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經過席本楨、沈祥二人的協調,到了黃昏時分,翁家只能斷臂求生,老老實實的交出了聯絡梁山流寇的長子翁公晉,還有十萬兩欠繳田賦的銀子。 方原依著與席、沈二家達成的協議,帶著銀子,還有五花大綁的翁公晉收兵回了蘇州城。 他愿意接受席、沈二家的和,并不是真的放過了翁家。 方原得到的土地情報簿上,太湖邊上適合建造大型軍事基地的二十余萬畝林地,有十五萬畝被洞庭商幫的幾個經商世家把持。其中翁家占了是七萬畝,席家占了五萬畝,沈家占了三萬畝。 商戰干掉翁家,方原的目標之一就是翁家在太湖邊上的七萬畝林地。輕率的動用武力處決翁家,必然會引起洞庭商幫的全面反彈,要征收這些用作軍事基地建設的林地,那就是遙遙無期。 土地,乃是農社會的重中之重,征收土地絕不能簡簡單單的使用純武力鎮壓。因為這個潘多拉盒子一開,他方原與打土豪分田地的流寇便再無區別,甚至滿清暴力征服江南也僅僅是對某些抵抗的地區進行定點屠殺,而不是大面積的抄沒土地。 蘇州府,甚至整個南京四府,雖然不敢公開與方原作對,但必然對他懼而遠之,一旦有風吹草動,便會反戈一擊。看似風光無限,傳檄而定北方的李自成卻被滿清一擊而潰,再無法翻身,就是這個原因。 如今方原與蘇州府衙官員談妥了條件;與洞庭商幫的席家、沈家也暫時和解;錢謙益、翁家僥幸沒被滅門,如今是自身難保,借他們一個膽子,也不敢再來找方原的麻煩。 經過這一個月的經營,方原面臨的形式比初入蘇州城時已大為好轉,既然各方勢力已差不多都消停了,留下一千錦衣衛在蘇州城里,已足以應付任何突發情況。 玄甲軍、神機營成日留在蘇州城里也是擾民,更不利于保持軍心、戰斗力。 方原安排景杰、赤古臺、蘇紅玉三人領著玄甲軍、神機營前去蘇州城外的蘇州衛駐扎。 蘇州府境內有明軍的兩衛、一軍港,兩衛是蘇州衛和太倉衛,軍港則是鎮海衛。 方原在路上給景杰傳達了五個整頓軍務的任務。 第一個任務就是調查蘇州府三衛軍士吃空餉的情況。 徹底調查蘇州衛、太倉衛,還有鎮海衛等三衛軍士吃空餉,老弱病殘軍士充數的情況,形成兩份報告報給方原審閱,一份真實的,一份可以對外公布的。 吃空餉,老弱病殘充數是明軍不成文的潛規則。 徐光啟曾經上奏崇禎,他清點京畿明軍衛所時,一萬編制的明軍閱兵時只到了七千余人,其中大部分還是老弱病殘,能稱之為‘兵’的只有兩千人,能稱之為精銳的不到兩百人。 換句話,在一萬編制的明軍里,能與滿清鐵騎抗衡的精兵只有不到兩百人,這種大面積注水的軍隊,敢出城和滿清鐵騎野戰才是大的笑話。 當年袁崇煥擁兵十五萬,也只敢躲在城墻上堆大炮,也就在情理之中。因為這十五萬明軍里,能有一萬精銳已是謝謝地。而區區不到一萬的精銳,出城去和皇太極的六萬滿清鐵騎打野戰,那是借袁崇煥一個膽子,他也是不敢的。 當年的己巳之變,袁崇煥只帶著區區九千騎兵回援京師,倒也不是他擁兵自重。而是這九千騎兵,已是關寧軍僅有的精銳,余下留在寧遠的幾萬軍士就是上了戰場,遇上滿清鐵騎也會嚇破膽子,是關寧軍用來騙崇禎軍餉的烏合之眾。 就是方原麾下的一千玄甲軍,也足以以一當十,當五十,輕松掃平蘇州府境內三衛的老殘兵。所以方原要親自組建玄甲軍,每一個人頭都要是實打實的,絕不會依靠所謂的衛所兵來濫竽充數。 當然,方原還沒在蘇州府站穩腳跟,絕不會主動去碰蘇州府衛所明軍吃空餉的馬蜂窩。現在的蘇州府,明軍、官僚、士紳、富商還沒連成一線,所以才給了方原各個擊破的機會。若這幾方形成了合力,方原再要整合蘇州府,面臨的困難就要嚴峻得多。 方原令景杰去核查清楚,也是對蘇州府衛所的明軍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將來一旦有了戰事,才清楚哪一支是精銳,哪一支可以上戰場,哪一支只配呆在衛所里湊人數。 第二個任務就是軍隊整合。 將方原麾下的玄甲軍、神機營,還有蘇州府三衛的明軍。爭取在蘇州府三衛一萬五千編制的明軍,還有一千神機營的軍士里,挑選出五百到一千個能騎戰的精銳健壯補充進主力精銳玄甲軍。 