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等候索尼傳話回遼東的同時,皇宮也在籌辦一場舉國同慶的婚禮,方原與坤興公主的大婚。
因方原再次立下了大功,崇禎正式對天下公布了方原大明駙馬的身份。
照皇家禮儀,公主出嫁之前要齋戒、沐浴、祈福一個月。
按照婚嫁禮儀,婚嫁之事還要行六禮,既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第一禮納采既是請媒人上門,獻(xiàn)納采之禮。方原的父母雙亡,只能邀請與自己關(guān)系最親密的阿翁曹化淳作為男方的長輩。而行聘的人員,方原則安排在蘇州府的冒辟疆北上,和曹家一個侄子曹嵩一起作為媒人,前去皇宮向崇禎提親。并按照婚慶的風(fēng)俗獻(xiàn)上雁一只,羊羔一只,酒黍稷米面各一斛作為納采之禮。
曹化淳長輩的身份剛一確定,便有言官開始上奏折,言明駙馬之家,須是家世清白。方原的父母是商賈之家,商賈重利輕義,絕非公主良配。再加上男方出席的長輩是一個太監(jiān),就更是荒唐。
這些言官就是在雞蛋里挑骨頭,有理由要彈劾,沒理由創(chuàng)造理由也要彈劾,就是在找存在感。
崇禎強忍著怒火,下詔言明,大明律并未言及公主不能婚配商賈之家,更舉例之前婚配商賈之家的明朝公主也不少,方原作為駙馬人選,完全合乎大明禮法;外廷、內(nèi)廷俱為一體,曹化淳在內(nèi)廷德高望重,卸任之前,與內(nèi)閣首輔相同,作為方原長輩出席,并無失禮。
有崇禎親自下詔平息事端,言官們便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第二禮問名則是問女方的姓氏,還有生辰八字,然后再卜卦,決定吉兇如何,成婚與否。公主的名兒本是皇家的機密,不過方原早在史書上查到了坤興公主的名兒是朱媺娖。再加上這是崇禎的婚禮,宮里占卜的太監(jiān)誰敢說兩人是八字不合?自然全往好的方面去說,全是百年好合,大富大貴的吉祥話兒。
這一流程,純就是在走形式。
第三禮納吉,就是男方根據(jù)卜卦的結(jié)果,決定締結(jié)婚姻。方原本是被趕鴨子上架,所謂卜卦結(jié)果就是空話,這一流程也可以略去不提。
第四禮納征,就是男方向女方繳納聘禮。因事關(guān)男方支付聘禮錢財?shù)亩喙眩诿耖g婚嫁里,這也是六禮之中最關(guān)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因坤興是大明公主的身份,方原所交的聘禮也就事關(guān)皇家臉面,絕不能寒酸了。曹化淳早就將方原當(dāng)做了親兒子一樣,將曹家珍藏的金銀玉器鼓搗了一大堆出來,有金器50件,銀器200件,玉器100件,還有珍珠、瑪瑙、珊瑚等名貴的珍寶共30件。
方原在這些金銀珠寶的基礎(chǔ)上,還自掏腰包金子三萬兩,銀子一百萬兩作為聘禮,交給了崇禎。
這些既是聘禮,也算是方原對崇禎的再一次上貢。
之前方原上繳的兩百萬兩銀子,崇禎全用在了支付九邊拖欠的軍費,還要防備闖賊的軍費,花錢如流水一樣,早已花了個八**九,如今手頭又是緊巴巴的,見了這么多銀子,笑得是合不攏嘴。
方原一出手就是這么重的大禮,宮里、宮外開始傳言這么多的金子、銀子都是方原在江南私吞稅賦,強取豪奪得來。幾個閑得蛋疼的言官又開始找存在感,上奏折彈劾方原在江南搜刮民脂民膏,壓榨富商、士紳。
崇禎對此事是心知肚明,見了言官的奏折是勃然大怒。這幫言官正事不做,管閑事管到皇家婚事不說,連駙馬的聘禮多少,聘禮來源也要過問,正要下旨懲處這些言官,卻被方原給勸阻了。
如今的方原可說是風(fēng)頭正盛,眼下有迎娶了公主,當(dāng)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極人臣,各種風(fēng)言風(fēng)語肯定是難免的。方原一貫的原則是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這些言官或迂腐,或居心叵測,但絕不能因一己之私,就擅自堵塞了進(jìn)諫之路。不如大事化小,以免影響了婚禮喜慶的氣氛。
