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親如一家的三家人不敢有違家祖遺囑,長子代代尋訪不曾間斷。
時光流逝,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又經歷了一場場的戰爭,一代代的朝代更替,到了近代更有一百多年的沉重而痛苦的經歷,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國家飽受風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才得以翻身安穩。經歷過種種以后三家人也早已經各奔東西,命運也各有迥異。
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孫家長子孫海富在歷史資料中獲得一條線索,此后他一邊深入研究一邊尋找另外肖、王兩家的后人。歷盡艱辛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線索有了進展,多年后我們三家人也再次聚首。
說到這里王叔停了下來,剛好堂嫂也端來了酒菜,于是我們都移坐到了飯桌。
王叔端起一杯自帶的古井貢敬我叔道:“志德,后面的我看還是你來說吧。”
我瞧了一眼叔叔,看他的反應似乎并不關心,甚至感覺他有點反感。只聽他淡淡道:“我不是蕭家長子,家族中的規矩不敢有意見。可這都過幾百年的老黃歷了,咋就不能本本分分過日子。你們的事我不再參與,一切由你自己說,最后也由起子自己決定。”
蕭志德一口喝盡了杯中酒,嘆了口氣看著我說道:“我努力想保全,可最后還是以悲劇告終。”
短暫的沉默后王叔說道:“近三十年了,我沒吐露半點就是因為顧慮重重。可如今的情形看事情已經脫離了原來的軌跡,嵐子已經被牽扯到了事件中。與其讓他一無所知的去瞎闖蕩,不如讓他入門學些技能來的妥當。”
王叔告訴我當年孫海富查到春秋時期越國的崛起,似乎有著跳躍時代局限的科技,所以他根據線索召集三家商議。又由于古時越國的領地在現今浙江,也就是在我家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所以最后決定由我爸暗中尋查。也真是無巧不成書,經過幾年努力各方面資料的匯總發現,有位越國重要人物的衣冠冢就在我們村后山。
其實龍潭村后山根本沒發現過什么銀礦,那是根據孫海富的線索,加上王叔和我爸一起探明的古墓。由于這座墓結構比例特殊,是在一個廢棄的采石場里面,采石場在天長日久下已經被水注滿。不得已只能采取排水作業,可這樣一來就勢必會被人發現,當年恰好我爸是村長,所以就偽造了銀礦的謊言。
我蕭叔也是當時知道內情并且下了古墓的人,那次下地有收獲,可代價更慘重。我爸遇難,我蕭叔和孫叔都成了殘疾人,只有他一人全身而退。
今天所聽到的種種實在讓我一時難以消化,先是長篇的天方夜譚,現在干脆直接顛覆了我長期以來對自己家庭的認知。如果這一切屬實,那么我爸是個傳承摸金校尉的手藝人,不是死于普通的礦難,而是死于一次盜墓活動。
靠,昨天我還自認為自己和家族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父母雖然早亡,但是有叔叔照料完全與其他人無異,讀書上學,初戀失戀,上班下班。可如今整個家族圍繞的全是神秘色彩,有太多的謎團等待破解。
我不得不把目光又轉向叔叔,希望他能給我個明確的說法。
叔叔似乎已經陷入痛苦的回憶,情緒有些低落。
他感受到我的目光后輕輕點了點頭道:“三家長子在你家聚首商議下墓,那時候你剛出生沒幾天,我堅決反對你爸下去。但是他們三人自識深得家族所傳的摸金手藝,而且認為要下的墓只是春秋時期的衣冠冢不會有危險。他們個個誓言擔擔,我百般勸說無用最后只能同意,不過最后的底線是我必須一起下墓。
哎,都是命,長期雨水浸泡后墓內結構多有松塌,最后還是發生了意外,我丟了一腿也沒能保全你爸。”
聽了倆叔一席話真是百感交集,幾個小時的信息量太大我需要理一理。三國時期有位摸金校尉發現了條長生不老的線索囑咐子孫追查,一直到了唐朝子孫凋零,摸金校尉的唯一后人收了三個義子,并且囑咐肖,王,孫三家各家的長子要繼承任務,代代相傳。蕭家到了我爸這輩他是長子,而我是父親唯一的兒子,那么也就是說我天生就帶著使命。然而我早年父母雙亡,是由沒繼承使命的叔叔帶大,所以他并不希望我參與其中。可是與我爸同輩的王家長子王叔卻說我已經牽扯到事件中,那么我是什么時候牽扯進去的呢?
想到這里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就問王叔:“王叔,你前面說我已經牽扯到事件中是什么意思?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王叔說他也是不久前才得知,我們三家眼下所剩的人已經寥寥無幾,我爸已經過世,他自己一輩子孤家寡人無子無女,孫叔眼瞎了膝下就一個閨女。所以他就想提供些信息給政府,希望能從中有收獲。孫叔還有個弟弟雖然不是家傳手藝人,但是他從小跟孫叔耳聞目染下幾乎癡迷,后來學了考古成了這方面的教授。于是王叔就把當年在衣冠冢獲得的一件冥器通過他捐贈給了國家。
噢~~,我想起來了,孫教授,是他,在伊拉克的孫教授!當初就感覺好像哪里見過,今天終于想起來,在王叔的辦公桌上見過他的照片,并知道他叫孫海山。
我插口問道:“這個孫教授,就是在伊拉克的那位,可為什么要把文物往伊拉克送?”
王叔說孫海山經過半年研究,認為這件冥器類似于在伊拉克出土,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巴格達電池”。他懷疑當年我們三人下墓還有更多信息,在他軟磨硬泡下又獲得了他哥手里的一份拓片。拓片是墓主人的墓志銘,記載著他的生平。孫教授又研究了數月,發現拓片中有記述,類似“巴格達電池”的這件冥器,是墓主人仿制遠古時期的一種器具。從規格,形制,功能用途等等方面看,衣冠冢出土的這件明顯比“巴格達電池”先進,如果在時間上能證實比“巴格達電池”更久遠,那么這無疑是一個可以轟動世界的重大發現。
這是在遠古時期的一種先進科技技術,其意義不言而喻,于是他開始策劃與“巴格達電池”共同研究試驗以證明這一點。通過他不屑的努力爭取,政府最終立項批準。
王叔最后說道:“不知確實是有湊巧,還是孫海山從中做了手腳,才促使你參與了那次護送任務。”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