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嘉祥之戰的失利,再加上派出去偵查的騎兵回報,根本沒發現四隊牛錄韃子的蹤影。
身為正藍旗固山額真的達爾漢才真正醒悟,明軍還有一支戰力極強的野戰機動騎兵在不斷的騷擾、襲擊正藍旗外出劫掠的軍士。
他帶出來正藍旗的25個牛錄,如今已損失7個牛錄,只剩下了在濟寧城下的18個牛錄,囤積糧草的嘉祥縣也被攻破,所有劫掠來的糧草損失殆盡。
還沒見到明軍野戰部隊的蹤影,就發生這種慘重的損失,在滿清與明軍的交戰史上是聞所未聞。
這一下,達爾漢是徹底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繼續攻城吧!濟寧城里還有劉澤清十萬明軍,這十萬明軍戰力就是再弱,憑區區18個牛錄,5,6000人一時半會也是攻不破的。
糧草已是告急,撤軍去和阿巴泰匯合吧!損失了7個牛錄,2100個滿清軍士,卻連明軍野戰部隊的影子都沒見到,回去了也是軍法處置,能否保住腦袋都是未知之數。
達爾漢已如同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收手已是絕不可能,只能將投注注碼越押越大,指望著一把就能撈回本錢。若要想免罪,就必須擊潰這支神龍看守不見尾的明軍機動騎兵。
達爾漢立刻將正藍旗僅余的18個牛錄,分出了10個牛錄,共3000人,由他親自率領,帶足了口糧,立刻趕往嘉祥縣,尋找明軍機動騎兵的蹤跡,再沿途追擊,務必殲滅。
余下的8個牛錄,就守在濟寧城下,繼續圍城,將劉澤清的十萬明軍壓縮在城里,不敢出城半步。
達爾漢10個牛錄的滿清騎兵趕到嘉祥縣時,卻發現嘉祥縣已是一片狼藉,城中百姓在方原的呼吁下,早帶了糧倉里僅存的糧食四散逃命去了。
糧倉里,空空如也;被燒成焦炭的幾十具滿清韃子的尸體,被方原直接掛在了糧倉門口,向達爾漢示威。
達爾漢怒極攻心,只能招來城中對滿清還有幻想,之前就當了漢奸的三百余大戶人家,全家老幼盡數滅了門,以作泄憤。
他根據幸存者留下的線索,還有官道上騎兵留下的足跡,率騎兵直接追了上去。
達爾漢在嘉祥縣帶路黨殺漢奸泄憤的時候,方原早已率軍回了梁山水泊休整。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殲滅了7個牛錄的滿清騎兵,而玄甲軍只損失了一百三十人,已是驚世駭俗的戰績。
方原故意留下了營地、火堆、蹄印等線索,將達爾漢引來梁山水泊,憑滿清八旗不習水性,借達爾漢一個膽子,也是不敢進攻梁山水泊的。
方原的目的就是要拉長正藍旗的戰線,再伺機逐一殲滅。
達爾漢沿途追擊了七日七夜后,到了梁山水泊前,面對八百里水泊,既無船只,也不善水戰的滿清騎兵是束手無策,只能暫時駐扎在梁山水泊下的一個集市。
經過七日七夜的追擊,達爾漢一行的隨軍糧食已消耗殆盡,沿途村莊的百姓早被梁敏派人‘請’上了梁山,而靠著水泊生存的漁民,也盡數躲上了漁船,將漁船開到了水泊的隱蔽處,暫時躲避。
達爾漢所過之處,是百里無人煙,根本得不到后勤的補充。
他迫于無奈,派出探騎四處偵查,有沒有可供補給的村莊。探子回報,南北各一百里外,各有一個村莊有百姓未曾逃走,田中有牛羊,還升起了炊煙,估計能劫掠到補給的軍糧。
達爾漢軍中只有三日的軍糧,只能再次冒險選擇了分兵,將麾下10個牛錄的騎兵,分成了5個牛錄一隊,朝南北分兵劫掠。
等南北分進的韃子兵趕到兩個村莊時,卻發現牛羊、糧食全被梁山的船給運走了,撲了個空。
這是方原使的疲兵之計,就是消耗這10個牛錄滿清韃子的體力、精力,還有意志力。那些村莊的百姓,全都是梁山的兄弟假扮的,目的是兜著達爾漢繞著梁山水泊繞圈子。
而方原的玄甲軍在經過七日的休整、補充之后,早已吃飽喝足,精神抖擻,無論戰力、體力,火藥的補充都已處于最佳狀態。再由梁山的戰船直接分批次運到了八十里外的灘頭登陸,脫離了達爾漢的監視范圍。
方原再次全軍換上了正藍旗的軍服,只是在胳膊上帶了條紅布以示區分。
他派出了一個百人隊前去引誘北進劫掠的5個牛錄的滿清騎兵,尋找戰機。
統領5個牛錄的扎蘭額真終于見到了明軍騎兵的蹤影,立功贖罪心切,也不能再等達爾漢的支援,直接就展開全軍追擊,務必要一舉殲滅這支神出鬼沒的明朝騎兵。
方原見這5個牛錄的滿清騎兵不等其他的支援就敢追擊,心里大叫助我也,看來今次肯定能吃下這5個牛錄的韃子騎兵。
他為了減少傷亡,也不與韃子兵立刻決戰,而是帶著5個牛錄的韃子繼續往北兜圈子,保持著半日的馬程。
雙方繞著濟寧州的鄆城縣城兜了一大圈,滿清騎兵疲憊交加,卻因機動性不統一,追不上方原的玄甲軍,陣型卻被扯成一字長蛇型。
其中2個牛錄是人均兩匹戰馬,機動性要強一些,奮勇當先,緊追不舍。而余下的3個牛錄的韃子卻只有一匹馬,無論機動力,還是體力都跟不上大部隊,被稀稀拉拉的拉下了兩、三百里,至少一日的馬程。
方原在熟知本地地形的梁山向導帶領下,已經給當先追擊而來的2個牛錄的滿清韃子預設了埋葬的墳場,就是一個離鄆城縣五十里之遙的一個集市。
因韃子兵入侵,這個平時熱鬧的集市早已是空無人煙。
先趕到半日的方原令玄甲軍將馬匹看守在屋后,以馬籠頭套住了馬嘴,以免發出聲響。
安置好馬匹后,玄甲軍立刻占領了集市屋頂制高點,近兩千人埋伏在一,兩百的房屋頂上,火銃上膛、弓箭也已準備齊全。
整個集市已成了一個捕獸的陷阱,只要這2個牛錄的滿清鐵騎進入陷阱,便能給予致命一擊。
到了黃昏時分,追擊的滿清騎兵終于趕到了。
剛踏入集市大街,滿清騎兵便見到方原安排在集市一側用以誘敵的一百玄甲軍士。
“救命啊!滿清韃子追來啦!”
