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幾個村正還親自下到田里,試用了新鏵犁,他們都贊不絕口,稱贊其極為便利易操作。 經(jīng)過半個時辰的試驗,圍觀的人群對于武炎之發(fā)明的新曲轅犁完全認可。 “這鏵犁果然好,一年或許真能增加一成。走,我們?nèi)ジ兄x涿郡王。” “好。” 于是幾十個村正一起來到武炎之旁邊,向其叩首感謝:“多謝王爺……” “王爺,此鏵犁不知何日能用上?” “……” 一看百姓如此熱情,武炎之很高興:“諸位父老鄉(xiāng)親免禮。這點東西算什么?今后鄉(xiāng)親們有什么事事情,可到洛陽來找我。” 這時田縣尉道:“王爺不知,由于王爺增加了如此多的鋼鐵產(chǎn)量,如今的鐵價,已經(jīng)比原來下降了兩成多。加上這新鏵犁也輕巧便捷,所以價格更加便宜。 或許今后每家人都可以配一套鏵犁,省去了租金,也省去了很多麻煩。” 一家人配一套?這種可能性非常。這是后世,也多是一頭牛配套。武炎之又道:“田縣尉,你要抓緊加工新鏵犁,在春耕以前,讓想用的百姓都用上。” “請王爺放心,卑職等人一定會盡力組織人加工。”田縣尉道。 這個田縣尉名叫田瑞,三十七八歲,門蔭出身。從這幾日辦事來看,非常細致,很有條理。武炎之倒是很喜歡這樣的人。 …… 回到縣衙后,武炎之組織李思訓和伊陽縣官員一起,討論了增加水稻種植范圍的可能性。 他道:“我發(fā)現(xiàn),目前整個河南府的水稻面積很不夠,不到二成。而此地是大平原,正常情況下水量充足。所以我的計劃,要充分利用洛水、伊水,修建幾座大型的水庫,再修建若干河渠,把水稻面積擴大。 諸位也知道,水稻的產(chǎn)量比粟和米都要高,讓河南府的米價降下來,讓百姓都能夠吃到便宜的白米,是我的心愿。” “王爺所言極是,修建水渠和水庫,那是百年千年之功業(yè)。不過要起來,單單靠一縣之力難以完成,如果有王爺出面,讓府衙協(xié)調(diào),應(yīng)該不成問題。 卑職管理的這伊陽縣,靠近秦嶺北麓,正常情況并不缺水。不過要推廣種植水稻,部分田地需要重新平整。但是老百姓嘗到甜頭,推廣起來會很容易。 當然,這里面也有一些問題。很多農(nóng)戶沒有種過水稻,這就需要縣里面進行一些簡單的培訓。當然這都不是問題。”楊縣令道。 “不單單是伊陽縣有這個問題,其他縣同樣存在。溫戶曹,此事就交由你處理,你主管此事,要用一兩年之內(nèi),把水稻推廣開來。 如果成功,我將給你上考,給你記一大功,向陛下推薦你擔任新職。”武炎之又開始許愿。 “這是卑職的職責所在,定當義不容辭。請王爺放心,不增加河南府兩成的水稻種植,卑職不離開河南府。”溫戶曹開始發(fā)誓。 “嗯。這件事情,我會讓少尹魏公負責。農(nóng)業(yè)是國之根本,水稻是農(nóng)業(yè)之根本。諸位想必也知道,河南府的糧食并不緊張。 不過京兆府可就不一樣。神皇為什么長居洛陽?就和京兆府糧食供應(yīng)緊張有關(guān)。 你們想啊!跟隨神皇來洛陽的人,包括文武百官、南衙和北衙衛(wèi)士以及他們的家屬,總?cè)藬?shù)何止10萬?這10萬人的糧食,全都要從大河往上運,陜州峽谷湍急,還要陸路二次轉(zhuǎn)運,是極其困難的。 所以不止河南府,就是京兆府尹也要推廣水稻種植。”武炎之道。 這里就介紹一下唐(周)代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唐代農(nóng)業(yè)雖然有很多發(fā)展,不過宋明清相比,還是有相當?shù)牟罹唷?nbsp; 就是武周時代,當時長安和洛陽附近各州的水稻種植,也很有限。所謂的五谷:南方指稻、黍、稷、麥、菽;北方指麻、黍、稷、麥、菽(大豆)。 由此可見,北方黃河流域粟、麥、大豆種植普遍,水稻并不普及。當時水稻種植推廣的很好的就是長江流域的江南,因為那里水多。 要想種植推廣水稻,溝渠和水庫必不可少。水稻當然需要有水才能夠種植,但它有產(chǎn)量高的然優(yōu)勢。產(chǎn)量比普通的粟、麥要高二到三倍。 有時好的水田能達到四五倍。當然這種水田北方很少。就是南方地區(qū),嶺南珠江流域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在唐代也比較落后,遠遠不能和江南相比。 …… 洛陽皇宮,含元殿。 “啟稟陛下,昨日接到急報,涿郡王在陸渾縣一酒肆遇奸人縱火襲擊,幸好涿郡王安然無恙。 微臣以為,此事是大的事情。必須要派人嚴肅查處,將奸人繩之以法。否則人人效仿之,豈不下大亂?”同平章事王方慶稟報道。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nèi)百官驚訝! “什么,有人要暗殺涿郡王?是誰呀?是外蕃的突厥吐蕃?要不就是仇人?” “涿郡王殺伐果斷,樹敵不少,應(yīng)該是仇人吧!” “會不會是別的原因,比如李家……” “這話萬不可亂!” 眾人議論紛紛,武則一聽也勃然變色,她靜默了一會兒,便開口道:“何人竟敢暗殺涿郡王?殿中侍御史齊瑄,你是涿郡王的舊部,朕就命你為此案的捕賊使,協(xié)調(diào)三法司與河南府,緝拿賊人。” “微臣遵旨。” “陛下,微臣還有事奏。涿郡王經(jīng)過十數(shù)日的考察,發(fā)明了新式的鐵鏵犁,該鐵鏵犁輕巧而靈活,對于精耕細作有極大好處。 據(jù)可以增產(chǎn)一成左右。不僅如此,他還計劃這伊水和洛水之上修建12座水庫以及若干的溝渠,旱季既可以抗旱,雨季也可以防洪。 另外,有了水庫與河渠,河南的水稻種植面積將大大增加。興許今后河南府不僅不缺糧,還會有富余了。”王方慶繼續(xù)道。 武則一聽,這個武炎之真是個辦事的人。沒想到他除了會打仗、辦理銅鐵之務(wù),居然對農(nóng)業(yè)也如此在行,真是個人! 卻不知誰要暗殺他?真是可恨之極。 “竟然有新式的鐵鏵犁?改日我倒要看一看!要真的能使我大周的糧食增加一成,那可是萬代之功。 幾位相公,你們可議一下,可否在關(guān)中也增加一些水利設(shè)施,把關(guān)中水稻種植面積再擴大一些。如今漕運艱難,關(guān)中缺糧很嚴重。” 那幾位宰相都答應(yīng)可以。 不過實話,古代官員少,年紀很大。所以至高宗和武后時期開始,使職開始多了起來。在開元年間,使職呈現(xiàn)泛濫趨勢。這與許多官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有很大關(guān)系。 辦理一件事關(guān)全局的大事,沒有魄力和好的身體根本不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