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的去世,對于整個趙國來說都產生了一次極大的震動。
畢竟這么多年以來,這位平原君穩坐相邦寶座,他的聲望在趙國之中是相當高的,更有許多的門下故舊在趙國的各地當官為將,可以說是根基極為深厚。
趙丹對于趙勝也十分的慷慨,照理來說在趙勝死后這個君候的爵位就要開始代降,趙勝的長子繼承的將是一個卿的爵位,然而趙丹卻破例仍舊將趙勝的長子封為昌國君,以示對趙勝歷來對趙國貢獻的褒揚。
葬禮當天,以趙丹為首的諸多趙國重要人物齊聚,所有趙國政壇之中有頭有臉的人都沒有任何一個缺席。
送走了趙勝,另外一個問題就擺在了趙國的臺面之上,也就成為了所有人關注的話題。
趙勝的繼任者會是誰?
這無疑成為了所有人都關注的話題。
這一天,龍臺下著小雪,趙國武襄君李牧坐著自己的馬車來到了宮城之中,然后下了馬車,朝著面前的龍臺走去。
才剛走了幾步,李牧就被人叫住了。
“武襄君留步!”
李牧回頭一看,發現鄭朱和李斯正好攜手而來。
李牧微微一笑,停下了步伐,三人并肩而行,一步步的登上了面前的臺階。
一邊走,一邊開始了閑聊。
“武襄君,汝說說,究竟會是誰來接任平原君的相邦之位呢?”
拋出這個問題的人是鄭朱。
李牧看了鄭朱一眼,發現這位趙國上卿雖然故作鎮靜,但是眼底深處的那一絲渴望卻是怎么也掩飾不住的。
很顯然,鄭朱的心中多少也是有著幾分渴望的。
李牧還沒有開口,一旁的李斯就搶先說道:“武襄君,或許汝可以去試著競爭一下。”
李牧失笑,搖了搖頭,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汝等應該也能夠看得出來,大王如今已經是打算將整個文人和武人體系分離,從此文人治國武人領兵。吾既然是武人,那么這個相邦之位就絕對和吾沒有什么關系了。”
說起來,這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變革了。
在這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文官和武將其實是不分家的。
在整個春秋和大半個戰國時代,基本上在各國朝中的大臣都屬于那種上馬能領兵,馬下能治國,文武兼修的官員,在史載的多次大戰之中都可以見到各國相邦、令尹統兵出戰的戰例。
直到戰國的末期,文官和武將的分離才慢慢的開始進行,到了趙丹穿越之后又用了十年的時間基本上確定了這件事情,到現在已經完成了文官和武將之間的分家。
按照歷史上的記載,在趙勝死去之后其實是廉頗短暫的擔任過一段守相(代理相邦),但是現在這種情況現在已經不可能再發生于趙國之中了。
李牧的這番話一說出來,鄭朱頓時就松了一口氣,不動聲色的和李斯交換了一個眼色。
相較于公族派或者布衣派來說,李牧、李斯和鄭朱整個聯盟其實屬于比較松散的那種,三人之間并沒有太一致的利益,只是單純的抱團取暖,以避免成為布衣派和公族派爭斗之時的誤傷之人罷了。<br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