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吃飽喝足的韓嘯,一邊邁著形醉意不醉的步法,打著自己融合了多種拳法創(chuàng)造而出的醉拳,嘴里著什么:形醉意醉心不醉,百年噩夢永不退……
然后,再念出了一首這片大陸上的人和妖都沒有聽過的詩歌……
白云黃鶴道人家,一琴一劍一杯茶,
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染人間桃李花。
常世人間笑哈哈,周游四海你為啥,
苦終受盡修正道,不染人間桃李花。
常世人間笑哈哈,爭名奪利你為啥,
不如回頭悟大道,無憂無慮神仙家。
清靜無為是吾家,不染凡塵道根扎,
訪求名師修正道,蟠桃會上赴龍華。
……
此詩歌有人是名道白玉蟾所作,又有人,為今人托名,而作非白玉蟾所作。
不過,此詩都與白玉蟾有關。
之所以韓嘯會想起白玉蟾,想起這首詩歌,是因為韓嘯的面前有一只白玉大蟾蜍……
白玉蟾蜍,白玉蟾,一字之差,但是依然是讓韓嘯聯想起了白玉蟾這個人。
他是個道人……
還是個詩人……
不管他是道人中的詩人,還是詩人中的道人,他都很出名……
白玉蟾是南宋時人,內丹理論家。南宗的實際創(chuàng)立者,創(chuàng)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原名葛長庚,本姓葛,名長庚。字如晦,號瓊琯,自稱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瓊山老人,武夷散人。
定居福建閩清,祖籍福建閩清,生于海南瓊州。
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于書畫,12歲時舉童子科,作《織機》詩;才華橫溢,著作甚豐。
自幼從陳楠學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陳楠于羅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訣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羅浮、武夷、臺、廬山,閣皂等地,尋師訪友,學道修煉,經歷過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艱辛歲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長、彭耜、陳守默、詹繼瑞為徒。據稱‘四方學者,來如牛毛‘,影響日益擴大,自此打破自張伯端至陳楠以來南宗的單傳歷史。
旋即復歸武夷止止庵傳道授法,正式創(chuàng)立金丹派南宗。
十二歲舉童子科,諳九經,能詩賦,且長于書畫。遂篤志玄學,別家遍訪名師,苦志修煉,參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歸羅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廣東省海豐縣蓮花山得道,稱為瓊綰紫清真人。
后出家為道士,師事陳楠九年,陳楠逝后,游歷下,后隱居著述,致力于傳播丹道。
白玉蟾為南宗第五代傳人,即“南五祖”之五。
“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創(chuàng)建了內丹派南宗道教社團。飛升后封號為“紫清明道真人”,世稱“紫清先生”。其哲學引儒家理學入道,丹法道儒結合。
白玉蟾不僅對道學或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傾拜得五體投地,塑朱熹遺像,并給予以極高的評價:皇極墜地,公歸于,武夷松竹,落日嗚蟬。——《誨瓊玉蟾先生文集》卷六議朱文公贊》
而且,他的《無極圖》,與周敦頤的《太極圖》交相輝映,他的著作中不僅吸收了很多程顥、陸九淵理學的思想和語匯,如“萬法從心生,心心即是法”,“至道在心,即心是道,六根內外,一般風光”。
而且,同樣吸收了大量理學家的思想資料和語匯,如“知止“、“道心”、“氣“、“精氣”等等。
眾所周知蘇軾思想受老莊哲學、道家養(yǎng)生影響非常大,白玉蟾也深受蘇軾影響并把蘇軾當成本家。白玉蟾祖師詩文之中常稱蘇東坡為“坡仙”,可為了解蘇軾者也。
公元1206年春,十二歲的白玉蟾赴廣州貢院參加童子科,考官韓世忠出題“織機”,白玉蟾現場作詩:“山河大地作織機,百花如錦柳如絲。虛空白處做一匹,日月雙梭外飛。”
白玉蟾師事陳楠,相從流浪各地,盡得其道法。
嘉定五年在羅浮山得陳楠臨終付囑。白玉蟾游歷于羅浮、武夷、龍虎諸山。時而蓬頭赤足,時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鎮(zhèn)日酣睡,或長夜獨立,或哭或笑,狀如瘋顛”。
白玉蟾于嘉定年間(公元1208-1224),曾詔征赴闋,對御稱旨,命建太乙宮。
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長為弟子。十一年寧宗降御香,玉蟾“為國升座”,主國醮于洪州玉隆宮,后又于九宮山瑞慶宮主國醮。
