先是一愣,不過隨即暗想,應該不是皇族!否則,如此年紀,早就是郡王郡公了!斷然不會現在白身來領“告身”!
他又指著旁邊那位三十多歲的官員介紹道:
“這位是孫恒孫老弟,乃是江南世家!五年前進士第二名,今年制科三等甲及第,也就是最高等!
他初任官就是長安尉,如今才兩年就升任監察御使!這別是大周,就是包括大唐在內,如此升遷也是罕見的!
他與左拾遺張一起,可都是大周后起之秀,明日之花!”蔣士鵬對他佩服不已,極盡贊美之詞!
孫恒聽見了剛才二人的談話,悠然道:
“哪里!運氣好些而已!武郎不也是制舉及第嗎?今后也差不多吧!
如今當了麟臺正字,或是校書郎,下一任定然是畿縣尉無疑!也還是有前途的!”
“這畿縣尉到底比京縣尉還是差遠了,更何況還是第二任!當然,即便是畿縣尉,比我等外州判司可是強多了!”蔣士鵬道。
武炎之聽他起張的名字,感覺此人有些印象,這張后來好像當了宰相!
但是這孫恒,不知道是何方人氏,自己沒有印象!不過孫恒初任官就是京縣尉,的確極為罕見!
幾人聊著。
這時,一位四十多歲的青衣官員快步出來道:“諸位,今日鄙人剛來,上午來不及把告身制完!
時近中午,我請幾位就在官司公廚便餐,這費用就算我請大家!”
公廚也是不能隨便接待外人的,那要郎中和員外郎批準!眾人一聽,倒是很意外,哪有主事請他們吃飯的!
于是那蔣士鵬道:“這如何使得?劉主事俸祿不高,這錢還是我等湊份子吧!”
眾人一聽,都自然沒有異議!
接著,那劉主事徑直走到武炎之身旁道:“武郎,卑職剛才來時,未見到武郎,還以為武郎不來了呢!
卑職迎接來遲,請武郎恕罪!張郎中已有安排,請卑職陪武郎單獨就餐!”
“張郎中和劉主事費心了!”武炎之站起來,淡淡道。
就在周圍眾人無比驚愕中,還搞不清狀況時,這時那劉主事對孫恒、蔣士鵬道:“孫御使、蔣戶曹!昨日官司接到鳳閣的制書!
武郎中初任要職,履歷稍淺!要配二位有經驗的干吏擔任判官和掌書記!
經過張郎中認真考慮,報請尚書和兩位侍郎同意,并經姚相公批準!
決定孫御使擔任銅鐵使判官!蔣戶曹改任國子監主簿職,擔任掌書記!中午也請二位一同陪宴!”
武郎中?銅鐵使判官?掌書記?
一大串名字一股腦兒沖入旁邊幾人腦海里面,讓他們瞬間昏了頭!
還是那孫恒人年輕,反應極快!他急忙起身道:“原來是新任銅鐵大使武郎中!請恕卑職眼拙!今后還請武郎中多多關照!”
那蔣士鵬自然也回過神來,也起身行禮!
他心里暗喜:看來這武大使肯定是皇族無疑!自己原本是放的州司戶參軍,可是哪里趕得上國子監主簿這樣的清職?
這武郎中肯定是縣公或者郡公以上爵位,幾年間,當上侍郎、尚書應該極有可能!自己當了掌書記,不是時來運轉了嗎?
在使職的幕僚當中,除了副使,這判官就是最高了,接下來才是掌書記和推官、巡官等職位。
武炎之隨意敷衍了他二人幾句。然后就由劉主事領著,與他二人一起,進入到官司食堂貴賓間就餐!
這里的所謂貴賓間,就是平日里由尚書、侍郎就餐的房間,與司屬寺貴賓房略有不同!
當然,古代等級森嚴,不僅劉主事,就是郎中和員外郎,未經批準,都不能進入到這里就餐!
武炎之由于有郡公爵位,又是欽差,倒是享受到了特殊的待遇!
……………………………分割線………………………………….
(可不看)
唐代宰相:
唐代執行“三省六部”制,即尚書省(掌管執行政令)、中書省(擬定制書,也就是詔書)、門下省(主管封駁審核,可駁回其余二省的不合法、不合適的文書)!
原本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尚書令、尚書左右仆射、中書令、侍中)。
但是因為尚書令和尚書左右仆射的品級都高于中書令、侍中的正三品,且地位崇高。
此時皇帝為了限制尚書省長官權力過大的局面,已經限制了其權力。
尚書令一般不輕易授予;尚書左、右仆射已經不是當然的宰相。
只有中書省中書令、門下省侍中是當然的宰相!
尚書省長官以及其他人要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參與(豫)朝政”、“參議朝政”等等類似頭銜,才是宰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