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第十六章道德經(jīng),化胡為佛 卻這緩緩朝著函谷關(guān)而來的兩人,正是道家老子李耳與化凡之后的多寶道人。此時自東方而來,往西方而去,途徑函谷關(guān)。 尹喜見到那二人,不禁仰而嘆道,“我生有幸。得見圣人!” 隨即,三步并作兩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尹喜叩見圣人。” 突然,一道身影出現(xiàn)在兩人面前,尹喜一臉恭敬地對老子跪拜在地。 “大人乃王朝官員,又何故跪我一老頭子?”老子面色淡然看著下方的尹喜道。 其實他見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tài),早看出此人非一般常人。 “數(shù)日前我觀紫氣東來三萬里驚異象,當知貴不可言,乃是圣人出行之象。今日一見先生,果然如此。先生乃道家圣人也,今圣人西行,蒞臨我函谷關(guān),尹喜為此關(guān)城主,自當前來恭拜!”尹喜畢恭畢敬的拜道。 “哦?”老子只是淡淡應了一句,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圣人可否入我函谷關(guān),在下定當親自侍候?”尹喜恭敬邀請道。 老子聽后只是微微皺了皺眉,便開始掐手推算起來。卻道他為何會向西方行來,原來是他數(shù)日前推算到自己在西方有一機緣,故而才有此次函谷關(guān)之行。此刻到了函谷關(guān),那種感覺越來越劇烈了,他當即便要演算一番。 數(shù)個呼吸后,老子無奈停下手中動作,他還是沒有推算到什么,他看著下方的尹喜,轉(zhuǎn)念想了想,便道,“如此也好,那貧道便在此停留數(shù)日。” “多謝圣人!”尹喜聽候大喜,連忙拜道。接著親自牽起那青牛,將老子與多寶道人領(lǐng)進函谷關(guān)。 幾日之間,尹喜對老子和多寶二人是畢恭畢敬,事事親為,未曾懈怠。 數(shù)日后,老子并未得到想要的機緣,便與多寶欲再次上路,繼續(xù)西行之路。 老子騎著青牛,多寶隨其身后,到了函谷關(guān)門口,尹喜聞言前來,拜倒在老子身前,卻道,“我尹喜心向大道,懇求圣人收我為徒。” “你既為王朝官員,因果與紅塵牽扯太深,不適合修道。”聞言,老子卻是搖了搖頭道。 “弟子愿放棄官職,一心跟隨圣人修道!”尹喜聞言,再次道。 老子不言,掐手一算,發(fā)現(xiàn)這尹喜與自己還真有幾分師徒緣分,但卻難以成為親傳弟子,只可為記名弟子。 “也罷,貧道便收你為記名弟子。”老子一拂胡須,淡淡道。 尹喜聞言,頓時大喜,立刻拜道,“多謝老師!” 老子笑了笑,就要吩咐兩人繼續(xù)西行,就在此時,一道靈光從他腦海深處劃過,他忽然心有所感。為何我不留下一本自己的典籍,留與似尹喜這樣求道的后人呢?而且這道書不能是修道之法,但卻可以是啟道之法。 想著,老子心中的念頭便越來越清晰,他哈哈一笑,踏空而起,大聲誦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嗡!!!” 當即,地嗡聲作響,無窮妙音響徹云霄,大道之音洞徹周,神光璀璨,紫氣縱橫,地靈氣匯聚而來,演化各種玄妙。 函谷關(guān)前眾人都沉浸于這無上妙音之中,不可自拔。尹喜當即取來紙筆,將老子所言,記錄下來,留待日后翻看領(lǐng)悟。 不久后,老子便停止口誦道經(jīng),他再次回到青牛背上,但此刻的老子,身上那種出塵的氣質(zhì)卻愈發(fā)的濃郁了,而且他身上有紫氣繚繞,仙氣飄飄,仿佛下一刻便要羽化升仙一般。 老子心中也是欣喜非常,他終于將自己的學徹底整理出來,著成道經(jīng),流傳世人。