十五年赴臨安,伏闕上書,言下事,“沮不得上達,因醉執(zhí)逮京尹,一宿乃釋”,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眾。
一日不知所在。
白玉蟾才橫溢,慧悟超絕,為文制藝,無所不能,詩詞、書法、繪畫、散文、論文,無不舉世矚目。白玉蟾在世96年,傳世1000多首詩詞,有詩入選《千家詩》。
他的詩文歌詠山水,記敘故實,宣揚道法,抒發(fā)情感,足跡踏遍南宋半個下,詩文也傳遍半個下。
當時熱愛其才情的人很多,有人將其詩文收編成集,如《瓊管集》、《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廬山集》等,流行于世。
白玉蟾在道教歷史中并非最出名的人物,在中國詩歌史上也并非最出名的詩人;但是,他是道教人物中最杰出的詩人,是歷代詩人中最著名的道家,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道宗仙詩大家。
不愧是,道人里面的詩人,詩人里面的道人啊……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編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謝顯道編《海瓊白真人語錄》、《道德寶章》、《海瓊詞》、彭耜編《海瓊問道集》。
韓嘯對于白玉蟾的《無極圖》可以是記憶猶新……
他的《無極圖》全文如下:
夫道也,性與命而已。性,無生也;命,有生也。無者,萬物之始也;有者,萬物之母也。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不窮之謂易。易即道也。道生一,一者混沌也。一生二,陽奇陰耦,即已二生三矣。
純乾,性也。兩乾而成坤,命也。猶神與形也。乾之中陽入坤,而成坎;坤之中陰入乾,而成離。離乃心之象也,所謂南方之強歟;坎乃腎之象也,所謂北方之強歟。
夫心者,象日也;腎者,象月也。日月合而成易,千變萬化而未嘗滅焉。然則腎即仙之道乎?寂然不動。蓋剛健中正純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為命之根矣。心即佛之道乎?感而遂通。蓋喜怒哀樂愛惡欲者存,乃命之所寄也,為性之樞矣。
性與命,猶日月也。日月,即水火也。火者,離象也,懲忿則心火下降。水者,坎象也,窒欲則腎水上升。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暢于四肢。于是默而識之。
閑邪存誠,終日如愚,專炁致柔,故能以坎中理之陽,點破離中人欲之陰。是謂之克己復禮,復還純陽之。
吁,萬物蕓蕓,各歸其根,曰靜。靜曰復命。窮理盡性,而至于命。則性命之道畢矣。斯可與造物游,而柄其終始。
……
白玉蟾的《無極圖》與周敦頤的《太極圖》交想輝映……
對于《太極圖》,韓嘯自然也不陌生,瑯瑯上口……
其全文如下: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
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fā)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故圣人“與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君子修之吉,人悖之兇。故曰:“立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
當然,到了韓嘯前世的那個時代,所用文字已經是通俗易懂的簡體漢字以及白話文,但是,對于文言文,韓嘯自有研究,同一種文化,一脈相傳,用心研究自然不難明白其真義。
韓嘯這又是打著奇怪的拳法,又是念著奇怪的詩歌以及著作的,如果不是因為他喝了很多靈酒,很多人和妖都會以為他在夢話呢……
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不是一個世界的妖,對于韓嘯那原封不動的漢語,他們自然是聽不懂的……
但是,所有的人和妖,包括那只白玉大蟾蜍在內,都在認真地聽著——他們可能都以為,韓嘯念出來的那道詩歌,還有白玉蟾的《無極圖》和周敦頤的太極圖是什么神奇的咒語呢……
他們都不知道,韓嘯這是有感而發(fā),加之現在靈力沒有盡復,順便回憶一下,消遣一下罷了。
消遣過之后,他就要對這只白玉大蟾蜍動手啦。
它是白玉大蟾蜍啊,又不是白玉蟾,況且,對于白玉蟾的敬意,韓嘯已經表達過了——詩也念了,文了讀了,大大地尊敬啊。
“白豆腐,是臣服,還是讓我把我分解成為一堆烤肉吃下去……你自己選吧。”韓嘯對白玉大蟾蜍道。
“呃……”現在,大沼澤金丹實力以上的碧玉蟾蜍都已經被韓嘯給收服了,就只有它這只非常特別的白玉蟾蜍還沒有臣服了。4532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