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嗯,元嬰……居然是從金丹里孵出來的,你這個比喻真的是……哈哈……形象、有趣啊……”符老頭酒沒有醉,但是現在,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這有什么,元嬰,還有人是懷胎十月生出來的呢,一個比喻而已,你不覺得生命很神奇嗎?”韓嘯不以為然地道,“喝酒,喝夠了之后,我要好好修行一段時間,等你樣把各種材料儲存多了,我再專心發展……” “好,干了。” 最終,符老頭沒能喝多久,就舉手投降了。 他不想因為喝醉而耽誤了修行時間,現在有人指點,不再像以前那樣總卡瓶頸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他懂。 老油頭回去找洞府修行之后,韓嘯繼續喝著酒吃著肉,直到把一桌好酒好菜一掃而空,然后,就地練起了拳術來。 韓嘯修行,不用跑回洞府內閉關的。 他要修行的話,哪里都是他的道場,修行修行,且修且行…… 此地幽靜,韓嘯獨自一人練習著拳術,很奇怪,他今只練一式拳法,反反復復的就是那么一招,最多只是練了左手換右手練罷了,幾千招下來依然還是那么一招。 眼睛從半睜半閉,一半在夢中,一半在現實中一般地反復練習著…… 如果有熟悉武技的人在這里看的話,看得久了,一定會發現韓嘯的這一式拳法,根本就不是這個大世界的拳技。 沒錯,韓嘯現在練的,是地球武技。 反反復復,就打著的那一招拳法,是華夏武術之中的內家拳法,形意拳中的劈拳! 劈拳者,屬金,是人體中一氣之起落。 就形意拳來,劈拳,是身體內萌動的真意即一氣的起落,劈拳練習時上下運用這一氣,有劈物之意。 按五行則屬金,其形象斧,在腹內則數肺(劈拳屬金,中醫肺屬金,手太陰肺經為十二經之首,劈拳與其經運行相合,所以屬金),在拳中即為劈。 劈拳的勁鍛練的和順,則肺氣和潤;劈拳的勁鍛煉的謬誤,則肺氣不和順。 人的生命以氣為主,氣和則身體強壯,氣不和則身體虛弱,身體虛弱則病生,而拳也必然不會練好,所以學習形意拳的人首先要練習好劈拳。 到形意拳,韓嘯記憶最深刻的,就是神拳李洛能。 李洛能先生是華夏武術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在經商山西太谷期間,慕祁縣戴氏心意拳之名,遂往拜學于戴龍邦先生,精心練習,十年大成。 藝成后開始悟化傳授此術,并潛心于心意拳術之研究。 回鄉廣傳門徒,在心意**拳基礎上,吸收道家的養生觀點和哲學思想,結合平生武術實踐,取長補短,改革創新,將“心意”改為“形意”,形意之名由此開始,形成了養生與技擊并行不悖的中華武術名拳。 在當時,李先生被稱為“神拳李能然”。 在咸豐、同治年間,與八卦拳之董海川,太極拳之楊露禪,鼎足而三,為心意拳、八卦拳、太極拳武術之領袖,威震武林。 他一改過去的保守思想,廣為傳藝,重視文人與上層人士作用,并加強對外廣泛交流研究,各方人士爭相求藝,因此,形意拳名家競出,名傳四方。 李先生諱飛羽,字能然,世稱老能先生,或曰洛能、洛農、老農皆一音之轉也。 他是直隸深縣人,經商于山西太谷。 李洛能喜歡練拳術,他聽縣境有一痊叫戴龍邦先生的,善形意拳,且拳術高超。 于是前去拜訪,初一見面,見戴先生言談舉止,均甚文雅,模樣像個文士,不像是擅長武術的高手。 于是心異之,辭去。 后來,左思右想之下,李洛能不死心又請人介紹,拜在戴龍邦先生門下。 那時,李洛能先生已經三十七歲了,按道理早已經過了習武的最佳年齡。 但他不認為年紀大了就不能習武了,自從受了戴先生的教導之后,晝夜習練。 二年之久,他所學的,僅僅就是五行拳之中的一式——即韓嘯現在所練的劈拳! 劈拳,又稱為斬拳,那時,李洛能僅僅學得一式,但是他并沒有怪師父沒有多教武技,雖所學無多,然而心中并不請益,而是每日誠心習練。 二年來,日夜從不間斷…… 有一年,戴龍邦先生的母親八十大壽,辦壽誕。 李洛能先生作為戴龍邦的弟子前往拜祝,當時所至之賓客,不是親友,就是戴龍邦先生的門生。 大家拜壽之后,一堂賓各會武術者皆在壽堂練習表演,各盡其所學,為戴母祝興。 此時,人人練習和表演的都是一整套的拳法,惟獨李洛能先生只練拳趟半——即,一式劈拳! 戴龍邦先生之母,可不是一般的老太太哦。她生喜歡拳術,并且武學修為高深,凡形意拳之道理并形式無所不曉。 見李洛能先生雖然只練一式,但是,練得非常認真,并且顯然已經深得其中三味,遂問李洛能先生為何連環拳只練半趟。 李洛能先生恭敬地回答老太太:“我只學了這一招。” 老太太見李洛能先生為人至誠不虛,心里喜歡,又見他是個人才,當下對戴龍邦先生道:“此人和你學武有二年之久了,所教者甚少,看來倒是忠誠樸實,可以將此道理用心教授之。” 戴龍邦先生本是孝子,見李洛能為人至誠不虛,又受老母面諭,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將一身所學對李洛能先生傾囊相授。 可以,神拳李洛能之所以能學得心意**拳的真傳,與那位好心的老太太不無關系。所以,尊敬老人,是喜歡有好處的。 從此之后,李洛能先生精心習練,等到至四十七歲時,武藝大成,于形意拳之道理,無微不至矣! 每與人相較,無不隨心所欲,手到功成。 當時他名望甚著,北方數省人皆知之。他所教授門生郭云深、劉奇蘭、白西園、李太和、車毅齋、宋世榮諸先生等。 李洛能名聲愈著時,于拳術的道理體會愈深。 當時,有位武進士,生體力過人,又兼善于拳術,與李洛能先生一向親善,但是對于李洛能先生的武術,則又不服。 每次都有意相較,但是每次都因為相善之故,難于啟齒。 有一,兩人日會談一室,言笑一如平常,李洛能起初不料這位武進士蓄意相試,毫無防備之意。 武進士乘其不備,突然在李洛能身后伸手抓住他,用力舉起。 但是武進士剛一伸手時,突然感覺身體已騰空斜上,頭顱觸入頂棚之內。 半晌之后,從屋頂落下,兩足仍直立于地,未嘗傾跌。 武進士覺得李洛能先生可能會邪術,因為這種打法,在武術之中是很少見的。 李洛能先生笑著告訴他:“這不是邪術,蓋拳術上乘神化之功,有不見不聞之知覺。” 這就是“不見不聞而知覺”這種境界第一次被人出來。 李洛能不是第一個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但他,很可能是第一個給這種境界賦與了一個名稱的人——不見不聞而知覺。 神拳李能然,享年八十余歲,端坐椅上,一笑而逝。 他是一個傳,韓嘯不知道,這樣的神人最后的修為是什么境界,到了最后他究竟是真的死了,還是靈魂超脫到了另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一切,都不得而知,因為韓嘯與他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