玄甲軍士大喊大叫著,慌張的準備上馬逃竄。
滿清騎兵見終于追到了明軍騎兵,大喜過望,立刻長驅直入,追擊逃竄的明軍騎兵。
等2個牛錄的滿清騎兵大部分追入了集市內,方原立刻吹響了攻擊的軍號。
所有埋伏在集市內的玄甲軍一齊探出了頭,二話不,直接就開始殲滅進入埋伏圈的滿清韃子。
“噼噼啪啪!”
“砰砰砰砰!”
“嘶嘶嘶嘶!”
在玄甲軍交織火力的猛攻下,追入集市的滿清韃子被打得潰不成軍,全無還手之力。
整個集市內,韃子、還有戰馬的慘叫聲更是不絕于耳。
火銃打完了,玄甲軍又以弓箭與滿清韃子互相射擊。
戰爭持續了半個時辰,被殲滅了大部的滿清韃子終于露出了怯意,開始縱馬撤退。
方原根本不會給這些韃子任何逃跑的機會,立刻令玄甲軍全軍上馬,開始追擊韃子潰逃的一,兩百敗兵。
雙方順著韃子騎兵來時的官道,一前一后的奔襲而去,前后只相隔了不到五里的距離。
追擊了半日后,潰逃的敗兵已被隨后追擊的玄甲軍殲滅了大部,只余下了不到五十騎。
雙方在官道上遇見了因機動力遲緩,隨后追擊而來的3個牛錄的韃子騎兵。
這3個牛錄的韃子騎兵只見到一群穿著正藍旗軍服的騎兵迎面奔逃而來,根本分不清誰是誰,正在愕然之際,卻被己方潰逃的敗兵直接給沖散了陣型。
還未回過神來,方原的玄甲軍已殺至眼前,先是火槍、弓箭朝著還分不清敵我的滿清韃子猛烈的招呼。
火槍打完了后,玄甲軍的火槍騎兵立刻帶上了隨行的防爆頭盔,直接開始沖殺被打亂了陣型的韃子騎兵。
玄甲軍士氣正盛,裝備精良,又有占據了先機;而韃子騎兵是既饑且餓,又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此消彼長下,戰力相去何止千里?
殲滅戰整整持續了一,兩個時辰,玄甲軍終于完成了對這支韃子騎兵的徹底擊潰。
總共北進劫掠的5個牛錄(1500人)的韃子騎兵,被玄甲軍殲滅殆盡,只余下不到兩百騎狂奔而回,趕去和達爾漢匯合。
方原戰后清點傷亡,玄甲軍此戰的傷亡也累積到了200人,損失總人數到了350人。繳獲的戰馬則有1000匹,經過連連惡戰,戰馬數量不僅沒損失,反而達到了5000匹。
達爾漢見到北進劫掠的5個牛錄又被殲滅殆盡,只逃回了不到200人。而且這潰敗的1,200韃子為了減輕罪行,將明軍騎兵的怪異裝備,還有火器精良吹噓上了。
達爾漢清點了一下傷亡,進入濟寧州后,他率領的正藍旗已損失了12個牛錄,手中只剩下13個牛錄。
這支明軍騎兵實在太過詭異,論戰力在滿清騎兵之上,論機動性也是極強,還勝過了正藍旗的馬匹配置。而且在濟寧州境內,后勤根本得不到保障,更有甚者,在濟寧城里還有十萬蠢蠢欲動的明軍。
達爾漢立刻對戰場形勢做出了判斷,正藍旗若再在濟寧州與明軍糾纏下去,麾下僅存的13個牛錄甚至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他立刻決定殺100匹戰馬,令5個牛錄的軍士飽餐了一頓,連夜撤軍回了濟寧城下,和圍城的8個牛錄匯合。
達爾漢擔心濟寧城內的明軍突然出城偷襲,只敢在濟寧城下稍作休整,便下令13個牛錄的韃子騎兵拔寨而走,不到七日就撤出了濟寧州,直奔去兗州府投靠阿巴泰正在圍攻兗州城的正黃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