這也是對他道念的一次整理,此次之后,他已經(jīng)尋到了突破的契機,果然是大機緣! 尹喜將老子所言全部摘錄,裝訂成一本書籍,呈給老子。老子沉吟數(shù)息,在上面寫下“道德經(jīng)”三字。 三字一落,立刻神光大盛,刺人雙眼,良久之后,神光內(nèi)斂,化成平平凡凡的一本道書,他將之扔給尹喜,便帶著多寶向著西方繼續(xù)而去。 不過數(shù)個呼吸,兩人便消失在眾人視野之中,不見蹤影。 尹喜拿著手中《道德經(jīng)》,心中喜悅無比,看著老子兩人一牛離去,喃喃道,“真乃神人也!” 這道德經(jīng)可分為上下篇,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可稱為《道經(jīng)》。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可稱為《德經(jīng)》。合稱起來,變?yōu)椤兜赖陆?jīng)》了。 尹喜回去后,想要將《道德經(jīng)》再次摘錄一本,保留下來,以免不測,但無論他如何摘錄,重新寫出的《道德經(jīng)》都完全沒有了第一本那種特殊的韻味,而且也沒有修行之法,只有第一本中藏有修行之法。 尹喜無奈,只好作罷,開始歸隱山林,一心修煉大道。后來,尹喜修煉有成,不忘老子大恩,建立了鼎鼎有名的蜀山劍派,尹喜為長眉老祖。 所以有傳稱,蜀山亦是老子傳來的道統(tǒng)。 ………………………… 卻老子與多寶道人出了函谷關(guān)之后,便是繼續(xù)向西行去,這日,兩人來到終南山。 老子在終南山暫住下來,于南山不老松下講道,在終南山后山清涼山上講經(jīng),樓觀臺上煉丹,日子過得很是瀟灑。 終南山玉柱洞的云中子聽聞此事,也經(jīng)常前來聽道,畢竟老子是自己的師伯,自己去聽講也無甚大礙。 不過老子講的卻是乘佛法,雖然他未成深究佛法,但是當初也是研究過佛法,以他當初圣人之境的領(lǐng)悟,哪怕只是領(lǐng)悟一絲,對于多寶等人來,卻也是受益匪淺了。 “嗡!!” 老子講道,道韻溢出,其余來聽講的人皆有些聽不懂,多寶道人卻是沉迷其中,默默領(lǐng)悟,漸漸在他體內(nèi)開始有一縷縷金色佛光溢出,腦后一輪金色的神輪緩緩升起,仿若一尊大日金輪。 “此時不悟,更待何時!”不知過去了多久,老子突然一聲大喝,猶如晨鐘暮鼓,在多寶的心中響起。 “轟!” 多寶道人頓時有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之前不懂之處,瞬間迎刃而解,片刻之后,他身上的金色佛光越來越盛,最終將整片終南山都染成了金色,一輪金色大日橫空,籠罩了整片山谷,但卻又沒有傷害到任何生物。 佛光之中,蘊含著一股普渡眾生的意愿,讓山谷中眾多兇獸緩緩低下頭顱,露出虔誠的目光。 “刷!” 多寶道人陡然睜開雙眼,他目中蘊有兩道佛光,洞穿周邊空間,他身體緩緩升入高空,身下一座金色蓮臺自然而然地幻化而出,托起他的身體,他一手指,一手指地,大聲喝道: “上地下,唯我獨尊!” “轟!” 多寶道人話音一落,虛空頓時一陣轟鳴聲響起,轟鳴的道音如大江翻騰,響徹際,地異象顯化而出,無盡梵音,禪唱漸漸在周響起,一道巨大的功德從而降,多寶道人借此功德,斬出第二尸。 此刻,多寶道人的一身形象亦是大變,他身上換了一身金色的袈裟,頭頂三千青絲盡落,六根清凈,腦后金光閃閃,給人一種盛大威嚴之感。 “阿彌陀佛,貧僧日后不復道人之名,世間只有乘佛教教主多寶如來!”多寶如來對著老子躬身行了一禮道。 自此,世上再無多寶道人,但是多了一個多寶如來。 ……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