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寧缺毋濫。招募怕死的軍士濫竽充數,上了戰場會引發難以預料的后果。 然后再清查玄甲軍內,包括霹靂火銃、三眼銃、五雷神機、防爆裝備、紅夷大炮、各種中型火炮以及火藥、鉛彈等軍備的配備情況。按照統一配備的標準,若是有欠缺,損耗的,整理一個采購清單出來,集中進行采購。 第三個任務就是進行軍隊調防。 將真正能戰的玄甲軍,還有從京城帶來安排在蘇州衛駐扎,進行專業的操練;余下濫竽充數的全扔去太倉衛、鎮海衛。 既能保證玄甲軍的軍心、軍力,更因若蘇州城陡發變故,能就近支援。而將那些老殘兵遠遠的扔到太倉衛,鎮海衛,也是避免這些兵與蘇州城里的某些反對勢力勾結,圖謀不軌。 第四個任務就是選擇適合地點建立一個適合操練騎兵、水師的大型軍事基地。 蘇州衛沒有操練騎兵的馬場,并非訓練火槍騎兵的良地,這點必須需要找一塊適合當馬場的地兒,建立一個軍事基地。 操練水師關系到南下剿滅大海商鄭芝龍,還有占領大明國土的荷蘭人、葡萄牙人等佛朗機艦隊,必須要提上議事日程。 鎮海衛雖然是個不錯的海軍基地,但因為鎮海衛的水師不堪重任,完全沒有防御能力。若是將海軍基地建在鎮海衛,根本無法抵御外來的襲擊。 在方原的水師艦隊初具規模之前,無論督見水師,還是操練水軍,都不能擱在鎮海衛。 建立一個能操練騎兵、水師的水陸兩用軍事基地是迫在眉睫。 按照方原與景杰之前的商議,這個軍事基地要建在太湖邊,至少要占地二十萬畝。太湖通長江的水道,在春秋吳國時期就已打通了,當年吳國就是在太湖操練的水師,可以經長江口出海。 方原交代景杰去太湖邊上尋找能建設軍事基地的地點,還要探查征收二十萬畝土地需要搬移漁民的數量,花費銀子的數量,還有建設大型軍士基地需要花費銀子的額度,匯總之后再上報方原來商議、討論。 第五個任務就是去邀請在南京隱居的明朝火器大師畢懋康,令他一起和西洋火器專家湯若望,還有從京城帶來的明朝神機營、佛朗機工匠,建設一個專門制造國產火槍、火銃的大型軍工廠。 大型軍功廠建成之前,先成立一個火器研究所先做好相關的理論研究,以及在蘇州府的火器制造房先做初期的實踐論證,等方原的大型軍事基地建成了,便能進行大批量的生產。 在方原的計劃里,類似于鳥銃、三眼銃、五雷神機,甚至包括霹靂神銃、紅夷大炮這些火器,都是要逐漸淘汰的。 軍工廠制造的火器,至少是在霹靂火銃、紅夷大炮威力以上的后裝燧發槍,包括能用于陸戰、海戰的后膛火炮。 方原專門在淘寶上購買了關于后裝燧發槍,還有后膛炮的原理圖紙,以供畢懋康,還有湯若望等人研究。 為了避免軍事技術泄密,方原嚴令景杰必須嚴密監視這批參與新型火器開發的火器專家,任何圖紙、數據,甚至這些火器專家本人,未經方原許可,都不許離開研究所。 方原交代過這五項緊急軍務,又找來赤古臺,給他分派一個任務,就是帶著一百火槍騎兵前去山東聯系梁山流寇,在兗州府的大運河,打劫翁家北上販賣絲綢、布料的商船,徹底切斷翁家前往北方的商路。 打劫后和梁山流寇平分的銀子,在京畿、山東、淮北的馬場再采購兩千匹戰馬,再走大運河運回蘇州府。 在江淮間無論購買,還是蓄養戰馬,確實比在北疆成本要高。但當年朱元璋能憑著南京這個根據地,組織成一支兩、三萬的騎兵北伐成功,方原自問應該也能做到。 玄甲軍若能有三萬精銳火槍騎兵,便足以和滿清八旗的鐵騎來一場硬碰硬的野戰。 目前的玄甲軍的騎兵營只有一千余精銳,爭取能在整合了蘇州府三衛之后,能將這個數字提升到兩千。 景杰率著玄甲軍、神機營的軍士去了蘇州衛駐扎,方原則入城和秦展的錦衣衛匯合,押著翁公晉直接到了信訪處,令樂興的遺屬周氏前來觀刑。 方原先公告了翁公晉就是謀殺五個錦衣衛的兇手,再命錦衣衛將嚇得丟了三魂七魄的翁公晉當場槍決,算是以儆效尤。 周氏見大仇得報,沖著方原連連磕頭道謝。 方原卻知今次真的是無奈的妥協,至少翁家家主翁陽還活得好好的,殺了翁公晉只算是討回了點利息,離報仇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