崇禎贊同了方原的建議,發(fā)出一則詔書,說明方原繳納的納征銀子是遠(yuǎn)征遼東,大部分從滿清手中搶來。還有一部分是由崇禎從皇銀內(nèi)帤里賞賜給方原的,完全公開合法。
皇銀內(nèi)帤本就是機密,崇禎既然說是從皇銀內(nèi)帤賞賜的,言官們也就無話可說,平息了彈劾之風(fēng)。
第五禮就是請期,既男方選定了迎親的婚期告知女方。
按照崇禎、方原的想法,方原離開江南已有半年,又鬧出了國葬的笑話,若再不回去主持大局,江南的各方勢力又要蠢蠢欲動。婚期之日自然是越快越好,便選定了最近的一個黃道吉日,四月十六日。
第六禮就是迎親,本來崇禎的打算是在京城完婚,洞房后,方原再攜坤興公主返回蘇州府。但方原考慮到最親近的兄弟們都在蘇州府,自己的大婚豈能少了他們的恭賀,便向崇禎提議這次大婚迎親之地是在皇宮,而舉行婚禮之地在江南蘇州府。
周皇后愛女心切,是堅決不同意將這門婚事在蘇州府舉行。但崇禎卻站在了方原一方,甚至坤興公主都來勸說,男女大婚,洞房根本就沒有在女方家里舉行的說法。
經(jīng)最后協(xié)商,還是周皇后選擇了妥協(xié),決定在京城進(jìn)行盛大的送親儀式,再由太子作為送親使者,將坤興公主的鳳攆送到京畿、山東的交界處,便返回京城。接下來就由方原護(hù)送坤興公主回到江南,再舉行婚禮,行夫妻洞房之禮。
周皇后給坤興公主安排了二十個宮女,二十個太監(jiān)的陪嫁團(tuán)隊,一同前往江南。
至此,整個大婚的流程已基本確定,唯一還沒確定的,就是女方坤興公主出嫁的嫁妝到底是什么。
金銀珠寶,皇銀內(nèi)帤里其實沒剩多少,方原的手頭比崇禎還富裕,自然瞧不上眼;
銀子,崇禎都手頭緊,巴望著方原獻(xiàn)銀子,能拿出多少來當(dāng)嫁妝?
崇禎左顧右盼,竟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嫁妝,來維系皇家的尊嚴(yán)。
崇禎令王承恩在中間與方原傳話,試探了方原的心思。
方原最想要的只有三樣。
一是土地,可以用來種植雜交水稻,安頓流民;
二是可以用作建造海軍基地的舟山群島;
三是浙江境內(nèi)最富庶的嘉興府、湖州府、杭州府、紹興府、寧波府。這就需要崇禎發(fā)出的委任狀,才能名正言順的接管這些州府。
王承恩將方原的心思和意圖傳遞給了崇禎,崇禎一下回過神來了,他是天下的皇帝,皇帝的委任狀比什么賞賜都值錢。
崇禎與首輔魏藻德、次輔陳演商議委任狀之事,二人本就是混日子,溜須拍馬的主,也拿不出什么看法,也就贊同了崇禎的意見,決定將南直隸的鎮(zhèn)江府,浙江的嘉興府、湖州府、杭州府、紹興府、寧波府等六府都劃撥方原管轄,再加上之前的南直隸四府,任命方原為十府總督。
這十府再加上應(yīng)天府便是全大明最富庶的十一府,占了大明三分之二的賦稅。崇禎將其中的十府全交給方原打理,就是指望著方原能在十府多撈銀子,以解大明財政赤字的燃眉之急。
除了十府總督的任命,崇禎劃撥了在南直隸的皇田兩萬畝,一起作為坤興公主的嫁妝。尋常公主出嫁的嫁妝只有一,兩千畝,崇禎一個大手筆就是兩萬畝,既是對坤興公主的寵愛,也是對方原進(jìn)獻(xiàn)百萬銀子的回報。
這次聘禮嫁妝的交換,崇禎得到了眼紅的大筆銀子,方原則得到了崇禎的委任狀,還有兩萬畝土地,就是雙贏的交易。
在婚禮籌辦的過程中,滿清索尼那方傳來了最新的消息,滿清答應(yīng)了方原提出的條件,雙方以遼河為界,互不侵犯,為期兩年。
崇禎見之大喜,立刻派出陳演作為出使使者,帶著締約國書前去滿清出使,并簽訂最后的和約。
這份和約本就公正平等,可以說是崇禎送給陳演的一個大功,以換取他在其他方面的支持。
陳演臨出使前,還有言官上書,直言這封和約是喪權(quán)辱國,應(yīng)該讓滿清歸還侵占的遼東土地,去帝號才能締結(jié)和約。
崇禎對這種沒事找事,只顧嘴炮打得痛快,完全不顧現(xiàn)實的言官是哭笑不得,立刻下了一封詔書,將此人趕回了老家。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